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中考历史选择题中的“陷阱”

来源 :中学政史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iako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观2010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历史试卷,笔者发现命题者在选择题中设置了一些“陷阱”,考生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命题者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考查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及思维能力。下面,笔者通过例题,就选择题中常见的“陷阱”类型及相应对策作一些归纳,希望对广大师生有所帮助。
  陷阱一:表述绝对
  命题者在备选项中增加一些修饰、限制成分,使观点趋向绝对化。在备选项中一般会出现“所有”、“彻底”、“一定”、“都”、“最”、“没有”等字眼。
  例1(2010年四川自贡卷)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很充分。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得所有奴隶都获得了自由
  B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照明方式
  C 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范例
  D 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局面
  解析:选项A中“所有”太过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正确答案是A。
  对策:反复琢磨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对“任何”、“所有”、“一定”等表述绝对的词要仔细推敲,看这些绝对化的表述是否和书中观点一致。
  陷阱二:似是而非
  命题者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选项,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例2(2010年江苏南京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 )
  A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 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解析:C选项是干扰项,考生如只注意题干和选项中的“新”,没有理解新纪元的含义,就会误选。A、B、D选项都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D选项为新纪元的正确含义。
  对策: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的特定性,逐一辨析相近易混的选项,作出正确的取舍。
  
  陷阱三:正逆颠倒
  在试卷中,命题者一改正向思维的模式,插上一道逆向思维试题。这类试题一般在题干中会出现“不是”、“不属于”、“不符合”、“不正确”、“错误”等词,有时命题者会在这些词下面加着重号。
  例3
  (2010年江苏徐州卷)观察右图,这一时期台商在江苏投资情况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
  A 琊小平南方谈话
  B 香港、澳门的回归
  C 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D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解析:如果不仔细审题干,很容易误选D;仔细审题干和图标年代,结合所学知识,香港、澳门的回归时间分别是1997年和1999年,与限定条件不符,正确答案为B。
  对策:解答这类题目时,关键在于判明题干的方向。在确认题目是逆向选择题的前提下,只要将与题干条件不符的选项舍去即可。
  陷阱四:答非所问
  命题者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选项,考生如果不认真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
  例4 (2010年四川乐山卷)拿破仑是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对欧洲文明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贡献的是( )
  A 发动“雾月政变” B 制定拿破仑法典
  C 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 远征俄国
  解析:解答本题时,若不看题干,A、B、C、D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题干规定“对欧洲文明演进”的贡献,故正确答案为B。
  对策:解答这类题时,只能选择与题干存在直接联系的选项,对那些无关的选项,不论其说法多么正确也不能选。
  陷阱五:舍本求末
  命题者设置现象或假象以否定本质的规律,或以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内容代替根本的东西。
  例5
  (2010年广东东莞卷)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 铁器 B 个体小农的出现
  C 百家争鸣的影响 D 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解析:B、C、D选项都与题干有关联,根据史学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可知,A选项才是根本原因。
  对策:找准题干中的关键词,自觉运用史学原理,透过现象看本质,选择能够准确反映题干要求的选项。
  陷阱六:条件过多
  命题者在题干中增加限定条件,在备选项中附加一些与题干无关的信息,以增加试题的难度,重点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情况。
  例6(2010年山东济宁卷)有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26年,他这一生能够见证到的历史事件依次是 (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战争④八一南昌起义⑤中国共产党诞生⑥辛亥革命⑦洋务运动
  A ②⑦③⑥⑤ B ②③⑦⑥⑤
  C ②③④⑤⑥ D ②③④⑤⑥⑦
  解析:题干中存在两个条件,一是限定时间,二是限定顺序;所列举的事件共有七个,考生需掌握各个事件发生的时间。排除①、④,其余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答案为A。
  对策:全面理解题干中的限定条件,尽量排除题干中的无关信息,正确运用知识去判断、分析、比较,从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陷阱七:鱼目混珠
  命题者以相近、相似、易混的知识作为干扰项,考查考生的辨别能力。这类试题的备选项中通常会有一个或几个共同的字眼。
  例7(2010年山东潍坊卷)马克思称它为“推动了18世纪欧洲革命”的“第一个人权宣言”。“它”是指 ( )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1787年宪法》 D 《独立宣言》
  解析:A、B、C、D均为相似的法律文献,尤其B选项《人权宣言》带有很大的干扰性,《独立宣言》发表时间早于《人权宣言》,正确答案应为D。
  对策:解答这类题时,必须对相关、相似、易混的知识进行比较和辨析,排除干扰项。
  陷阱八:变换叙述
  命题者在题干或选项部分,对传统考点进行“再包装”,如设置新情境、新材料、新视角等,使其以“新面孔”出现,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和应变能力。
  例8(2010年宁夏卷)辽宁宽句县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这封信内容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
  A 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 B 土地改革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解析:此题中的信提供了两个限定条件,即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农民分地所处的时代,由此可以判定该信内容反映的历史背景是土地改革运动,正确答案为B。
  对策:近年来新情境、新材料、新视角试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在解答这类试题时,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外,还要提高知识概括能力与迁移能力。
  陷阱九:因果倒置
  命题者将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线,主要考查考生是否理解所学知识,以及是否掌握各种现象和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联系。
  例9(2010年安徽芜湖卷)工农革命军选择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是 ( )
  ①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②地勢险要,易守难攻③附近农产品丰富④群众基础好⑤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已先期到达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解析:①、②、③、④都是井冈山根据地建立的有利条件,⑤是干扰项,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到达不是原因而是结果,故正确答案为A。
  对策:在解答因果型试题时,要注意题干和选项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如果是果因型试题,要注意核对选项所述原因与题干是不是同义反复,有没有因果倒置。
  陷阱十:以偏概全
  在这类试题中,某些选项所表述的知识只符合题干中的某些条件,其迷惑性很容易诱使考生出现以局部代替全部的失误。
  例10(2010年江苏徐州卷)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有足够的生存来源。”为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提高就业率,他采取的“新政”措施是 ( )
  A 大力整顿银行 B 兴办公共工程
  C 调整劳资关系 D 缩减农业产量
  解析:题干中有两个限定条件,一是解决穷人的生存来源问题,二是提高就业率,C为干扰项,貌似正确,但与以上两个限定条件不符,因此,正确答案为B。
  对策: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对各个选项进行全面的分析,将错误的或无关的选项舍去。
其他文献
为探究种植方式和密度对薏苡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薏苡米高产、优质、标准化栽培推广提供理论,采用三种种植方式4个密度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3种栽培方式(2株、3株、4
地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窗口。对儿童进行早期地理和地图启蒙教育非常必要。国外很多国家早已开展了儿童地图和儿童的地图认知能力相关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了枣庄市工业结构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枣庄市产业结构锁定显著。锁定前期阶段,产业锁定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农副食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研究课题组自1994年到1997年在胶东半岛进行环境考古学研究[1]。我们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环境考古学的调查和发掘,用考古学、地学和生物学的资料阐
“老师,我有点麻烦,想和你聊聊。”我闻声抬头一看,面带愁容的初中女孩小云(化名)站在我的身边,一副无助的样子。由于办公室人多,我便和她一起来到校园中一处安静的角落,开始与小云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