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科学课堂的学习要给学生适应的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通过日常的科学课堂得到思维和能力的提升。将真实生活和激情融入日常科学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师生共同开展真实和有效的课堂互动行为,才能够落实科学课堂的有效学习。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要为学生自由地展开学习过程提供前提条件,要给学生提供开放的、主动的思维空间。多给学生一片空间,就会使课堂学习更有效。反之,如果拘泥于表面形式,教条式地“引导”学生,则会使学生失去对于学习的兴趣,最终课堂学习变得低效。
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一个访谈节目。一名明星在接受访问的时候,回忆自己年轻时拍电影的经历,谈到有的导演在台下手把手地指导他如何演戏,自己只能被动接受,甚至一颦一笑都要按照导演的要求来做,这让他感觉自己成了一个木偶、花瓶,只是为导演而演,丝毫体会不到电影的乐趣。
科学课堂的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给学生适应的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那么,如何在日常课堂中达成科学课堂的有效学习?笔者认为,需要从“生活”和“激情”两方面入手。
二、将真实生活融入日常科学课堂
儿童对身边的世界永远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儿童亲历真实生活问题,能够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使他们真正地开始学习。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多设置和运用真实的情境、热门的话题、富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来帮助开展我们的教学工作。
以《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为例。在认识量筒的过程中,虽然教师针对量筒的结构和使用方法,逐一详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和指导,但是最后教学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教学中学生们一直處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于量筒这一工具的实际意义,没有真切的感受,对量筒也就没有保持持续的兴趣,这样学生们就游离于课堂之外,降低了学习的有效性。
如果改变策略,教师以贴合实际生活情境进行导入,向学生们抛出一个近期网络上流行的话题——奶茶店里的中杯奶茶和大杯奶茶,究竟哪种杯子装的奶茶更多?这个话题导入立刻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同学们积极加入话题的讨论,各抒己见。在讨论中,学生们能够想到各种不同的验证方法来验证中杯和大杯到底谁装的水更多。有的想到了倒到一个更大的杯子里比一比;有的想到了倒到小杯子里看看各自能倒几杯;有的想到用秤称一称,用手掂一掂……
当教师进一步抛出究竟“多多少”这一问题时,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思考学习的深度。他们会发现用现有的方法,并不能解决这一新的问题。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分享,他们进一步思考探究。他们会想到用尺量一量;用笔划一划等等方法,这其实已经具有了量筒的雏形,或者说涉及了量筒的发明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出示量筒,学生们看到量筒的一刹那,恍然大悟。此时他们才会对量筒真正提高认识和兴趣,开始认真关注起量筒。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亲身经历观察量筒,他们更容易掌握刻度、单位等概念,对量筒的使用方法的掌握也会更为巩固。
所以,在课堂中联系真实的生活,让学生们自己观察事物,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激起儿童学习科学的兴趣,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才会使科学课堂的学习真正发生。这样远比老师单纯机械地讲授知识点更有效、更深刻。
三、将激情融入日常科学课堂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情是学习最好的动力。我们身边的骨干教师、教育名师大家,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都能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来自他们身上的激情与魅力,他们的课堂是能够唤起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我们应该让自己的课堂是富有激情和妙趣横生的课堂,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是学生意犹未尽的课堂。
(一)发挥教师的激情与魅力
《学记》有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一个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和独特人格魅力的教师,在课堂中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充满激情的肢体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就能像磁铁牢牢吸引铁钉一样吸引学生。这也必将深深感染着周围的学生们充满激情地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们乐学、爱学、善学。
教师的这种激情和魅力,源自自身深厚的人文底蕴、对系统知识的掌握、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所以作为一名21世纪的教师,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但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而且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单科领域中,应该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人文、历史、社会、哲学、自然科学等等,使自身有一定容量的知识技能储备,在课堂中更自信,游刃有余地散发自身的激情和人格魅力。
(二)发挥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激情
小学生对科学学习自然而然就有着一份激情。他们往往会在课后拉着科学老师诉说自己在生活中的科学发现或者对一些生活现象的思索。我们应该细心呵护他们这份与生俱来的激情,延续和发展他们对科学学习的激情。
我们可以多提供让孩子投身大自然怀抱的机会,引导他们在大自然中认识事物,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激情。我们可以结合生活,挖掘身边适合小学生的资源,如科幻动画片、科学纪录片、小游戏、科学小实验等,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激情。我们还可以主动俯下身子和孩子们一起玩科学,让他们明白科学好好玩,好好玩科学,延续他们学习科学的激情。我们应该抓住一切契机引导孩子们对于科学学习始终怀有一份激情。
当老师和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都满怀激情的时候,课堂的有效学习就会水到渠成,真正发生。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教师对学生们的学习指导,犹如“导演”指导“演员”们拍好一部大片,需要让“演员”们全身心主动投入其中。没有了“演员”们的主动参与,就失去了电影的灵魂。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只有把“舞台”交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将生活和激情融入日常的科学课堂,师生共同开展真实和有效的课堂互动行为,才能使学习真正发生,我们的科学课堂才会更鲜活。
【作者单位:太仓市经贸小学
科学课堂的学习要给学生适应的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通过日常的科学课堂得到思维和能力的提升。将真实生活和激情融入日常科学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师生共同开展真实和有效的课堂互动行为,才能够落实科学课堂的有效学习。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要为学生自由地展开学习过程提供前提条件,要给学生提供开放的、主动的思维空间。多给学生一片空间,就会使课堂学习更有效。反之,如果拘泥于表面形式,教条式地“引导”学生,则会使学生失去对于学习的兴趣,最终课堂学习变得低效。
这不禁让笔者想起了一个访谈节目。一名明星在接受访问的时候,回忆自己年轻时拍电影的经历,谈到有的导演在台下手把手地指导他如何演戏,自己只能被动接受,甚至一颦一笑都要按照导演的要求来做,这让他感觉自己成了一个木偶、花瓶,只是为导演而演,丝毫体会不到电影的乐趣。
科学课堂的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只有给学生适应的发展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那么,如何在日常课堂中达成科学课堂的有效学习?笔者认为,需要从“生活”和“激情”两方面入手。
二、将真实生活融入日常科学课堂
儿童对身边的世界永远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儿童亲历真实生活问题,能够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使他们真正地开始学习。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多设置和运用真实的情境、热门的话题、富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来帮助开展我们的教学工作。
以《比较水的多少》一课为例。在认识量筒的过程中,虽然教师针对量筒的结构和使用方法,逐一详细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和指导,但是最后教学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教学中学生们一直處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对于量筒这一工具的实际意义,没有真切的感受,对量筒也就没有保持持续的兴趣,这样学生们就游离于课堂之外,降低了学习的有效性。
如果改变策略,教师以贴合实际生活情境进行导入,向学生们抛出一个近期网络上流行的话题——奶茶店里的中杯奶茶和大杯奶茶,究竟哪种杯子装的奶茶更多?这个话题导入立刻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同学们积极加入话题的讨论,各抒己见。在讨论中,学生们能够想到各种不同的验证方法来验证中杯和大杯到底谁装的水更多。有的想到了倒到一个更大的杯子里比一比;有的想到了倒到小杯子里看看各自能倒几杯;有的想到用秤称一称,用手掂一掂……
当教师进一步抛出究竟“多多少”这一问题时,学生们进一步加深了思考学习的深度。他们会发现用现有的方法,并不能解决这一新的问题。通过小组交流、合作分享,他们进一步思考探究。他们会想到用尺量一量;用笔划一划等等方法,这其实已经具有了量筒的雏形,或者说涉及了量筒的发明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出示量筒,学生们看到量筒的一刹那,恍然大悟。此时他们才会对量筒真正提高认识和兴趣,开始认真关注起量筒。在此基础上,通过自己亲身经历观察量筒,他们更容易掌握刻度、单位等概念,对量筒的使用方法的掌握也会更为巩固。
所以,在课堂中联系真实的生活,让学生们自己观察事物,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激起儿童学习科学的兴趣,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才会使科学课堂的学习真正发生。这样远比老师单纯机械地讲授知识点更有效、更深刻。
三、将激情融入日常科学课堂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情是学习最好的动力。我们身边的骨干教师、教育名师大家,举手投足一颦一笑之间都能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来自他们身上的激情与魅力,他们的课堂是能够唤起学生有效学习的课堂。我们应该让自己的课堂是富有激情和妙趣横生的课堂,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是学生意犹未尽的课堂。
(一)发挥教师的激情与魅力
《学记》有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一个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和独特人格魅力的教师,在课堂中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充满激情的肢体语言向学生授业解惑,就能像磁铁牢牢吸引铁钉一样吸引学生。这也必将深深感染着周围的学生们充满激情地开展学习活动,使学生们乐学、爱学、善学。
教师的这种激情和魅力,源自自身深厚的人文底蕴、对系统知识的掌握、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所以作为一名21世纪的教师,我们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但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而且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单科领域中,应该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人文、历史、社会、哲学、自然科学等等,使自身有一定容量的知识技能储备,在课堂中更自信,游刃有余地散发自身的激情和人格魅力。
(二)发挥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激情
小学生对科学学习自然而然就有着一份激情。他们往往会在课后拉着科学老师诉说自己在生活中的科学发现或者对一些生活现象的思索。我们应该细心呵护他们这份与生俱来的激情,延续和发展他们对科学学习的激情。
我们可以多提供让孩子投身大自然怀抱的机会,引导他们在大自然中认识事物,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激情。我们可以结合生活,挖掘身边适合小学生的资源,如科幻动画片、科学纪录片、小游戏、科学小实验等,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激情。我们还可以主动俯下身子和孩子们一起玩科学,让他们明白科学好好玩,好好玩科学,延续他们学习科学的激情。我们应该抓住一切契机引导孩子们对于科学学习始终怀有一份激情。
当老师和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都满怀激情的时候,课堂的有效学习就会水到渠成,真正发生。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教师对学生们的学习指导,犹如“导演”指导“演员”们拍好一部大片,需要让“演员”们全身心主动投入其中。没有了“演员”们的主动参与,就失去了电影的灵魂。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只有把“舞台”交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将生活和激情融入日常的科学课堂,师生共同开展真实和有效的课堂互动行为,才能使学习真正发生,我们的科学课堂才会更鲜活。
【作者单位:太仓市经贸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