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对音乐的偏好是后天的,而理解则是先天的
在我们身边,总能看到一些刚怀孕了几个月了“准妈妈”一脸恬静地听着莫扎特的音乐做胎教,也能看到不少刚三四岁的孩子用稚嫩的小手,按击钢琴的黑白键盘。
音乐要从娃娃抓起,这大概是所有父母的想法。不过,对于音乐这种能与灵魂产生共振的艺术形式,孩子真是越早接触越好吗?实际上,有科学研究并不支持在音乐方面有“先发优势”这种说法。
喜爱和声是后天养成的
虽然孩子们最经常接触的古典音乐是不是从胎儿时期就能对他们发生影响,还不得而知。不过,确实有研究证明,人们对和声的喜爱却是后天养成的。
和声是现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布鲁斯音乐、爵士音乐等当代和声系统。进入20世纪后,许多作曲家打破了在过去两百年里建立起来的传统和声规范,积极探索新的和声语言和创作手法,使和声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不断出现的新颖的和声方法和技术指引下,由于各种音响构成与技术进行融合,丰富多彩的材料对于今天的音乐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近期在《自然》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称,人们对现代流行音乐中常见的和声的偏好是后天建立的,对于从小没接触过现代流行音乐的人群,他们对于和谐的和声与不和谐的和声不存在明显的偏好。
作为对比项,科研人员探访了安迪斯山脉脚下亚马孙盆地中的一个玻利维亚村庄,这里的人与世隔绝,而且他们自身的音乐形式是单音的,没有和声元素。由于之前他们接触过和声,所以对和声或非和声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好,但其他接触过西方流行音乐的玻利维亚人则表现出对和声的偏好。
这一在亚马孙地区进行的对比实验表明,人们对现代音乐中耳熟能详的和声部分的喜爱,是后天养成的。鉴于就连和声系统本身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如果将现代的“大调和声系统”或“小调和声系统”的作品拿给19世纪的作曲家去品鉴的话,在那个重视更声部排列的时代的人,可能也不会喜欢目前追求和弦变化、旋律变化和调性变化的音乐。
所以,再强调一下:人们对音乐的喜爱大部分都是后天养成的。比如,孩子们在最早接触音乐时,一般都会选择古典音乐来起步,很少会听说有人在胎教或者启蒙中选择摇滚一类的音乐。但是那些听古典音乐长大的孩子,在长大后会逐渐转而喜欢民谣、乡村、摇滚、说唱等风格多彩的音乐,抱着古典音乐一条路走到黑的,并不多见,这也说明人们对音乐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逐步挖掘和发现的。
从这个角度看,或许再过几年,说不定摇滚之类的音乐也能混进启蒙音乐的圈子。即使不提格莱美奖,鲍勃·迪伦拿下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也算让摇滚音乐拿下了“名门正派”的标签。
既然偏好是后天养成的,那么在启蒙阶段充分了解音乐的多样性,总不会是一件坏事。
难以否定的“音乐基因”
让一位“新妈妈”听着迪伦的《自由的钟声》来做启蒙音乐,不知是什么样的体验,想着婴儿在“巨响犹若洪钟交织着闪电划破黑暗的夜空/像自由的钟声闪耀着夺目的光芒/照耀战场上不愿杀戮的勇士/照耀战争里手无寸铁的难民”的节奏里成长,会让人觉得画面太美不敢看。
但是,在意识到音乐偏好是后天养成的同时,也应该承认孩子从小就对音乐会有所反应。
意大利的研究人员曾让18名刚出生两天的婴儿试听3段钢琴曲,每段持续21秒。第一段是正常曲调,第二段中有些音符提高一个音阶,第三段整段都比第一段提高一个音阶。在试听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监测婴儿大脑,观察其在处理信息时哪一区域处于“开启”状态。
结果显示,在试听过程中,所有婴儿的右半脑都处于活动状态,而在试听“有错误的”后两段时,婴儿右半脑的活动量降低,同时左半脑“开启”。
研究人员称,上述结果说明,婴儿一出生就能“处理”音乐,辨认出音乐的不协调之处及音调的改变。换言之,人类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是先天性的。
不同的实验均显示,人们对音乐的偏好是后天的,而理解则是先天的。因此有人建议应该让婴幼儿尽早多欣赏音乐,以更好地开发右半脑的功能。
由于人们对音乐喜爱可能是天生的,以及这种喜爱是随着体验的增加,与作曲家发生通感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这就对父母让孩子小学音乐提出了新的培养思路。著名音乐家马友友认为,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的核心不应是“先天”对决“后天”的,而是“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对这两者予以同等的考量,或许就是一种健康的培养方式。
有研究数据也支持了音乐家的看法。一项针对850对双胞胎展开的研究发现,才能优异的音乐家是基因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人员比较了100%相同基因的同卵双胞胎与50%相同基因的异卵双胞胎后,发现天赋影响了对练习的喜好程度。这一发现表明遗传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当具体研究有卓越的音乐家时发现,他们的练习量远远超于没有成绩的音乐人。
这项研究表明音乐天赋很重要,但同时也显示音乐家是可以被“制造”的。换句话说,足够的练习量可以克服先天能力的缺失。
曾有研究认为,至少练习一万小时以上,才可以熟练掌握小提琴,成为小提琴家。同时,音乐家的天赋对他们不断练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了成功;而那些不练习的人,并不一定是他们懒惰,而是因为缺乏先天的遗传基因来促进其练习。
年龄对于音乐学习影响有多大
对于多数父母来说,都希望孩子越早接触音乐越好,但多数父母却缺少以身作则的勇气来学习音乐。
理论上说,不同年纪的人学习音乐,其效果差异不大。在经典电影《音乐之声》里,崔普爵士家有7名孩子,年纪从5岁到16岁不等,但在刚接触音乐,唱响经典的《Do-Re-Mi》时,表现却没什么差异。固然这是电影中情节设计的需要,但在现实生活中,对音乐的接受度也同样是跨越年龄的。
之所以会让人有学习音乐要趁早的念头,是因为一批“音乐神童”起到了示范作用。比如,贝多芬4岁开始学钢琴,肖邦6岁学钢琴。据非正式统计,在重大国际比赛中的获奖者们,开始学钢琴的年龄也大都在5到15岁之间。
出生于奥地利萨尔兹堡的莫扎特更是“音乐神童”的代名词。他父亲是一位宫廷乐师,这使莫扎特从很小就接受了音乐的熏陶。他自幼便展现出那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3岁开始弹琴,6岁开始作曲,8 岁写下了第一部交响乐,11岁便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14岁指挥乐队演出了该歌剧。16岁时的莫扎特就被任命为萨尔兹堡宫廷的管风琴师。可以说,莫扎特是为音乐而生的,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和音乐融为一体了。
莫扎特的光辉笼罩了整个时代,并成为无数儿童学习音乐时都要仰望的一座丰碑。而对于成人来说,也不必因为无法接近丰碑而感到气馁。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成为莫扎特,只要有兴趣,什么时候学音乐都不晚。
以学习弹钢琴为例,成人的练习时间少,起步晚,这是客观存在的因素。用僵直的手指去弹奏“指法狂魔”肖邦的作品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但成人的优势在于对音乐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对节奏的把握也会更好,而有着这些基础的话,入门会更快。
其实,并非人人都要成为音乐家。因此无论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养成,也无论年龄如何,只要懂得享受音乐,音乐就会让生活更美好。
在我们身边,总能看到一些刚怀孕了几个月了“准妈妈”一脸恬静地听着莫扎特的音乐做胎教,也能看到不少刚三四岁的孩子用稚嫩的小手,按击钢琴的黑白键盘。
音乐要从娃娃抓起,这大概是所有父母的想法。不过,对于音乐这种能与灵魂产生共振的艺术形式,孩子真是越早接触越好吗?实际上,有科学研究并不支持在音乐方面有“先发优势”这种说法。
喜爱和声是后天养成的
虽然孩子们最经常接触的古典音乐是不是从胎儿时期就能对他们发生影响,还不得而知。不过,确实有研究证明,人们对和声的喜爱却是后天养成的。
和声是现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流行音乐、摇滚音乐、布鲁斯音乐、爵士音乐等当代和声系统。进入20世纪后,许多作曲家打破了在过去两百年里建立起来的传统和声规范,积极探索新的和声语言和创作手法,使和声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不断出现的新颖的和声方法和技术指引下,由于各种音响构成与技术进行融合,丰富多彩的材料对于今天的音乐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近期在《自然》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称,人们对现代流行音乐中常见的和声的偏好是后天建立的,对于从小没接触过现代流行音乐的人群,他们对于和谐的和声与不和谐的和声不存在明显的偏好。
作为对比项,科研人员探访了安迪斯山脉脚下亚马孙盆地中的一个玻利维亚村庄,这里的人与世隔绝,而且他们自身的音乐形式是单音的,没有和声元素。由于之前他们接触过和声,所以对和声或非和声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好,但其他接触过西方流行音乐的玻利维亚人则表现出对和声的偏好。
这一在亚马孙地区进行的对比实验表明,人们对现代音乐中耳熟能详的和声部分的喜爱,是后天养成的。鉴于就连和声系统本身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如果将现代的“大调和声系统”或“小调和声系统”的作品拿给19世纪的作曲家去品鉴的话,在那个重视更声部排列的时代的人,可能也不会喜欢目前追求和弦变化、旋律变化和调性变化的音乐。
所以,再强调一下:人们对音乐的喜爱大部分都是后天养成的。比如,孩子们在最早接触音乐时,一般都会选择古典音乐来起步,很少会听说有人在胎教或者启蒙中选择摇滚一类的音乐。但是那些听古典音乐长大的孩子,在长大后会逐渐转而喜欢民谣、乡村、摇滚、说唱等风格多彩的音乐,抱着古典音乐一条路走到黑的,并不多见,这也说明人们对音乐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逐步挖掘和发现的。
从这个角度看,或许再过几年,说不定摇滚之类的音乐也能混进启蒙音乐的圈子。即使不提格莱美奖,鲍勃·迪伦拿下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也算让摇滚音乐拿下了“名门正派”的标签。
既然偏好是后天养成的,那么在启蒙阶段充分了解音乐的多样性,总不会是一件坏事。
难以否定的“音乐基因”
让一位“新妈妈”听着迪伦的《自由的钟声》来做启蒙音乐,不知是什么样的体验,想着婴儿在“巨响犹若洪钟交织着闪电划破黑暗的夜空/像自由的钟声闪耀着夺目的光芒/照耀战场上不愿杀戮的勇士/照耀战争里手无寸铁的难民”的节奏里成长,会让人觉得画面太美不敢看。
但是,在意识到音乐偏好是后天养成的同时,也应该承认孩子从小就对音乐会有所反应。
意大利的研究人员曾让18名刚出生两天的婴儿试听3段钢琴曲,每段持续21秒。第一段是正常曲调,第二段中有些音符提高一个音阶,第三段整段都比第一段提高一个音阶。在试听过程中,研究人员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监测婴儿大脑,观察其在处理信息时哪一区域处于“开启”状态。
结果显示,在试听过程中,所有婴儿的右半脑都处于活动状态,而在试听“有错误的”后两段时,婴儿右半脑的活动量降低,同时左半脑“开启”。
研究人员称,上述结果说明,婴儿一出生就能“处理”音乐,辨认出音乐的不协调之处及音调的改变。换言之,人类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是先天性的。
不同的实验均显示,人们对音乐的偏好是后天的,而理解则是先天的。因此有人建议应该让婴幼儿尽早多欣赏音乐,以更好地开发右半脑的功能。
由于人们对音乐喜爱可能是天生的,以及这种喜爱是随着体验的增加,与作曲家发生通感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这就对父母让孩子小学音乐提出了新的培养思路。著名音乐家马友友认为,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的核心不应是“先天”对决“后天”的,而是“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对这两者予以同等的考量,或许就是一种健康的培养方式。
有研究数据也支持了音乐家的看法。一项针对850对双胞胎展开的研究发现,才能优异的音乐家是基因遗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人员比较了100%相同基因的同卵双胞胎与50%相同基因的异卵双胞胎后,发现天赋影响了对练习的喜好程度。这一发现表明遗传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当具体研究有卓越的音乐家时发现,他们的练习量远远超于没有成绩的音乐人。
这项研究表明音乐天赋很重要,但同时也显示音乐家是可以被“制造”的。换句话说,足够的练习量可以克服先天能力的缺失。
曾有研究认为,至少练习一万小时以上,才可以熟练掌握小提琴,成为小提琴家。同时,音乐家的天赋对他们不断练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了成功;而那些不练习的人,并不一定是他们懒惰,而是因为缺乏先天的遗传基因来促进其练习。
年龄对于音乐学习影响有多大
对于多数父母来说,都希望孩子越早接触音乐越好,但多数父母却缺少以身作则的勇气来学习音乐。
理论上说,不同年纪的人学习音乐,其效果差异不大。在经典电影《音乐之声》里,崔普爵士家有7名孩子,年纪从5岁到16岁不等,但在刚接触音乐,唱响经典的《Do-Re-Mi》时,表现却没什么差异。固然这是电影中情节设计的需要,但在现实生活中,对音乐的接受度也同样是跨越年龄的。
之所以会让人有学习音乐要趁早的念头,是因为一批“音乐神童”起到了示范作用。比如,贝多芬4岁开始学钢琴,肖邦6岁学钢琴。据非正式统计,在重大国际比赛中的获奖者们,开始学钢琴的年龄也大都在5到15岁之间。
出生于奥地利萨尔兹堡的莫扎特更是“音乐神童”的代名词。他父亲是一位宫廷乐师,这使莫扎特从很小就接受了音乐的熏陶。他自幼便展现出那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3岁开始弹琴,6岁开始作曲,8 岁写下了第一部交响乐,11岁便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14岁指挥乐队演出了该歌剧。16岁时的莫扎特就被任命为萨尔兹堡宫廷的管风琴师。可以说,莫扎特是为音乐而生的,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和音乐融为一体了。
莫扎特的光辉笼罩了整个时代,并成为无数儿童学习音乐时都要仰望的一座丰碑。而对于成人来说,也不必因为无法接近丰碑而感到气馁。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成为莫扎特,只要有兴趣,什么时候学音乐都不晚。
以学习弹钢琴为例,成人的练习时间少,起步晚,这是客观存在的因素。用僵直的手指去弹奏“指法狂魔”肖邦的作品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但成人的优势在于对音乐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对节奏的把握也会更好,而有着这些基础的话,入门会更快。
其实,并非人人都要成为音乐家。因此无论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养成,也无论年龄如何,只要懂得享受音乐,音乐就会让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