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一种智力,这是现代教育观念。在我国大多数人虽知人有情感,但不认为它是智力。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在美术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以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情感的作用:“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他在认知快的论述中高度评价了情感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还援用列宁的名言,说明了没有可靠的情感基础,不仅不会有成功的学习,甚至连一般的学习也不可能。中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生动形象、感人的优势,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培养和陶冶、激发和升华学生的情感,以达到美术教学的目的。
一、教师自身要具备丰富的情感
情感教育建立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一些教育专家对人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情感也是人的素质,并且是最重要的素质,从现实来看,情感在人的事业及发展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稳定的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器。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情感实践,自己必须有丰富的情感。有专家预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传统的授业功能将逐渐减弱,而人格培养的功能将加强,这就预示着情感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仍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原因就是许多美术教师并未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情感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真教育。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由此可见,美术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自己首先要具备真实、强烈、深刻、稳定的情感,要有利用美术教学传递情感的能力。乌申斯基说得好:“教育别人应从规范自己做起。”因此,提高个人的情感素质,丰富个人的情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条件。那么我们怎样丰富自己的情感呢?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加强智力、道德与情感的整合,树立当代教育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保持良好的心理气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样在教学时,教师才能利用自己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
二、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情感目标及相关的评价方式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能根据美术学科的冷暖特征及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合理的情感目标及评价方式。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教师不仅要知道他自己的科学,而且还要精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细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再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时接受情感教育。
三、欣赏作品,丰富情感
欣赏是学生对客体的能动性反映,并从中获取对客体的情感体验。欣赏的客体包括大自然及大自然中人类创造的文明成就、各种艺术作品、周围环境中人的气质和品质等。在欣赏过程中,感情丰富的人对欣赏客体的感受面比较宽,感情细腻的人对欣赏客体的理解也比较深刻。影响学生欣赏水平的因素有学生的知识水平、阅历经验、兴趣爱好、个人心理品质等。
让学生学会欣赏,帮助学生欣赏是美术教师的任务。让学生亲近自然,并从中获得愉悦,在欣赏大自然中陶冶情操,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和背景材料,指导学生欣赏人类的创造成就,帮助学生获取欣赏经验。如在指导学生欣赏民居、桥梁的时候,先让学生收集有关民居、桥梁的图片、照片、介绍、故事等,并深入了解其中自己喜欢的一至二个民居和桥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相互介绍,并做成一个小册页,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分类布置专题展览,这样就促使学生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增长相关的背景知识,培养能力。
情感是创作的原动力,情感是作品的生命力。“心有所思,情有所溢,而后有所撰作”(叶圣陶语),作品是作者情动于中,溢于言表的产物。如果不能领会作者的感情,就不能说真正读懂了作品。正所谓:一部世界名著、一幅世界名画,不是人人都能领悟它的意蕴,体会它的情感,欣赏它的美之所在。因此,在美术课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抓住作品其中的情感因素,促使学生由情感的浮浅性向稳定性和深刻性发展,丰富学生的高级情感,即理智感、美感。
理智感是人们认识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少年儿童的理智感主要表现为求知欲的扩大和加深,对事物的好奇心和追求真理的积极进取心。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只有深厚的理智感,才能使人的智力发挥巨大的力量。”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曾说他对天文的深思,产生于“不可思议的情感高潮和鼓舞”,才发明了日心说。法国作家大仲马一生写了二百多部小说和戏剧,他写《三剑客》时,狂笑不止,时时和书中角色开玩笑,好像他们就坐在自己面前似的。正是由于深厚的理智感,使大仲马的小说写得幽默、风趣,引人入胜。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凭借作品、抓住作品,丰富学生的理智感。
四、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师生共创和谐氛围
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同时学生也会从老师的这种愉快表情中受到鼓舞,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学科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即使是对待后进生,老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师生在认识与情感方面的沟通,变一切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师生共同创造出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一、教师自身要具备丰富的情感
情感教育建立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一些教育专家对人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认为情感也是人的素质,并且是最重要的素质,从现实来看,情感在人的事业及发展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稳定的情感是认识活动的动力和调节器。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要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指导学生情感实践,自己必须有丰富的情感。有专家预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师传统的授业功能将逐渐减弱,而人格培养的功能将加强,这就预示着情感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美术教师的课堂教学仍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情感教育,原因就是许多美术教师并未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情感教育,也就是所谓的真教育。陶行知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由此可见,美术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自己首先要具备真实、强烈、深刻、稳定的情感,要有利用美术教学传递情感的能力。乌申斯基说得好:“教育别人应从规范自己做起。”因此,提高个人的情感素质,丰富个人的情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条件。那么我们怎样丰富自己的情感呢?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加强智力、道德与情感的整合,树立当代教育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保持良好的心理气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样在教学时,教师才能利用自己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
二、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情感目标及相关的评价方式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能根据美术学科的冷暖特征及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合理的情感目标及评价方式。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教师不仅要知道他自己的科学,而且还要精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细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再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时接受情感教育。
三、欣赏作品,丰富情感
欣赏是学生对客体的能动性反映,并从中获取对客体的情感体验。欣赏的客体包括大自然及大自然中人类创造的文明成就、各种艺术作品、周围环境中人的气质和品质等。在欣赏过程中,感情丰富的人对欣赏客体的感受面比较宽,感情细腻的人对欣赏客体的理解也比较深刻。影响学生欣赏水平的因素有学生的知识水平、阅历经验、兴趣爱好、个人心理品质等。
让学生学会欣赏,帮助学生欣赏是美术教师的任务。让学生亲近自然,并从中获得愉悦,在欣赏大自然中陶冶情操,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和背景材料,指导学生欣赏人类的创造成就,帮助学生获取欣赏经验。如在指导学生欣赏民居、桥梁的时候,先让学生收集有关民居、桥梁的图片、照片、介绍、故事等,并深入了解其中自己喜欢的一至二个民居和桥梁,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相互介绍,并做成一个小册页,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分类布置专题展览,这样就促使学生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增长相关的背景知识,培养能力。
情感是创作的原动力,情感是作品的生命力。“心有所思,情有所溢,而后有所撰作”(叶圣陶语),作品是作者情动于中,溢于言表的产物。如果不能领会作者的感情,就不能说真正读懂了作品。正所谓:一部世界名著、一幅世界名画,不是人人都能领悟它的意蕴,体会它的情感,欣赏它的美之所在。因此,在美术课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抓住作品其中的情感因素,促使学生由情感的浮浅性向稳定性和深刻性发展,丰富学生的高级情感,即理智感、美感。
理智感是人们认识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少年儿童的理智感主要表现为求知欲的扩大和加深,对事物的好奇心和追求真理的积极进取心。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只有深厚的理智感,才能使人的智力发挥巨大的力量。”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曾说他对天文的深思,产生于“不可思议的情感高潮和鼓舞”,才发明了日心说。法国作家大仲马一生写了二百多部小说和戏剧,他写《三剑客》时,狂笑不止,时时和书中角色开玩笑,好像他们就坐在自己面前似的。正是由于深厚的理智感,使大仲马的小说写得幽默、风趣,引人入胜。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凭借作品、抓住作品,丰富学生的理智感。
四、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师生共创和谐氛围
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同时学生也会从老师的这种愉快表情中受到鼓舞,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学科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即使是对待后进生,老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师生在认识与情感方面的沟通,变一切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师生共同创造出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