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涉及到建筑工程的技术、经济、组织以及合同等方面,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才能更加合理的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进而达到工程造价和造价审计的最终目的。因此,本文对新环境下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审计;管理;控制
引言: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深入展开,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通过合理的市场竞争,确保产品有更好的质量。在建筑工业当中,房建产品周期长、生产要素复杂、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使得建筑产品具有不可预知性和复杂性,给造价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但与此同时,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促使建筑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工作必须全面、科学、合理的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实时跟踪,实施动态管理。鉴于此,新环境下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审计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
一、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的管理现状
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是指在建筑项目的决策、设计以及建设的整个周期中,对全部固定资产的综合管理。可以说工程造价管理是该项目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总和,它是决定建筑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核心。通过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和造价审计、可以确保企业优化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将资金在各部门之间调配的更加合理,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效益。
现阶段,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正处于转型阶段,其中不乏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进行解决。例如,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只是片面的对建设项目的承包价格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变更造价进行整理和结算,但是对于项目建设初期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造价管理体系,这样一来,在整个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审计实施过程中,没有一个有效地预估,后期的管理也缺乏一个有效的衡量标尺。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建筑项目的投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当然,对于工程造价的重视程度也将直接决定建筑项目投资方的最终利益。尤其是针对建筑项目施工周期长、建筑用料复杂,价格波动大等特点,必须重视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预估工作,确保建筑用材的价格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区间,最大限度的避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失控。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运用策略
2.1创新更新理念
新环境下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审计需要借助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勇于创新,不断完善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体制。例如,通过引入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即在项目决策阶段、实施阶段以及具体应用阶段进行分部管理,具体要求建筑项目的策划和建设都以运营目标为导向,在建筑项目决策、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运营的实际情况,通过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的结合,在建筑工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联,使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管理者充分了解项目的实时情况以及市场信息,为其日后的造价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2对建筑成本进行合理控制
新环境下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审计需要对建筑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即执行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各部门的相互配合,严格把控建筑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工程建设的投资款项能够合理的按照规定实施。此外,在施工技术上也需要进行有效控制,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升级,融入更多的新工艺、新技术,最大限度的降低工艺成本。在建筑材料方面则需要紧跟市场动态,因为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动对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政府对于建筑材料价格基本放开,除主要能源资源之外,大部分建筑材料都已与市场挂钩。因此对建筑成本的合理控制,必须与市场挂钩,从实际入手进行合理的分析,才能为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审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加强审核工作
通过加强审核来降低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的风险。具体可以通过跟踪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对其实施分级审核管理制度。通过工程造价人员的审核后,还要进一步通过项目负责人的复核,并且由建筑项目的技术负责人进行最终的审核,以此来确保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造价的管理风险。
三、工程造价审计的运用策略
3.1预算阶段的具体运用
工程预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需要根据建筑工程本身的结构特点、施工条件、工程需求等的不同因素,进行合理的工程概预算。预先计算出工程的总造价,并能够合理的分配资金,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使得工程施工可以顺利的完成。
3.2设计阶段的具体运用
建筑设计阶段是造价管理和造价审计的基础环节,在设计阶段需要将投资款项科学合理的分配到建筑项目的每一个部门,如何调配才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则是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主要问题。首先,建筑项目的设计方案主要决定了该项工程的具体规模、建设方案、建筑标准以及结构形式和使用功能,然后初步形成了设计概算,确定了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施工预算就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整个工程的造价。
3.3施工阶段的具体运用
在建筑项目设计方案完成后,则进入项目施工阶段,将设计方案转变成建筑实体。因此,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的重点环节。首先需要明确工程造价管理与工程造价审计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整体,首先要科学地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建立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灵活运用定性方法和有针对性地应用定量方法,对各种施工方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对比评价,选择最佳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资源的分配方式。然后可以通过建立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明确规定建筑工程每一个环节的操作程序和行为准则,实行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的义务和承担方式,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强化各监管主体之间的联系,确保工程项目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有力依据。
3.4竣工阶段的具体运用
竣工验收主要是指建筑项目竣工后,开发商与施工方以及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对该项目的设计规划要求以及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突出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审计相结合的模式,做到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发挥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工作职能。在该阶段中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竣工验收工作进度计划,监理工程师则需要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对整个建筑项目的各项收尾工作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做到重点项目的重点审计,审查工程结算书编制是否符合规定,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类、编目以及建档。认真分析每一项能够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并查明原因,真正意义上做到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审计的有效控制。 (下转212页)(上接186页)
总结:
综上所述,新环境下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优化设计,将投资成本在各项目以及各部门之间进行合理均衡的分配,确保投资方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建筑公司造价管理和审计意识越来越强烈,对成本的控制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经济收益。而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以及施工工艺的选择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工作的质量。因此,要求在各个阶段合理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尤其是在前期的决策和设计阶段,需要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和相关规定执行,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投资方的资金风险。
参考文献:
[1]吕慧.知识管理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江苏建筑.2012(S1)
[2]田佗,孟繁,江南,解翼.基于知识管理的工程概算编制研究[J].建筑经济.2012(08)
[3]邓文武.电子商务:建筑行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J].科技信息.2011(24)
[4]吴冬梅.我国信息资源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对接[J].图书馆学刊.2010(06)
[5]王丛莹,刘晴,王建平.建筑企业知识管理影响因素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0(01)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审计;管理;控制
引言: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深入展开,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通过合理的市场竞争,确保产品有更好的质量。在建筑工业当中,房建产品周期长、生产要素复杂、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使得建筑产品具有不可预知性和复杂性,给造价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但与此同时,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促使建筑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必须通过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工作必须全面、科学、合理的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实时跟踪,实施动态管理。鉴于此,新环境下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审计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
一、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的管理现状
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是指在建筑项目的决策、设计以及建设的整个周期中,对全部固定资产的综合管理。可以说工程造价管理是该项目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的总和,它是决定建筑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核心。通过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和造价审计、可以确保企业优化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将资金在各部门之间调配的更加合理,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效益。
现阶段,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正处于转型阶段,其中不乏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进行解决。例如,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只是片面的对建设项目的承包价格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变更造价进行整理和结算,但是对于项目建设初期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造价管理体系,这样一来,在整个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审计实施过程中,没有一个有效地预估,后期的管理也缺乏一个有效的衡量标尺。工程造价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建筑项目的投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当然,对于工程造价的重视程度也将直接决定建筑项目投资方的最终利益。尤其是针对建筑项目施工周期长、建筑用料复杂,价格波动大等特点,必须重视建筑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预估工作,确保建筑用材的价格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区间,最大限度的避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失控。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运用策略
2.1创新更新理念
新环境下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审计需要借助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勇于创新,不断完善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体制。例如,通过引入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即在项目决策阶段、实施阶段以及具体应用阶段进行分部管理,具体要求建筑项目的策划和建设都以运营目标为导向,在建筑项目决策、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运营的实际情况,通过建设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的结合,在建筑工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联,使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管理者充分了解项目的实时情况以及市场信息,为其日后的造价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2.2对建筑成本进行合理控制
新环境下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审计需要对建筑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即执行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各部门的相互配合,严格把控建筑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工程建设的投资款项能够合理的按照规定实施。此外,在施工技术上也需要进行有效控制,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升级,融入更多的新工艺、新技术,最大限度的降低工艺成本。在建筑材料方面则需要紧跟市场动态,因为建筑材料价格的变动对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政府对于建筑材料价格基本放开,除主要能源资源之外,大部分建筑材料都已与市场挂钩。因此对建筑成本的合理控制,必须与市场挂钩,从实际入手进行合理的分析,才能为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审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加强审核工作
通过加强审核来降低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的风险。具体可以通过跟踪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对其实施分级审核管理制度。通过工程造价人员的审核后,还要进一步通过项目负责人的复核,并且由建筑项目的技术负责人进行最终的审核,以此来确保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造价的管理风险。
三、工程造价审计的运用策略
3.1预算阶段的具体运用
工程预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需要根据建筑工程本身的结构特点、施工条件、工程需求等的不同因素,进行合理的工程概预算。预先计算出工程的总造价,并能够合理的分配资金,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使得工程施工可以顺利的完成。
3.2设计阶段的具体运用
建筑设计阶段是造价管理和造价审计的基础环节,在设计阶段需要将投资款项科学合理的分配到建筑项目的每一个部门,如何调配才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则是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主要问题。首先,建筑项目的设计方案主要决定了该项工程的具体规模、建设方案、建筑标准以及结构形式和使用功能,然后初步形成了设计概算,确定了工程造价的最高限额,施工图设计完成后,施工预算就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整个工程的造价。
3.3施工阶段的具体运用
在建筑项目设计方案完成后,则进入项目施工阶段,将设计方案转变成建筑实体。因此,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的重点环节。首先需要明确工程造价管理与工程造价审计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整体,首先要科学地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建立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灵活运用定性方法和有针对性地应用定量方法,对各种施工方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对比评价,选择最佳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资源的分配方式。然后可以通过建立工程项目管理规范,明确规定建筑工程每一个环节的操作程序和行为准则,实行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的义务和承担方式,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强化各监管主体之间的联系,确保工程项目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有力依据。
3.4竣工阶段的具体运用
竣工验收主要是指建筑项目竣工后,开发商与施工方以及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对该项目的设计规划要求以及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突出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审计相结合的模式,做到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发挥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工作职能。在该阶段中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竣工验收工作进度计划,监理工程师则需要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对整个建筑项目的各项收尾工作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做到重点项目的重点审计,审查工程结算书编制是否符合规定,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类、编目以及建档。认真分析每一项能够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并查明原因,真正意义上做到工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审计的有效控制。 (下转212页)(上接186页)
总结:
综上所述,新环境下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优化设计,将投资成本在各项目以及各部门之间进行合理均衡的分配,确保投资方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建筑公司造价管理和审计意识越来越强烈,对成本的控制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经济收益。而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以及施工工艺的选择都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审计工作的质量。因此,要求在各个阶段合理地确定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尤其是在前期的决策和设计阶段,需要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和相关规定执行,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投资方的资金风险。
参考文献:
[1]吕慧.知识管理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江苏建筑.2012(S1)
[2]田佗,孟繁,江南,解翼.基于知识管理的工程概算编制研究[J].建筑经济.2012(08)
[3]邓文武.电子商务:建筑行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J].科技信息.2011(24)
[4]吴冬梅.我国信息资源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对接[J].图书馆学刊.2010(06)
[5]王丛莹,刘晴,王建平.建筑企业知识管理影响因素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