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许多教师遇到一些问题,如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关键因素是什么,如何克服听说与读写脱节的问题,等等。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从理论上和实践方面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的关系
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不同侧重,实际上是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语言本质观。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知识性系统,那么掌握语言的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则成了外语教学的最高目标;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交际系统,那么在教学中则会注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前一种知识性系统语言观左右了我国外语教学许多年,它的影响渗透到了语言教育的许多方面,其影响是深远的。“聋哑脖”和“高分低能”症均是这种语言教学观的产物。尽管一些学校经过努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然而毕竟是曲高和寡,影响不大。再者由于测试的反拨作用,外语教学仍旧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操练上。后一种语言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因许多教师不了解语言知识在能力形成中的作用,虽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是效果并不太理想。如果辩证地来看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它们实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语言知识是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基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就难以实现。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之上的。然而知识不等于能力。那种认为掌握了语言知识就等于掌握了语言的观点是错误的。
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高低,其标准是看他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如何。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语言知识也只有通过言语交际活动才能得到巩固和被牢固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中只要缺一,语言的信息交际就会中断。由此可见语言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语言知识的掌握不是靠讲,而是靠练,它只有进行言语操练,在情景中加以运用才能被理解和掌握。英语课是实践课,它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的反复操练才能形成自动化的习惯。语言形成习惯,也仅仅是掌握运用外语的一个条件,并不等于掌握了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语言知识是外围,形成语言习惯是中围,培养创造性的言语交际能力是核心。
二、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关键因素——教师
如果从事物发生发展的内部规律看,从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有一个中间媒介,即语言形成自动化习惯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但是,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其外部因素的作用。在这里,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知识向能力能否成功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强调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并不与当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相悖。“以学生为中心”论其实质就是要教师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学识水平、动机、兴趣,以便因材施教。目前,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外语教师尤甚。这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不够高;外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不够熟练;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素养。
教师素质较低导致许多教学科研成果无法加以利用,造成严重浪费。如英语教学原则是许多教学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的升华,而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些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英语教师如果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教育理论知识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那么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就不是什么难事。教师一口流利得体的英语会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听到的都是英语,按克拉申的观点,只有大量可理解输入才能导致大量的输出,因为学生只有英语听多了,才能开口说。
教师通过运用“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原则(由章兼中教授提出),能极大程度地加快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进程。传统的教学存在几个主要弊端:第一个弊端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语言信息量少。要克服这一点,教师就应增大信息量,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外语材料。一年级的学生可多听一些生动有趣的小短文,二年级学生可多读一些简易有趣的初级读物,并逐步提高听读外语材料的质量;第二个弊端是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少和面窄。教师如果能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中各项实践活动,就能改变这种消极被动的局面,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操练的机会;第三个弊端是学习和操作的节奏缓慢。快节奏要求教师的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即学生操练外语的频率要高,速度要快;教师的提问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学生的回答节奏加快,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富有紧凑感,从而克服从前那种上课懒懒散散、智力活动松弛的现象。
由此可见,外语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外语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有效促成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老教材如果说一支粉笔一本书还能勉强对付得过去的话,那么新教材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语言基本功过关,还要具备听说读写演画多种技能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对那些自身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教师,可以采取进修或自学或在职提高的方式进行。教师通过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写出全英文教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还能提高自己的组织教学能力。
三、如何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
有人形象化地把听说读写脱节的现象称为“文盲英语”,听说能力似乎尚可,但一旦动手就错误百出,患了一种“半身不遂”病。就是这种所谓“还可以”的听说能力也是一派虚假的繁荣。究其原因,其一是基础知识未过关;其二是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各环节侧重不一,很多因时间分配不够而忽略读写这一环节,时间一久,也就自然形成几种技能的相互脱节。
听、说、读、写几种技能本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由于相互之间的脱节,从而导致作用于彼此之间的能量浪费。那种以整体结构发生作用的能量往往大于个体相加的和的能量。要想使学生的四种技能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使学生的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做到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有机统一。听、说、读、写几种能力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必须通过四种技能得以实现。
2.深刻理解和领会外语教学原则。这些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管小道理的大道理。只有明悟这些大道理,外语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高屋建瓴,站在宏观的角度来俯视教学中的问题。
3.增加阅读和写的量。教师可适当地增加抄写、听写和一定量的语法练习,以解决文字读写能力差的问题。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语言的关系
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不同侧重,实际上是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语言本质观。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知识性系统,那么掌握语言的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则成了外语教学的最高目标;如果把语言看成是一个交际系统,那么在教学中则会注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前一种知识性系统语言观左右了我国外语教学许多年,它的影响渗透到了语言教育的许多方面,其影响是深远的。“聋哑脖”和“高分低能”症均是这种语言教学观的产物。尽管一些学校经过努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较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然而毕竟是曲高和寡,影响不大。再者由于测试的反拨作用,外语教学仍旧停留在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操练上。后一种语言教学观在教学实践中因许多教师不了解语言知识在能力形成中的作用,虽然也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是效果并不太理想。如果辩证地来看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关系,它们实际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语言知识是进行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这个基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就难以实现。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之上的。然而知识不等于能力。那种认为掌握了语言知识就等于掌握了语言的观点是错误的。
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高低,其标准是看他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如何。语言知识是为交际能力服务的,语言知识也只有通过言语交际活动才能得到巩固和被牢固地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中只要缺一,语言的信息交际就会中断。由此可见语言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语言知识的掌握不是靠讲,而是靠练,它只有进行言语操练,在情景中加以运用才能被理解和掌握。英语课是实践课,它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的反复操练才能形成自动化的习惯。语言形成习惯,也仅仅是掌握运用外语的一个条件,并不等于掌握了语言运用能力。掌握语言知识是外围,形成语言习惯是中围,培养创造性的言语交际能力是核心。
二、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关键因素——教师
如果从事物发生发展的内部规律看,从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有一个中间媒介,即语言形成自动化习惯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但是,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其外部因素的作用。在这里,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是决定知识向能力能否成功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强调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并不与当前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相悖。“以学生为中心”论其实质就是要教师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思想、学识水平、动机、兴趣,以便因材施教。目前,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外语教师尤甚。这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不够高;外语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不够熟练;缺乏必要的教育理论素养。
教师素质较低导致许多教学科研成果无法加以利用,造成严重浪费。如英语教学原则是许多教学科研人员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的升华,而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这些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根本保证。英语教师如果具备了良好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并且教育理论知识丰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那么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就不是什么难事。教师一口流利得体的英语会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听到的都是英语,按克拉申的观点,只有大量可理解输入才能导致大量的输出,因为学生只有英语听多了,才能开口说。
教师通过运用“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原则(由章兼中教授提出),能极大程度地加快学生的语言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进程。传统的教学存在几个主要弊端:第一个弊端是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语言信息量少。要克服这一点,教师就应增大信息量,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外语材料。一年级的学生可多听一些生动有趣的小短文,二年级学生可多读一些简易有趣的初级读物,并逐步提高听读外语材料的质量;第二个弊端是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少和面窄。教师如果能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能动性,主动参与课堂中各项实践活动,就能改变这种消极被动的局面,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操练的机会;第三个弊端是学习和操作的节奏缓慢。快节奏要求教师的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即学生操练外语的频率要高,速度要快;教师的提问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学生的回答节奏加快,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富有紧凑感,从而克服从前那种上课懒懒散散、智力活动松弛的现象。
由此可见,外语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外语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有效促成语言知识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条件。老教材如果说一支粉笔一本书还能勉强对付得过去的话,那么新教材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语言基本功过关,还要具备听说读写演画多种技能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对那些自身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教师,可以采取进修或自学或在职提高的方式进行。教师通过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写出全英文教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素质,还能提高自己的组织教学能力。
三、如何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
有人形象化地把听说读写脱节的现象称为“文盲英语”,听说能力似乎尚可,但一旦动手就错误百出,患了一种“半身不遂”病。就是这种所谓“还可以”的听说能力也是一派虚假的繁荣。究其原因,其一是基础知识未过关;其二是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各环节侧重不一,很多因时间分配不够而忽略读写这一环节,时间一久,也就自然形成几种技能的相互脱节。
听、说、读、写几种技能本是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由于相互之间的脱节,从而导致作用于彼此之间的能量浪费。那种以整体结构发生作用的能量往往大于个体相加的和的能量。要想使学生的四种技能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使学生的知识向运用能力转化,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做到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有机统一。听、说、读、写几种能力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必须通过四种技能得以实现。
2.深刻理解和领会外语教学原则。这些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管小道理的大道理。只有明悟这些大道理,外语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高屋建瓴,站在宏观的角度来俯视教学中的问题。
3.增加阅读和写的量。教师可适当地增加抄写、听写和一定量的语法练习,以解决文字读写能力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