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筝作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乐器,其独特的审美气质离不开传统的“气韵”。“气韵”作为古筝艺术的重要体现自古就有“右手职弹,左手司按”的演奏准则,而“司按”的主要作用就是做“韵”,可见“气韵”在古筝演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文章探讨“气韵”的内涵和含义流变,对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和“韵”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古筝演奏;“气韵”;传统艺术
在我国艺术鉴赏领域十分注重“气韵”,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筝演奏中,“气”可以进一步地表现出古筝特有的精神核心力量。演奏者弹奏过程中需要通过调整气息使自己达到巅峰状态。“韵”与“气”之间的区别在于,“韵”的艺术理念与艺术底蕴十足,其重点在于演奏过程之中运用独特的表现手法达到理想中的完整性。虽说演奏者的“气”和“韵”在演奏中被定义为不同的艺术理念,但这二者在演奏过程中是相互配合的,只有准确把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表现出生动的艺术形象。
一、“气韵”的内涵和含义流变
广义的“气韵”在于将古筝演奏当成一项艺术理念的创作与思维的触碰,众多艺术种类之中,古筝演奏所表现出的艺术理念形式与其他艺术有同样的精髓,同样表现出中国艺术之最高审美标准。“气韵”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美学范畴,这个概念最早在《画品》中有所提及。《画品》是南北朝时期谢赫所著,他在此书中提到应按照标准评价绘画。他提出的第一点就是“气韵生动”,他认为绘画作品应该是有生命力和精神的。在谢赫之后的诸多画家也对“气韵”这一名词阐述了不一样的见解。五代时期的荆浩著《笔法记》,他认为:“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也就是说画家要明确绘画创作的关键和主旨,再将自己绘画的方法和技术进行隐藏,从而在画作中融入自己的精神,而且要给观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在唐宋时期,“气韵”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已经成为一个整体概念。晚唐代表诗人司空图的诗歌呈现出一种强烈的美感,即他在作品中力求从对诗歌内容的追求到对审美范畴的追求,寻求一种生命的依托和一种忘我淡泊的心境。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对“气韵”理论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认为:“凡书画当观韵。”范温这位北宋时期的大家也发表著作《潜溪诗眼》论“韵”,他表示“气韵”是美的最高境界,不仅指特定的美,也指各种美的一般要求。明清时期有“神韵”说,与“气韵”说基本一致。陆时雍对诗歌中“气韵”的审美内涵和价值作了比较完整的总结,他说:“有韻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他把“韵”作为诗歌各种审美要素的核心范畴,分别指出了“韵”的审美内涵和生成方式,强调“情”是“韵”的根本。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论”迎合了当时文坛诗风转变的情趣,成为中国美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2010年笔者在莫高窟正门前演出敦煌古乐《箫韵》,与同事们身着古服,头戴饰品,塑造了古典形象,敦煌古乐恰好符合莫高窟里众多泥塑造像与壁画上的大小佛像,生动展示出敦煌艺术的奇特神韵和无穷魅力。
韵味,像云,也像雾,以各种形式呈现,或者以各种形态回荡在人心,有些虚无缥缈,难以拿捏,似乎有些难以理解,也很轻易抓住,的确如此,韵味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韵味,不似固态事物有棱有角,如果能体会到韵味点,韵味之美感不难抓住。演奏过程中,将曲目当作情感的桥梁,将特殊艺术技法当作步伐,走向韵味的空间也很简单。
二、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和“韵”
(一)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
若演奏者在较高难度的乐曲中想有强烈情绪的表达与抒发,深呼吸的方式不失为最佳选择,并可选择借助足下力量,调整呼吸频率,畅通气息,使其贯穿身心。古筝演奏中,演奏者可选择丰富情感的点有很多,抓住情感表现点也就抓住了整场演出所表现情感的精华,身体气息由强到弱再由弱至强可作为最佳选择。例如在演奏《梅花三弄》《寒鸦戏水》《将军令》等中难度曲目时,相较于高强度曲目的演奏呼吸需浅,发音位置不同于高难度曲目演奏,它是将重点集中在演奏者腰侧部以及肩膀颈部等身体部位。而在演奏《枫桥夜泊》《袖梦》《莲花谣》《定风波》《苍歌引》等高强度曲目时,演奏者需将身体机能进行转移与转化,将腰侧部与肩膀颈部的力量集中在手臂、手指,在此基础之上,调节气息。做到上述的重点,便可让手与气相结合,使音乐浑厚深沉、清澈流畅,凸显出涓涓细流、滴滴清泉的奇妙音响。至于在曲目尾音部分,慢动作与调整之后的呼吸频率与节奏则会有更好的效果。贯气是呼吸中一种更为高级的方式,它指的是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的气息贯通全程。演奏者在弹奏古筝的整个过程中,利用“气”在音节中的连接作用,串联起每一小节的音乐呼吸,而有节奏、有起伏的大呼吸正是由这些串联的小呼吸组合而成。古筝演奏者要想在演奏时达到这样更高级的境界,则要完成以下两个重点:一是掌握每一首乐曲的呼吸方法与节奏,二是深入内心世界体会并理解乐曲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核和情感精神。对于如何把握正确的乐曲呼吸节奏,同样是有两点需要重视:第一点是演奏者需要融会贯通,第二点是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要有意且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结构意识。古筝演奏者在体会并研究曲目创作的同时,更要用心研究如何搭建乐曲的框架以及搭建乐曲框架中需要注意的点,用“气”来贯穿乐曲,以此来搭建并塑造出一个极具音乐本身内核层次感的音乐框架。此外,演奏者应选择性地摒弃在演奏时刻意关注演奏技巧的缺点,不要陷入照本宣科的误区,而应该多关注乐曲中的“气”,调整呼吸的节奏,提升音乐的流畅感。
(二)古筝演奏艺术中的“韵”
古筝演奏艺术中的“韵”有独特色彩,指的是演奏者在古筝演奏之后,所表现出的内核意境画面展现、停留并回荡在听众脑海。随着时间的流淌,意境也会由脑海进入心海,这种意境感正是古筝演奏艺术中的“韵”。如何展示“韵”、表现“韵”、抒发“韵”,需要了解“心”,需要进入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发现创作者的真实情感以及背后的故事、创作的目的,与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独特的古筝音色离不开独特的演奏技巧,演奏技巧也承载着我国几千年古典诗词歌赋的灵魂。 乐曲《枫桥夜泊》的引子部分具有张力,富有弹性,快板灵活生动,尾声能让心灵得到净化,耐人寻味。每当弹奏此乐曲时,好似诗人一般,在表现乐曲时细腻而温婉,韵律柔和。此曲之“韵”是内心感悟,心灵的生命律动。
一件写意绘画艺术作品,带给人以精神的延伸的永远是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以此带给人回味的空间。古筝的演奏中,“韵”是精神内核。艺术的理念贯通于各类艺术,“韵”表现在每首曲中,而每首曲也会表达出不同的“韵”。艺术创作中,看谱、识谱以及之后的由简至繁的技法可以通过时间的累积以及丰富的经验达成演奏者想要的目标,但“韵”是由每一首乐曲的灵魂与演奏者的灵魂的触碰产生的。寻找“韵”、捕捉“韵”、抒发“韵”的过程,也就是演奏者寻找曲目的内核精神以及自身精神升华的过程。演奏者寻找到曲目的内核精神以及对于曲目的理解,会使“韵”以多种形式散发出来。
三、结语
要让古箏保持原有的精神风貌,也不让现代古筝的演奏没有自身韵味的散发或者丧失其本身的韵味,一直以来是更多真心爱音乐的古筝音乐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和终极梦想。众多的古筝音乐人灵魂的触碰汇聚在一起,“气”与“韵”才会被探寻与散发出来。
演奏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乐感,并努力追求“气韵”,在追求的过程中锤炼自己的人生观及高尚品质,才能在演奏时表现出美。审美能力和知识技能是古筝演奏者的基本素质。古筝的技巧中蕴含着调式美、旋律美、指法美和结构美,古筝的乐曲显示着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在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情感升华,将精神净化成一种美的东西,在灵魂深处生根发芽。音乐的审美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要去领略作品的结构,了解历史素材,掌握技法要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乐思,展现自己的个性,塑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黄梅.浅谈古筝演奏中“气韵”的表现和表达[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7(4):66-67.
[2]韩雅倩.传统艺术之虚实在古筝演奏中的表现与应用[J].运城学院学报,2019(4):66-69.
[3]徐文蓓.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论古筝演奏艺术的美[J].黄河之声,2017(12):100-101.
作者单位:
甘肃省歌舞剧院
关键词:古筝演奏;“气韵”;传统艺术
在我国艺术鉴赏领域十分注重“气韵”,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筝演奏中,“气”可以进一步地表现出古筝特有的精神核心力量。演奏者弹奏过程中需要通过调整气息使自己达到巅峰状态。“韵”与“气”之间的区别在于,“韵”的艺术理念与艺术底蕴十足,其重点在于演奏过程之中运用独特的表现手法达到理想中的完整性。虽说演奏者的“气”和“韵”在演奏中被定义为不同的艺术理念,但这二者在演奏过程中是相互配合的,只有准确把握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表现出生动的艺术形象。
一、“气韵”的内涵和含义流变
广义的“气韵”在于将古筝演奏当成一项艺术理念的创作与思维的触碰,众多艺术种类之中,古筝演奏所表现出的艺术理念形式与其他艺术有同样的精髓,同样表现出中国艺术之最高审美标准。“气韵”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美学范畴,这个概念最早在《画品》中有所提及。《画品》是南北朝时期谢赫所著,他在此书中提到应按照标准评价绘画。他提出的第一点就是“气韵生动”,他认为绘画作品应该是有生命力和精神的。在谢赫之后的诸多画家也对“气韵”这一名词阐述了不一样的见解。五代时期的荆浩著《笔法记》,他认为:“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也就是说画家要明确绘画创作的关键和主旨,再将自己绘画的方法和技术进行隐藏,从而在画作中融入自己的精神,而且要给观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在唐宋时期,“气韵”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已经成为一个整体概念。晚唐代表诗人司空图的诗歌呈现出一种强烈的美感,即他在作品中力求从对诗歌内容的追求到对审美范畴的追求,寻求一种生命的依托和一种忘我淡泊的心境。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对“气韵”理论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认为:“凡书画当观韵。”范温这位北宋时期的大家也发表著作《潜溪诗眼》论“韵”,他表示“气韵”是美的最高境界,不仅指特定的美,也指各种美的一般要求。明清时期有“神韵”说,与“气韵”说基本一致。陆时雍对诗歌中“气韵”的审美内涵和价值作了比较完整的总结,他说:“有韻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他把“韵”作为诗歌各种审美要素的核心范畴,分别指出了“韵”的审美内涵和生成方式,强调“情”是“韵”的根本。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论”迎合了当时文坛诗风转变的情趣,成为中国美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2010年笔者在莫高窟正门前演出敦煌古乐《箫韵》,与同事们身着古服,头戴饰品,塑造了古典形象,敦煌古乐恰好符合莫高窟里众多泥塑造像与壁画上的大小佛像,生动展示出敦煌艺术的奇特神韵和无穷魅力。
韵味,像云,也像雾,以各种形式呈现,或者以各种形态回荡在人心,有些虚无缥缈,难以拿捏,似乎有些难以理解,也很轻易抓住,的确如此,韵味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韵味,不似固态事物有棱有角,如果能体会到韵味点,韵味之美感不难抓住。演奏过程中,将曲目当作情感的桥梁,将特殊艺术技法当作步伐,走向韵味的空间也很简单。
二、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和“韵”
(一)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
若演奏者在较高难度的乐曲中想有强烈情绪的表达与抒发,深呼吸的方式不失为最佳选择,并可选择借助足下力量,调整呼吸频率,畅通气息,使其贯穿身心。古筝演奏中,演奏者可选择丰富情感的点有很多,抓住情感表现点也就抓住了整场演出所表现情感的精华,身体气息由强到弱再由弱至强可作为最佳选择。例如在演奏《梅花三弄》《寒鸦戏水》《将军令》等中难度曲目时,相较于高强度曲目的演奏呼吸需浅,发音位置不同于高难度曲目演奏,它是将重点集中在演奏者腰侧部以及肩膀颈部等身体部位。而在演奏《枫桥夜泊》《袖梦》《莲花谣》《定风波》《苍歌引》等高强度曲目时,演奏者需将身体机能进行转移与转化,将腰侧部与肩膀颈部的力量集中在手臂、手指,在此基础之上,调节气息。做到上述的重点,便可让手与气相结合,使音乐浑厚深沉、清澈流畅,凸显出涓涓细流、滴滴清泉的奇妙音响。至于在曲目尾音部分,慢动作与调整之后的呼吸频率与节奏则会有更好的效果。贯气是呼吸中一种更为高级的方式,它指的是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的气息贯通全程。演奏者在弹奏古筝的整个过程中,利用“气”在音节中的连接作用,串联起每一小节的音乐呼吸,而有节奏、有起伏的大呼吸正是由这些串联的小呼吸组合而成。古筝演奏者要想在演奏时达到这样更高级的境界,则要完成以下两个重点:一是掌握每一首乐曲的呼吸方法与节奏,二是深入内心世界体会并理解乐曲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核和情感精神。对于如何把握正确的乐曲呼吸节奏,同样是有两点需要重视:第一点是演奏者需要融会贯通,第二点是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要有意且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结构意识。古筝演奏者在体会并研究曲目创作的同时,更要用心研究如何搭建乐曲的框架以及搭建乐曲框架中需要注意的点,用“气”来贯穿乐曲,以此来搭建并塑造出一个极具音乐本身内核层次感的音乐框架。此外,演奏者应选择性地摒弃在演奏时刻意关注演奏技巧的缺点,不要陷入照本宣科的误区,而应该多关注乐曲中的“气”,调整呼吸的节奏,提升音乐的流畅感。
(二)古筝演奏艺术中的“韵”
古筝演奏艺术中的“韵”有独特色彩,指的是演奏者在古筝演奏之后,所表现出的内核意境画面展现、停留并回荡在听众脑海。随着时间的流淌,意境也会由脑海进入心海,这种意境感正是古筝演奏艺术中的“韵”。如何展示“韵”、表现“韵”、抒发“韵”,需要了解“心”,需要进入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发现创作者的真实情感以及背后的故事、创作的目的,与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独特的古筝音色离不开独特的演奏技巧,演奏技巧也承载着我国几千年古典诗词歌赋的灵魂。 乐曲《枫桥夜泊》的引子部分具有张力,富有弹性,快板灵活生动,尾声能让心灵得到净化,耐人寻味。每当弹奏此乐曲时,好似诗人一般,在表现乐曲时细腻而温婉,韵律柔和。此曲之“韵”是内心感悟,心灵的生命律动。
一件写意绘画艺术作品,带给人以精神的延伸的永远是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以此带给人回味的空间。古筝的演奏中,“韵”是精神内核。艺术的理念贯通于各类艺术,“韵”表现在每首曲中,而每首曲也会表达出不同的“韵”。艺术创作中,看谱、识谱以及之后的由简至繁的技法可以通过时间的累积以及丰富的经验达成演奏者想要的目标,但“韵”是由每一首乐曲的灵魂与演奏者的灵魂的触碰产生的。寻找“韵”、捕捉“韵”、抒发“韵”的过程,也就是演奏者寻找曲目的内核精神以及自身精神升华的过程。演奏者寻找到曲目的内核精神以及对于曲目的理解,会使“韵”以多种形式散发出来。
三、结语
要让古箏保持原有的精神风貌,也不让现代古筝的演奏没有自身韵味的散发或者丧失其本身的韵味,一直以来是更多真心爱音乐的古筝音乐人追求的终极目标和终极梦想。众多的古筝音乐人灵魂的触碰汇聚在一起,“气”与“韵”才会被探寻与散发出来。
演奏者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乐感,并努力追求“气韵”,在追求的过程中锤炼自己的人生观及高尚品质,才能在演奏时表现出美。审美能力和知识技能是古筝演奏者的基本素质。古筝的技巧中蕴含着调式美、旋律美、指法美和结构美,古筝的乐曲显示着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在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情感升华,将精神净化成一种美的东西,在灵魂深处生根发芽。音乐的审美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要去领略作品的结构,了解历史素材,掌握技法要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乐思,展现自己的个性,塑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黄梅.浅谈古筝演奏中“气韵”的表现和表达[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7(4):66-67.
[2]韩雅倩.传统艺术之虚实在古筝演奏中的表现与应用[J].运城学院学报,2019(4):66-69.
[3]徐文蓓.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论古筝演奏艺术的美[J].黄河之声,2017(12):100-101.
作者单位:
甘肃省歌舞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