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区域农业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安徽省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品牌化发展成效却不尽人意.通过使用SWOT分析法对安徽省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现状归纳总结,在获得有利因素、不利因素、面临机会与威胁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进一步确定各项具体评价指标权重及力度.借鉴和改进雷达图表现形式直观比对并发现问题,最终确定品牌化发展以增长型战略为基础战略,扭转型战略为核心战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机 构】
:
安徽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产品品牌化发展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区域农业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安徽省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品牌化发展成效却不尽人意.通过使用SWOT分析法对安徽省农产品品牌化发展的现状归纳总结,在获得有利因素、不利因素、面临机会与威胁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进一步确定各项具体评价指标权重及力度.借鉴和改进雷达图表现形式直观比对并发现问题,最终确定品牌化发展以增长型战略为基础战略,扭转型战略为核心战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现代农业的突出特征,而充分了解并掌握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特征,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文章基于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小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收割服务和整地服务是当前小农户最迫切需要的服务,但小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整体有效需求偏低.是否参加过农业培训、土地细碎化程度和是否实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对不同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对不同农业社会化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我国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乡村产业层次提高的关键.如何高效治理以提高联合体的组织稳定性,对联合体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择家庭农场视角进行研究,运用渠道行为理论、网络嵌入理论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渠道治理、网络嵌入关系治理下结构嵌入强度对联合体组织稳定性的具体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契约治理、规范治理通过影响家庭农场与联合体内部成员的关系质量、内部制度执行力正向影响到联合体组织稳定性,家庭农场在联合体中网络结构嵌入强度通过影响制度执行力正向影响组织稳定性,联合体经济绩效正向调节制度执行
通过浙江省甬舟地区农民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实证研究农民创业环境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以期得出农民对于创业环境满意度的总体情况以及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结果表明:总体上,农民对农村创业环境满意情况一般,满意度最高的是资源环境和家庭环境,满意度最低的是基础设施环境;政策环境和基础设施环境是影响农民对于创业环境满意度最主要的两大因子;高昂的生产要素及成本价格和自身专业技能的不足是影响甬舟地区农民创业满意度的两大关键因素.
通过调查云南池坝塘精养渔业分析养殖渔业经济效益,得出结论:(1)多因子回归分析显示,净利润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与养殖总成本及边际贡献率相关,R2约为0.77.保持其他变量恒定时,边际贡献率每增加1%,净利润增加1830元/hm2.单因子回归分析时,总产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与养殖总成本相关,R2约为0.87,相关系数为0.93.保持其他变量恒定,养殖总成本增加15元/hm2,总产值增加23.55元/hm2.边际贡献率大于36.5%时,养殖渔业净利润大于0.(2)渔业水环境、销售价格及饲料成本是
在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过渡的当下,如何防止因灾、因病返贫更值得关注,收入和家庭生计可持续是脱贫机制长效的关键.本文构建了“外来风险—收入脆弱性—贫困长效治理”的分析框架,基于云南省镇雄县四个乡镇的实地调研数据,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分析外来风险对收入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来风险会显著增加农户收入脆弱性,冲击家庭生计资本的可持续性,这种影响和冲击呈现出明显的收入禀赋效应、阈值效应和异质性;农户面对风险的盲目自信、过度依赖成为低收入家庭收入高脆弱性另一重要原因;家庭收入约束和缺乏主观能动性共同导致农户普遍
高原湖泊地区由于生态环境刚性约束以及耕地面积狭小分散和农业生产技术受限,发展农业经济必须走生态农业道路.文章以洱海这一典型的高原湖泊为例,基于洱海流域近年来生态环境数据和地域发展趋势,运用定性经济预测法,分析洱海流域生态农业在科技投入、产品生产质量和生态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的现状,把握现阶段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借助洱海流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以期更好地实现生态农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协同.研究结论对促进与洱海流域相似的高原湖泊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土地供应的结构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生态可持续绩效四个方面构建土地供应绩效评价体系,基于合肥市2010—2019年土地绩效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障碍度模型测算合肥市土地供应绩效水平,分析影响绩效的障碍因子,以期为合肥市土地供应政策优化提供些许借鉴.研究表明:经济绩效水平波动上升,社会绩效水平及生态可持续绩效呈线性上升,结构绩效水平呈翻转倒“S”形上升,分别受经济及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房价调控、城市环境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相关政策影响较大.研究结论:合肥市土地供应总绩效水平呈上升态势.经济绩效障碍
“用工荒”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这一问题体现了企业与劳动者在劳动技能与收入报酬上的认识错位.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的用工结构已经发生颠覆性变化,提升技能成为企业人才困局的破解之道.以人力资本理论构建实践路径下的计量分析模型,利用调查数据测算技能提升的收入拉动效应,基于实践路径系统解析技能提升的收入增长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多数技能提升路径能够促进收入增长,专业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企业认可技能价值的主要标准.开展技能提升过程中,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采取“因岗而异”的路径安排,利用国有企业开展
生产托管服务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基石.在绿色产业革命浪潮里,农地确权和生产托管服务对农业种植结构“趋粮化”的影响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福建省950份农户调研数据,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厘清三者间存在的逻辑影响.结果显示:农地确权在整体上促进种植结构“趋粮化”,生产托管服务特征变量在分化对种植结构调整起到了中介作用.其中,农户的性别、年龄、家庭总收入、村子位置及交通运输情况对农户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也影响显著,因此,为倡导农户种植结构“趋粮化”,维护国家粮食
在创业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激发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积极的工作方式已成为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与优化方向.现有研究认为,员工通过积极思考如何重塑自身工作内容和边界的方式,有利于其发挥能动性进而激发创新,因此,影响员工工作重塑的机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56家长三角高科技新创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新创企业领导对员工的工作重塑行为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高科技新创企业中,创业型领导可以正向影响员工的工作重塑行为;心理授权感和工作嵌入感作为中介因素,是上述关系的重要传导路径.同时,领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