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性高校新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van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从1999年开始,基于解决扩大社会上存在的内需问题,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我国高校开始走上扩大招生规模之路。随着生源的持续增长,各大学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引进来自不同地区、毕业于不同院校的高层次高学历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所引发的一系列矛盾,顺应了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大部分教师基本上都没有受过专业的师范训练,在师范技能欠缺的条件下匆忙走上高校的教学岗位,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由此引发的后果令人堪忧。教师对教学设计不娴熟,教学能力薄弱,学生觉得无法适应新进教师的课程教学,不满的情绪充盈高校课堂,而新进教师也充满挫败感,这些都不利于高校的发展。基于此,结合对部分地方综合性院校青年教师的访谈和观察,从新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分析着手,试图分析目前新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求得解决策略,推进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二新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对新进教师有不同的定义,一般认为新进教师主要是指刚刚进入教育领域的工作年限不超过2年的教师。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一般的教学原理、教学方法,掌握初步的教学模式等,并熟练课堂教学步骤和各类教学场景,初步获得教学经验。对于新进教师来说,主要的任务在于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工作经验,而不是急于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新进教师更多的是以“受教育者”的身份存在,而不是承担“教育者”的角色。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方面。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的特点、某门学科的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事先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重要的教学因素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的能力;教学操作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在上述四种教学能力中,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准备的水平,影响到教学方案设计的质量。教学设计、教学操作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能力,也是最能体现教学艺术性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学能力诸成分中最高级的成分,它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控制执行者,而且是教学能力发展的内在机制。这四种能力互为关联。这几种能力的核心是教师把握学科本质的能力和调研学生的能力。[1]笔者认为在这四种能力的基础上还应加上教学研究与反思能力,相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这种能力对高校教师而言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高校教师以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获得更为深刻的教学理论,并为他人的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三地方综合性高校新进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岗前培训信息量过大,忽略教学能力培养内容
  目前每个高校都会对新进教师进行岗前培训,但是时间上各异,有的学校安排在开学前一周到两周,有的安排在期初,有的安排在期中,有的甚者安排在上岗半年到一年后。培训的时长也不一样,但总的说来岗前培训时间集中在1~3周之间。由于地方高校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就是安排在开学前一周进行为期1~2周的岗前培训,这种培训对于新进教师来说是很有益处的,不仅可以帮助新进教师初步了解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学校的学科专业情况,学校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还可以让教师之间尽快熟悉起来,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很有帮助。但是目前的岗前培训无论是新进教师个人还是学校都还不是非常重视,甚至有部分老师会找各种借口不参加。而参加的部分老师觉得迟早会熟悉工作,对岗前培训采取来听听的态度。部分新进教师错误地认为,岗前培训只是个形式,走个过场。造成这个问题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训的信息量过大,学校发展历史、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教学科研工作要求、人事要求、工资制度改革、地方特色等等囊括了学校所有的一切,在1~2周之内要求一个新进教师完全接受,那是非常难以做到的。特别是对于刚走出校门从来没有工作经验的教师来说,所听的内容还未与自身所经历的实际工作情景结合。因此,经常会发生类似的情况,明明在岗前培训上讲过的问题,但等到进入实际工作中时,这些新进教师又会询问老教师。对于培训者来说,似乎每个问题都很重要,但这对于新手教师来说,就是不知道哪个应该先掌握,哪个问题可以放一放。在岗前培训的过程中也会涉及教学工作的培训,但是主要集中于教学制度、教师教学考核、教学常规过程等方面,忽略了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内容讲授,这对于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没有实质上的指导作用。而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本可以结合地方特色来进行相关的教学能力的培训,但这个方面几乎很少涉及。
  2培养过程中重考核科研业绩,轻教学能力培养
  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是目前高校教师的两大任务,也是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对于地方高校来说,虽然很多高校的立足点是教学型大学,培养的是应用型、实践性人才,但是在关系教师晋级职称评比、关系教师评优等活动的教师考核中,却非常重视教师的科研工作考核。一般而言,只要新进教师的科研工作考核合格,那么最后的考核结果就是合格。应该说,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是并不矛盾的,教师可以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形成教学理论,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而科研工作可以为教学提供丰富的问题来源和解决方案。但是,当下高校将新进教师评价考核指标单方面的指向科研工作,这就导致高校教师致力于科研,忙于课题申报、科研论文及著作的写作,而对于教学工作,只能在科研过程中抽出一小部分时间来进行备课等活动,而对于教研教改活动总找各种借口逃脱,不用谈教学反思,也不用谈深入实践基地加强自己的教学知识和经验,这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是不利的。在地方教学型高校中,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如同科研能力培养一样,是一个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两翼,甚至教学能力还直接影响到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重视科研考核,忽视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从长远来看,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3旨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教研教改活动流于形式
  应该说教研教改活动是提升新进教师教学水平,进行教师间教学交流的最好途径。通过教研教改活动不仅可以帮助新进教师本人更全面的进行教学反思,也可以加强教师合作,这也是在教学工作方面做出成绩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目前的教研教改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青蓝工程”里的集体听课活动,集体备课活动、教学研讨活动、教学改革探讨、教改课题组开展的教研教改课题研究及实践活动等形式。从形式上看,这几种活动的意义明显,但实际上是由于高校重科研的整体氛围,教研教改活动需要付出长时间的跟踪研究,教研教改效益不容易在短时间内衡量。因此,新进教师对教研教改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参与教研教改的精力投入不足,教研教改研究及应用甚至容易出现中断的现象,造成了新进教师对教学能力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能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裹足不前,学生对新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高等问题。
  四新进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1分期进行专题形式的新进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岗前培训虽然有优点,但是缺乏目标性,一味的追求大而全的信息量,使得岗前培训失去最初的目标和意义。因而,地方高校因致力于创新新进教师培训模式,培训可以形成几个专题,有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人事工作、学生指导与服务工作等专题培训形式,新进教师可以在其中任选至少3个专题进行学习。而教学工作培训的侧重点放在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上。与此同时,培训还可以分期进行,不同学年的期初、期中等不同时段进行,专题内容也因此不同,新进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参加不同时期不同专题的培训,尤其是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密切相关的教学能力培训原则上应要求新进教师必须参加。
  2加大教学能力水平考核在教师评价中的权重
  公正客观的教师评价关系到教师的长远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评价的风向标就代表了教师努力的方向。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应该改变过分偏重学术研究评价的做法,毕竟人才培养是地方教学型高校发展的中心工作。因而在教师评价体系中,可以适当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权重,而不仅仅是教学课时工作量的要求,而更应该关注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的评价。例如,新进教师参加的教学实践活动、发表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类成果,进行教学研究讲座,参加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都可以作为教师评价的指标之一。
  3通过教研教改活动,提高教学能力
  地方综合型高校的教研教改活动不仅要定期进行,还需要主持人和参与者做好相关准备工作,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参加讨论,参与者也应多元化,不仅有讲授该课程的教师的参与,还可以邀请实践教学基地的专业人才提供意见。其中一些教学能力培养活动还可以邀请学生参与,毕竟教学中的另一个主体就是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反馈是很重要的参考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和建设教学能力提升团队,切实提高新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钟祖荣.现代教师学导论[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224-225.
其他文献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一是重视榜样的作用;二是重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榜样;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8-0040-02  一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期刊
[摘 要] 本论文的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分为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行为、专业适切性四个维度,分别从性别、年级、专业类型等几个方面。以问卷调查为支撑,分析大学生专业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提升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对策。  [关键词] 独立学院;专业认同;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8-0014-03  大学生对于本专业是否认同,
期刊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近年来虽有长足进步,然而其指导思想与实施方法尚有不足。本文从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出发,结合高校思政教育与美术教育融合的视角就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思政教育;美术教育;以美育人;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41
期刊
[摘 要] 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实施了主题为“实践·卓越·创新”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启蒙教育”活动,突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和创新育人,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工程型人才人文素養的养成和全面发展,更加强调校企合作和校外实践,打造出了人才培养品牌,开辟出了地方高校特色化办学的道路,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生存竞争力。  [关键词] 惠州学院;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启蒙教育诚恳  [
期刊
[摘 要] 毕业论文撰写是大学学业的最后一步,现代化、网络化的指导与动态监控显得极为重要。深刻理解PDCA循环的内涵及特点,通过总结PDCA循环法在S大学外语学院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中的实践教学,探讨高校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关键词] 毕业论文;PDCA;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8-0056-02  毕业论文是
期刊
随着大学生就业转入市场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应运而生,就业市场成为检验高校人才培养是否合格的“试金石”。中共中央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深刻理解“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如何通过创新,迎接新挑战,就成为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人才培
期刊
一解析以“德”为根的中国文化特质  文化即人化,是生物进化成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对外在物质世界和自身精神世界的认知和改造,是人类在社会发展历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支撑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灵魂脊梁、传承民族和历史进步的精气血脉。较之注重理性、重视科学思维、强调个体能力发展的西方文化特质,中国的文化特质则更偏重人文关怀、推崇天地人和、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格修炼,正如宋儒张横渠言:“
期刊
一美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及相关协会的学生资助研究工作  1867年美国成立的教育部(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从组织到实践为高等教育学生资助发展作出很大贡献,其中包括大量的资助调查和研究工作。教育部的中学后教育办公室包括三个部门,政策、规划与改革办公室(Policy,planning and Innovation),负责中学后政策改革、立法提议、预算公式及发展预
期刊
一“讲读写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基础  高校文科理论课教学中“讲读写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的。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活动相比,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均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与建构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
期刊
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快捷、广泛、形象、廉价、自由等特点,可以开阔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节约学习时间,但其负面影响也很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强化对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一网络信息传播对于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信息鱼龙混杂  在现实社会中,如果要向未定的人群发布信息,必须通过电视台、杂志社、报社和出版社等社会信息过滤系统,而且费用不菲,这些部门无疑起到了一个信息“看门人”的作用,对不良信息进行筛选,对公开的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