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及脂蛋白(a)与伴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neurologicaldeterioration,EN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发病48h内入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END定义为发病后7d内复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utesofHealthStrokeScale,NIHSS)评分最高分较入院时增加≥2分,或运动项评分增加≥1分。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
【机 构】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 221002新沂市中医院,徐州 22149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及脂蛋白(a)与伴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发病48 h内入住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END定义为发病后7 d内复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最高分较入院时增加≥2分,或运动项评分增加≥1分。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总体和伴糖尿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END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共纳入1504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52例(16.76%)发生END。END组患者年龄显著较大,糖尿病患者构成比以及基线NIHSS评分、随机血糖、纤维蛋白原和脂蛋白(a)水平较高,病因学分型也与非END组存在显著差异(P均
其他文献
区域阻滞对小儿术后早期疼痛有显著改善作用,但小儿术后疼痛常持续数天,单次阻滞往往并不能满足要求。由于小儿生理的特殊性,持续区域阻滞常增加局部麻醉药全身急性毒性反应的风险,因此临床上常在局部麻醉药中添加佐剂作为延长小儿区域阻滞作用时间的方法。文章从局部麻醉药在小儿区域阻滞中的代谢特点、常见佐剂作用机制及特点、不同类型区域阻滞中各种佐剂的应用、佐剂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对局部麻醉药中添加佐剂在小儿区域阻滞中应用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在全凭静脉麻醉管理过程中,对于麻醉深度尤其是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伤害性刺激强度的准确判断一直是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脑电研究的深入,一种新型的通过分析脑电来监测麻醉深度的设备——基于意识指数(indexofconsciousness,IoC)的麻醉深度监测设备逐渐在临床中应用。文章通过介绍脑电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简要介绍了各种基于脑电的麻醉监测参数[如BIS、麻醉趋势指数(Narcotrendindex,NI)、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evokedpotential,AEP)及IoC等],比较了
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lunginjury,VILI)在临床上作为一种机械通气(mechanicalventilation,MV)的严重并发症,威胁着麻醉与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nitricoxidesynthase,eNOS)的解耦联效应参与了VLIL的发生、发展。文章从eNOS解耦联效应本身出发,介绍eNOS解耦联的产物在VILI及其他类似肺损伤中所发挥的作用,探讨eNOS发生解耦联的必要因素及损伤发
乳腺癌患者现阶段首选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但因切除范围大,患者术后疼痛严重,其中术后慢性疼痛又被称为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ost-mastectomypainsyndrome,PMPS),其与急性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有关。文章针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的流行病学、乳腺癌术后疼痛影响因素及目前乳腺癌术后镇痛方式三方面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阿片类药物通常为手术镇痛的首选用药,但其使用往往会引发阿片类药物所致痛觉过敏(opioid-inducedhyperalgesia,OIH)等不良反应。以往研究证实,OIH的发生可能与大脑中枢激活相关。研究发现,脊髓胶质细胞活化后炎性介质释放可介导OIH发生,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aspartatespecificproteinase-1,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通路作为释放炎性介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可能参与了小胶质细胞的炎性反应。文章基于目前研究成果,对细胞焦亡
针对糖皮质激素引发的精神异常有许多相关研究,但目前关于糖皮质激素对谵妄的影响及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争议不断,尚无定论。明确引发谵妄的药物和机制并加以预防可能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就糖皮质激素对不同住院患者谵妄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进行综述。
固有淋巴细胞(innatelymphoidcells,ILCs)是新近被关注的一类固有免疫细胞,其中Ⅱ型固有淋巴细胞(typeⅡinnatelymphoidcells,ILC2)作为其主要的细胞亚群,介导炎症、组织修复等病理生理过程。脓毒症时固有免疫系统被激活,引起过度炎性反应和免疫抑制。文章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2型免疫反应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通过阐述ILC2的来源、活化因子、细胞间的沟通与最新研究进展,揭示ILC2在脓毒症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天津市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HbA1c)的季节性变化。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且具备HbA1c数据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数据、血管危险因素、基线临床资料和常规血液化验结果,探讨各项指标的季节性变化。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确定HbA1c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721例具备HbA1c数据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1779例(65.4%)合并糖尿病,942例(34.6
目的探讨基于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xfordshirecommunitystrokeproject,OCSP)分型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neurologicaldeterioration,END)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2月至2020年11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S患者。根据OCSP标准进行临床分型:完全前循环梗死(totalanteriorcirculationinfarct,TACI)、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