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差距不断拉大,追求总体效率还是追求区域公平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经过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只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真正解决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的矛盾。通过对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的内在矛盾以及我国区域现实矛盾的深入剖析得知,只有通过完善区域政策、加强区域合作,改善区域经济宏观环境,才能使得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这对矛盾得以真正协调。
关键词:总体效率;区域公平;区域差距
一、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的矛盾
(一)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的内在矛盾
总体效率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旨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而增强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经济上的区域公平是指各区域利益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以及付出的努力和所获得的利益严格对应。它是通过运用各种手段逐步缩小区际差异,旨在取得最大社会公平,实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发展,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
总体效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没有效率就難以发展。追求总体效率是经济社会得以发展的根本保证;追求区域公平是实现总体效率的基本要求。追求区域公平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追求经济上的区域公平的结果服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的铁律;另外,追求经济上的区域公平无疑会带来不平等的区域发展格局,但能给不同的利益主体以最大的逐利激励。
然而,在短期内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是冲突的,具有一定的矛盾。在特定的时期内,为了解决当时的主要矛盾,决策者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可能会选择不同的发展战略。为缩小区域差距,决策者首先要解决的是区域公平问题,可能实施公平优先策略,这样往往忽视了总体效率的提升;相反,若为提高全国经济总体效率,加快全国经济发展,决策者首先要解决的是效率问题,可能选择效率优先策略,但这样势必要加大区域间的差距,无法实现区域间的公平。
(二)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的替代效应
资源的有限性使得资源必须得到合理配置,资源配置不仅有生产过程的配置,还包括地域的配置。如何实现有效的地域配置就是区域总体效率的问题。衡量区域总体效率的指标主要是宏观经济目标,如经济增长速度、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指标。单纯从效率角度考虑,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国民生产总值越大,国民收入提高越快,这就表明区域总体效率的提高。一般而言,形成有效率的区域资源配置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是自发的过程,不同的区域条件形成各自的区域配置,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这种配置将是有效率的。
但是有效率的区域配置并不能完全带来空间的均衡协调,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在利益的驱动下通常会造成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从而造成区域的不均衡,也即空间不公平。单从公平角度考虑,区域空间公平(相对公平而非绝对公平)只能是结果的公平,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经过不公平的阵痛。衡量区域公平的指标鉴于公平涉及的社会意义及价值判断因素太多而不宜数量化,但就其经济涵义而言,则可采用衡量区域收入公平与否的指标——基尼系数。
区域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区域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的兼容与协调,下面用图1来表示经济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替代关系,这只是对二者关系在理论上的一个大致描述。
图中,横轴表示区域经济的非公平程度(可用基尼系数代表),纵轴表示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一般用GNP增长速度),曲线(即公平与效率替代曲线)用EF表现:当区域经济几乎接近均衡点a时,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当区域经济的不均衡程度比较低,如在a与b之间时,不均衡的扩大会带来较快的经济增长:当区域经济部均衡点达到b时,经济增长速度就达到不可能再加快的极限,而过了b点之后,不均衡的扩大反而会引起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如果不均衡程度超过了c点,甚至会出现负增长。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的矛盾
(一)以区域公平为目标的均衡发展战略阶段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左右时间里,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布局不合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实现生产要素的均衡配置,采取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追求区域经济公平目标,把生产力布局和投资的重点置于资源比较丰富的中西部地区。这期间,在强调东西部地区均衡发展的政策指导下,国家在资金、人才、设备等要素分配上,重内地,轻沿海,人为地推动生产力布局的大规模西移,尤其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以后,把建设重点转移到内陆“三线”地区。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区域经济采取的均衡发展战略,从经济增长速度上,缩小了东西部的差距。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7.08%、6.78%、7.52%,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0.44个百分点。这种速度差的积累使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同时,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换,加速了内地经济的增长,建立起一批初具规模、行业比较齐全、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工业基地,兴修了一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改变了财富分配极不公平的状况。
但这种计划配置显然缺乏必要的经济效率,忽视了经济发展中沿海地区的作用和东部区位优势,不仅没有让东部富起来,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资源分布与生产能力、经济要素配置的“双重错位”的区域格局。而且严重影响了建设资金的有效积累和国民经济宏观效益,这实际上追求的是一种绝对平衡观,片而追求地区公平目标,强调生产力的平衡布局和地方工业自成体系。在这种公平观的作用下,社会劳动生产率遭受到了极大损害。实践证明,通过计划实现人为的平等必然以牺牲整体效率为代价,其结果只能导致普遍贫穷。
(二)以总体效率为目标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央及时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一改以前同步富裕的均衡发展战略,提出“要让一部分有条件的人、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即在区域发展战略上实现了由单纯追求公平的均衡发展战略向追求效率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转变。追求宏观经济效益,把效率目标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先后建立了经济特区、开发区、开放城市和开放区。
东部地区在国家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帮助下,借助原有的优势,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就,有效地提高了全国宏观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因为片面追求效率目标,过分强调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市场机制作用的自然均衡,使沿海和内地处于不平等的竞争起点和竞争环境。一是国家转给东部地区投 资和政策的双向倾斜,导致了外资和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东部地区集聚;二是由于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利润高于原材料的价格政策,使得经济技术水平低,以生产和输出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为主的中西部地区资源省与加工地区在贸易往来中遭受到双重的利益流失:三是把建设项目过多地摆放在资源薄弱的东部地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西部地区大发展。由此,地区经济差距急剧扩大,地区产业结构严重失调,区际摩擦日趋加剧,严重制约着全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矛盾的协调
(一)完善区域政策
区域政策的完善有利于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矛盾的协调。国家制定的不同区域政策会对一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率和区域间公平的追求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完善区域政策对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矛盾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国家投资与布局政策、财政政策,扶贫政策等来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体制的改革,活化市场机制,加速市场化进程;同时通过调整区域政策的政策取向,使区域倾斜政策和产业倾向政策相结合:有效利用国家的区域政策来建立地区发展基金,为缩小地区间差距提供稳定财源,从而实现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这对矛盾的协调。
(二)加强区域合作
区域合作是缩小区域间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首先,区域合作有利于发挥落后地区的资源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实现社会总体效益。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在自然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就决定了二者必须协调发展,以实现社会总体效益。其次,区域合作有利于加快地区之间技术优势的转移。由于自然条件差异、地理空间差异、资源禀赋差异和人员素质差异的具体情况不同,多领域、多层次地向落后地区辐射科学技术,把科技轉移集中于重点技术领域和重点产业,然后再发挥重点技术和其他技术的推动、辐射作用,以及重点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最后,区域合作有利于开展垂直分工或专业化分工协作。一方面,发达地区将自己的品牌优势、技术和管理优势与落后地区的厂房、劳动力等资源结合起来,通过承包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等方式。建立比较固定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有利于发达地区拓展空间,降低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合作,落后地区借助发达地区的品牌优势,缩短企业艰难创业的时间,少走弯路,实现后发优势,以实现缩小区域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效益的目标。
(三)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只有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才能解决区域经济中总体效率和区域公平的矛盾。要充分发挥财政兼顾公平的功能,加大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强度和利益分配上的倾斜,以确保全体国民在基本温饱、基础教育、基本卫生条件等涉及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条件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与此同时,国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和东部企业直接投资西部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和农业项目,实现由差别税率和利率,从而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建立健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实现总体效率和区域公平的协调。
从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的实践充分表明,对于一个健康而有生命力的社会来说,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是两个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的目标。单方面追求总体效率或者区域公平的社会都无法正常发展下去,只有正确处理好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的关系,我国的区域经济才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总体效率;区域公平;区域差距
一、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的矛盾
(一)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的内在矛盾
总体效率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资源的有效配置,旨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而增强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经济上的区域公平是指各区域利益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以及付出的努力和所获得的利益严格对应。它是通过运用各种手段逐步缩小区际差异,旨在取得最大社会公平,实现区域之间的相对均衡发展,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
总体效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没有效率就難以发展。追求总体效率是经济社会得以发展的根本保证;追求区域公平是实现总体效率的基本要求。追求区域公平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追求经济上的区域公平的结果服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者不得的铁律;另外,追求经济上的区域公平无疑会带来不平等的区域发展格局,但能给不同的利益主体以最大的逐利激励。
然而,在短期内效率目标与公平目标是冲突的,具有一定的矛盾。在特定的时期内,为了解决当时的主要矛盾,决策者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可能会选择不同的发展战略。为缩小区域差距,决策者首先要解决的是区域公平问题,可能实施公平优先策略,这样往往忽视了总体效率的提升;相反,若为提高全国经济总体效率,加快全国经济发展,决策者首先要解决的是效率问题,可能选择效率优先策略,但这样势必要加大区域间的差距,无法实现区域间的公平。
(二)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的替代效应
资源的有限性使得资源必须得到合理配置,资源配置不仅有生产过程的配置,还包括地域的配置。如何实现有效的地域配置就是区域总体效率的问题。衡量区域总体效率的指标主要是宏观经济目标,如经济增长速度、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指标。单纯从效率角度考虑,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国民生产总值越大,国民收入提高越快,这就表明区域总体效率的提高。一般而言,形成有效率的区域资源配置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是自发的过程,不同的区域条件形成各自的区域配置,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这种配置将是有效率的。
但是有效率的区域配置并不能完全带来空间的均衡协调,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在利益的驱动下通常会造成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从而造成区域的不均衡,也即空间不公平。单从公平角度考虑,区域空间公平(相对公平而非绝对公平)只能是结果的公平,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经过不公平的阵痛。衡量区域公平的指标鉴于公平涉及的社会意义及价值判断因素太多而不宜数量化,但就其经济涵义而言,则可采用衡量区域收入公平与否的指标——基尼系数。
区域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区域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的兼容与协调,下面用图1来表示经济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替代关系,这只是对二者关系在理论上的一个大致描述。
图中,横轴表示区域经济的非公平程度(可用基尼系数代表),纵轴表示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一般用GNP增长速度),曲线(即公平与效率替代曲线)用EF表现:当区域经济几乎接近均衡点a时,经济增长处于停滞状态;当区域经济的不均衡程度比较低,如在a与b之间时,不均衡的扩大会带来较快的经济增长:当区域经济部均衡点达到b时,经济增长速度就达到不可能再加快的极限,而过了b点之后,不均衡的扩大反而会引起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如果不均衡程度超过了c点,甚至会出现负增长。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的矛盾
(一)以区域公平为目标的均衡发展战略阶段
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左右时间里,为了改变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工业布局不合理、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实现生产要素的均衡配置,采取区域均衡发展战略,追求区域经济公平目标,把生产力布局和投资的重点置于资源比较丰富的中西部地区。这期间,在强调东西部地区均衡发展的政策指导下,国家在资金、人才、设备等要素分配上,重内地,轻沿海,人为地推动生产力布局的大规模西移,尤其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以后,把建设重点转移到内陆“三线”地区。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区域经济采取的均衡发展战略,从经济增长速度上,缩小了东西部的差距。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7.08%、6.78%、7.52%,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0.44个百分点。这种速度差的积累使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同时,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换,加速了内地经济的增长,建立起一批初具规模、行业比较齐全、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工业基地,兴修了一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改变了财富分配极不公平的状况。
但这种计划配置显然缺乏必要的经济效率,忽视了经济发展中沿海地区的作用和东部区位优势,不仅没有让东部富起来,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资源分布与生产能力、经济要素配置的“双重错位”的区域格局。而且严重影响了建设资金的有效积累和国民经济宏观效益,这实际上追求的是一种绝对平衡观,片而追求地区公平目标,强调生产力的平衡布局和地方工业自成体系。在这种公平观的作用下,社会劳动生产率遭受到了极大损害。实践证明,通过计划实现人为的平等必然以牺牲整体效率为代价,其结果只能导致普遍贫穷。
(二)以总体效率为目标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央及时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一改以前同步富裕的均衡发展战略,提出“要让一部分有条件的人、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即在区域发展战略上实现了由单纯追求公平的均衡发展战略向追求效率的非均衡发展战略的转变。追求宏观经济效益,把效率目标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先后建立了经济特区、开发区、开放城市和开放区。
东部地区在国家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帮助下,借助原有的优势,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成就,有效地提高了全国宏观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因为片面追求效率目标,过分强调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市场机制作用的自然均衡,使沿海和内地处于不平等的竞争起点和竞争环境。一是国家转给东部地区投 资和政策的双向倾斜,导致了外资和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东部地区集聚;二是由于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利润高于原材料的价格政策,使得经济技术水平低,以生产和输出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为主的中西部地区资源省与加工地区在贸易往来中遭受到双重的利益流失:三是把建设项目过多地摆放在资源薄弱的东部地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西部地区大发展。由此,地区经济差距急剧扩大,地区产业结构严重失调,区际摩擦日趋加剧,严重制约着全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矛盾的协调
(一)完善区域政策
区域政策的完善有利于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矛盾的协调。国家制定的不同区域政策会对一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效率和区域间公平的追求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完善区域政策对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矛盾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国家投资与布局政策、财政政策,扶贫政策等来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体制的改革,活化市场机制,加速市场化进程;同时通过调整区域政策的政策取向,使区域倾斜政策和产业倾向政策相结合:有效利用国家的区域政策来建立地区发展基金,为缩小地区间差距提供稳定财源,从而实现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这对矛盾的协调。
(二)加强区域合作
区域合作是缩小区域间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首先,区域合作有利于发挥落后地区的资源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实现社会总体效益。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在自然资源、资金、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就决定了二者必须协调发展,以实现社会总体效益。其次,区域合作有利于加快地区之间技术优势的转移。由于自然条件差异、地理空间差异、资源禀赋差异和人员素质差异的具体情况不同,多领域、多层次地向落后地区辐射科学技术,把科技轉移集中于重点技术领域和重点产业,然后再发挥重点技术和其他技术的推动、辐射作用,以及重点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最后,区域合作有利于开展垂直分工或专业化分工协作。一方面,发达地区将自己的品牌优势、技术和管理优势与落后地区的厂房、劳动力等资源结合起来,通过承包经营、委托经营、租赁等方式。建立比较固定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有利于发达地区拓展空间,降低成本,获得更大的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合作,落后地区借助发达地区的品牌优势,缩短企业艰难创业的时间,少走弯路,实现后发优势,以实现缩小区域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效益的目标。
(三)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将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只有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才能解决区域经济中总体效率和区域公平的矛盾。要充分发挥财政兼顾公平的功能,加大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强度和利益分配上的倾斜,以确保全体国民在基本温饱、基础教育、基本卫生条件等涉及公民基本生存和发展条件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与此同时,国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和东部企业直接投资西部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和农业项目,实现由差别税率和利率,从而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建立健全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实现总体效率和区域公平的协调。
从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区域经济的实践充分表明,对于一个健康而有生命力的社会来说,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是两个同等重要,相辅相成的目标。单方面追求总体效率或者区域公平的社会都无法正常发展下去,只有正确处理好总体效率与区域公平的关系,我国的区域经济才会更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