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诺美尼沉船”的层层揭露工作在有条不紊地开展。随着进一步抽沙,矿石和原木仍然在成批地出現,同时,水下考古队员还发现了更多有趣的文物,如印有三叉戟徽记的半球形铜锭,有如魔方一般大小、形状规整的铜盒,风格迥异于中国陶器的大陶罐,有如水壶一般大小的木桶等。这些文物在国内的水下考古工作中从未见过,具有极强的西洋特色。
在大量新奇文物被发现的同时,船体本身也开始逐渐显露。对于水下考古工作来说,打捞船货只是其中一项,针对船体本身的研究也十分重要。“诺美尼沉船”的船体长时间在海浪冲刷、海底运动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已经支离破碎,腐朽不堪,和一艘海船的本来面目相去甚远,大部分船板都已变成凌乱堆叠的朽木。但就是在这样的朽木堆中,水下考古队员还是发现了一个十分特殊的滑轮,推测应该是桅杆上连接多根绳索用的索具。这个木质滑轮虽已残缺,但大部分的结构都保存了下来,中间有一个大滑轮可用于缠绕绳索,两侧还各有两排孔洞供绳索穿过。
此外,考古队员还在沉船的船板上发现了大量铅条,推测应该是船板之间的填充物。我们知道,单纯把木板并在一起是不可能防水的,水会在木板之间的缝隙里“自由飞翔”,这样不具备水密性的木板如果真造成船肯定也是秒沉。所以古人在造船时可以说是穷尽智慧来解决水密问题。我国古人曾将木屑、麻丝、桐油灰等细密、坚实、可塑性强、具有防水性的材料塞进木板之间的缝隙里来解决水密问题。而我们在“诺美尼沉船”上所看到的则是西方人选择的另一种方式——他们将非常纤细的铅条用锤子用力砸进船板之间的缝隙里。由于铅本身质地柔软,可塑性强,所以被砸进缝隙里的铅条可以完美填充缝隙,而且防水性也是很强的。只有在今天船板已经烂光之后,这些铅条才结束它们的使命,脱离了船板之间窄窄的缝隙,躺在了海底。但是选择铅作为填充物所产生的相应问题就是——铅是一种质量很大的金属,相当于给船的载重量增加了负担。
和铅条同时被发现的还有许多铅片。这些薄薄的细长铅片应该不是用于填充船板缝隙的,因为它们形状规整,上面还有一排方形的铆钉孔。结合船板上残留下来的可以与它们吻合的方形铆钉孔来看,这种铅片应该是用来并联多块船板所使用的构件。在这方面,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用铁箍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带着这些珍贵的文物,我们从大海回到了驻地。如果同学们认为水下考古工作仅仅是在海里捞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对于文物进行简单的现场保护同样也是水下考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在驻地完成的工作。
在埋藏海底数百年的漫长过程中,这些文物已经和周围的环境达到了相对平衡的状态。所以当它们被提取出水之后,由于周围环境的剧烈变化,文物本身的平衡状态也被打破了。在这样的变化中,文物常常会随之发生剧烈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褪色、变形、锈蚀、腐烂,表面呈片状或粉末状剥离,甚至完全解体、消失无踪。进行现场文物保护就是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毕竟我们考古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而不是破坏。
现场文物保护工作必须易于操作且切实有效,用最简单的方法起到最高效的作用。因为在发掘现场不可能有实验室那种理想的工作环境,也不可能随时准备好大量的化学试剂,因此,像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那种用各种化学仪器,配合各色药水做实验的镜头,在现场文物保护工作中并不会出现。
那么,现场文物保护工作都需要做哪些工作呢?下面,我就以此次肯尼亚水下考古中发现的各类文物为例,为同学们做一下简要介绍:
1.各种木质文物,如船板、滑轮索具、原木、小木桶等。对它们的现场文物保护主要是用淡水浸泡为其脱盐,再在水中掺入硼砂以防腐。对于小木桶我们还着重进行了研究——这个小木桶有可能用来装什么呢?首先想到的是酒,但是这个小木桶装酒实在太小了一些,我大概一口气就能喝掉。所以,我更倾向于它是用来装火药的。
2.骨质文物,如兽角(可能是鹿角)、象牙等。它们表面大多附着有一些海洋中生物或污垢,不仅影响美观,也容易产生病害。所以我们用手术刀细心地将其表面的海底附着物清理干净,再同样以淡水浸泡脱盐,并掺上硼砂防腐。
3.非铁质金属文物,如铜锭、铜盒、铅条等。这些相对铁质金属文物来说比较好处理,因为它们的锈蚀都只在表面,而不会使文物本身产生变形。对于这些非铁质金属文物,主要用淡水进行脱盐浸泡就可以。对于有三叉戟徽记的铜锭,因考虑到上面的徽记很有可能对于判断沉船年代、性质有帮助,所以做了重点清理,用手术))将附着物、锈蚀全部去除干净。这个去除的过程需要十分精心,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伤到铜锭光滑的表面,对于徽记周围坑坑洼洼的部分更是要十分留神。当一层黑色的铜锈壳被剥离下来后,铜锭终于露出了原本那红润的金属光泽。
4.铁质金属文物。几乎所有沉船上都会有铁质金属文物——从船体本身的构件,到船员使用的各种生活用品,都少不了铁器。然而,铁质文物又恰恰是最难处理的一种。因为铁在海水中会持续被氧化生成铁锈,使文物体积越来越大,质地越来越蓬松,进而变得面目全非。一件精美的铁勺被发现的时候很可能是一块锈迹斑斑的铁疙瘩,根本看不出本来的样子。持续增生的铁锈还会包裹住它能触及的任何船货,把它们通通吞噬进自己那锈蚀的身躯中,长成一体。沉船的标志性物品“凝结物”就是这样产生的,它其实是大量的铁器不断锈蚀、增生而形成的巨大铁锈堆,里面藏着各种各样的文物。“诺美尼沉船”里就生长出两块有如小山一样的凝结物,在海底高高隆起。我们尝试着使用电解法来分离铁锈,对文物进行还原。
5.陶器、瓷器。陶器和瓷器是水下考古中常见的文物种类,尤其是我国的沉船,几乎每艘都有。在“诺美尼”这艘来自西方的沉船上,也发现了陶器和瓷器,但做工就相对粗糙,器形也十分粗犷,风格与我国的陶器、瓷器明显不同。出水的绿釉大盆和黑陶大罐体积巨大,推测应该不是船货而是船员的生活用品。陶器、瓷器在海洋中的保存相对稳定,除了因自然力量的物理破坏而导致残缺以外,主要就是有一些附着物长在釉面上。对此,我们一般使用手术刀或小手铲先刮掉表面的附着物,然后用淡水浸泡脱盐。
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发掘、整理、现场文物保护以及资料撰写工作,对“诺美尼沉船”的发掘工作宣告阶段性结束。在有限的时间里,考古队员对沉船四分之一的区域进行了发掘。出水的文物琳琅满目,摆满了一间大会议室。肯尼亚国立博物馆馆长和文化部部长前来视察,连肯尼亚的总统也关注了此事,专门会见了中方发掘工作负责人赵嘉斌、邓启江二位专家。至此,为期三年的中肯联合水下考古发掘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在大量新奇文物被发现的同时,船体本身也开始逐渐显露。对于水下考古工作来说,打捞船货只是其中一项,针对船体本身的研究也十分重要。“诺美尼沉船”的船体长时间在海浪冲刷、海底运动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已经支离破碎,腐朽不堪,和一艘海船的本来面目相去甚远,大部分船板都已变成凌乱堆叠的朽木。但就是在这样的朽木堆中,水下考古队员还是发现了一个十分特殊的滑轮,推测应该是桅杆上连接多根绳索用的索具。这个木质滑轮虽已残缺,但大部分的结构都保存了下来,中间有一个大滑轮可用于缠绕绳索,两侧还各有两排孔洞供绳索穿过。
此外,考古队员还在沉船的船板上发现了大量铅条,推测应该是船板之间的填充物。我们知道,单纯把木板并在一起是不可能防水的,水会在木板之间的缝隙里“自由飞翔”,这样不具备水密性的木板如果真造成船肯定也是秒沉。所以古人在造船时可以说是穷尽智慧来解决水密问题。我国古人曾将木屑、麻丝、桐油灰等细密、坚实、可塑性强、具有防水性的材料塞进木板之间的缝隙里来解决水密问题。而我们在“诺美尼沉船”上所看到的则是西方人选择的另一种方式——他们将非常纤细的铅条用锤子用力砸进船板之间的缝隙里。由于铅本身质地柔软,可塑性强,所以被砸进缝隙里的铅条可以完美填充缝隙,而且防水性也是很强的。只有在今天船板已经烂光之后,这些铅条才结束它们的使命,脱离了船板之间窄窄的缝隙,躺在了海底。但是选择铅作为填充物所产生的相应问题就是——铅是一种质量很大的金属,相当于给船的载重量增加了负担。
和铅条同时被发现的还有许多铅片。这些薄薄的细长铅片应该不是用于填充船板缝隙的,因为它们形状规整,上面还有一排方形的铆钉孔。结合船板上残留下来的可以与它们吻合的方形铆钉孔来看,这种铅片应该是用来并联多块船板所使用的构件。在这方面,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用铁箍达到了同样的效果。
带着这些珍贵的文物,我们从大海回到了驻地。如果同学们认为水下考古工作仅仅是在海里捞宝,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对于文物进行简单的现场保护同样也是水下考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在驻地完成的工作。
在埋藏海底数百年的漫长过程中,这些文物已经和周围的环境达到了相对平衡的状态。所以当它们被提取出水之后,由于周围环境的剧烈变化,文物本身的平衡状态也被打破了。在这样的变化中,文物常常会随之发生剧烈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褪色、变形、锈蚀、腐烂,表面呈片状或粉末状剥离,甚至完全解体、消失无踪。进行现场文物保护就是为了防止这些情况的发生,毕竟我们考古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而不是破坏。
现场文物保护工作必须易于操作且切实有效,用最简单的方法起到最高效的作用。因为在发掘现场不可能有实验室那种理想的工作环境,也不可能随时准备好大量的化学试剂,因此,像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那种用各种化学仪器,配合各色药水做实验的镜头,在现场文物保护工作中并不会出现。
那么,现场文物保护工作都需要做哪些工作呢?下面,我就以此次肯尼亚水下考古中发现的各类文物为例,为同学们做一下简要介绍:
1.各种木质文物,如船板、滑轮索具、原木、小木桶等。对它们的现场文物保护主要是用淡水浸泡为其脱盐,再在水中掺入硼砂以防腐。对于小木桶我们还着重进行了研究——这个小木桶有可能用来装什么呢?首先想到的是酒,但是这个小木桶装酒实在太小了一些,我大概一口气就能喝掉。所以,我更倾向于它是用来装火药的。
2.骨质文物,如兽角(可能是鹿角)、象牙等。它们表面大多附着有一些海洋中生物或污垢,不仅影响美观,也容易产生病害。所以我们用手术刀细心地将其表面的海底附着物清理干净,再同样以淡水浸泡脱盐,并掺上硼砂防腐。
3.非铁质金属文物,如铜锭、铜盒、铅条等。这些相对铁质金属文物来说比较好处理,因为它们的锈蚀都只在表面,而不会使文物本身产生变形。对于这些非铁质金属文物,主要用淡水进行脱盐浸泡就可以。对于有三叉戟徽记的铜锭,因考虑到上面的徽记很有可能对于判断沉船年代、性质有帮助,所以做了重点清理,用手术))将附着物、锈蚀全部去除干净。这个去除的过程需要十分精心,因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伤到铜锭光滑的表面,对于徽记周围坑坑洼洼的部分更是要十分留神。当一层黑色的铜锈壳被剥离下来后,铜锭终于露出了原本那红润的金属光泽。
4.铁质金属文物。几乎所有沉船上都会有铁质金属文物——从船体本身的构件,到船员使用的各种生活用品,都少不了铁器。然而,铁质文物又恰恰是最难处理的一种。因为铁在海水中会持续被氧化生成铁锈,使文物体积越来越大,质地越来越蓬松,进而变得面目全非。一件精美的铁勺被发现的时候很可能是一块锈迹斑斑的铁疙瘩,根本看不出本来的样子。持续增生的铁锈还会包裹住它能触及的任何船货,把它们通通吞噬进自己那锈蚀的身躯中,长成一体。沉船的标志性物品“凝结物”就是这样产生的,它其实是大量的铁器不断锈蚀、增生而形成的巨大铁锈堆,里面藏着各种各样的文物。“诺美尼沉船”里就生长出两块有如小山一样的凝结物,在海底高高隆起。我们尝试着使用电解法来分离铁锈,对文物进行还原。
5.陶器、瓷器。陶器和瓷器是水下考古中常见的文物种类,尤其是我国的沉船,几乎每艘都有。在“诺美尼”这艘来自西方的沉船上,也发现了陶器和瓷器,但做工就相对粗糙,器形也十分粗犷,风格与我国的陶器、瓷器明显不同。出水的绿釉大盆和黑陶大罐体积巨大,推测应该不是船货而是船员的生活用品。陶器、瓷器在海洋中的保存相对稳定,除了因自然力量的物理破坏而导致残缺以外,主要就是有一些附着物长在釉面上。对此,我们一般使用手术刀或小手铲先刮掉表面的附着物,然后用淡水浸泡脱盐。
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发掘、整理、现场文物保护以及资料撰写工作,对“诺美尼沉船”的发掘工作宣告阶段性结束。在有限的时间里,考古队员对沉船四分之一的区域进行了发掘。出水的文物琳琅满目,摆满了一间大会议室。肯尼亚国立博物馆馆长和文化部部长前来视察,连肯尼亚的总统也关注了此事,专门会见了中方发掘工作负责人赵嘉斌、邓启江二位专家。至此,为期三年的中肯联合水下考古发掘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