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近两年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关键词,它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拥有扎实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铺垫,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尤其重要。所以说,语文课程应当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的形成与发展。新课标所提的“语文素养”,从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以及语文学习方法和能力的锻炼,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端正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而课堂教学应当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造就出具有个性的思想品格和思维品质。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尝试抓住课堂教学中的契机,寻找一些有效的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唤醒内在情感,培养个性品格
在阅读教学中,教者要引导学生从外显的情感内蕴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味文本情感的熏陶,培养出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品格。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阅读在落实三维目标中的积极作用,学生只是泛泛地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对课标中的感情主线把握不准。如果在课堂上得不到有效的阅读训练和得法的指导,没能及时点燃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火花,就不能够敏锐、形象地感知文中的活动、品质。要想获得真正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只有唤醒学生心灵深处已经具备的内在情感积淀,才能与文本,与文中角色,与作者的情感相通。教师应把学生的内在情感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加以引导、唤醒,进一步升华情感,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格。
在课堂教学中,教者把握课文的情感主线,找准体验的切入点,尝试以恰当的情境设计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黄鹤楼送别》一文时,教师可紧扣“依依惜别”一词,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先谈一谈对“离别”的情感感悟,使学生未闻其事,先感其情;未读其文,先感其意。当学生的内在情感被激发和唤醒之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走进课文所描绘的李孟送别的情境之中,在入情入境后感悟李孟之间的情谊,与之产生共鸣。“格物之功只能在身心做”,好的课堂应该使学生陶醉,情感态度得以升华。
二、积累语言语用,发展语感能力
新课标的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所以说“語感”是语文素养中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人与人的交流主要靠的是语感,它体现在当学生与别人交谈时,能快速地、准确地把握语言交流的重点,感知对方的情感指向,甚至能听出言外之意;书面表达主要靠的也是语感,它体现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能准确捕捉到文中的关键词句,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在情感,习作时,能做到通过字词句的运用,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一篇完整而连贯,有中心的文章。“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内在知识的积累与输出的能力。教师应当把“发展语感”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培养语文运用的能力是一线教师进行语感教学的前提。
如何利用课堂作为主阵地进行语感培养?首先是要养成大量阅读的习惯,重要的文章不但要求学生读充分,理解其含义,还要会背诵,体味其情感。要在充分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感悟,关注语言的内涵和语用的特征,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培养语感。因此,在教学典范式课文时,我主张学生对精彩段落潜心揣摩,用自己的方式体会文章的感情方向、节奏,小组合作的方式了解不同的句式,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把作者的情趣意旨表现出来。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的《草原》一文时,我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去自由朗读课文,对于自己喜欢或者欣赏的段落要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在这个基础上,试着让学生说说读课文后的体会,可以体会文中的词句,也可以是写法,还可以是感情。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作者的情趣意旨通过自己的体会领悟,深情地诵读表现出来。通过这样自主式的阅读和揣摩,既领会了文中关键词的含义及作用,也懂得了作家从上到下的写作顺序,领略了老舍先生长短句的语言之美,这不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吗?由感到悟,既积淀了语言文字,又积累了语用知识。课堂上如此长久的教学体验,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言语积累了,语言修养提升了,语感也就功到自然成了。
另外,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联系生活。这要求学生能够经历和总结生活中的知识经验,自然风光中的人文经验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经验等。没有这些体验,“语感培养”就是空有口号,没有实质的能力积蓄,是缺乏生命特性和表现张力的。学生应该拥有两项权利,一个是玩的权利,另一个是问的权利,而玩的权利就是要多接触生活、多观察、多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中的语言素材,而问的权利则是学生与老师之间语感生成的重要体现。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实践,通过课堂中营造的有关表象,唤起相关的联想,从文本里面的关键词句中体味课本内容所构成的情景,领悟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获得准确的语感。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雨后》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现雨后迷人的景象,带领孩子们体验朗读,感受雨后清新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雨后的变化,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在这种情境中发展学生的语感能力就变得容易多了。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体内容以后,我启发他们说:“孩子们,你们在雨后玩过水吗?你能通过朗读将自己的感受尽情地表达出来吗?”孩子们喜欢这样饱满的文本,他们用各种语调动情地朗读起来,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真正把自己和文本中的小哥哥和小妹妹融为一体,从他们快乐的语气、灵动的眼神,我也感觉课文变得更加有生命力了。
三、引导弹性阅读,造就创新思维
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就应该是不停转变的。以前我们提倡课堂要“预设”,教师预设问题、预设学生的活动,而现在我们应该向简单的“预设”告别,面对动态的课堂、灵动的学生、机动的生成,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如何生成新思维”的问题。教师要用开放性的课程整合的眼光,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来处理阅读教学。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是关于一位教师对《江雪》中最后一句“独钓寒江雪”的精妙处理。当学生问:“这么寒冷的天气,江水已经冰冻三尺,很难钓到鱼,为什么作者还在钓鱼?”教师没有解答,却是面带疑惑,反问道:“你们觉得柳宗元真在钓鱼吗?”经过讨论,有学生说:“他在欣赏冬天独特的风景,尽享天地之间的幽静。”教师回答:“诗人就是这样不同于常人的思维呀!”有的说:“噢,我明白了,我在这首诗中感觉到他非常孤独,因为全诗四个句子的开头一字连起来,正巧是‘千万孤独’”。这样的解读多么独到,引来一片掌声。还有的说:“他不光是在钓鱼,他也是在呼唤春天。有句话说得好: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教师激动地夸道:“你们一定是柳宗元的知音啊。从作者的感情角度读,读出了他的孤独;从冬天的景象读,读到了画面的广阔与幽静;从自己的感悟读,读出了完全不同的想法,读出了对春天的美好向往。”可见,这位教师驾驭课堂的策略是精妙的,利用一个问题弹性引导,不拖沓反复,也不直接告知答案,反而更加有效地解决了学生阅读时的困惑,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效果。
弹性阅读还表现在“努力挖掘课程资源,合理利用课外资源”。教师活用教材,学生活学教材,引领学生开展课内延伸阅读。语文教材是前后相关联的,一册书中有相应的词句文段,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也是相通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进行有机地连接,不仅能得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而且对加强学生的理解,丰富学生的积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融会贯通学习语文的能力。但是课内延伸阅读是有限的、看得见的、立竿见影的,培养学生弹性阅读的习惯,将课内延伸与课外延伸相结合,打开阅读的新思维,才能真正提升语文素养。现在每所学校都积极打造书香校园,五花八门的书籍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如果在这时,教师为学生设计好适当的导读线路图,便于有计划地实施延伸阅读,就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例如学习教材中《蝉和狐狸》寓言故事时,课堂上的阅读已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师便趁热打铁引领学生向课外延伸,阅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学习教材中《雨后》这样的儿童诗时,引领学生了解名家阅读名著,阅读更多适合这个年龄层次孩子们阅读的散文《小巴掌童话》《花蕊里的歌声》等。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引领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主动去阅读《呼兰河传》,从点到面拓展学生的视野。践行新课标提出的阅读要求,课堂上对于教材的弹性引导,课堂外对于阅读的弹性引领,力求从“质”和“量”两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让学生阅读的思维有创新,更有活力。
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作为一个引渡人,只有切实抓住课堂,进行文字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才能让学生拥有真正的语文素养,做到“出口能成章,下笔能成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大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
一、唤醒内在情感,培养个性品格
在阅读教学中,教者要引导学生从外显的情感内蕴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味文本情感的熏陶,培养出良好的个性与健全的品格。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阅读在落实三维目标中的积极作用,学生只是泛泛地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对课标中的感情主线把握不准。如果在课堂上得不到有效的阅读训练和得法的指导,没能及时点燃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火花,就不能够敏锐、形象地感知文中的活动、品质。要想获得真正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只有唤醒学生心灵深处已经具备的内在情感积淀,才能与文本,与文中角色,与作者的情感相通。教师应把学生的内在情感作为一种再生资源,加以引导、唤醒,进一步升华情感,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格。
在课堂教学中,教者把握课文的情感主线,找准体验的切入点,尝试以恰当的情境设计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黄鹤楼送别》一文时,教师可紧扣“依依惜别”一词,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先谈一谈对“离别”的情感感悟,使学生未闻其事,先感其情;未读其文,先感其意。当学生的内在情感被激发和唤醒之后,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走进课文所描绘的李孟送别的情境之中,在入情入境后感悟李孟之间的情谊,与之产生共鸣。“格物之功只能在身心做”,好的课堂应该使学生陶醉,情感态度得以升华。
二、积累语言语用,发展语感能力
新课标的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所以说“語感”是语文素养中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人与人的交流主要靠的是语感,它体现在当学生与别人交谈时,能快速地、准确地把握语言交流的重点,感知对方的情感指向,甚至能听出言外之意;书面表达主要靠的也是语感,它体现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能准确捕捉到文中的关键词句,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内在情感,习作时,能做到通过字词句的运用,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形成一篇完整而连贯,有中心的文章。“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内在知识的积累与输出的能力。教师应当把“发展语感”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培养语文运用的能力是一线教师进行语感教学的前提。
如何利用课堂作为主阵地进行语感培养?首先是要养成大量阅读的习惯,重要的文章不但要求学生读充分,理解其含义,还要会背诵,体味其情感。要在充分阅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感悟,关注语言的内涵和语用的特征,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培养语感。因此,在教学典范式课文时,我主张学生对精彩段落潜心揣摩,用自己的方式体会文章的感情方向、节奏,小组合作的方式了解不同的句式,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把作者的情趣意旨表现出来。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的《草原》一文时,我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去自由朗读课文,对于自己喜欢或者欣赏的段落要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在这个基础上,试着让学生说说读课文后的体会,可以体会文中的词句,也可以是写法,还可以是感情。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后,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作者的情趣意旨通过自己的体会领悟,深情地诵读表现出来。通过这样自主式的阅读和揣摩,既领会了文中关键词的含义及作用,也懂得了作家从上到下的写作顺序,领略了老舍先生长短句的语言之美,这不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吗?由感到悟,既积淀了语言文字,又积累了语用知识。课堂上如此长久的教学体验,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言语积累了,语言修养提升了,语感也就功到自然成了。
另外,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联系生活。这要求学生能够经历和总结生活中的知识经验,自然风光中的人文经验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经验等。没有这些体验,“语感培养”就是空有口号,没有实质的能力积蓄,是缺乏生命特性和表现张力的。学生应该拥有两项权利,一个是玩的权利,另一个是问的权利,而玩的权利就是要多接触生活、多观察、多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中的语言素材,而问的权利则是学生与老师之间语感生成的重要体现。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实践,通过课堂中营造的有关表象,唤起相关的联想,从文本里面的关键词句中体味课本内容所构成的情景,领悟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获得准确的语感。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雨后》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现雨后迷人的景象,带领孩子们体验朗读,感受雨后清新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雨后的变化,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在这种情境中发展学生的语感能力就变得容易多了。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体内容以后,我启发他们说:“孩子们,你们在雨后玩过水吗?你能通过朗读将自己的感受尽情地表达出来吗?”孩子们喜欢这样饱满的文本,他们用各种语调动情地朗读起来,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真正把自己和文本中的小哥哥和小妹妹融为一体,从他们快乐的语气、灵动的眼神,我也感觉课文变得更加有生命力了。
三、引导弹性阅读,造就创新思维
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就应该是不停转变的。以前我们提倡课堂要“预设”,教师预设问题、预设学生的活动,而现在我们应该向简单的“预设”告别,面对动态的课堂、灵动的学生、机动的生成,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如何生成新思维”的问题。教师要用开放性的课程整合的眼光,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来处理阅读教学。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是关于一位教师对《江雪》中最后一句“独钓寒江雪”的精妙处理。当学生问:“这么寒冷的天气,江水已经冰冻三尺,很难钓到鱼,为什么作者还在钓鱼?”教师没有解答,却是面带疑惑,反问道:“你们觉得柳宗元真在钓鱼吗?”经过讨论,有学生说:“他在欣赏冬天独特的风景,尽享天地之间的幽静。”教师回答:“诗人就是这样不同于常人的思维呀!”有的说:“噢,我明白了,我在这首诗中感觉到他非常孤独,因为全诗四个句子的开头一字连起来,正巧是‘千万孤独’”。这样的解读多么独到,引来一片掌声。还有的说:“他不光是在钓鱼,他也是在呼唤春天。有句话说得好: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教师激动地夸道:“你们一定是柳宗元的知音啊。从作者的感情角度读,读出了他的孤独;从冬天的景象读,读到了画面的广阔与幽静;从自己的感悟读,读出了完全不同的想法,读出了对春天的美好向往。”可见,这位教师驾驭课堂的策略是精妙的,利用一个问题弹性引导,不拖沓反复,也不直接告知答案,反而更加有效地解决了学生阅读时的困惑,获得与众不同的思维效果。
弹性阅读还表现在“努力挖掘课程资源,合理利用课外资源”。教师活用教材,学生活学教材,引领学生开展课内延伸阅读。语文教材是前后相关联的,一册书中有相应的词句文段,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也是相通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进行有机地连接,不仅能得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而且对加强学生的理解,丰富学生的积累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融会贯通学习语文的能力。但是课内延伸阅读是有限的、看得见的、立竿见影的,培养学生弹性阅读的习惯,将课内延伸与课外延伸相结合,打开阅读的新思维,才能真正提升语文素养。现在每所学校都积极打造书香校园,五花八门的书籍走进了学生的生活。如果在这时,教师为学生设计好适当的导读线路图,便于有计划地实施延伸阅读,就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例如学习教材中《蝉和狐狸》寓言故事时,课堂上的阅读已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那么,教师便趁热打铁引领学生向课外延伸,阅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学习教材中《雨后》这样的儿童诗时,引领学生了解名家阅读名著,阅读更多适合这个年龄层次孩子们阅读的散文《小巴掌童话》《花蕊里的歌声》等。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引领学生利用课内外时间主动去阅读《呼兰河传》,从点到面拓展学生的视野。践行新课标提出的阅读要求,课堂上对于教材的弹性引导,课堂外对于阅读的弹性引领,力求从“质”和“量”两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让学生阅读的思维有创新,更有活力。
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作为一个引渡人,只有切实抓住课堂,进行文字语言的训练,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才能让学生拥有真正的语文素养,做到“出口能成章,下笔能成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大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