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在西方国家它己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最主要病因,在我国其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为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和血管等几乎所有肾脏结构。其引起的肾脏损害累及肾小球、肾小管、DN作肾间质其临床表现和疾病进程亦有别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一旦出现肾功能损害,其进展速度远快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且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时,无论给予透析还是肾移植,患者远期预后仍差于其他肾脏疾病。因此早期诊断和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液;检验
前言
尿微量白蛋白是目前公认的DN早期筛查指标,但临床上一旦检测到微量白蛋白尿,而部分尿白蛋白正常患者,其肾小球滤过率已出现下降,肾脏病理也表现出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性改变。随着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糖尿病肾病在肾活检患者中的检出率也逐年上升,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DN患者临床上一旦出现肾功能不全,其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选取某院肾脏病研究所临床确诊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蛋白水平分为3组:尿白蛋白正常组:尿白蛋白排泄率<17mg/24h;微量白蛋白尿组:100mg/24h < UAER < 300mg/24h:蛋白尿组:尿蛋白1-3 g/24h。每组患者2例,并满足以下条件:年龄30-65岁,无肉眼血尿,尿沉渣红细胞<100/ul;排除合并心脏、肝胆、甲状腺病及肾功能不全,排除近3月体重改变>10%的患者,可伴或不伴高血一压、血脂代谢异常。以年龄匹配的健康成年男性25例为对照,均无肥胖、高血压、糖脂代谢紊乱等病史。入组者禁食12小时,记录尿液体积,留取清晨空腹血清、中段尿标木,-80℃保存待测。
(二)临床资料收集
一般状况: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
代谢水平: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酸;
肾脏损伤指标: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或尿蛋白水平、镜下血尿、血清肌配;糖尿病并发症: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及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病变等大血管并发症;
药物使用:磺脉类、双皿类、胰岛素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使用情况。
(三)试剂和仪器
试剂:系列烷烃标准溶液(C8-C40)及毗咙购于Fluka公司;甲基肉豆栽酸、盐酸甲氧胺及甲基硬脂酸购于Sigma-Aldrich公司;MSTFA+1 % TMCS购于Pierce公司;正庚烷(Merck);甲醇(Tedia)。
仪器:岛津GC/MS联用仪(GCMS-QP2010);岛津液相色谱仪(ProminenceUFLCXR);AB SCIEX TripleTOFTM 5600质谱仪;减压浓缩装置购于Thermo公司;高速冷冻离心机(SORVALL.Biofuge stratos)气相色谱质谱(GCIMS)标本处理及衍生化测定时,血清经37 °C解冻15 min,取50 u1血清加甲醇(含内标甲基肉豆范酸12.S ug/ml),涡旋提取5 min后4°C静置1 h,20 OOOg离心10 min,取上清100 ml于GC小瓶,减压挥干溶剂。加入甲氧胺毗咤溶液(l0mg/ml),涡旋4 min后肪化反应向GC小瓶中17h。加MSTFA(含1 % TMCS作为催化剂),涡旋1 min后三甲硅烷基化反应1h。最后加入外标甲基硬脂酸庚烷液(30 ug/ml),涡旋4 min后即可作为待测样品。尿标本,1600g离心1 Omin,在SOuI尿中加入50 IU尿素酶(溶解于SOuI生理盐水中),置37 °C水浴保温2小时,充分反应以去除过量尿素。20000g离心10分钟分离沉淀后取上清液50 u1置于GC小瓶中,同上法处理和分析。
(四)液相色谱/质谱
标本处理尿液经37°C解冻20 min。50 u1标本中加入甲醇200u1沉淀蛋白,涡旋1 min后,12000g离心lSmin。取上清200u1,0.22um微孔过滤,加入自动取样小瓶,待测。
样品采集色谱条件:色谱柱为C18柱(2.1 * 100 mm,1.7um),进样量5ul,流速为500ul/min;流动相由1%的甲酸水溶液(A)和1%的甲酸乙睛溶液组成;流动相B开始比例为10%,维持3min:在3u1Omin浓度线性升高至55%;第10min升高至95%,并维持至第SSmin;第65min降至初始比例10%,平衡3min。
(五)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或中位数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多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或Kruskal-Wallis H检验,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ukey HSD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扩检验。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结果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患者临床特征
通过结果得知3组患者的年龄及糖尿病病程等一般情况未见显著差异,但蛋白尿组患者,其空腹、餐后血糖、HbAI。及甘油三酷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并有统计学意义。随肾脏病变进展,患者合并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和大血管并发症的比例逐渐升高。治疗方而,3组患者均使用了不同种类的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CEI/ARB使用率较高。 *P<0.05 vs尿白蛋白正常组,P<0.05 vs微量白蛋白尿组;UA:尿酸;ACEI/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尿液中检测到的化合物
GC/MS:尿液中检测到119个峰,其中59种化合物被鉴定。如所示,各组间的总离子流图存在差异。
LC/MS检测到到的化合物很多,但仅少数得到鉴定,其中尿液正离子模式65种,负离子模式50种。
(二)多元数据分析结果
下图为不同组别患者尿液GC/MS检测到的化合物经均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进行可能接触患者体液的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污染的手套及时脱去。由于全体护理人员防护意识较强,病房内无职业暴露发生,无交叉感染发生。
3 小结
HIV感染合并肠梗阻的护理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由于护士要进行多种有创操作,接触医疗废弃物、污染物及病人体液的机会较多,所以职业危险性较高。这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在做好护理的同时,加强职业防护,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Gottlieb MS,Schroff R,Schanker HM,et al.Pneumocystis carini pneumonia and mucosal candidiasis in previously healthy homosexual men:evidence of a new acquired cellular immunodeficiency[J].N Eng J Med,1981,305(24):1425.
[2]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报告[EB/OL].[2012-01-21].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jbyfkzj/s3586/201201/53957.htm
[3]郭莉.艾滋病医源性传播及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19-820.Maltêz F,Doroana M,Branco T,et al.Recent advances in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in HIV-infected patients[J].Curr Opin HIV AIDS,2011,6(Suppl 1):S21-30.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液;检验
前言
尿微量白蛋白是目前公认的DN早期筛查指标,但临床上一旦检测到微量白蛋白尿,而部分尿白蛋白正常患者,其肾小球滤过率已出现下降,肾脏病理也表现出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性改变。随着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糖尿病肾病在肾活检患者中的检出率也逐年上升,成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DN患者临床上一旦出现肾功能不全,其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因此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选取某院肾脏病研究所临床确诊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蛋白水平分为3组:尿白蛋白正常组:尿白蛋白排泄率<17mg/24h;微量白蛋白尿组:100mg/24h < UAER < 300mg/24h:蛋白尿组:尿蛋白1-3 g/24h。每组患者2例,并满足以下条件:年龄30-65岁,无肉眼血尿,尿沉渣红细胞<100/ul;排除合并心脏、肝胆、甲状腺病及肾功能不全,排除近3月体重改变>10%的患者,可伴或不伴高血一压、血脂代谢异常。以年龄匹配的健康成年男性25例为对照,均无肥胖、高血压、糖脂代谢紊乱等病史。入组者禁食12小时,记录尿液体积,留取清晨空腹血清、中段尿标木,-80℃保存待测。
(二)临床资料收集
一般状况: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收缩压、舒张压:
代谢水平: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酸;
肾脏损伤指标: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或尿蛋白水平、镜下血尿、血清肌配;糖尿病并发症: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及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周围血管病变等大血管并发症;
药物使用:磺脉类、双皿类、胰岛素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使用情况。
(三)试剂和仪器
试剂:系列烷烃标准溶液(C8-C40)及毗咙购于Fluka公司;甲基肉豆栽酸、盐酸甲氧胺及甲基硬脂酸购于Sigma-Aldrich公司;MSTFA+1 % TMCS购于Pierce公司;正庚烷(Merck);甲醇(Tedia)。
仪器:岛津GC/MS联用仪(GCMS-QP2010);岛津液相色谱仪(ProminenceUFLCXR);AB SCIEX TripleTOFTM 5600质谱仪;减压浓缩装置购于Thermo公司;高速冷冻离心机(SORVALL.Biofuge stratos)气相色谱质谱(GCIMS)标本处理及衍生化测定时,血清经37 °C解冻15 min,取50 u1血清加甲醇(含内标甲基肉豆范酸12.S ug/ml),涡旋提取5 min后4°C静置1 h,20 OOOg离心10 min,取上清100 ml于GC小瓶,减压挥干溶剂。加入甲氧胺毗咤溶液(l0mg/ml),涡旋4 min后肪化反应向GC小瓶中17h。加MSTFA(含1 % TMCS作为催化剂),涡旋1 min后三甲硅烷基化反应1h。最后加入外标甲基硬脂酸庚烷液(30 ug/ml),涡旋4 min后即可作为待测样品。尿标本,1600g离心1 Omin,在SOuI尿中加入50 IU尿素酶(溶解于SOuI生理盐水中),置37 °C水浴保温2小时,充分反应以去除过量尿素。20000g离心10分钟分离沉淀后取上清液50 u1置于GC小瓶中,同上法处理和分析。
(四)液相色谱/质谱
标本处理尿液经37°C解冻20 min。50 u1标本中加入甲醇200u1沉淀蛋白,涡旋1 min后,12000g离心lSmin。取上清200u1,0.22um微孔过滤,加入自动取样小瓶,待测。
样品采集色谱条件:色谱柱为C18柱(2.1 * 100 mm,1.7um),进样量5ul,流速为500ul/min;流动相由1%的甲酸水溶液(A)和1%的甲酸乙睛溶液组成;流动相B开始比例为10%,维持3min:在3u1Omin浓度线性升高至55%;第10min升高至95%,并维持至第SSmin;第65min降至初始比例10%,平衡3min。
(五)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或中位数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多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或Kruskal-Wallis H检验,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ukey HSD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扩检验。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结果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患者临床特征
通过结果得知3组患者的年龄及糖尿病病程等一般情况未见显著差异,但蛋白尿组患者,其空腹、餐后血糖、HbAI。及甘油三酷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并有统计学意义。随肾脏病变进展,患者合并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和大血管并发症的比例逐渐升高。治疗方而,3组患者均使用了不同种类的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CEI/ARB使用率较高。 *P<0.05 vs尿白蛋白正常组,P<0.05 vs微量白蛋白尿组;UA:尿酸;ACEI/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尿液中检测到的化合物
GC/MS:尿液中检测到119个峰,其中59种化合物被鉴定。如所示,各组间的总离子流图存在差异。
LC/MS检测到到的化合物很多,但仅少数得到鉴定,其中尿液正离子模式65种,负离子模式50种。
(二)多元数据分析结果
下图为不同组别患者尿液GC/MS检测到的化合物经均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进行可能接触患者体液的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污染的手套及时脱去。由于全体护理人员防护意识较强,病房内无职业暴露发生,无交叉感染发生。
3 小结
HIV感染合并肠梗阻的护理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由于护士要进行多种有创操作,接触医疗废弃物、污染物及病人体液的机会较多,所以职业危险性较高。这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在做好护理的同时,加强职业防护,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Gottlieb MS,Schroff R,Schanker HM,et al.Pneumocystis carini pneumonia and mucosal candidiasis in previously healthy homosexual men:evidence of a new acquired cellular immunodeficiency[J].N Eng J Med,1981,305(24):1425.
[2]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报告[EB/OL].[2012-01-21].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jbyfkzj/s3586/201201/53957.htm
[3]郭莉.艾滋病医源性传播及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819-820.Maltêz F,Doroana M,Branco T,et al.Recent advances in antiretroviral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in HIV-infected patients[J].Curr Opin HIV AIDS,2011,6(Suppl 1):S2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