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揣在怀里头。”
一首古老的藏族情歌,形象地表现出藏族人对一个好木碗的喜爱如同对情人般的迷恋。木碗是藏民族的传统生活用品,而制作木碗,则是在奔子栏藏区传之甚久的民间手工技艺。
据《雪域西藏风情录》记载:西藏的木碗种类很多,价格差别极大。最好的木碗是“察牙”和“纳抛”。“察牙”分措那“察牙”和奔子栏“察牙”等,尤以奔子栏“察牙”最为有名。
于是,奔子栏的名字和那些木碗一起,传遍了所有有木碗的地方。
公主起舞的乐园
过伏龙桥沿滇藏公路北行,江峡渐渐开阔起来,金沙江两岸出现了一梯梯田地,农田青青,农舍点点,绿树围村,成了干热河谷中的“绿洲”。心情愉快了十几公里,奔子栏就到了。
这是一个美丽的藏族小镇。走进村子,家家户户的房屋都隐蔽在绿树丛中,高大的核桃树、柿子树、茂密的葡萄园,和红砖彩瓦的藏族民居相映成趣。几个藏族老人坐在路边树荫下聊天,听说我们要了解奔子栏木碗,他们热情地要给我们当向导。
听老人讲,奔子栏之名源于民间传说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肩负和亲使命入藏,途经此处,被这里的鸟语花香以及如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吸引,便在这里逗留了几天,日日与当地藏民歌舞,教会了他们许多生产的技术,并赠送了许多新的种子。公主走后,当地藏民便将这片坝子称为“公究子母子拉”,简称“奔子栏”,意思是“公主起舞的乐园”。
因为地处由滇入藏之咽喉,奔子栏自古以来就是“茶马古道”上物资转运的重要驿站。虽然滇藏公路的修建带走了商人,却让游人一批批涌入。古道渡口的名气、名震四方的藏族木器、贵气华丽的藏装、热情奔放的锅庄舞……都是奔子栏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
世代相传的手艺人
奔子栏不大,沿着街道一路向前走,我们发现,这里几乎家家都在做木碗,村民们专注的神情和木碗精湛的工艺深深吸引了我们。
听说格茸是奔子栏木制品技艺传承人,深谙彩绘和染色技艺。我们决定去他家见识一番。走进他家的藏房,格茸正在用小刷子给做好的木碗上漆。片刻工夫,木碗就从纯白色变成淡黄色,又变成深棕色,透露显出一种厚实的原始美。格茸说这种漆叫土漆,是经家传秘方加工而成的,很少出现爆裂纹和塌漆皮,能让木器几十年光亮如新。历史上,用土漆涂制的工艺品都是上贡皇家的珍贵贡物,所以土漆装饰是木制手工艺最核心的一环。
格茸打开家里一间房门,那是满满一屋的各式各样的木碗,还有折叠桌、糌粑盒等工艺品。据说由于奔子栏独特的地理条件及干热的气候,当地树木大多质地坚硬,所以早在几百年前,这里就有了手工制木碗、糌粑盒的传统。
格茸介绍,奔子栏的艺人有200多人,技术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收入多的人家,靠加工工艺品每年可赚四五万元。“早在明朝年间,奔子栏的艺术品就远销西藏、青海等藏区,部分还销往印度、尼泊尔,奔子栏在外的名声就是靠这些既实用又美观的东西打出来的。”
从格茸家出来,我们来到一栋三层藏式小楼,原本在金沙江旁的村寨中矗立,并不起眼。可一进门,精美的彩绘、壁画映入眼帘,这些壁画中描绘着茶马古道全盛时期的景象,暗示着此屋主人与繁华古道千丝万缕的联系。
屋主是个快90岁的老人,叫斯那品楚,也是奔子栏著名的手工艺人,尤其有一手高超的制漆、漆画手艺。如今,老人手里基本不拿画笔,而是时常拿着佛珠,去寺庙里转转经。
老人说,他年轻那会儿,茶马古道上依然商旅云集,他买进木碗、木桌,上漆彩画后出售。因为绘制精巧,常常是木器刚一制成,便被上门等候的商人一抢而空。
然而,当斯那品楚决定退休时,便发觉曾经磕破头都学不到的手艺将面临失传。虽有一儿两女,却差点没人继承自己的手艺。好在儿子在外闯荡9年后逐渐清醒,意识到在外面瞎撞没有出路,便回到家,拾起了祖传的漆木手艺。
像情人一样的木碗
走进卓玛大妈家的时候,已近中午。卓玛大妈热情地邀请我们吃饭,盛情之下,我们却之不恭。其实,我还有一个目的,听说藏民家里使用木碗有很多讲究,我想一探究竟。
藏族木碗有很多习俗,从一些流传下来的民歌中就能看出。有一首情歌的歌词是“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揣在怀里头。”就是把心上人比作木碗,想揣进怀里一同浪迹天涯。
卓玛大妈笑着说,藏民对木碗可说情有独钟,人到哪里,碗到哪里,人在碗在,形影不离。因为木碗既是吃糌粑的餐具,又是饮用酥油茶、奶茶的茶具,还是饮青稞酒的酒具,如果经常用木碗饮酒还能使人聪慧英俊。说话间,卓玛大妈拿出几只木碗,我发现,女士用的明显比男士的小,卓玛大妈解释说,碗是分性别的,男式碗身较低,碗门外开,显得稳重,女式则碗形修长,光滑如玉,给人以纤细柔润之感。仔细看来,两只碗放在一起,还真像一对恋人呢!
我问卓玛大妈为何不用瓷碗,大妈说,几十年,都用出感情了!再说,木碗也漂亮着呢,只是拿给我们的是普通木碗,没加装饰。一会儿,她拿出另一只碗,果然与众不同,碗身通体镶银雕花,碗上还配有银盖,银盖上也刻着吉祥图案,顶端还有一颗红玛瑙为手柄。最别致的是碗托,如盛开的八瓣莲花状,每瓣上都有一幅吉祥图案,八瓣合成传统的八祥瑞图案。碗和盖置其上,真的非常精美。只是我还没看得过瘾,卓玛大妈便将木碗收了回去。
饭后,我跟着卓玛大妈收拾碗橱,碗橱干干净净,木碗也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大妈说,藏族人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用碗,从不混用。她指着其中一只小木碗说,这是她女儿的,女儿已经嫁外村了,偶尔会回家,回家时就用这只以前的碗。
家传到产业化
在奔子栏,若问谁家的木碗最具特色,大家都会对鲁茸益西竖起大拇指。益西的家族,在当地是最负声望的几大木碗世家之一。与格茸、斯那品楚等传统手艺人最大的不同就是,益西把这门手艺引向了产业化发展,并把自制品牌推向了市场。
相传,二十世纪初,奔子栏噶丹东竹林寺的六世扎通活佛前往西藏,得到的大量礼品中有一个景德镇官窑烧制的康熙粉彩瓷糌粑盒。六世扎通活佛回到奔子栏后,让当地著名手工艺人格绒益西用木材对康熙粉彩瓷糌粑盒进行复制,制作了一批木糌粑盒,并配以植物土漆和彩绘。这一批木制糌粑盒的出现,使本来就在整个藏区以制作木器和绘画出名的奔子栏更加声名鹊起,从此赢得了“糌粑盒故乡”的美誉。
鲁茸益西就是格茸益西的后代。2004年,益西成立了香格里拉藏家传统手工艺厂,在祖传工艺的基础上重新复制了康熙粉彩瓷糌粑盒,并推出“益西藏木”这一民族手工艺品牌及其系列木器工艺品。益西一家从此改变了贫穷生活的命运。
2007年,益西在家乡盖了新厂房,并把手艺传授给家乡的残疾人,成立了“奔子栏残疾人手工艺制品厂”,问益西为什么会想到把残疾人组织起来学艺,爽朗的他大笑着说:“我就是残疾人,这个工作很适合残疾人做。一方面传承家乡的文化艺术,另一方面让残疾人自强自立,何乐不为?”
益西说,他们工厂的木碗都坚持纯手工制作。这可是一项不简单的手工活儿,从选料、打磨瑕疵、抛光、彩绘到上漆,大约要分10来个工序,最后,上好漆的木器还要放到地窖里阴干,他一直沿用着这些制作木碗的传统方法。
益西指着手里一只大木疙瘩说,它是树木根或茎上结成的硬块,木碗的选料一般就选这种木疙瘩,一般用木制坚硬的杜鹃、五角枫等树木,其好处就是质地硬、花纹美、不烫嘴、不变味。他说,目前准备制作一些精品木碗,得寻找当地一种神木长出的树疙瘩,这种木料的天然花纹十分美丽。据说,如果发现这种神木疙瘩要马上把衣服抛到树上把它盖住,不然一不留神木疙瘩就会不翼而飞。用这种材料制作的木碗极其精贵,大概要3000元人民币一个。
现在,益西的工厂主要有藏木碗、特色糌粑盒、酥油盒、茶盒、果盘、酒杯、藏式折叠桌等50余种产品,这些品类的开发,如同给这一古老的手工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藏区甚为流行,也让奔子栏的名字传得更响。
一首古老的藏族情歌,形象地表现出藏族人对一个好木碗的喜爱如同对情人般的迷恋。木碗是藏民族的传统生活用品,而制作木碗,则是在奔子栏藏区传之甚久的民间手工技艺。
据《雪域西藏风情录》记载:西藏的木碗种类很多,价格差别极大。最好的木碗是“察牙”和“纳抛”。“察牙”分措那“察牙”和奔子栏“察牙”等,尤以奔子栏“察牙”最为有名。
于是,奔子栏的名字和那些木碗一起,传遍了所有有木碗的地方。
公主起舞的乐园
过伏龙桥沿滇藏公路北行,江峡渐渐开阔起来,金沙江两岸出现了一梯梯田地,农田青青,农舍点点,绿树围村,成了干热河谷中的“绿洲”。心情愉快了十几公里,奔子栏就到了。
这是一个美丽的藏族小镇。走进村子,家家户户的房屋都隐蔽在绿树丛中,高大的核桃树、柿子树、茂密的葡萄园,和红砖彩瓦的藏族民居相映成趣。几个藏族老人坐在路边树荫下聊天,听说我们要了解奔子栏木碗,他们热情地要给我们当向导。
听老人讲,奔子栏之名源于民间传说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肩负和亲使命入藏,途经此处,被这里的鸟语花香以及如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吸引,便在这里逗留了几天,日日与当地藏民歌舞,教会了他们许多生产的技术,并赠送了许多新的种子。公主走后,当地藏民便将这片坝子称为“公究子母子拉”,简称“奔子栏”,意思是“公主起舞的乐园”。
因为地处由滇入藏之咽喉,奔子栏自古以来就是“茶马古道”上物资转运的重要驿站。虽然滇藏公路的修建带走了商人,却让游人一批批涌入。古道渡口的名气、名震四方的藏族木器、贵气华丽的藏装、热情奔放的锅庄舞……都是奔子栏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
世代相传的手艺人
奔子栏不大,沿着街道一路向前走,我们发现,这里几乎家家都在做木碗,村民们专注的神情和木碗精湛的工艺深深吸引了我们。
听说格茸是奔子栏木制品技艺传承人,深谙彩绘和染色技艺。我们决定去他家见识一番。走进他家的藏房,格茸正在用小刷子给做好的木碗上漆。片刻工夫,木碗就从纯白色变成淡黄色,又变成深棕色,透露显出一种厚实的原始美。格茸说这种漆叫土漆,是经家传秘方加工而成的,很少出现爆裂纹和塌漆皮,能让木器几十年光亮如新。历史上,用土漆涂制的工艺品都是上贡皇家的珍贵贡物,所以土漆装饰是木制手工艺最核心的一环。
格茸打开家里一间房门,那是满满一屋的各式各样的木碗,还有折叠桌、糌粑盒等工艺品。据说由于奔子栏独特的地理条件及干热的气候,当地树木大多质地坚硬,所以早在几百年前,这里就有了手工制木碗、糌粑盒的传统。
格茸介绍,奔子栏的艺人有200多人,技术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收入多的人家,靠加工工艺品每年可赚四五万元。“早在明朝年间,奔子栏的艺术品就远销西藏、青海等藏区,部分还销往印度、尼泊尔,奔子栏在外的名声就是靠这些既实用又美观的东西打出来的。”
从格茸家出来,我们来到一栋三层藏式小楼,原本在金沙江旁的村寨中矗立,并不起眼。可一进门,精美的彩绘、壁画映入眼帘,这些壁画中描绘着茶马古道全盛时期的景象,暗示着此屋主人与繁华古道千丝万缕的联系。
屋主是个快90岁的老人,叫斯那品楚,也是奔子栏著名的手工艺人,尤其有一手高超的制漆、漆画手艺。如今,老人手里基本不拿画笔,而是时常拿着佛珠,去寺庙里转转经。
老人说,他年轻那会儿,茶马古道上依然商旅云集,他买进木碗、木桌,上漆彩画后出售。因为绘制精巧,常常是木器刚一制成,便被上门等候的商人一抢而空。
然而,当斯那品楚决定退休时,便发觉曾经磕破头都学不到的手艺将面临失传。虽有一儿两女,却差点没人继承自己的手艺。好在儿子在外闯荡9年后逐渐清醒,意识到在外面瞎撞没有出路,便回到家,拾起了祖传的漆木手艺。
像情人一样的木碗
走进卓玛大妈家的时候,已近中午。卓玛大妈热情地邀请我们吃饭,盛情之下,我们却之不恭。其实,我还有一个目的,听说藏民家里使用木碗有很多讲究,我想一探究竟。
藏族木碗有很多习俗,从一些流传下来的民歌中就能看出。有一首情歌的歌词是“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揣在怀里头。”就是把心上人比作木碗,想揣进怀里一同浪迹天涯。
卓玛大妈笑着说,藏民对木碗可说情有独钟,人到哪里,碗到哪里,人在碗在,形影不离。因为木碗既是吃糌粑的餐具,又是饮用酥油茶、奶茶的茶具,还是饮青稞酒的酒具,如果经常用木碗饮酒还能使人聪慧英俊。说话间,卓玛大妈拿出几只木碗,我发现,女士用的明显比男士的小,卓玛大妈解释说,碗是分性别的,男式碗身较低,碗门外开,显得稳重,女式则碗形修长,光滑如玉,给人以纤细柔润之感。仔细看来,两只碗放在一起,还真像一对恋人呢!
我问卓玛大妈为何不用瓷碗,大妈说,几十年,都用出感情了!再说,木碗也漂亮着呢,只是拿给我们的是普通木碗,没加装饰。一会儿,她拿出另一只碗,果然与众不同,碗身通体镶银雕花,碗上还配有银盖,银盖上也刻着吉祥图案,顶端还有一颗红玛瑙为手柄。最别致的是碗托,如盛开的八瓣莲花状,每瓣上都有一幅吉祥图案,八瓣合成传统的八祥瑞图案。碗和盖置其上,真的非常精美。只是我还没看得过瘾,卓玛大妈便将木碗收了回去。
饭后,我跟着卓玛大妈收拾碗橱,碗橱干干净净,木碗也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大妈说,藏族人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用碗,从不混用。她指着其中一只小木碗说,这是她女儿的,女儿已经嫁外村了,偶尔会回家,回家时就用这只以前的碗。
家传到产业化
在奔子栏,若问谁家的木碗最具特色,大家都会对鲁茸益西竖起大拇指。益西的家族,在当地是最负声望的几大木碗世家之一。与格茸、斯那品楚等传统手艺人最大的不同就是,益西把这门手艺引向了产业化发展,并把自制品牌推向了市场。
相传,二十世纪初,奔子栏噶丹东竹林寺的六世扎通活佛前往西藏,得到的大量礼品中有一个景德镇官窑烧制的康熙粉彩瓷糌粑盒。六世扎通活佛回到奔子栏后,让当地著名手工艺人格绒益西用木材对康熙粉彩瓷糌粑盒进行复制,制作了一批木糌粑盒,并配以植物土漆和彩绘。这一批木制糌粑盒的出现,使本来就在整个藏区以制作木器和绘画出名的奔子栏更加声名鹊起,从此赢得了“糌粑盒故乡”的美誉。
鲁茸益西就是格茸益西的后代。2004年,益西成立了香格里拉藏家传统手工艺厂,在祖传工艺的基础上重新复制了康熙粉彩瓷糌粑盒,并推出“益西藏木”这一民族手工艺品牌及其系列木器工艺品。益西一家从此改变了贫穷生活的命运。
2007年,益西在家乡盖了新厂房,并把手艺传授给家乡的残疾人,成立了“奔子栏残疾人手工艺制品厂”,问益西为什么会想到把残疾人组织起来学艺,爽朗的他大笑着说:“我就是残疾人,这个工作很适合残疾人做。一方面传承家乡的文化艺术,另一方面让残疾人自强自立,何乐不为?”
益西说,他们工厂的木碗都坚持纯手工制作。这可是一项不简单的手工活儿,从选料、打磨瑕疵、抛光、彩绘到上漆,大约要分10来个工序,最后,上好漆的木器还要放到地窖里阴干,他一直沿用着这些制作木碗的传统方法。
益西指着手里一只大木疙瘩说,它是树木根或茎上结成的硬块,木碗的选料一般就选这种木疙瘩,一般用木制坚硬的杜鹃、五角枫等树木,其好处就是质地硬、花纹美、不烫嘴、不变味。他说,目前准备制作一些精品木碗,得寻找当地一种神木长出的树疙瘩,这种木料的天然花纹十分美丽。据说,如果发现这种神木疙瘩要马上把衣服抛到树上把它盖住,不然一不留神木疙瘩就会不翼而飞。用这种材料制作的木碗极其精贵,大概要3000元人民币一个。
现在,益西的工厂主要有藏木碗、特色糌粑盒、酥油盒、茶盒、果盘、酒杯、藏式折叠桌等50余种产品,这些品类的开发,如同给这一古老的手工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藏区甚为流行,也让奔子栏的名字传得更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