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海边的曼彻斯特》继承西方戏剧精神和艺术表现技巧,以影像的方式发扬光大。具体体现为古希腊命运悲剧的传承与突破,人文精神烛照下小人物命运的书写,意识流技巧呈现人物内心世界,散文化结构讲述日常琐碎人生,叙事控制下的戏剧张力及戏剧节奏。影片叙事风格呈现出漫不经心中的惊心动魄。
【关键词】 《海边的曼彻斯特》;悲剧;闪回;叙事;戏剧张力;戏剧节奏
[中图分类号]J83 [文献标识码]A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由肯尼斯·罗纳根导演、编剧的文艺片,该片于2016年11月上映后,陆续斩获美国导演协会十佳电影、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纽约等地影评人协会奖诸多大奖,成为文艺片的大赢家。文艺片通常伴随“沉闷”二字。《海边的曼彻斯特》因生活流的叙事方式,稍有沉闷之感,但若静下心来,认真体味方始发现影片于漫不经心中那些惊心动魄之处。任何优秀的文艺作品都系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海边的曼彻斯特》显然继承了西方悲剧文化精神及经典戏剧叙事技巧,并以影像的方式发扬光大。
一、西方悲剧精神的回响
(一)古希腊命运悲剧的传承与突破
古希腊悲剧又称“命运悲剧”,将人与命运的冲突、对抗作为主题。既肯定人的主体意识,又强调冥冥中存在不可知的力量——命运,它主宰着人,无法改变。人的盲目自信、对神灵的轻慢,往往导致悲剧的发生。这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人自身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对人的局限性的认识。《海边的曼彻斯特》在文化精神上承继命运悲剧传统,部分情节与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形成对照关系。
影片序幕,李对侄子小帕高谈阔论人生道:“关于这个世界,他(小帕的父亲乔)有很多不理解,但我理解,所以这指引着我处世的所作所为。我做得更好,因为在我看来它像地图一样清晰明确。”“你爸爸是个相当不错的人,但关于这个世界,他有很多都看不透,但我能……”李出场时的一席话,表现出对人尤其是人的理智怀抱的自信,与俄狄浦斯如出一辙——俄狄浦斯破解斯芬克斯之谜、追查凶手过程中对神谕的揶揄、“就要听到可怕的事,非听不可”的执拗,表现出人的倨傲、对命运定数的打破。孰不知其杀父娶母的悲剧已经发生。李自认为了解人生和世界,对他狂妄自大的反讽,即他于懵懂中落入命运的网罗:不久后的一个夜晚,与朋友们一起酗酒玩乐,兴奋过头的李,不小心导致一场火灾的发生,三个孩子丧生于大火,妻子与他离婚,家庭毁于一旦。命运之神给他一记耳光,将赐予他的一切,统统收走。悲剧发生之后,俄狄浦斯刺瞎双眼,自我流放,对不公命运表现出愤慨之情与承担姿态。李亦主动承担命运的惩罚,开枪自杀未果,离开曼彻斯特前往波士顿,李的出走即精神的放逐,形同俄狄浦斯自我流放之举。
当然,《海边的曼彻斯特》作为现代的“俄狄浦斯”故事,不同于古代悲剧《俄狄浦斯王》,编剧将李心灵的受难作为叙事中心。为此,做出巧妙的叙事安排——乔在遗嘱中将小帕托付给李。这一关键结点,作为外部动力,促使李重返曼彻斯特,推动他面对过去。李能否走出过去的阴影,开启新的人生?又将经历怎样的心路历程?这些成为观影者期待解答的问题。“俄狄浦斯归来”这一情节安排,使剧作突破了古典悲剧叙事,编剧将人物的内心风景,深邃、复杂的精神内里推至前台,成为叙事中心,受众关注的中心。而对人的关注,正是近代以来,伴随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不断发展的结果,譬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尤其是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思潮兴起,戏剧走向内倾,进一步深入摹写人的精神世界。
(二)人文精神烛照下的小人物命运书写
《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主人公李·钱德勒,是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勤杂工,即使在悲剧发生之前,他也只是一个拥有幸福家庭,本性快乐的普通男子。其人生没有大理想、大抱负,抱持老婆孩子热炕头,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像李这样的男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影片关注的就是你我他——走在人群中,随时被淹没不见的普通人的故事。影片继承了西方悲剧书写小人物生活、关注小人物命运之一脉。此类写作突破崇高悲剧束缚,大致开启于18世纪启蒙时代。在启蒙主义理想烛照下,狄德罗主张戏剧应将普通人作为表现对象,描摹他们的日常生活状态。经过戏剧家们不断的创作实践与发展,这类题材日益成为西方戏剧主流。
小人物面对命运的打击,理想的幻灭,往往表现出对命运无可奈何的接受。火灾发生之后,李生活在痛苦的记忆和悔恨中,无法原谅自己。返回曼城处理哥哥葬礼及善后事宜,与小帕的相处中,显然李经历成长,变得比过去更坚强、更有担当。但他未能走出痛苦,最终决定离开曼彻斯特,由乔治夫妇收养小帕。当小帕问:“你为什么不能留下?”李低首沉默,说:“我受不了了。我受不了了。对不起!”命运乃无法告别的过去!作为小人物的李无法走出痛苦的渊薮,俯首接受命运惩罚的姿态,更能打动人心。因为我等皆凡人!小人物因为与我们生活的切近性,其悲剧更具感染力,也更具“净化”作用。
影片最动人的部分正是对小人物间温暖情感的细腻表现,以及对小人物的不幸遭遇流露出的悲悯之情。李路遇兰迪,二人婉曲压抑、复杂微妙的对话,仔细品味令人动容。兰迪希望看到李振作起来,李不希望兰迪有心理负担。二人都出于善意和关切,反而将彼此投入到往事痛苦中。离开兰迪后,李来到酒馆喝酒,寻衅滋事,以肉体之痛,抵挡心灵之痛。乔治把头破血流的李带回家,乔治的妻子充满怜悯之情,为李擦拭、包扎伤口,李再也无力撑持,趴在乔治妻子的臂弯哭泣。小帕发现叔叔受伤,走进叔叔的房间,注视着三个孩子的照片,默默走出来,坐在叔叔对面问:“用我帮你拿点什么吗?”一句简单的问候,宣告小帕的长大成人,以及对叔叔的关心。
与对小人物生活、命运的书写相应,影片采取含蓄平淡的表达方式。尾声:户外传来鸟叫声,小帕来到墓地,用樹枝插试地面,土地松软。春天来了!李在工作,修理管道。天空雁阵飞过,球场充满活力,海湾里扬起白色的风帆。生活依旧,按部就班,大踏步前行。乔治与李在律师事务所签字,房屋写着出租的告示。公墓里乔入土为安,人们默默地哀悼。李的目光越过障碍物,停留在附近的一座墓碑,上写钱德勒家族:斯坦利·A、克劳迪亚·玛丽、约瑟夫·R。李与小帕走在寂静的小路上,聊起计划租大一些的房子,留出一间给小帕去波士顿时住。叔侄二人再次来到游轮上垂钓。以上叙事,如水无味中蕴含着普通生活的五味调和,如水无色中包含着最丰富的人情色彩。 二、意识流技巧,散文化结构
(一)意识流补叙情节并深入人物精神世界
《海边的曼彻斯特》采用双线叙事结构,将现实时空与过去时空的故事穿梭交织讲述,现实生活常常触动主人公打开记忆的闸门,过去的生活对现实生活形成干扰,构成意识流动,从而引领观众进入一个中年男子备受折磨的精神生活。影片中李重返曼彻斯特的剧情部分,频繁以闪回方式重现昔日生活的点滴。
以影片50分到63分的故事为例。李与律师谈话,得知乔在遗嘱中将他作为小帕的监护人,他表示没有能力做监护人。此部分场景与闪回段落不断穿插剪辑。闪回:深夜,李家一片嘈杂,一群人玩得正嗨。恼怒的兰迪把李的朋友赶走。李送走朋友。随后离家,一个人雪地独行,夜空残月高悬。(闪回结束)事务所内,律师安慰李:“别这样,没有人能理解你的经历,原谅我这样说。”李目光穿越,跌入回忆,表情痛苦、不安。律师:“如果你真的觉得你做不了监护人,那是你的权力。……小帕的母亲怎么样?”在李“No,No”的回答中,闪回:李在商店购买好商品,带上帽子。(闪回结束)承接“No”的回答,李摇头:“不能那样。”闪回:李走在回家的途中,不小心滑倒,前方传来救火车的声音,火光冲天,在预感的催促下,李奔跑起来。“天啊,不!弗雷德,弗雷德,我的孩子在里面!”兰迪声嘶力竭,大火吞噬着房屋,救火人员用高压水管灭火,显然徒劳。哭喊着挣扎向前的兰迪被强行带到安全地带,围观者感叹、低语、祈祷,救火人员在现场忙碌。李气喘吁吁,恍若伫立在梦中,满眼是燃烧的火舌和弥漫的烟雾,目光所及的一扇窗内大火在燃烧,显然是孩子们睡觉的房间。李站立不稳,怀抱的购物袋滑落在地上。晨光熹微,昏厥状态的兰迪带着呼吸机躺在担架上被抬上救护车,李跟随在侧,欲安慰、抚摸兰迪,兰迪无力地抽搐抗拒,将头侧向一边。救护车载着兰迪远去,留下李独自面对。家园一片狼藉,徒剩一片焦黑的废墟,李被动回答着有关人员的提问。消防人员在处理灰烬,地面上整齐地摆放着装有三具尸骨的袋子。(闪回结束)李的目光从窗外收回,迅速打断律师的话,握手离去。
这部分的交叉剪辑堪称经典。唤起我们的感受与认知:显然,李的生活被过去所控制。回忆不断打破现实,令其不堪重负,过去如噩梦挥之不去。如果说女人的痛苦可以以泪水、哀嚎、捶胸顿足等方式发泄,并随时间慢慢治愈;男人的痛苦在平静的外表之下,深入骨髓,难以疗治。此部分情节仿若水面下降,冰山逐渐显露而出,我们初步了解到李的人生发生过怎样的不幸。但大幕开启,缓缓拉升,完全呈现舞台景象仍需一个过程。
李告别律师。空镜头与闪回画面结合,海面水波荡漾,天空飘雪。镜头推向大海深处,动荡的海面暗示海底的波涛汹涌。雪下得正紧,警察局内,警察问询笔录,李的声音干涩空洞,讲述事发当夜的情景。醉酒后他与朋友的兴奋,感冒的兰迪睡在楼下卧室,孩子们在楼上,朋友走后他到楼上看熟睡的孩子,天气冷,但开暖气会使感冒的兰迪鼻干、头疼,李生了壁炉,往壁炉多加了些木块,以便火烧得更旺。随后步行前往商店买酒,去的路上,是否忘记加壁炉防火罩的念头一闪而过,但并未促使他返回。结果是,只有兰迪被救出来,因炉子爆炸,消防员未能救出楼上的孩子们……(闪回结束)至此,围绕李的命运谜团解开,未免令人唏嘘!通过闪回,影片完成情节的补叙交代,呈现人物内心风景,为情节的继续发展奠定心理基础。
(二)散文化叙事,结构日常琐碎人生
影片交代了李的伤心史后,剧情进入第二部分,讲述李重返曼城后的生活及心理状态。李能否开启自己新的人生,是叙事重点,也是叙事悬念。非线性的结构讲述琐碎的日常生活故事。矛盾冲突作为叙事推动力,影片展示的主要矛盾是李与小帕间的一系列显在冲突:一个要离开曼城,一个要留在曼城。对小帕而言,曼城有他熟悉的同学、朋友、喜欢的姑娘、热爱的乐队、冰球;对李而言,曼城是充满苦涩记忆的伤心地。此外,在游轮去留、乔的尸体存放上,二人也存在冲突。显在冲突之外,还有一股精神的潜流——李内心的矛盾冲突。几组矛盾冲突交织叙述,适时插入记忆闪回。
情绪不佳的李与小帕匆匆走在路上,因游轮引发争执,被动暂时担负监护人的李显然有些心理的焦虑、思想的促狭、情绪的暴躁。他似乎还没有成熟到可以给一个少年以力量与安慰,事实上,他在心理上依然还是一个大男孩,只不过是被悲伤和罪恶感压倒的大男孩。二人驱车到码头看游轮,李透露要卖掉游轮,一起去波士顿;小帕坚持留在曼城,谈起和母亲保持着联系,萌生与母亲一起生活的念头。二人驱车来到殡仪馆,处理乔的遗体。出于现实的考虑——天冷地硬,李选择把哥哥的遗体暂时冷存;小帕纠结于为什么不让父亲入土为安。这部分生活流叙事交代了存在于叔侄二人间的冲突点。
故事继续以生活流方式向前推进,娓娓讲述叔侄在日常相处中,由冲突逐步走向和解的过程。李送小帕去女友桑迪家组织乐队排练;李接到桑迪来电询问葬礼情况;葬礼上,李见到桑迪夫妇;葬礼后,李心情不佳;回家后,小帕又一次拒绝李一起去波士顿。闪回:李离开曼城去波士顿,乔交代李给他电话,否则报警,小帕与叔叔告别。(闪回结束)小帕开冰箱,冷冻的肉食掉出来,联想起父亲,失控哭泣。李陪伴、注视着熟睡的小帕。闪回:乔和小帕到波士顿看望李,为叔叔的新居忙碌,李呆呆地站立。(闪回结束)早餐,李说打算呆到暑假后再去波士顿,以便小帕有个适应期。显然,与哥哥和小帕相关的温馨记忆,以及小帕情绪失控,对李的心理产生影响。随后的情节发展,叔侄间的矛盾在波折中逐渐化解。
李送小帕上学后,回波士顿搬自己的物品,将三个相框小心包起来。回到曼城住处,把相框取出来,仔细端详,沉重地放下,走到窗前,凝视窗外的风景,突然用拳头捣碎窗玻璃,自伤流血。小帕母亲来电,李挂断未接。晚上,小帕质问李为什么不接电话,谈起母亲约他一起吃饭的事,流露出跟母親生活的念头。第二天,李到老相识那里寻找工作,人们对他心怀芥蒂。小帕去桑迪家乐队排练,建议李陪桑迪妈聊天,给他俩创造单独相处的时机。桑迪家,孩子们“排练”,李与桑迪妈的聊天沉闷得让人绝望。虽然,李没能成功地帮到小帕,但拉近了叔侄关系。李送小帕去妈妈家吃饭,餐桌上气氛拘谨紧张。晚上,小帕收到继父邮件,明确表示不欢迎他。为安慰小帕,李主动建议他给朋友打电话,建议他约会桑迪来家里。李决定把乔的枪支卖掉,给游轮换个发动机,小帕心情大好。李在对小帕的关心与爱护中,似乎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苦恼人生。 在以上新现实主义风格的叙事堆积中,展示出李与小帕从矛盾隔阂到主动关心、最终消除隔阂的关系演进过程。李在被动照顾小帕,暂时承担监护人职责的过程中,逐渐领悟责任、爱、关怀的真谛,被痛苦和罪恶感压抑得失去生趣、干涸的心灵,逐渐有了“水”,恢复了些许生机。此时,火灾之后一直以痛苦麻痹自我的李,开始像一个真正男子汉更具担当,懂得倾听,成熟起来。小帕在经历父亲的病逝,与叔叔李的相处中,逐渐理解叔叔的痛苦,了解什么是爱,以及生活的复杂性,开始长大成人。影片的情感基调虽然整体是压抑的,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流露,犹如阴郁的天空若隐若现的阳光,给人温暖的慰藉。
三、叙事控制下的戏剧张力与戏剧节奏
(一)漫不经心中的戏剧张力
《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戏剧张力,掩盖在漫不经心的叙事之下,犹如大海深处潜伏的暗礁、狂澜,地壳深处汹涌的熔岩,水平线下未显现的巨大冰山实体。序幕即营造出叙事风格。缓缓的空镜呈现小城曼彻斯特海边风景:别墅、海湾、蓝天、白云、孤岛、游轮——克劳迪亚玛丽号。镜头推近克劳迪亚玛丽号,李边指挥小帕垂钓,边谈论关于世界、人生的高见。序幕之后,镜头跳切至波士顿某小区一个底层勤杂工的日常:修管道、铲雪、修吊灯、疏通马桶、处理漏水地板、清除垃圾;面对各色小区居民,孤独的空巢老人、更年期妇女、自我感觉良好的黑人女孩;被挑剔的居民投诉,遭遇吝啬老板严厉地批评。随后,这个沉默寡言、态度冷漠、倨傲的男子,脱去蓝色的工作服,走进酒吧。一个性感的姑娘不小心把酒洒在他身上,道歉后试图进一步交流,男人毫无兴致;醉酒的男人故意找茬,在酒吧里挑起事端,双方大打出手;一个人回到家中,坐在沙发上沉沉睡去,电视里传出球赛的直播。当我们看清序幕部分那个穿着大裤衩,指手画脚,狂呼乱叫的“大男孩”与一身工装,沉闷压抑、孤僻乖戾的中年男人同属一人——李·钱德勒时,未免有些沉闷的叙事外衣下,出现巨大的问号,在这个男人身上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足以彻底改变一个人,使之前后判若两人?可见,不需要剑拔弩张的冲突,《海边的曼彻斯特》通过叙事对比即很好得实现了戏剧张力。
此外,影片还通过人物对白制造戏剧张力,以李路遇兰迪的对话为例。独自信步而行的李,在上坡道上偶遇推着宝宝车的兰迪。善良的兰迪希望李能走出痛苦,她为过去说过一些过激的话伤害了李表示抱歉,希望李不要再消沉下去;李则试图使兰迪相信,一切跟她无关,她并没有伤害到自己。兰迪流泪道:“我不应该那样说。”李:“你可以那样说。”兰迪:“你不能再这样消沉了。”李:“我没有,我没有,我没有。”兰迪:“但我想让你快乐。”李语无伦次,难以表达清楚复杂的感情。兰迪:“我并不想折磨你。”李:“你并没有折磨我。”兰迪:“我就是想告诉你,我错了。”李:“你没错,没有。”……为了消除兰迪的心理负担,李:“你其实不了解我,这对我,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兰迪:“你骗我。”李:“就是这样。”兰迪:“我了解你。”当兰迪说出“我了解你”时,李再也无力招架:“是的,你了解我。我,我,我得走了。”李仓皇离去。兰迪:“不要,对不起。”然后掩面哭泣……
狄德罗曾说:“如果对话当中所问和所答的联系只凭如此细微的感情、如此难以捉摸的思想、如此瞬息变幻的心灵活动、如此无关紧要的道理,以至问答之间好像毫无连贯,那些生来就不能在这样的境况中有这样的感受的人尤其觉得是毫无连贯,那么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对话更难写的了。”[1]242这段很少完整句子的对话,看似平常,仔细品味,对白充满情感的张力。精准地反映了两个历经沧桑的中年男女感情之复杂,关爱、悔恨、苦涩、沉痛,百感交集。戏剧张力影响情节走向,偶遇兰迪,致使李情绪变化,剧情急转直下:李寻醉打架,梦见女儿(暗示李潜意识中的负罪感和痛感),与乔治夫妇商谈托付小帕,决定离开曼彻斯特。
影片含蓄深沉的戏剧张力让人联想到海明威提出的“冰山原则”。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2]61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另外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寓于前两者之中,需要叙事控制来实现。《海边的曼彻斯特》在叙事方式上,表现出控制的艺术,感情的控制——似乎不温不火,技巧的控制——似乎漫不经心,故事的控制——拒绝传奇。叙事控制中,堆积生活细节,积聚情感能量,当戏剧张力酝酿到某个临界点,叙事的爆发、情感的爆发到来。由此逐步接近事件、逐步进入人物心灵,由冰山一角逼近,至呈现冰山之雄伟。
(二)舒缓中见奇崛的戏剧节奏
戏剧节奏的概念来自音乐节奏,借用波列斯拉夫斯基的定义指:“一件艺术品中所包含的各种不同要素的有次序、可衡量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递进般地刺激观赏者的注意力,并毫不偏离地引向艺术家的最终目标。”[3]2与小说、史诗一类叙事艺术比较,戏剧和电影更讲究叙事节奏。因为时长的限制,如果疏于节奏的控制,会造成叙事单调、沉闷,受众容易产生观赏疲劳、注意力涣散。
节奏首先体现在叙事情节的起承转合中。狄德罗提倡戏剧情节的纵向单纯,横向繁茂。意即剧情顺着一条故事线索进展的时候要富于变化,渐趋激烈。[1]249强调的正是情节行进时的节奏变化。《海边的曼彻斯特》纵向情节即李在乔病逝后返回曼城处理善后事宜,横向情节枝繁叶茂,参差错落。比如影片50分-64分的叙事闪回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是醉酒发生火灾,二是警察局笔录火灾发生细节,三是李拔枪自伤。叙事节奏为渐趋激烈的递进式。节奏除了受叙事的起承转合影响,还常借助音乐、空镜头等辅助手段控制变化。以63分—64分警察向李询问笔录为例。伴随询问的结束,背景音乐突然变得高亢。當失魂落魄的李走出询问室,音乐更加激越,与剧情上令人猝不及防的一幕音画同步:李突然从擦身而过的警察身上拔出枪,对准自己的脑袋扣动扳机,众人手忙脚乱将其制止。此部分唤起的情绪色彩犹如大海骤然掀起狂澜巨涛,天空突然间电闪雷鸣。伴以低沉的救赎人心的音乐“安魂曲”,空镜头再次出现海港,海面上风浪掀起大动荡,游轮颠簸不稳,海天间雪花飞舞,海鸥惊恐翻飞,寒风呼啸之声清晰可闻。音乐与空镜画面叠加,象喻李精神之痛苦,心灵之失衡,人生之天翻地覆。李走出律师的房间,唤起室外等候的小帕,一起离去。音乐渐渐停止。 贝耶说:“节奏在情感上触及我们,归根结底是一种情感的力量。”[3]4观《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确感受到情节的节奏变化对观众情感的唤起作用,以及与观众情感的起伏完美呼应。以上两段场景中的节奏起伏变化,使观众沉浸剧情,唤起诸多情绪变化,自不待说。再以影片113分-126分的篇章为例。开端部:李用卖枪的钱,给小帕的船换上新的发动机,心情大好(舒缓、轻松)。发展部:李独自漫步,偶遇兰迪,两个人之间心情复杂的对话(艰涩、压抑)。李来到酒馆,打架宣泄苦闷(紧张、激烈)。乔的妻子为李包扎伤口,李控制不住哭泣(压抑、痛苦)。高潮部:李梦见两个女儿,女儿说身上着了火(激越、奇崛)。结局:李连夜驱车前往乔家商谈,把小帕托付给乔(缓流入海,收束故事)。这部分叙事节奏起承转合,情感跌宕起伏。
与叙事风格一致,《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整体节奏舒缓、平淡,但于中孕育風暴,奇崛之处令人心惊。情节中最惊心动魄的部分——李梦见女儿,即穿插于日常叙事节奏中。以平淡之笔入:李往锅里倒酱汁,电视播放着球赛,李坐在沙发上瞌睡。观众不经意间,被带入李的梦境:“爸爸,爸爸”,传来女儿轻声的呼唤。李抬起头,两个女儿紧挨着他坐在沙发上。李:“怎么了,宝贝。”女儿:“你看不见我们身上着火了吗?”李:“不,宝贝,你们身上没着火。”李温柔地抚摸女儿的脑袋。观看至此,突然心惊肉跳!随即,剧情进入现实时空:燃气灶报警声惊醒了李,锅里冒着烟,散发出一股焦糊味,李迅速关上燃气灶,小帕在房间里问怎么了,李答酱汁糊了。音乐骤然响起,清澈的乐音直达心底;空镜展示冰封的湖面,隐喻人心灵的冰冻。音乐和空镜强调情绪和暗示心理。不动声色的叙事中,观众被带入李的潜意识心理世界,偷窥到他的梦,有石破天惊之感。随后,情节急转直下,一泻千里,李退回到起点——决定返回波士顿。
总 结
西方戏剧有悠久的创作传统,积累了丰富的叙事经验。有将英雄人物作为悲剧主人公,写作他们与不公命运的抗争以及不可避免的失败,体现崇高美的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有将人的精神痛苦作为审美对象,呈现内心的惊涛骇浪的心理剧《麦克白》;有在散文化的琐碎叙事中,娓娓讲述诗意、理想如何被生活逐渐销蚀、随风而逝的《樱桃园》;还有《推销员之死》《玻璃动物园》一类将有缺陷的普通小人物简单的梦想作为审视对象,表达作者悲悯之情的戏剧;以及《进入黑夜的漫漫旅程》《琼斯皇》一类在现代哲学影响下,以意识流等现代主义技巧书写人类普遍遭遇的悲剧命运的作品……《海边的曼彻斯特》继承西方戏剧的叙事经验与文化精神,或说西方戏剧叙事经验与文化精神对影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该片所获奖项涉及编、导、演各领域,影片的成功与各环节的努力分不开,但在笔者看来更应归功于剧本的精彩。其中编剧获奖包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74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类改编剧本提名、影评人选择奖最佳原创剧本、波士顿芝加哥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剧本、土星奖最佳原创剧本。以上荣誉是《海边的曼彻斯特》剧本之优的最好证明。
参考文献:
[1]余秋雨.世界戏剧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2]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上)[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3]凯瑟琳·乔治.戏剧节奏[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关键词】 《海边的曼彻斯特》;悲剧;闪回;叙事;戏剧张力;戏剧节奏
[中图分类号]J83 [文献标识码]A
《海边的曼彻斯特》是由肯尼斯·罗纳根导演、编剧的文艺片,该片于2016年11月上映后,陆续斩获美国导演协会十佳电影、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纽约等地影评人协会奖诸多大奖,成为文艺片的大赢家。文艺片通常伴随“沉闷”二字。《海边的曼彻斯特》因生活流的叙事方式,稍有沉闷之感,但若静下心来,认真体味方始发现影片于漫不经心中那些惊心动魄之处。任何优秀的文艺作品都系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海边的曼彻斯特》显然继承了西方悲剧文化精神及经典戏剧叙事技巧,并以影像的方式发扬光大。
一、西方悲剧精神的回响
(一)古希腊命运悲剧的传承与突破
古希腊悲剧又称“命运悲剧”,将人与命运的冲突、对抗作为主题。既肯定人的主体意识,又强调冥冥中存在不可知的力量——命运,它主宰着人,无法改变。人的盲目自信、对神灵的轻慢,往往导致悲剧的发生。这反映了古希腊人对人自身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对人的局限性的认识。《海边的曼彻斯特》在文化精神上承继命运悲剧传统,部分情节与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形成对照关系。
影片序幕,李对侄子小帕高谈阔论人生道:“关于这个世界,他(小帕的父亲乔)有很多不理解,但我理解,所以这指引着我处世的所作所为。我做得更好,因为在我看来它像地图一样清晰明确。”“你爸爸是个相当不错的人,但关于这个世界,他有很多都看不透,但我能……”李出场时的一席话,表现出对人尤其是人的理智怀抱的自信,与俄狄浦斯如出一辙——俄狄浦斯破解斯芬克斯之谜、追查凶手过程中对神谕的揶揄、“就要听到可怕的事,非听不可”的执拗,表现出人的倨傲、对命运定数的打破。孰不知其杀父娶母的悲剧已经发生。李自认为了解人生和世界,对他狂妄自大的反讽,即他于懵懂中落入命运的网罗:不久后的一个夜晚,与朋友们一起酗酒玩乐,兴奋过头的李,不小心导致一场火灾的发生,三个孩子丧生于大火,妻子与他离婚,家庭毁于一旦。命运之神给他一记耳光,将赐予他的一切,统统收走。悲剧发生之后,俄狄浦斯刺瞎双眼,自我流放,对不公命运表现出愤慨之情与承担姿态。李亦主动承担命运的惩罚,开枪自杀未果,离开曼彻斯特前往波士顿,李的出走即精神的放逐,形同俄狄浦斯自我流放之举。
当然,《海边的曼彻斯特》作为现代的“俄狄浦斯”故事,不同于古代悲剧《俄狄浦斯王》,编剧将李心灵的受难作为叙事中心。为此,做出巧妙的叙事安排——乔在遗嘱中将小帕托付给李。这一关键结点,作为外部动力,促使李重返曼彻斯特,推动他面对过去。李能否走出过去的阴影,开启新的人生?又将经历怎样的心路历程?这些成为观影者期待解答的问题。“俄狄浦斯归来”这一情节安排,使剧作突破了古典悲剧叙事,编剧将人物的内心风景,深邃、复杂的精神内里推至前台,成为叙事中心,受众关注的中心。而对人的关注,正是近代以来,伴随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不断发展的结果,譬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尤其是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思潮兴起,戏剧走向内倾,进一步深入摹写人的精神世界。
(二)人文精神烛照下的小人物命运书写
《海边的曼彻斯特》中的主人公李·钱德勒,是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勤杂工,即使在悲剧发生之前,他也只是一个拥有幸福家庭,本性快乐的普通男子。其人生没有大理想、大抱负,抱持老婆孩子热炕头,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像李这样的男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影片关注的就是你我他——走在人群中,随时被淹没不见的普通人的故事。影片继承了西方悲剧书写小人物生活、关注小人物命运之一脉。此类写作突破崇高悲剧束缚,大致开启于18世纪启蒙时代。在启蒙主义理想烛照下,狄德罗主张戏剧应将普通人作为表现对象,描摹他们的日常生活状态。经过戏剧家们不断的创作实践与发展,这类题材日益成为西方戏剧主流。
小人物面对命运的打击,理想的幻灭,往往表现出对命运无可奈何的接受。火灾发生之后,李生活在痛苦的记忆和悔恨中,无法原谅自己。返回曼城处理哥哥葬礼及善后事宜,与小帕的相处中,显然李经历成长,变得比过去更坚强、更有担当。但他未能走出痛苦,最终决定离开曼彻斯特,由乔治夫妇收养小帕。当小帕问:“你为什么不能留下?”李低首沉默,说:“我受不了了。我受不了了。对不起!”命运乃无法告别的过去!作为小人物的李无法走出痛苦的渊薮,俯首接受命运惩罚的姿态,更能打动人心。因为我等皆凡人!小人物因为与我们生活的切近性,其悲剧更具感染力,也更具“净化”作用。
影片最动人的部分正是对小人物间温暖情感的细腻表现,以及对小人物的不幸遭遇流露出的悲悯之情。李路遇兰迪,二人婉曲压抑、复杂微妙的对话,仔细品味令人动容。兰迪希望看到李振作起来,李不希望兰迪有心理负担。二人都出于善意和关切,反而将彼此投入到往事痛苦中。离开兰迪后,李来到酒馆喝酒,寻衅滋事,以肉体之痛,抵挡心灵之痛。乔治把头破血流的李带回家,乔治的妻子充满怜悯之情,为李擦拭、包扎伤口,李再也无力撑持,趴在乔治妻子的臂弯哭泣。小帕发现叔叔受伤,走进叔叔的房间,注视着三个孩子的照片,默默走出来,坐在叔叔对面问:“用我帮你拿点什么吗?”一句简单的问候,宣告小帕的长大成人,以及对叔叔的关心。
与对小人物生活、命运的书写相应,影片采取含蓄平淡的表达方式。尾声:户外传来鸟叫声,小帕来到墓地,用樹枝插试地面,土地松软。春天来了!李在工作,修理管道。天空雁阵飞过,球场充满活力,海湾里扬起白色的风帆。生活依旧,按部就班,大踏步前行。乔治与李在律师事务所签字,房屋写着出租的告示。公墓里乔入土为安,人们默默地哀悼。李的目光越过障碍物,停留在附近的一座墓碑,上写钱德勒家族:斯坦利·A、克劳迪亚·玛丽、约瑟夫·R。李与小帕走在寂静的小路上,聊起计划租大一些的房子,留出一间给小帕去波士顿时住。叔侄二人再次来到游轮上垂钓。以上叙事,如水无味中蕴含着普通生活的五味调和,如水无色中包含着最丰富的人情色彩。 二、意识流技巧,散文化结构
(一)意识流补叙情节并深入人物精神世界
《海边的曼彻斯特》采用双线叙事结构,将现实时空与过去时空的故事穿梭交织讲述,现实生活常常触动主人公打开记忆的闸门,过去的生活对现实生活形成干扰,构成意识流动,从而引领观众进入一个中年男子备受折磨的精神生活。影片中李重返曼彻斯特的剧情部分,频繁以闪回方式重现昔日生活的点滴。
以影片50分到63分的故事为例。李与律师谈话,得知乔在遗嘱中将他作为小帕的监护人,他表示没有能力做监护人。此部分场景与闪回段落不断穿插剪辑。闪回:深夜,李家一片嘈杂,一群人玩得正嗨。恼怒的兰迪把李的朋友赶走。李送走朋友。随后离家,一个人雪地独行,夜空残月高悬。(闪回结束)事务所内,律师安慰李:“别这样,没有人能理解你的经历,原谅我这样说。”李目光穿越,跌入回忆,表情痛苦、不安。律师:“如果你真的觉得你做不了监护人,那是你的权力。……小帕的母亲怎么样?”在李“No,No”的回答中,闪回:李在商店购买好商品,带上帽子。(闪回结束)承接“No”的回答,李摇头:“不能那样。”闪回:李走在回家的途中,不小心滑倒,前方传来救火车的声音,火光冲天,在预感的催促下,李奔跑起来。“天啊,不!弗雷德,弗雷德,我的孩子在里面!”兰迪声嘶力竭,大火吞噬着房屋,救火人员用高压水管灭火,显然徒劳。哭喊着挣扎向前的兰迪被强行带到安全地带,围观者感叹、低语、祈祷,救火人员在现场忙碌。李气喘吁吁,恍若伫立在梦中,满眼是燃烧的火舌和弥漫的烟雾,目光所及的一扇窗内大火在燃烧,显然是孩子们睡觉的房间。李站立不稳,怀抱的购物袋滑落在地上。晨光熹微,昏厥状态的兰迪带着呼吸机躺在担架上被抬上救护车,李跟随在侧,欲安慰、抚摸兰迪,兰迪无力地抽搐抗拒,将头侧向一边。救护车载着兰迪远去,留下李独自面对。家园一片狼藉,徒剩一片焦黑的废墟,李被动回答着有关人员的提问。消防人员在处理灰烬,地面上整齐地摆放着装有三具尸骨的袋子。(闪回结束)李的目光从窗外收回,迅速打断律师的话,握手离去。
这部分的交叉剪辑堪称经典。唤起我们的感受与认知:显然,李的生活被过去所控制。回忆不断打破现实,令其不堪重负,过去如噩梦挥之不去。如果说女人的痛苦可以以泪水、哀嚎、捶胸顿足等方式发泄,并随时间慢慢治愈;男人的痛苦在平静的外表之下,深入骨髓,难以疗治。此部分情节仿若水面下降,冰山逐渐显露而出,我们初步了解到李的人生发生过怎样的不幸。但大幕开启,缓缓拉升,完全呈现舞台景象仍需一个过程。
李告别律师。空镜头与闪回画面结合,海面水波荡漾,天空飘雪。镜头推向大海深处,动荡的海面暗示海底的波涛汹涌。雪下得正紧,警察局内,警察问询笔录,李的声音干涩空洞,讲述事发当夜的情景。醉酒后他与朋友的兴奋,感冒的兰迪睡在楼下卧室,孩子们在楼上,朋友走后他到楼上看熟睡的孩子,天气冷,但开暖气会使感冒的兰迪鼻干、头疼,李生了壁炉,往壁炉多加了些木块,以便火烧得更旺。随后步行前往商店买酒,去的路上,是否忘记加壁炉防火罩的念头一闪而过,但并未促使他返回。结果是,只有兰迪被救出来,因炉子爆炸,消防员未能救出楼上的孩子们……(闪回结束)至此,围绕李的命运谜团解开,未免令人唏嘘!通过闪回,影片完成情节的补叙交代,呈现人物内心风景,为情节的继续发展奠定心理基础。
(二)散文化叙事,结构日常琐碎人生
影片交代了李的伤心史后,剧情进入第二部分,讲述李重返曼城后的生活及心理状态。李能否开启自己新的人生,是叙事重点,也是叙事悬念。非线性的结构讲述琐碎的日常生活故事。矛盾冲突作为叙事推动力,影片展示的主要矛盾是李与小帕间的一系列显在冲突:一个要离开曼城,一个要留在曼城。对小帕而言,曼城有他熟悉的同学、朋友、喜欢的姑娘、热爱的乐队、冰球;对李而言,曼城是充满苦涩记忆的伤心地。此外,在游轮去留、乔的尸体存放上,二人也存在冲突。显在冲突之外,还有一股精神的潜流——李内心的矛盾冲突。几组矛盾冲突交织叙述,适时插入记忆闪回。
情绪不佳的李与小帕匆匆走在路上,因游轮引发争执,被动暂时担负监护人的李显然有些心理的焦虑、思想的促狭、情绪的暴躁。他似乎还没有成熟到可以给一个少年以力量与安慰,事实上,他在心理上依然还是一个大男孩,只不过是被悲伤和罪恶感压倒的大男孩。二人驱车到码头看游轮,李透露要卖掉游轮,一起去波士顿;小帕坚持留在曼城,谈起和母亲保持着联系,萌生与母亲一起生活的念头。二人驱车来到殡仪馆,处理乔的遗体。出于现实的考虑——天冷地硬,李选择把哥哥的遗体暂时冷存;小帕纠结于为什么不让父亲入土为安。这部分生活流叙事交代了存在于叔侄二人间的冲突点。
故事继续以生活流方式向前推进,娓娓讲述叔侄在日常相处中,由冲突逐步走向和解的过程。李送小帕去女友桑迪家组织乐队排练;李接到桑迪来电询问葬礼情况;葬礼上,李见到桑迪夫妇;葬礼后,李心情不佳;回家后,小帕又一次拒绝李一起去波士顿。闪回:李离开曼城去波士顿,乔交代李给他电话,否则报警,小帕与叔叔告别。(闪回结束)小帕开冰箱,冷冻的肉食掉出来,联想起父亲,失控哭泣。李陪伴、注视着熟睡的小帕。闪回:乔和小帕到波士顿看望李,为叔叔的新居忙碌,李呆呆地站立。(闪回结束)早餐,李说打算呆到暑假后再去波士顿,以便小帕有个适应期。显然,与哥哥和小帕相关的温馨记忆,以及小帕情绪失控,对李的心理产生影响。随后的情节发展,叔侄间的矛盾在波折中逐渐化解。
李送小帕上学后,回波士顿搬自己的物品,将三个相框小心包起来。回到曼城住处,把相框取出来,仔细端详,沉重地放下,走到窗前,凝视窗外的风景,突然用拳头捣碎窗玻璃,自伤流血。小帕母亲来电,李挂断未接。晚上,小帕质问李为什么不接电话,谈起母亲约他一起吃饭的事,流露出跟母親生活的念头。第二天,李到老相识那里寻找工作,人们对他心怀芥蒂。小帕去桑迪家乐队排练,建议李陪桑迪妈聊天,给他俩创造单独相处的时机。桑迪家,孩子们“排练”,李与桑迪妈的聊天沉闷得让人绝望。虽然,李没能成功地帮到小帕,但拉近了叔侄关系。李送小帕去妈妈家吃饭,餐桌上气氛拘谨紧张。晚上,小帕收到继父邮件,明确表示不欢迎他。为安慰小帕,李主动建议他给朋友打电话,建议他约会桑迪来家里。李决定把乔的枪支卖掉,给游轮换个发动机,小帕心情大好。李在对小帕的关心与爱护中,似乎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苦恼人生。 在以上新现实主义风格的叙事堆积中,展示出李与小帕从矛盾隔阂到主动关心、最终消除隔阂的关系演进过程。李在被动照顾小帕,暂时承担监护人职责的过程中,逐渐领悟责任、爱、关怀的真谛,被痛苦和罪恶感压抑得失去生趣、干涸的心灵,逐渐有了“水”,恢复了些许生机。此时,火灾之后一直以痛苦麻痹自我的李,开始像一个真正男子汉更具担当,懂得倾听,成熟起来。小帕在经历父亲的病逝,与叔叔李的相处中,逐渐理解叔叔的痛苦,了解什么是爱,以及生活的复杂性,开始长大成人。影片的情感基调虽然整体是压抑的,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流露,犹如阴郁的天空若隐若现的阳光,给人温暖的慰藉。
三、叙事控制下的戏剧张力与戏剧节奏
(一)漫不经心中的戏剧张力
《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戏剧张力,掩盖在漫不经心的叙事之下,犹如大海深处潜伏的暗礁、狂澜,地壳深处汹涌的熔岩,水平线下未显现的巨大冰山实体。序幕即营造出叙事风格。缓缓的空镜呈现小城曼彻斯特海边风景:别墅、海湾、蓝天、白云、孤岛、游轮——克劳迪亚玛丽号。镜头推近克劳迪亚玛丽号,李边指挥小帕垂钓,边谈论关于世界、人生的高见。序幕之后,镜头跳切至波士顿某小区一个底层勤杂工的日常:修管道、铲雪、修吊灯、疏通马桶、处理漏水地板、清除垃圾;面对各色小区居民,孤独的空巢老人、更年期妇女、自我感觉良好的黑人女孩;被挑剔的居民投诉,遭遇吝啬老板严厉地批评。随后,这个沉默寡言、态度冷漠、倨傲的男子,脱去蓝色的工作服,走进酒吧。一个性感的姑娘不小心把酒洒在他身上,道歉后试图进一步交流,男人毫无兴致;醉酒的男人故意找茬,在酒吧里挑起事端,双方大打出手;一个人回到家中,坐在沙发上沉沉睡去,电视里传出球赛的直播。当我们看清序幕部分那个穿着大裤衩,指手画脚,狂呼乱叫的“大男孩”与一身工装,沉闷压抑、孤僻乖戾的中年男人同属一人——李·钱德勒时,未免有些沉闷的叙事外衣下,出现巨大的问号,在这个男人身上发生了什么?是什么足以彻底改变一个人,使之前后判若两人?可见,不需要剑拔弩张的冲突,《海边的曼彻斯特》通过叙事对比即很好得实现了戏剧张力。
此外,影片还通过人物对白制造戏剧张力,以李路遇兰迪的对话为例。独自信步而行的李,在上坡道上偶遇推着宝宝车的兰迪。善良的兰迪希望李能走出痛苦,她为过去说过一些过激的话伤害了李表示抱歉,希望李不要再消沉下去;李则试图使兰迪相信,一切跟她无关,她并没有伤害到自己。兰迪流泪道:“我不应该那样说。”李:“你可以那样说。”兰迪:“你不能再这样消沉了。”李:“我没有,我没有,我没有。”兰迪:“但我想让你快乐。”李语无伦次,难以表达清楚复杂的感情。兰迪:“我并不想折磨你。”李:“你并没有折磨我。”兰迪:“我就是想告诉你,我错了。”李:“你没错,没有。”……为了消除兰迪的心理负担,李:“你其实不了解我,这对我,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兰迪:“你骗我。”李:“就是这样。”兰迪:“我了解你。”当兰迪说出“我了解你”时,李再也无力招架:“是的,你了解我。我,我,我得走了。”李仓皇离去。兰迪:“不要,对不起。”然后掩面哭泣……
狄德罗曾说:“如果对话当中所问和所答的联系只凭如此细微的感情、如此难以捉摸的思想、如此瞬息变幻的心灵活动、如此无关紧要的道理,以至问答之间好像毫无连贯,那些生来就不能在这样的境况中有这样的感受的人尤其觉得是毫无连贯,那么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对话更难写的了。”[1]242这段很少完整句子的对话,看似平常,仔细品味,对白充满情感的张力。精准地反映了两个历经沧桑的中年男女感情之复杂,关爱、悔恨、苦涩、沉痛,百感交集。戏剧张力影响情节走向,偶遇兰迪,致使李情绪变化,剧情急转直下:李寻醉打架,梦见女儿(暗示李潜意识中的负罪感和痛感),与乔治夫妇商谈托付小帕,决定离开曼彻斯特。
影片含蓄深沉的戏剧张力让人联想到海明威提出的“冰山原则”。海明威在《午后之死》中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2]61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另外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寓于前两者之中,需要叙事控制来实现。《海边的曼彻斯特》在叙事方式上,表现出控制的艺术,感情的控制——似乎不温不火,技巧的控制——似乎漫不经心,故事的控制——拒绝传奇。叙事控制中,堆积生活细节,积聚情感能量,当戏剧张力酝酿到某个临界点,叙事的爆发、情感的爆发到来。由此逐步接近事件、逐步进入人物心灵,由冰山一角逼近,至呈现冰山之雄伟。
(二)舒缓中见奇崛的戏剧节奏
戏剧节奏的概念来自音乐节奏,借用波列斯拉夫斯基的定义指:“一件艺术品中所包含的各种不同要素的有次序、可衡量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递进般地刺激观赏者的注意力,并毫不偏离地引向艺术家的最终目标。”[3]2与小说、史诗一类叙事艺术比较,戏剧和电影更讲究叙事节奏。因为时长的限制,如果疏于节奏的控制,会造成叙事单调、沉闷,受众容易产生观赏疲劳、注意力涣散。
节奏首先体现在叙事情节的起承转合中。狄德罗提倡戏剧情节的纵向单纯,横向繁茂。意即剧情顺着一条故事线索进展的时候要富于变化,渐趋激烈。[1]249强调的正是情节行进时的节奏变化。《海边的曼彻斯特》纵向情节即李在乔病逝后返回曼城处理善后事宜,横向情节枝繁叶茂,参差错落。比如影片50分-64分的叙事闪回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是醉酒发生火灾,二是警察局笔录火灾发生细节,三是李拔枪自伤。叙事节奏为渐趋激烈的递进式。节奏除了受叙事的起承转合影响,还常借助音乐、空镜头等辅助手段控制变化。以63分—64分警察向李询问笔录为例。伴随询问的结束,背景音乐突然变得高亢。當失魂落魄的李走出询问室,音乐更加激越,与剧情上令人猝不及防的一幕音画同步:李突然从擦身而过的警察身上拔出枪,对准自己的脑袋扣动扳机,众人手忙脚乱将其制止。此部分唤起的情绪色彩犹如大海骤然掀起狂澜巨涛,天空突然间电闪雷鸣。伴以低沉的救赎人心的音乐“安魂曲”,空镜头再次出现海港,海面上风浪掀起大动荡,游轮颠簸不稳,海天间雪花飞舞,海鸥惊恐翻飞,寒风呼啸之声清晰可闻。音乐与空镜画面叠加,象喻李精神之痛苦,心灵之失衡,人生之天翻地覆。李走出律师的房间,唤起室外等候的小帕,一起离去。音乐渐渐停止。 贝耶说:“节奏在情感上触及我们,归根结底是一种情感的力量。”[3]4观《海边的曼彻斯特》的确感受到情节的节奏变化对观众情感的唤起作用,以及与观众情感的起伏完美呼应。以上两段场景中的节奏起伏变化,使观众沉浸剧情,唤起诸多情绪变化,自不待说。再以影片113分-126分的篇章为例。开端部:李用卖枪的钱,给小帕的船换上新的发动机,心情大好(舒缓、轻松)。发展部:李独自漫步,偶遇兰迪,两个人之间心情复杂的对话(艰涩、压抑)。李来到酒馆,打架宣泄苦闷(紧张、激烈)。乔的妻子为李包扎伤口,李控制不住哭泣(压抑、痛苦)。高潮部:李梦见两个女儿,女儿说身上着了火(激越、奇崛)。结局:李连夜驱车前往乔家商谈,把小帕托付给乔(缓流入海,收束故事)。这部分叙事节奏起承转合,情感跌宕起伏。
与叙事风格一致,《海边的曼彻斯特》的整体节奏舒缓、平淡,但于中孕育風暴,奇崛之处令人心惊。情节中最惊心动魄的部分——李梦见女儿,即穿插于日常叙事节奏中。以平淡之笔入:李往锅里倒酱汁,电视播放着球赛,李坐在沙发上瞌睡。观众不经意间,被带入李的梦境:“爸爸,爸爸”,传来女儿轻声的呼唤。李抬起头,两个女儿紧挨着他坐在沙发上。李:“怎么了,宝贝。”女儿:“你看不见我们身上着火了吗?”李:“不,宝贝,你们身上没着火。”李温柔地抚摸女儿的脑袋。观看至此,突然心惊肉跳!随即,剧情进入现实时空:燃气灶报警声惊醒了李,锅里冒着烟,散发出一股焦糊味,李迅速关上燃气灶,小帕在房间里问怎么了,李答酱汁糊了。音乐骤然响起,清澈的乐音直达心底;空镜展示冰封的湖面,隐喻人心灵的冰冻。音乐和空镜强调情绪和暗示心理。不动声色的叙事中,观众被带入李的潜意识心理世界,偷窥到他的梦,有石破天惊之感。随后,情节急转直下,一泻千里,李退回到起点——决定返回波士顿。
总 结
西方戏剧有悠久的创作传统,积累了丰富的叙事经验。有将英雄人物作为悲剧主人公,写作他们与不公命运的抗争以及不可避免的失败,体现崇高美的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有将人的精神痛苦作为审美对象,呈现内心的惊涛骇浪的心理剧《麦克白》;有在散文化的琐碎叙事中,娓娓讲述诗意、理想如何被生活逐渐销蚀、随风而逝的《樱桃园》;还有《推销员之死》《玻璃动物园》一类将有缺陷的普通小人物简单的梦想作为审视对象,表达作者悲悯之情的戏剧;以及《进入黑夜的漫漫旅程》《琼斯皇》一类在现代哲学影响下,以意识流等现代主义技巧书写人类普遍遭遇的悲剧命运的作品……《海边的曼彻斯特》继承西方戏剧的叙事经验与文化精神,或说西方戏剧叙事经验与文化精神对影片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该片所获奖项涉及编、导、演各领域,影片的成功与各环节的努力分不开,但在笔者看来更应归功于剧本的精彩。其中编剧获奖包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剧本、74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类改编剧本提名、影评人选择奖最佳原创剧本、波士顿芝加哥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剧本、土星奖最佳原创剧本。以上荣誉是《海边的曼彻斯特》剧本之优的最好证明。
参考文献:
[1]余秋雨.世界戏剧学[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
[2]崔道怡等编.“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上)[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3]凯瑟琳·乔治.戏剧节奏[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