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图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第二语言。在教材安排中,要求通过各种地图的形式来发现规律并且掌握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地图中实现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多种综合教学设计,进而考核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逻辑能力等。
【关键词】地理教学;读图能力;培养
在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中,地理学科的学习任务为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内容,其教学的目的在于发展初中生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地理发展规律以及能够通过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实现对资源、环境和人口等三大问题的认知。同时,初中地理还要求学生能够形成地理思维能力,即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世界,看待发展。因此下文首先展开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性探究,继而提出在初中教学中地理教师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一、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发展现状
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初中地理教学课程安排在初一、初二两个阶段,主要是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等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日常的地理知识,学会使用和掌握地图内容,从而能够借此展开地理事物的探究性学习,解决一定的地理问题。在具体的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師常借助教材、教学设备中的地图来展开教学。这些地图素材具有局部性,学生无法将其归纳到完整的地图版图中,以确定具体的空间位置,形成整体的概念。该问题成为初中学生读图能力发展的重要制约。更重要的是,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材不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读图能力的学习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如在学习东南亚地区中,教师只是将教材中的东南亚地图指引给学生看,让学生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有初步的认识。在学习东南亚的气候,教师同样将东南亚地区的气候分布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东南亚的地理环境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但是课后练习的时候,一旦遇到两个或更多的地理知识的整合,学生就无法有效地区分地图所呈现的位置是哪里,也无法从地图中获取更多的地理知识。归根究底就是学生在读图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导致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二、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必要性
地理学科要求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思维、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力以及地理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都能够借助地图来培养。如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人文地理的时候能够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展开优势分析,并且能够将这种分析能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地图中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因素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如通过查看地图中的比例尺,可以发现相同大小的地图所呈现出来的地理区域有多大。更重要的是,高中地理教学对于地理核心能力的要求更高,要求学生能够展开区域认知,并且分析该区域的地理发展优势以及经济建设的主要方向。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基于学生读图能力的发展。学生只有建立起整体意识,才能够对地图所标识的位置进行定位,对其各种优势和不足进行判定。
三、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渠道
(一)做好学生读图能力发展的跟踪调查
不同的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不同的,其对于不同地图的阅读、记忆和联想的能力不同,导致其在初中地理读图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能够做好对学生地理读图能力、读图兴趣等内容的调查。如有的学生很喜欢查阅地图,但是由于读图的方式不对,导致读图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因此,第一,教师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借助多种地图内容来展开教学,从而及时接收到学生的反馈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读图能力培养。如在开展“地球”一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教师在讲清“地球的形状”之后,将教材中的图——《地球的大小》当中的相关文字遮住,让学生回答出“地球有多大”。通过该方式,教师能够接收到学生的反馈,即有的学生在预习中完全忽视了对地图的预习,有的学生则是记忆不清楚。通过事先的调查可以很好地总结出学生在地理读图中的基础怎样,在未来的地理教学活动安排中才能够对症下药。第二,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还需要建立师生之间友好的关系,让学生主动反馈其读图能力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有的学生表示其无法实现两个以上地图的对比的认知。只有掌握是什么制约学生发展,才能够更好地提出解决措施,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读图的积极性
只有培养学生读图的积极性,让学生多练习对地图的解读,才能够提高其读图能力,因此培养初中生读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至关重要。第一,教师要能够利用现代技术,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地理地图。如在学习我国的地形地貌的时候,教师利用3D技术,为学生设计出山丘、山谷等基本的地形状况,吸引学生主动认识地形图。第二,教师要能够利用活动教学法,为学生打造一种生动的地理读图课程。在初中世界地理教学中,对于亚洲地区的划分,学生A无法对东亚和东南亚这两个地区的地图进行有效的解读。因而教师利用“比不同”的活动方式,将两个地区的地图呈现在大屏幕上,要求学生观察图并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之后按照它们在亚洲的位置把它们拼接好。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读图的动力。第三,教师要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地图。在初中教材中,各章节的地图多是区域图,如何培养学生能够实现对中国自然资源等分布情况统筹在一张地图上是关键。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通过网络寻找更多更丰富的地图,以挑战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主动读图。
(三)注重让学生的读图能力回归生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能够实现生活化发展。地理的读图能力同样如此,学生的读图能力必须能够回归到地理学习中,回归到社会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读图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要求教师利用地理练习题让学生发现问题。如在学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的时候,教师事先为学生提供当前的《世界人口分布图》,让学生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如亚洲东部人口稠密,并且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继而让学生查看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图等,让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地图内容,得出一些地理知识,之后教师总结,让学生知道自己读图能力的不足所在,并且明白下一阶段读图中,应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第二,要求利用读图能力来指引生活发展,如教师讲到“中国的气候”这一节时,讲清影响气候的两大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然后让学生通过对天气符号的掌握,把教材中天气预报图中的各地天气状况播报出来,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图中包含着众多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通过读图、分析地图能够培养地理学科素养。因而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地图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借助地图开展初中地理的探究性教学。
【参考文献】
[1]张佩维.地理课堂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研究探讨[J].文理导航(上旬),2018(03):72.
[2]吴婉晖.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读图能力[J].考试周刊,2017(103):144,146.
【关键词】地理教学;读图能力;培养
在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中,地理学科的学习任务为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内容,其教学的目的在于发展初中生地理思维能力,掌握地理发展规律以及能够通过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实现对资源、环境和人口等三大问题的认知。同时,初中地理还要求学生能够形成地理思维能力,即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世界,看待发展。因此下文首先展开学生读图能力的重要性探究,继而提出在初中教学中地理教师需要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一、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发展现状
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初中地理教学课程安排在初一、初二两个阶段,主要是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等自然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日常的地理知识,学会使用和掌握地图内容,从而能够借此展开地理事物的探究性学习,解决一定的地理问题。在具体的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師常借助教材、教学设备中的地图来展开教学。这些地图素材具有局部性,学生无法将其归纳到完整的地图版图中,以确定具体的空间位置,形成整体的概念。该问题成为初中学生读图能力发展的重要制约。更重要的是,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材不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读图能力的学习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如在学习东南亚地区中,教师只是将教材中的东南亚地图指引给学生看,让学生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有初步的认识。在学习东南亚的气候,教师同样将东南亚地区的气候分布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东南亚的地理环境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但是课后练习的时候,一旦遇到两个或更多的地理知识的整合,学生就无法有效地区分地图所呈现的位置是哪里,也无法从地图中获取更多的地理知识。归根究底就是学生在读图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导致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二、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必要性
地理学科要求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思维、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力以及地理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都能够借助地图来培养。如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人文地理的时候能够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展开优势分析,并且能够将这种分析能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地图中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因素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如通过查看地图中的比例尺,可以发现相同大小的地图所呈现出来的地理区域有多大。更重要的是,高中地理教学对于地理核心能力的要求更高,要求学生能够展开区域认知,并且分析该区域的地理发展优势以及经济建设的主要方向。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基于学生读图能力的发展。学生只有建立起整体意识,才能够对地图所标识的位置进行定位,对其各种优势和不足进行判定。
三、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渠道
(一)做好学生读图能力发展的跟踪调查
不同的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不同的,其对于不同地图的阅读、记忆和联想的能力不同,导致其在初中地理读图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能够做好对学生地理读图能力、读图兴趣等内容的调查。如有的学生很喜欢查阅地图,但是由于读图的方式不对,导致读图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因此,第一,教师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借助多种地图内容来展开教学,从而及时接收到学生的反馈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读图能力培养。如在开展“地球”一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在课堂上教师在讲清“地球的形状”之后,将教材中的图——《地球的大小》当中的相关文字遮住,让学生回答出“地球有多大”。通过该方式,教师能够接收到学生的反馈,即有的学生在预习中完全忽视了对地图的预习,有的学生则是记忆不清楚。通过事先的调查可以很好地总结出学生在地理读图中的基础怎样,在未来的地理教学活动安排中才能够对症下药。第二,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还需要建立师生之间友好的关系,让学生主动反馈其读图能力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有的学生表示其无法实现两个以上地图的对比的认知。只有掌握是什么制约学生发展,才能够更好地提出解决措施,达到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读图的积极性
只有培养学生读图的积极性,让学生多练习对地图的解读,才能够提高其读图能力,因此培养初中生读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至关重要。第一,教师要能够利用现代技术,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地理地图。如在学习我国的地形地貌的时候,教师利用3D技术,为学生设计出山丘、山谷等基本的地形状况,吸引学生主动认识地形图。第二,教师要能够利用活动教学法,为学生打造一种生动的地理读图课程。在初中世界地理教学中,对于亚洲地区的划分,学生A无法对东亚和东南亚这两个地区的地图进行有效的解读。因而教师利用“比不同”的活动方式,将两个地区的地图呈现在大屏幕上,要求学生观察图并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之后按照它们在亚洲的位置把它们拼接好。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读图的动力。第三,教师要能够运用计算机技术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地图。在初中教材中,各章节的地图多是区域图,如何培养学生能够实现对中国自然资源等分布情况统筹在一张地图上是关键。在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通过网络寻找更多更丰富的地图,以挑战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主动读图。
(三)注重让学生的读图能力回归生活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活动能够实现生活化发展。地理的读图能力同样如此,学生的读图能力必须能够回归到地理学习中,回归到社会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读图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第一,要求教师利用地理练习题让学生发现问题。如在学习世界人口分布特点的时候,教师事先为学生提供当前的《世界人口分布图》,让学生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如亚洲东部人口稠密,并且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继而让学生查看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图等,让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地图内容,得出一些地理知识,之后教师总结,让学生知道自己读图能力的不足所在,并且明白下一阶段读图中,应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第二,要求利用读图能力来指引生活发展,如教师讲到“中国的气候”这一节时,讲清影响气候的两大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然后让学生通过对天气符号的掌握,把教材中天气预报图中的各地天气状况播报出来,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图中包含着众多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通过读图、分析地图能够培养地理学科素养。因而地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地图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借助地图开展初中地理的探究性教学。
【参考文献】
[1]张佩维.地理课堂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研究探讨[J].文理导航(上旬),2018(03):72.
[2]吴婉晖.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读图能力[J].考试周刊,2017(103):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