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在采编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采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信息时代和现代化城市建设中高校图书馆采编怎样提高采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采编;信息;数据;知识;利用率
当今,“信息化”是一个十分流行的词汇,大到国家机关,小到各企事业单位,公司都在高呼着信息化建设的口号,图书馆界当然也不例外,而采编作为图书馆里面一个重要的部门,担当着重要的工作。从“采编”一词的字面上理解,就可大概将采编的日常工作分为两个部分,“采”和“编”。从编的角度来说,现在各个高校基本上都实现了电脑化,采购回来的图书,进行分类、编目之后都录入电脑数据库,以实现对书的高效的借阅及管理。但是从“采访”的角度来说,信息化程度还很低。
“采访信息化”将作为一个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关于这个课题,首先我介绍一下什么是信息,信息与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区别。可能有些人会说,这有什么好介绍的,其实不然,就是这几个天天萦绕在我们耳边,再熟悉不过的词,其实也有着深刻的内涵。按照当今流行的定义。数据是信息的组成元素,能够由计算机处理的、字符和符号等。而信息则是通过符号传达的有期许的含义表示。也可以这样说:信息是从数据中经过加工得到的有用的数据。
而知识则是大量信息分门别类之后,按不同的类别归纳出来的一条条规则。这三者之间是有层次的,就拿图书馆来说,数据无处不在,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去关心过这些海量数据所体现出来的信息,更谈不上将信息归纳总结成一条条的知识,来指导我们的行动。
具体到采编工作中,平时我们采购图书,在选书时一般有三个途径,一、组织各专业教师进行现场选书;二、听取学生的选书意见,适量选书;三、其中主要是采编工作人员根据新华书目报和书商提供的书目数据进行选书。在实际选书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往往大部分图书都是由采编人员来进行选购,有部分书并不适合教学科研用,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浪费。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图书馆,甚至在一定的层面上来讲,阻碍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针对这个问题,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我有几点自己的心得。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假设我们连续三年组织专业老师大规模选书,这三年所选的书中,是否有共性的东西。举个例子说,是否某个专业所选的书中,大部分是一个出版社出版的。又比如这三年所选的书中都有某一个作者的书。等等,种种迹象都表明,我们所要选的书(大部分是利用率高的书),都有某一些特征是有迹可寻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既然组织老师去选的书,都是利用率高的书,那可不可以反过来说,只要是利用率高的书,就一定是我们要购买的书呢?也不尽然,像一些武侠小说、流行书,针对的专业性不强。换句话说,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有可能去借阅这样的书,这样就造成了借阅率高的结果。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想到一个工具,电脑数据库,每个学生在图书馆借了书之后,都会在图书馆的电脑系统里面留下一些数据,包括所借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还有学生自己的专业,班级等等。而对于要统计各本书的利用率来说,这些数据都是很有用的。我们不妨做一个这样的定义:利用率(v)=系数(k)*平均持书时间(t1)*这本书的借阅次数(T)/这本书的馆藏时间(t2)。我们不难理解这个公式,平均持书时间和书的借阅次数与利用率成正比,形象理解就是,书的每次借得时间越长,借的次数越多,那这本书的利用率就越高。而书的馆藏时间与利用率成反比,买得越久的书,他的借阅次数肯定越多,但是并不能光根据这个借阅次数,就说明这本书借阅率高。公式中的系数(k)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而成,比如说:学生是否跨专业借这本书,这本书是老师借得多,还是学生借得多,这本书与我院专业设置相关程度是多少等等。由此我们就可以给图书馆的每一本馆藏图书计算出一个利用率。这个榆树一一对应的利用率,我们称之为书的利用率信息,由于这个利用率是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计算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只要是经过计算利用率高的书,就是我们要采购的书。
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我们为馆藏每一本书统计利用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难道就是要上报上级部门?其实这些利用率有更加深入的用途。前面我们提到了数据和信息,还有一个词我们没有提到,那就是“知识”。我们有了每一本馆藏图书的利用率信息,而每一本馆藏图书有它自己的特征。为了更详尽的说明某一本书的特征和利用率的关系,我们把它的特征进一步细化。
回到我们对于图书馆购书的预测,如果利用率高的书的书名中大部分都有“经济”两个字,也就是说明具有“经济”两个字特征对书的利用率高具有相对比较大的权重,而其余的每一个特征值都有自己相应的权重,而某一本书各个特征值的权重之和只要超过利用率阀值,就可预测这本书的利用率高,就像前面我们提到的那本复旦大学出版的书,经济”两个字的特征的权值最大,而出版社的权重相对较小。那么,经过计算,它也有可能是利用率高的书。
以上结合了数据、信息、知识,来阐述了信息化在图书馆采编工作中的一些应用,随着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信息化必将在采编以及图书馆各个领域发挥更加大的作用,提高图书馆的购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瑞斌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模式探讨 . 科技创新导报2008(23)
[2] 杨兴菊 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与读者需求关系的探讨.医学信息 2004 (10)
[3] 欧小琴 姚慧君网络环境下采编工作的思考.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4)
[4] 孟妍嫣 网络环境下联台采编工作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图书情报论坛 2006年第2期
作者简介:邓颖,女,助理馆员,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图书编目审校工作
【关键词】采编;信息;数据;知识;利用率
当今,“信息化”是一个十分流行的词汇,大到国家机关,小到各企事业单位,公司都在高呼着信息化建设的口号,图书馆界当然也不例外,而采编作为图书馆里面一个重要的部门,担当着重要的工作。从“采编”一词的字面上理解,就可大概将采编的日常工作分为两个部分,“采”和“编”。从编的角度来说,现在各个高校基本上都实现了电脑化,采购回来的图书,进行分类、编目之后都录入电脑数据库,以实现对书的高效的借阅及管理。但是从“采访”的角度来说,信息化程度还很低。
“采访信息化”将作为一个课题摆在我们面前。关于这个课题,首先我介绍一下什么是信息,信息与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区别。可能有些人会说,这有什么好介绍的,其实不然,就是这几个天天萦绕在我们耳边,再熟悉不过的词,其实也有着深刻的内涵。按照当今流行的定义。数据是信息的组成元素,能够由计算机处理的、字符和符号等。而信息则是通过符号传达的有期许的含义表示。也可以这样说:信息是从数据中经过加工得到的有用的数据。
而知识则是大量信息分门别类之后,按不同的类别归纳出来的一条条规则。这三者之间是有层次的,就拿图书馆来说,数据无处不在,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去关心过这些海量数据所体现出来的信息,更谈不上将信息归纳总结成一条条的知识,来指导我们的行动。
具体到采编工作中,平时我们采购图书,在选书时一般有三个途径,一、组织各专业教师进行现场选书;二、听取学生的选书意见,适量选书;三、其中主要是采编工作人员根据新华书目报和书商提供的书目数据进行选书。在实际选书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往往大部分图书都是由采编人员来进行选购,有部分书并不适合教学科研用,利用率不高,造成了资源浪费。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图书馆,甚至在一定的层面上来讲,阻碍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针对这个问题,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我有几点自己的心得。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假设我们连续三年组织专业老师大规模选书,这三年所选的书中,是否有共性的东西。举个例子说,是否某个专业所选的书中,大部分是一个出版社出版的。又比如这三年所选的书中都有某一个作者的书。等等,种种迹象都表明,我们所要选的书(大部分是利用率高的书),都有某一些特征是有迹可寻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既然组织老师去选的书,都是利用率高的书,那可不可以反过来说,只要是利用率高的书,就一定是我们要购买的书呢?也不尽然,像一些武侠小说、流行书,针对的专业性不强。换句话说,每个专业的学生都有可能去借阅这样的书,这样就造成了借阅率高的结果。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想到一个工具,电脑数据库,每个学生在图书馆借了书之后,都会在图书馆的电脑系统里面留下一些数据,包括所借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还有学生自己的专业,班级等等。而对于要统计各本书的利用率来说,这些数据都是很有用的。我们不妨做一个这样的定义:利用率(v)=系数(k)*平均持书时间(t1)*这本书的借阅次数(T)/这本书的馆藏时间(t2)。我们不难理解这个公式,平均持书时间和书的借阅次数与利用率成正比,形象理解就是,书的每次借得时间越长,借的次数越多,那这本书的利用率就越高。而书的馆藏时间与利用率成反比,买得越久的书,他的借阅次数肯定越多,但是并不能光根据这个借阅次数,就说明这本书借阅率高。公式中的系数(k)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而成,比如说:学生是否跨专业借这本书,这本书是老师借得多,还是学生借得多,这本书与我院专业设置相关程度是多少等等。由此我们就可以给图书馆的每一本馆藏图书计算出一个利用率。这个榆树一一对应的利用率,我们称之为书的利用率信息,由于这个利用率是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计算而成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只要是经过计算利用率高的书,就是我们要采购的书。
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我们为馆藏每一本书统计利用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难道就是要上报上级部门?其实这些利用率有更加深入的用途。前面我们提到了数据和信息,还有一个词我们没有提到,那就是“知识”。我们有了每一本馆藏图书的利用率信息,而每一本馆藏图书有它自己的特征。为了更详尽的说明某一本书的特征和利用率的关系,我们把它的特征进一步细化。
回到我们对于图书馆购书的预测,如果利用率高的书的书名中大部分都有“经济”两个字,也就是说明具有“经济”两个字特征对书的利用率高具有相对比较大的权重,而其余的每一个特征值都有自己相应的权重,而某一本书各个特征值的权重之和只要超过利用率阀值,就可预测这本书的利用率高,就像前面我们提到的那本复旦大学出版的书,经济”两个字的特征的权值最大,而出版社的权重相对较小。那么,经过计算,它也有可能是利用率高的书。
以上结合了数据、信息、知识,来阐述了信息化在图书馆采编工作中的一些应用,随着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信息化必将在采编以及图书馆各个领域发挥更加大的作用,提高图书馆的购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瑞斌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模式探讨 . 科技创新导报2008(23)
[2] 杨兴菊 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与读者需求关系的探讨.医学信息 2004 (10)
[3] 欧小琴 姚慧君网络环境下采编工作的思考.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4)
[4] 孟妍嫣 网络环境下联台采编工作是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图书情报论坛 2006年第2期
作者简介:邓颖,女,助理馆员,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图书编目审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