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文学史上,有流亡或放逐经历的作家,如但丁、索尔仁尼琴、托马斯·曼、昆德拉等等,可谓不胜枚举。对于常人而言,流亡与放逐更多的是不幸,但对这些杰出的作家来说,流亡与放逐却成就了他们伟大的作品。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事实上也是一个被流放者(虽然她是以移民的名义,从罗马尼亚搬到德国)。“流亡与放逐、压迫与极权”,这些,也是她创作的永恒主题。她安居柏林,但她的精神一直漂泊在流亡与放逐的路上。
尼特基多夫,罗马尼亚西部蒂米什县一个名不见经传并且贫穷偏僻的德语小镇,在2009年10月8日一日之间,突然为世界亿万人所瞩目,因为他的优秀女儿——赫塔·米勒,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当天,尼特基多夫镇长伊万·马斯科韦斯库面对汹涌而来的媒体记者,激动地说:“今天,尼特基多夫终于出现在了地图上!”他为家乡诞生了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感到无比自豪。
米勒于1953年8月17日生于尼特基多夫一个农民家庭。父母是罗马尼亚境内讲德语的日耳曼少数族裔。父亲在二战期间曾在党卫军服役。1945年大量罗马尼亚人被流放到苏联,米勒的母亲就在其中,然后在当今的乌克兰境内某个劳动营工作了5年。特殊的家庭背景和经历,潜伏在米勒的生命中,给她后来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1973至1976年,米勒在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大学学习德国文学和罗马尼亚文学。在大学期间,她加入了巴纳特行动小组。这个小组是一个讲德语青年作家组织,反对当时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的统治,寻求言论自由。完成大学学业后,从1977到1979年,米勒在一家机器工厂当翻译员,但1979年由于拒绝充当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的罗马尼亚政权特工的线人,她被工厂解雇。其后,她靠在幼儿园教书和做德语家庭教师为生。并且,被解雇之后,她受到了秘密部门的骚扰。
1982年,米勒发表了处女作——描写罗马尼亚一个小村庄艰苦生活,揭露家庭和社会阴暗面的短篇小说集《低地》。这部小说集在当时受到德语国家读者的热烈追捧,很多人一口气将这本书读完。该书出版后立即遭到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1984年,未删减版本在德国发行。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之后,她成了自由作家,很快发表了表现一个讲德语小村庄腐败生活的小说《暴虐的探戈》。罗马尼亚政府对她的作品非常恐慌,而德国却很欢迎这些作品。
米勒以“从记忆、梦与内心出发,写作罗马尼亚裔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而著称。由于她多次公开批评罗马尼亚政府,她的作品被禁止在国内出版,再加上担心秘密警察的侵扰,1987年,米勒和她的丈夫、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纳一同离开罗马尼亚,移民或者说流亡到德国。
2009年夏,米勒在德国出版了长篇小说《呼吸钟摆》。这部以母亲的流亡经历为蓝本的作品,描写了流放到苏联的罗马尼亚人的生活。“这是一部关于政治纪实文学的不可忽视的作品。”德国《时代周刊》这样评论《呼吸钟摆》。
自1982年以来,米勒已经发表了20多部作品。无论是写诗,写散文,写小说,写剧本,流亡与放逐都是她作品的永恒主题。在《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绿梅树的土地》、《河水奔流》、《那时狐狸就是猎人》这些作品中,她批判罗马尼亚极权统治时期的独裁政府,写专制制度对人性的摧残伤害、社会底层的生活以及流亡知识分子的感受,作品有较为浓重的政治色彩。她的代表作小说《风中绿李》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回忆童年经历,写了5个生活在齐奥塞斯库专制下的罗马尼亚年轻人,在独裁政權下崩溃,最后选择了自杀的悲惨故事。她说,写这部小说是为了“纪念我在齐奥塞斯库统治下被害的友人”。
“生活在德国,但并不能抹去我过去的经历。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生活,便是在极权统治下的那段经历。”米勒曾经这样说过。
在那个时期的专制社会中,时刻都有可能发生逮捕、酷刑和谋杀,这种恐怖的阴影像某种气味一样蔓延在人们日常生活所呼吸的空气当中。米勒也正是这段历史的一位见证人,她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这种窒息的恐怖感在她的作品中表达了出来。当然,她不仅是一位见证人,还是一位不遗余力的批判者。
与批判极权相对应,她十分关注底层人的生存境遇。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米勒的获奖理由是因为“其写作具有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平实,描绘了一幅底层社会的众生相。”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格隆德也说,米勒的创作“一方面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另一方面则真实地讲述了生活于极权之下人的状态”。
编辑/梁宇清
尼特基多夫,罗马尼亚西部蒂米什县一个名不见经传并且贫穷偏僻的德语小镇,在2009年10月8日一日之间,突然为世界亿万人所瞩目,因为他的优秀女儿——赫塔·米勒,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当天,尼特基多夫镇长伊万·马斯科韦斯库面对汹涌而来的媒体记者,激动地说:“今天,尼特基多夫终于出现在了地图上!”他为家乡诞生了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感到无比自豪。
米勒于1953年8月17日生于尼特基多夫一个农民家庭。父母是罗马尼亚境内讲德语的日耳曼少数族裔。父亲在二战期间曾在党卫军服役。1945年大量罗马尼亚人被流放到苏联,米勒的母亲就在其中,然后在当今的乌克兰境内某个劳动营工作了5年。特殊的家庭背景和经历,潜伏在米勒的生命中,给她后来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1973至1976年,米勒在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大学学习德国文学和罗马尼亚文学。在大学期间,她加入了巴纳特行动小组。这个小组是一个讲德语青年作家组织,反对当时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的统治,寻求言论自由。完成大学学业后,从1977到1979年,米勒在一家机器工厂当翻译员,但1979年由于拒绝充当齐奥塞斯库统治下的罗马尼亚政权特工的线人,她被工厂解雇。其后,她靠在幼儿园教书和做德语家庭教师为生。并且,被解雇之后,她受到了秘密部门的骚扰。
1982年,米勒发表了处女作——描写罗马尼亚一个小村庄艰苦生活,揭露家庭和社会阴暗面的短篇小说集《低地》。这部小说集在当时受到德语国家读者的热烈追捧,很多人一口气将这本书读完。该书出版后立即遭到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1984年,未删减版本在德国发行。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之后,她成了自由作家,很快发表了表现一个讲德语小村庄腐败生活的小说《暴虐的探戈》。罗马尼亚政府对她的作品非常恐慌,而德国却很欢迎这些作品。
米勒以“从记忆、梦与内心出发,写作罗马尼亚裔德国人在苏俄时代的遭遇”而著称。由于她多次公开批评罗马尼亚政府,她的作品被禁止在国内出版,再加上担心秘密警察的侵扰,1987年,米勒和她的丈夫、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纳一同离开罗马尼亚,移民或者说流亡到德国。
2009年夏,米勒在德国出版了长篇小说《呼吸钟摆》。这部以母亲的流亡经历为蓝本的作品,描写了流放到苏联的罗马尼亚人的生活。“这是一部关于政治纪实文学的不可忽视的作品。”德国《时代周刊》这样评论《呼吸钟摆》。
自1982年以来,米勒已经发表了20多部作品。无论是写诗,写散文,写小说,写剧本,流亡与放逐都是她作品的永恒主题。在《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绿梅树的土地》、《河水奔流》、《那时狐狸就是猎人》这些作品中,她批判罗马尼亚极权统治时期的独裁政府,写专制制度对人性的摧残伤害、社会底层的生活以及流亡知识分子的感受,作品有较为浓重的政治色彩。她的代表作小说《风中绿李》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回忆童年经历,写了5个生活在齐奥塞斯库专制下的罗马尼亚年轻人,在独裁政權下崩溃,最后选择了自杀的悲惨故事。她说,写这部小说是为了“纪念我在齐奥塞斯库统治下被害的友人”。
“生活在德国,但并不能抹去我过去的经历。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生活,便是在极权统治下的那段经历。”米勒曾经这样说过。
在那个时期的专制社会中,时刻都有可能发生逮捕、酷刑和谋杀,这种恐怖的阴影像某种气味一样蔓延在人们日常生活所呼吸的空气当中。米勒也正是这段历史的一位见证人,她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这种窒息的恐怖感在她的作品中表达了出来。当然,她不仅是一位见证人,还是一位不遗余力的批判者。
与批判极权相对应,她十分关注底层人的生存境遇。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米勒的获奖理由是因为“其写作具有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平实,描绘了一幅底层社会的众生相。”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格隆德也说,米勒的创作“一方面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另一方面则真实地讲述了生活于极权之下人的状态”。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