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音的历史相当久远,一般认为是唐、五代时传入闽南的中原古曲。因此,有人称之为“汉唐乐府”。
南音留存了唐、五代甚至更早时期的中原古乐的因素。比如曲项四弦琵琶,在北朝、隋唐时代就有出现,并且在敦煌莫高窟的北魏壁画、隋代壁画、唐代壁画都有出现。四川五代遗址王建墓也有曲项琵琶乐队的石刻,五代南唐《韩熙载夜宴图》中更有乐师弹奏曲项四弦琵琶。
其次,南音的谱,特别是《走马》、《百鸟归巢》、《阳关曲》都留存了唐大曲诸多音乐因素。因而被人们称之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大英百科全书》誉之为“东方明珠”。
由于流传的历史久远,南音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名称。如南曲、南管、弦管、锦曲、郎君乐等。从现今留存在大英博物馆的明刊本看,明代是把南音叫做锦曲和弦管的,现今依然有许多地方,比如台湾仍称之为弦管。郎君乐则是因为南音界所奉神明为五代时期的孟昶,他后来被封为“郎君大仙”,故称“郎君乐”。
南音的内容,有“指”、“谱”、“曲”三部分。指,是一种组曲的形式,以乐器演奏,但它们的音乐中包括歌词,而这唱词只为平时练习、记忆音乐而设,演奏时只奏曲调而不唱。传统的南音曲本,有“指”三十六套。
谱,是纯粹的器乐演奏曲,由多乐章组成,传统有十二大谱,每套谱都有一个标题,属于一种“标题音乐”。十二大谱的标题分别是:《梅花操》、《四时景》、《走马》、《百鸟归巢》、《阳关三迭》、《起手板》、《四静板》、《三不和》、《四不应》、《三面金钱经》、《五面金钱经》、《八面金钱经》。后面的三套后来则改为《三台令》、《五湖游》、《八展舞》。近代又有《舞金蛟》、《哭凤添》、《思乡怨》、《大阳关》、《孔雀展屏》、《闽海渔歌》等新创谱,合计十八套。
曲,是供演唱的散曲,由歌者手持拍板,在南音“四管”伴奏下演唱,具有南、北朝时期“相和歌”(“丝竹更相奏,执节者歌”)的演唱风格。其曲牌有230多种,曲目则达2000多首之多。
南音乐队编制,一般有“上四管”,即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和“下四管”,即响盏、雙音、四块、小叫。有时还加上玉暧(小唢呐)、笛子(品箫),成为“十音”。
南音的琵琶是上面所介绍的曲项四弦琵琶,演奏时保留了横抱手拨的古代演奏方式。
它的洞箫也称南箫,又叫“尺八”,但与日本的尺八又略有不同,较北方的箫短一些、粗一些。
二弦源自奚弦。奚弦是我国弓弦乐器的肇始者,奚弦在宋代才被广泛使用。但是,现在南音的二弦和清代的奚弦并不一样,倒是和宋代陈旸《乐书》中所绘的奚弦图形制相同。
中国民间的三弦有大小之分,小三弦又称“曲弦”、“南弦”,大三弦长一些,称“大鼓三弦”、“书弦”。南音所用的三弦是小三弦。
拍板又称檀板,据说起于魏晋时代。拍板也有多种形制,《旧唐诗》里记载的拍板“长阔如手,厚寸余”,《通典》记载的拍板也是“长阔如手,重十余枚”。而四川前蜀王建在成都老西门外的墓侧石刻中,有拍板六块,是唐代通行的小拍板。宋代陈旸的《乐书》中称拍板“大者九板,小者六板”。《明会典》记载的拍板则仅四片。而南音所用的拍板五块,厚仅二分,中间三块长26厘米,外面的两块长29厘米,宽度则在3—5厘米间。这说明南音的拍板是在从宋到明之间从六块演化为四块时产生的。
南音的曲本,以南音的工尺谱记,系以琵琶指法记录,由音符、指法与撩拍三部分组成。音符记于左一行,以“工六士一仪”表之;琵琶指法记号于中央行;以“。”表示拍,以“、”表示撩,记于右一行。南音的“工六士一仪”相当于宫商角徵羽。
南音音乐格调高雅。据传泉州人李光地为康熙重臣时,曾要家乡派五位南音高手入京,于御前演奏,得康熙赐匾“御前清曲”,并赐凉伞一顶。因此,现今南乐曲馆总要摆上一顶古代的凉伞,并称自己为“御前清客”。
南音后来随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因而在东南亚各国,在台湾、香港及澳门等地区,凡闽南人足迹所至较为集中的地方就有南音曲馆或社团。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二日,是郎君孟昶的生日,南音人都要齐聚曲馆举行仪式和会唱,以此来纪念他们的神明。
南音最早应是起于泉州,而后才传到漳州、厦门,再传到台湾、南洋去。明末清初以后,厦门港逐渐成为闽南最重要的出海口,成为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的出发地和归来的口岸,许多南音的大师也就纷纷齐聚厦门。十八世纪以后,南音的几位大师章小崖、林祥玉、林霁秋、纪经亩都世居于厦门。
1949年以后,纪经亩组建厦门南乐研究社、金风南乐团,成为新中国南音组织、研究、演出的领导者、先行者。尤其是在南音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上,他整理校订传统南音两册,编写初级南音教材三册,创作散曲五百多首,与人合作创作南音新谱《闽海渔歌》已成为南音界公认的第十四大谱,《沁园春·雪》、《迎龙小唱》蜚声全国乐坛,更成为五十年代南音的代表作。他整理旧曲重新创作的《感谢公主》,成为海内外弦友普遍传唱的曲目。1986年,纪经亩先生因病辞世,海内外南音弦友尊为“一代宗师”。
名师出高徒,在海内外南音界负有盛誉的白丽华、江来好、林玉燕和现在新加坡被誉为“琵琶圣手”的卓圣翔等都是在纪先生精心培育下成名的。
20世纪80年代以后,千年古乐南音又显现出新的活力。厦门、泉州、香港、菲律宾、台湾都举行过多次大型的南音大会唱。厦门南乐团与厦门歌舞剧院以南音守护神孟昶和花蕊夫人的故事联合创作演出了大型南音乐舞剧《南音魂》,又以白居易的诗《长恨歌》为题材联合创作演出大型南音乐舞《长恨歌》,后者并成为南音首个获国家文华奖的剧目。
2007年,南音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南音进入世界非遗名录,保护南音、传承南音成为政府和民间的共识。
南音留存了唐、五代甚至更早时期的中原古乐的因素。比如曲项四弦琵琶,在北朝、隋唐时代就有出现,并且在敦煌莫高窟的北魏壁画、隋代壁画、唐代壁画都有出现。四川五代遗址王建墓也有曲项琵琶乐队的石刻,五代南唐《韩熙载夜宴图》中更有乐师弹奏曲项四弦琵琶。
其次,南音的谱,特别是《走马》、《百鸟归巢》、《阳关曲》都留存了唐大曲诸多音乐因素。因而被人们称之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大英百科全书》誉之为“东方明珠”。
由于流传的历史久远,南音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名称。如南曲、南管、弦管、锦曲、郎君乐等。从现今留存在大英博物馆的明刊本看,明代是把南音叫做锦曲和弦管的,现今依然有许多地方,比如台湾仍称之为弦管。郎君乐则是因为南音界所奉神明为五代时期的孟昶,他后来被封为“郎君大仙”,故称“郎君乐”。
南音的内容,有“指”、“谱”、“曲”三部分。指,是一种组曲的形式,以乐器演奏,但它们的音乐中包括歌词,而这唱词只为平时练习、记忆音乐而设,演奏时只奏曲调而不唱。传统的南音曲本,有“指”三十六套。
谱,是纯粹的器乐演奏曲,由多乐章组成,传统有十二大谱,每套谱都有一个标题,属于一种“标题音乐”。十二大谱的标题分别是:《梅花操》、《四时景》、《走马》、《百鸟归巢》、《阳关三迭》、《起手板》、《四静板》、《三不和》、《四不应》、《三面金钱经》、《五面金钱经》、《八面金钱经》。后面的三套后来则改为《三台令》、《五湖游》、《八展舞》。近代又有《舞金蛟》、《哭凤添》、《思乡怨》、《大阳关》、《孔雀展屏》、《闽海渔歌》等新创谱,合计十八套。
曲,是供演唱的散曲,由歌者手持拍板,在南音“四管”伴奏下演唱,具有南、北朝时期“相和歌”(“丝竹更相奏,执节者歌”)的演唱风格。其曲牌有230多种,曲目则达2000多首之多。
南音乐队编制,一般有“上四管”,即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和“下四管”,即响盏、雙音、四块、小叫。有时还加上玉暧(小唢呐)、笛子(品箫),成为“十音”。
南音的琵琶是上面所介绍的曲项四弦琵琶,演奏时保留了横抱手拨的古代演奏方式。
它的洞箫也称南箫,又叫“尺八”,但与日本的尺八又略有不同,较北方的箫短一些、粗一些。
二弦源自奚弦。奚弦是我国弓弦乐器的肇始者,奚弦在宋代才被广泛使用。但是,现在南音的二弦和清代的奚弦并不一样,倒是和宋代陈旸《乐书》中所绘的奚弦图形制相同。
中国民间的三弦有大小之分,小三弦又称“曲弦”、“南弦”,大三弦长一些,称“大鼓三弦”、“书弦”。南音所用的三弦是小三弦。
拍板又称檀板,据说起于魏晋时代。拍板也有多种形制,《旧唐诗》里记载的拍板“长阔如手,厚寸余”,《通典》记载的拍板也是“长阔如手,重十余枚”。而四川前蜀王建在成都老西门外的墓侧石刻中,有拍板六块,是唐代通行的小拍板。宋代陈旸的《乐书》中称拍板“大者九板,小者六板”。《明会典》记载的拍板则仅四片。而南音所用的拍板五块,厚仅二分,中间三块长26厘米,外面的两块长29厘米,宽度则在3—5厘米间。这说明南音的拍板是在从宋到明之间从六块演化为四块时产生的。
南音的曲本,以南音的工尺谱记,系以琵琶指法记录,由音符、指法与撩拍三部分组成。音符记于左一行,以“工六士一仪”表之;琵琶指法记号于中央行;以“。”表示拍,以“、”表示撩,记于右一行。南音的“工六士一仪”相当于宫商角徵羽。
南音音乐格调高雅。据传泉州人李光地为康熙重臣时,曾要家乡派五位南音高手入京,于御前演奏,得康熙赐匾“御前清曲”,并赐凉伞一顶。因此,现今南乐曲馆总要摆上一顶古代的凉伞,并称自己为“御前清客”。
南音后来随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因而在东南亚各国,在台湾、香港及澳门等地区,凡闽南人足迹所至较为集中的地方就有南音曲馆或社团。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二日,是郎君孟昶的生日,南音人都要齐聚曲馆举行仪式和会唱,以此来纪念他们的神明。
南音最早应是起于泉州,而后才传到漳州、厦门,再传到台湾、南洋去。明末清初以后,厦门港逐渐成为闽南最重要的出海口,成为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的出发地和归来的口岸,许多南音的大师也就纷纷齐聚厦门。十八世纪以后,南音的几位大师章小崖、林祥玉、林霁秋、纪经亩都世居于厦门。
1949年以后,纪经亩组建厦门南乐研究社、金风南乐团,成为新中国南音组织、研究、演出的领导者、先行者。尤其是在南音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上,他整理校订传统南音两册,编写初级南音教材三册,创作散曲五百多首,与人合作创作南音新谱《闽海渔歌》已成为南音界公认的第十四大谱,《沁园春·雪》、《迎龙小唱》蜚声全国乐坛,更成为五十年代南音的代表作。他整理旧曲重新创作的《感谢公主》,成为海内外弦友普遍传唱的曲目。1986年,纪经亩先生因病辞世,海内外南音弦友尊为“一代宗师”。
名师出高徒,在海内外南音界负有盛誉的白丽华、江来好、林玉燕和现在新加坡被誉为“琵琶圣手”的卓圣翔等都是在纪先生精心培育下成名的。
20世纪80年代以后,千年古乐南音又显现出新的活力。厦门、泉州、香港、菲律宾、台湾都举行过多次大型的南音大会唱。厦门南乐团与厦门歌舞剧院以南音守护神孟昶和花蕊夫人的故事联合创作演出了大型南音乐舞剧《南音魂》,又以白居易的诗《长恨歌》为题材联合创作演出大型南音乐舞《长恨歌》,后者并成为南音首个获国家文华奖的剧目。
2007年,南音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9年南音进入世界非遗名录,保护南音、传承南音成为政府和民间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