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每一步前进,都是以发明创造为动力。这动力的能源,就是质疑的思想和思维。质疑思维和质疑思想,是最有价值的思维,是思想之光中的最强光。质疑思想是具有怀疑的意识,敢于批判的勇气,对于人云亦云的态度不屑一顾。质疑思维是对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产生问题,对于皆以为然的认识独立思索,对于公认正确的结论重新审视。因此,在教学中,应当着重培养质疑思想和思维,既要鼓励大胆质疑,即使名家权威也不一味崇拜,只剩“孤家寡人”也不缴械投降;更要力求使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美国教育学博士珍妮特·沃斯和资深记者、著名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戈登·德莱顿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说:“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想法,所有伟大的发明,很明显地有一个共同点:都来自于人类的大脑。就像大脑有不可思议的储存信息的能力一样,它也有一个相应的以新的方式重组信息的能力:创造新的思想。”(上海三联书店2002版161页)让学生创造新的思想的思维能力从种子到萌芽到大树,从黯淡到闪烁到晶亮,从点到线到面到立体,从零碎和凌乱到完整和严谨,需要教师帮助挖掘,帮助连接,帮助整理,最重要的是抓住机缘,适时适机地引导。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以下做法,颇见效果。(一)显微镜透视。从细微处入手,对于文章的遣词造句、标点的使用细加辨析。(二)聚焦冰山角。集中审视于某一角度。如构思是否严密,中心与材料是否一致,作者创作意图与社会效果是否吻合。(三)航拍八万里。对于文章进行通盘考察,诸如文脉结构、中心材料、语言修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以及联系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事迹与创造风格等等,然后进行综合鉴赏和批评。
这里着重说一说对于词句的质疑。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所觉所思所言所行都是语文。因此,培养质疑能力,不仅要重视语文教学的课内,还要重视语文课之外。
一、教师要具有足够强烈的意识,将培养质疑思想和思维作为自己的使命,高度敏感,善于捕捉机缘
这是因为一种巩固的能力往往是无意识之中形成的,顺手牵羊或顺水推舟可以事半功倍,而事过境迁或物是人非就需要重新唤醒,另起炉灶。遣词造句说到底是一种语感,包括听感和读感,对于词语和句子的刹那间条件反射般的感觉。对于词语的感觉,包括词性、搭配习惯、适用范围和感情色彩,它在语境中是否恰到好处,起到准确地表情达意的作用。对于句子的感觉,包括是否通顺、协调和连贯,在单独使用中能否独立完成应有的作用,在全篇或片段中成为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游离甚至累赘。这种感觉能力不仅形成于语文教学的课内,还形成于课外。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刻刻关注,做有心人,一有机会就“该出手时就出手”。一次,学生在班级里组织智力竞赛活动,我应邀参加。有一道抢答题,要求先一一说出“改变、改良、改革、改善、改进、改正”的感情色彩,再分别造句。一名同学回答“改革”是褒义,“改良”是贬义。主持人给了分,没有一个学生表示疑义。我捕捉到“有戏”,插话说:“在现在实际交际中,‘改革’这个词的确常常做褒义使用,但是从它本身看,也是褒义吗?”一石激浪,立即引起学生紧张的思索,纷纷发表看法:
——是褒义,因为“改”是更换,“革”也是,都是更换和除去旧的。
——旧的未必都是不好的,所以,应该是中性。
——那么“改良”应该是褒义,因为它是改掉不良,向好的方面发展。
——因此,对于这些词语,在运用中,不要先入为主地给它们定性,认为只能用于表示肯定或否定的一面;不可简单化。
——那么为什么人们总是那样使用,我们的感觉也是如此?
——用惯了呗!
学生要我也谈谈。我说:有些词语本身并无感情色彩,由于长期这样使用,就约定俗成了。但是,我们要注意不可因言(人为的感情色彩)废事,正如不可因人废言,很多人以为“改革”是褒义词,凡是新的就都是好的,把旧的一概抛弃,这种倾向就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
这看来只是对于一个词语的再认识,但是如果能够时时注意到,予以启发引导,其意义无疑是深远的。其一,学到词语辨析的方法,提高语感的理性水平。其二,使学生认识到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获得新的认识,往往有待于再认识再检验再论证。共识未必是正确的,被普遍否定的未必就是该否定的。应该坚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养成崇实求实的学风和人品,历史辩证地评人论事。其三,认识到真理的获得在于不盲目相信和不轻易否定。人类很多闹剧乃至悲剧是由于群起盲从一窝蜂响应,丢掉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到这些可以避免重蹈覆辙。历史上,真理往往只在少数人手里,真理为什么总是寂寞的?很多情况下,随声附和随波逐流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的,并非都是奸佞之流屑小之徒,很多人不是缺乏正直、良知和正义感,故意与真理为敌,而是由于不认识真理,不懂得如何接近真理。学生从中获得的这些认识,尽管只是初步的甚至朦胧的,但是领悟到这些道理可以终生受用。这也是培养批判思想和质疑思维的根本意义。
二、迅速切准脉象,引向深入,引向全面
学生在运用批判性思维质疑时,难免出现片面性,却又沾沾自喜地抱着,当作自己独到的真知灼见甚至惟我独有的宝贝。此时,教师要迅速找到致使错误理解的症结所在,帮助学生开出有效“处方”,直奔主题予以解决。如果放羊式的任凭东一锤子西一榔头胡乱猜想,表面看似热闹,但由于教学时间有限,结果不仅与思维严谨性的培养相去甚远,也谈不上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的培养。
刘绍棠《暮春》开头一段这样写:
暮春四月,谷雨和立夏之间的一天中午,明亮亮而又暖烘烘的阳光涨满我家的小院,烘烤得西厢房窗前的白丁香和影壁下的紫丁香弥漫起一团又一团香雾。我左胳臂揽着孙子,右胳臂抱住孙女儿,坐在丁香树下,享受天伦之乐。
有一名学生认为,作者本意是以“我”享受天伦之乐反衬何梅苓为兴办“春潮”文学社而奔忙之苦,既然如此,小院的景色也应该给人以舒适之感,这样,以享受美景之乐正面衬托天伦之乐,从而使得反衬更有力。但是这段第一句所写的气候却炎热得令人很不舒服——暖烘烘的阳光“涨”满小院,热量太多,显然太热;鲜花被“烘烤”得香雾蒸腾——植物热得出汗,人就也会热得浑身冒汗。因此不能起到反衬的作用。这是作者的一处败笔。学生都表示赞同。我发觉这是由于学生孤立地看问题——只看到“我”的环境,没有顾及另一人物何梅苓处于同样的热的气候之下,于是叫学生再仔细阅读全文。提示:对于写人的文章,不仅要弄清楚这个人物的特点及其环境,注意人物之间的互相影响、作用等关系,还要重视同样的环境下各个人物的表现,因为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最能体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然后发表看法。学生阅读讨论后获得新的认识:
——骄阳“烘烤”的时候,“我”在家里小院阴凉处,而何美苓同在一片蓝天下,在外面一无遮蔽地冒着炙晒奔走,她才是“很不舒服”。这里的气候描写,表面看是写“我”所处的环境,其实是说“我”在炎热时同平时一样在家,可以悠闲地享受趁阴纳凉的惬意,何美苓却不,这就暗示和反衬了何美苓的不辞辛劳。
——我们要表现指挥交通的路警或炉膛前的炼钢工人的辛苦,可以用我们在教室里电风扇下来衬托;气候呢,选择“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时候,还是换写成“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时候?表达效果哪一个更好?当然是前者。这些原来视作败笔的学生恍然大悟这原来正是作者的匠心妙构之笔:“我”不管气候宜人与否都在家悠闲地度着晚年,而何美苓对于炎热酷寒都全然不顾地在外面忙碌着,这样写正好使她的可贵品质愈显突出。
三、善于利用各种材料,紧追不舍,使“物尽其用”
值得质疑的,就课本而言,除了作者的差错,还有编者的疏忽,都是培养质疑能力和训练思维品质的好材料。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107页一段文字:
不少文献记载,月亮并非自古就有。
古代美洲玛雅人留下了极发达的文化,可是在他们的始于大洪水之前的《编年史》中,人们奇怪地发现,里面竟然没有关于月亮的记载。
距今大约4000年左右,亚历山大里亚大图书馆的第一位馆长在他留下的文献中这样写道:“古时,地球的天空中看不到月亮。”
《金史·天文志》中记载了一条十分惊人的资料:“太宗天会十一年,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顷之复故。”意思是:金太宗天会十一年(公元1133年)五月(公历6月)乙丑日(15日),月亮忽然偏离了运行轨道,向南而去,不一会,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上面文字有没有值得质疑之处?”我问学生。学生发现了,指出:第三则史料这一句文不对题,不能用来说明“不少文献记载,月亮并非自古就有”的观点。我追问说:“这第三个史料确实不能佐证小标题中的结论,不过,可以用来证明其它观点。可以证明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证明月亮的运行轨道并非亘古不变。”应该说,“月亮运行轨道并非亘古不变”,这是属于学生的一个了不起的发现,更为可贵的是,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引起热烈讨论:
“为什么会变?”
“什么时候变化不定?”
“什么时候变化停止了?”
“以后会不会再发生变化?”
“其它星体呢?”
之后,学生自动走向图书室和上网。可想而知,学生将会自行去探索不止,会有无穷的发现。
教师这样引导,不仅使学生领略了“发现”的成功喜悦,还激发了他积极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这也正是引导学生质疑、学会质疑方法的最重要的目的。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以下做法,颇见效果。(一)显微镜透视。从细微处入手,对于文章的遣词造句、标点的使用细加辨析。(二)聚焦冰山角。集中审视于某一角度。如构思是否严密,中心与材料是否一致,作者创作意图与社会效果是否吻合。(三)航拍八万里。对于文章进行通盘考察,诸如文脉结构、中心材料、语言修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以及联系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事迹与创造风格等等,然后进行综合鉴赏和批评。
这里着重说一说对于词句的质疑。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所觉所思所言所行都是语文。因此,培养质疑能力,不仅要重视语文教学的课内,还要重视语文课之外。
一、教师要具有足够强烈的意识,将培养质疑思想和思维作为自己的使命,高度敏感,善于捕捉机缘
这是因为一种巩固的能力往往是无意识之中形成的,顺手牵羊或顺水推舟可以事半功倍,而事过境迁或物是人非就需要重新唤醒,另起炉灶。遣词造句说到底是一种语感,包括听感和读感,对于词语和句子的刹那间条件反射般的感觉。对于词语的感觉,包括词性、搭配习惯、适用范围和感情色彩,它在语境中是否恰到好处,起到准确地表情达意的作用。对于句子的感觉,包括是否通顺、协调和连贯,在单独使用中能否独立完成应有的作用,在全篇或片段中成为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游离甚至累赘。这种感觉能力不仅形成于语文教学的课内,还形成于课外。这就要求教师时时刻刻关注,做有心人,一有机会就“该出手时就出手”。一次,学生在班级里组织智力竞赛活动,我应邀参加。有一道抢答题,要求先一一说出“改变、改良、改革、改善、改进、改正”的感情色彩,再分别造句。一名同学回答“改革”是褒义,“改良”是贬义。主持人给了分,没有一个学生表示疑义。我捕捉到“有戏”,插话说:“在现在实际交际中,‘改革’这个词的确常常做褒义使用,但是从它本身看,也是褒义吗?”一石激浪,立即引起学生紧张的思索,纷纷发表看法:
——是褒义,因为“改”是更换,“革”也是,都是更换和除去旧的。
——旧的未必都是不好的,所以,应该是中性。
——那么“改良”应该是褒义,因为它是改掉不良,向好的方面发展。
——因此,对于这些词语,在运用中,不要先入为主地给它们定性,认为只能用于表示肯定或否定的一面;不可简单化。
——那么为什么人们总是那样使用,我们的感觉也是如此?
——用惯了呗!
学生要我也谈谈。我说:有些词语本身并无感情色彩,由于长期这样使用,就约定俗成了。但是,我们要注意不可因言(人为的感情色彩)废事,正如不可因人废言,很多人以为“改革”是褒义词,凡是新的就都是好的,把旧的一概抛弃,这种倾向就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
这看来只是对于一个词语的再认识,但是如果能够时时注意到,予以启发引导,其意义无疑是深远的。其一,学到词语辨析的方法,提高语感的理性水平。其二,使学生认识到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获得新的认识,往往有待于再认识再检验再论证。共识未必是正确的,被普遍否定的未必就是该否定的。应该坚持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养成崇实求实的学风和人品,历史辩证地评人论事。其三,认识到真理的获得在于不盲目相信和不轻易否定。人类很多闹剧乃至悲剧是由于群起盲从一窝蜂响应,丢掉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到这些可以避免重蹈覆辙。历史上,真理往往只在少数人手里,真理为什么总是寂寞的?很多情况下,随声附和随波逐流为虎作伥助纣为虐的,并非都是奸佞之流屑小之徒,很多人不是缺乏正直、良知和正义感,故意与真理为敌,而是由于不认识真理,不懂得如何接近真理。学生从中获得的这些认识,尽管只是初步的甚至朦胧的,但是领悟到这些道理可以终生受用。这也是培养批判思想和质疑思维的根本意义。
二、迅速切准脉象,引向深入,引向全面
学生在运用批判性思维质疑时,难免出现片面性,却又沾沾自喜地抱着,当作自己独到的真知灼见甚至惟我独有的宝贝。此时,教师要迅速找到致使错误理解的症结所在,帮助学生开出有效“处方”,直奔主题予以解决。如果放羊式的任凭东一锤子西一榔头胡乱猜想,表面看似热闹,但由于教学时间有限,结果不仅与思维严谨性的培养相去甚远,也谈不上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的培养。
刘绍棠《暮春》开头一段这样写:
暮春四月,谷雨和立夏之间的一天中午,明亮亮而又暖烘烘的阳光涨满我家的小院,烘烤得西厢房窗前的白丁香和影壁下的紫丁香弥漫起一团又一团香雾。我左胳臂揽着孙子,右胳臂抱住孙女儿,坐在丁香树下,享受天伦之乐。
有一名学生认为,作者本意是以“我”享受天伦之乐反衬何梅苓为兴办“春潮”文学社而奔忙之苦,既然如此,小院的景色也应该给人以舒适之感,这样,以享受美景之乐正面衬托天伦之乐,从而使得反衬更有力。但是这段第一句所写的气候却炎热得令人很不舒服——暖烘烘的阳光“涨”满小院,热量太多,显然太热;鲜花被“烘烤”得香雾蒸腾——植物热得出汗,人就也会热得浑身冒汗。因此不能起到反衬的作用。这是作者的一处败笔。学生都表示赞同。我发觉这是由于学生孤立地看问题——只看到“我”的环境,没有顾及另一人物何梅苓处于同样的热的气候之下,于是叫学生再仔细阅读全文。提示:对于写人的文章,不仅要弄清楚这个人物的特点及其环境,注意人物之间的互相影响、作用等关系,还要重视同样的环境下各个人物的表现,因为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最能体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然后发表看法。学生阅读讨论后获得新的认识:
——骄阳“烘烤”的时候,“我”在家里小院阴凉处,而何美苓同在一片蓝天下,在外面一无遮蔽地冒着炙晒奔走,她才是“很不舒服”。这里的气候描写,表面看是写“我”所处的环境,其实是说“我”在炎热时同平时一样在家,可以悠闲地享受趁阴纳凉的惬意,何美苓却不,这就暗示和反衬了何美苓的不辞辛劳。
——我们要表现指挥交通的路警或炉膛前的炼钢工人的辛苦,可以用我们在教室里电风扇下来衬托;气候呢,选择“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时候,还是换写成“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时候?表达效果哪一个更好?当然是前者。这些原来视作败笔的学生恍然大悟这原来正是作者的匠心妙构之笔:“我”不管气候宜人与否都在家悠闲地度着晚年,而何美苓对于炎热酷寒都全然不顾地在外面忙碌着,这样写正好使她的可贵品质愈显突出。
三、善于利用各种材料,紧追不舍,使“物尽其用”
值得质疑的,就课本而言,除了作者的差错,还有编者的疏忽,都是培养质疑能力和训练思维品质的好材料。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107页一段文字:
不少文献记载,月亮并非自古就有。
古代美洲玛雅人留下了极发达的文化,可是在他们的始于大洪水之前的《编年史》中,人们奇怪地发现,里面竟然没有关于月亮的记载。
距今大约4000年左右,亚历山大里亚大图书馆的第一位馆长在他留下的文献中这样写道:“古时,地球的天空中看不到月亮。”
《金史·天文志》中记载了一条十分惊人的资料:“太宗天会十一年,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顷之复故。”意思是:金太宗天会十一年(公元1133年)五月(公历6月)乙丑日(15日),月亮忽然偏离了运行轨道,向南而去,不一会,又回到原来的轨道上。
“上面文字有没有值得质疑之处?”我问学生。学生发现了,指出:第三则史料这一句文不对题,不能用来说明“不少文献记载,月亮并非自古就有”的观点。我追问说:“这第三个史料确实不能佐证小标题中的结论,不过,可以用来证明其它观点。可以证明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证明月亮的运行轨道并非亘古不变。”应该说,“月亮运行轨道并非亘古不变”,这是属于学生的一个了不起的发现,更为可贵的是,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引起热烈讨论:
“为什么会变?”
“什么时候变化不定?”
“什么时候变化停止了?”
“以后会不会再发生变化?”
“其它星体呢?”
之后,学生自动走向图书室和上网。可想而知,学生将会自行去探索不止,会有无穷的发现。
教师这样引导,不仅使学生领略了“发现”的成功喜悦,还激发了他积极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这也正是引导学生质疑、学会质疑方法的最重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