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或怎样改变取决于物体足否受力或受几个怎样的力,可见,物体的受力情况是判断、分析物体运动状态的关键,初中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感到困难,经常出错,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题,将学生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容易犯的错误归纳如下.
1 力的概念理解不深刻、不全面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说明要产生力必须有两个物体且两个物体之间有推、拉、提、压、吸引等作用,可见,力的产生与两个物体是否接触无关,而与两个物体之间是否产生某种作用有关,例如:磁铁吸引铁钉,两者不必接触就能吸在一起而在实际做题时,学生往往分析不好,例如:一个小球放在水平地面的墙角处静止不动时,小球只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的作用,而部分学生认为小球还受到墙壁的压力,因为小球和墙壁相互接触,显然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虽然小球和墙壁相互接触,但它们之间没有形成积压的作用,因此这个力是不存在的.
2 学生误把惯性当成惯性力
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学生误把物体具有的惯性当成受到惯性作用或受到惯性力,例如:向空中抛出的石块在空中向上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的阻力,有的同学认为石块还受到向前的惯性力,这是错误的,因为石块在离开手之前是处于向上的运动状态,石块在离开手之后由于惯性还要继续向上运动,所以惯性不是一种力.
3 学生误认为物体在运动方向上一定受力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在没有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之前,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验总认为:物体受力就运动,不受力就停止运动,从而使学生形成物体在运动方向上一定受力的错误观点,例如,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的过程中受到三个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斜面的摩擦力,而部分学生认为:由于小球向下滚动还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滚动力,实际上小球只所以向下滚动,是因为小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而不是滚动力,不能重复加力.
4 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模糊不清
摩擦力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初中学生对静摩擦力的理解更加困难,从而使学生对物体是否受静摩擦力感到困惑,静摩擦力是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静止不动,但它们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它们之间相对运动的力,因此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有可能跟物体实际运动方向相同,因此,静摩擦力可能是一种动力,是一种有益摩擦,例如,人在水平地面上走路时,有的学生认为:人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却忽略了摩擦力,因为人在地面向前走路的过程中,脚向后蹬地时虽然静止,但脚相当于地面要向后运动,因此,脚受到了阻碍它向后运动的力,即脚受到向前的静摩擦,促使人向前运动,它是一种动力,是有益摩擦,再如,当用手在空中握住一个瓶子不动时,部分同学认为:瓶子只受重力和手的握力,实际上瓶子还受到向上的静摩擦力,因为瓶子虽然静止不动,但瓶子相对于手要向下滑动,之所以瓶子没有滑下来,是由于瓶子受到阻碍它向下滑的力,即向上的静摩擦力.
5 学生不会运用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受力情况
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学生不仅会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来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且还应会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当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时,物体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例如:当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匀速传送时,货物只受到重力和传送带的支持力,但有的同学认为:货物因为向前运动,它还受到一个向前的力,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手提水桶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桶受平衡力的作用,所受的力只有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拉力,在水平运动方向不能受平衡力,因为找不到平衡力的两个施力物体,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可能只受一个力,也可能受几个不平衡的力,例如,当货物在水平传送带上加速传送时,货物除了受重力和支持力以外,由于货物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货物还一定受到传送带对它向前的静摩擦力,促使货物向前加速运动,同理,当货物减速传送时,货物还受到向后的静摩擦力.
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只有正确、全面、深刻的理解有关力的概念、原理等知识,才能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从而使学生为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的力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力的概念理解不深刻、不全面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说明要产生力必须有两个物体且两个物体之间有推、拉、提、压、吸引等作用,可见,力的产生与两个物体是否接触无关,而与两个物体之间是否产生某种作用有关,例如:磁铁吸引铁钉,两者不必接触就能吸在一起而在实际做题时,学生往往分析不好,例如:一个小球放在水平地面的墙角处静止不动时,小球只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的作用,而部分学生认为小球还受到墙壁的压力,因为小球和墙壁相互接触,显然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虽然小球和墙壁相互接触,但它们之间没有形成积压的作用,因此这个力是不存在的.
2 学生误把惯性当成惯性力
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学生误把物体具有的惯性当成受到惯性作用或受到惯性力,例如:向空中抛出的石块在空中向上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的阻力,有的同学认为石块还受到向前的惯性力,这是错误的,因为石块在离开手之前是处于向上的运动状态,石块在离开手之后由于惯性还要继续向上运动,所以惯性不是一种力.
3 学生误认为物体在运动方向上一定受力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在没有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之前,学生凭自己的生活经验总认为:物体受力就运动,不受力就停止运动,从而使学生形成物体在运动方向上一定受力的错误观点,例如,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的过程中受到三个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斜面的摩擦力,而部分学生认为:由于小球向下滚动还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滚动力,实际上小球只所以向下滚动,是因为小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而不是滚动力,不能重复加力.
4 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模糊不清
摩擦力是一个难点,特别是初中学生对静摩擦力的理解更加困难,从而使学生对物体是否受静摩擦力感到困惑,静摩擦力是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静止不动,但它们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它们之间相对运动的力,因此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跟两个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有可能跟物体实际运动方向相同,因此,静摩擦力可能是一种动力,是一种有益摩擦,例如,人在水平地面上走路时,有的学生认为:人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却忽略了摩擦力,因为人在地面向前走路的过程中,脚向后蹬地时虽然静止,但脚相当于地面要向后运动,因此,脚受到了阻碍它向后运动的力,即脚受到向前的静摩擦,促使人向前运动,它是一种动力,是有益摩擦,再如,当用手在空中握住一个瓶子不动时,部分同学认为:瓶子只受重力和手的握力,实际上瓶子还受到向上的静摩擦力,因为瓶子虽然静止不动,但瓶子相对于手要向下滑动,之所以瓶子没有滑下来,是由于瓶子受到阻碍它向下滑的力,即向上的静摩擦力.
5 学生不会运用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受力情况
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学生不仅会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来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且还应会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当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时,物体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平衡力,例如:当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匀速传送时,货物只受到重力和传送带的支持力,但有的同学认为:货物因为向前运动,它还受到一个向前的力,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手提水桶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桶受平衡力的作用,所受的力只有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拉力,在水平运动方向不能受平衡力,因为找不到平衡力的两个施力物体,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可能只受一个力,也可能受几个不平衡的力,例如,当货物在水平传送带上加速传送时,货物除了受重力和支持力以外,由于货物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货物还一定受到传送带对它向前的静摩擦力,促使货物向前加速运动,同理,当货物减速传送时,货物还受到向后的静摩擦力.
对物体的受力分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只有正确、全面、深刻的理解有关力的概念、原理等知识,才能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从而使学生为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的力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