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低效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8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方法,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教学效率。本文分析小学作文教学低效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一、小学作文教学低效的原因
  导致小学作文教学低效的原因比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目标不科学。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重视作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制定的教学目标没有针对性,从而阻碍了小学作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第二,在作文教学中,为了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写作任务,一般情况下,教师会设定好格式,像三短一长式、四长一短式,导致学生的文章格式比较相似,甚至内容雷同。
  第三,写作其实就是生活再现的过程,学生要将情感、经历融入其中,确保文章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价值。但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重视理性分析和指导,虽然也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却未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不能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第四,教师不了解学生,不知道学生的喜好和学习情况,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大部分教师会根据教学经验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相同的教学手段授课,导致存在“两极化”的现象,作文教学低效的问题很难有效解决。
  除此之外,作文点评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点评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想办法指导学生改正。教师批改作文时,评语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如果教师一味地批评学生,不肯定他们作文中的亮点,揪住错误不放,会严重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不利于后面教学工作的开展,导致小学作文教学低效。
  二、提升小学作文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为了小学作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要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改的各项要求,摒弃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断改革和创新,以优化作文教学的效果。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指导学生用文字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掌握常见的写作形式,恰当处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把它们积累成写作素材,以便写作时运用。例如,教师可指导学生写请假条、申请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坚持提升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基本原则,换句话说写作要服务于生活,让写作和生活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避免教学目标和生活没有关系,学生没有实践机会。与此同时,教师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为作文教学的重点不仅是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写作和阅读习惯,具有审美和鉴赏等能力。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将上述能力融入其中,坚持以服务生活为基础,提升学生的文字运用能力。例如,以“猜猜他是谁”为题写作,教师要指导学生准确地描述生活中常见的人物,如警察、父母、同学、教师等。
  (二)采用多种手段
  当前教师可以运用的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教师应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虽然小学生各方面的基础都较为薄弱,但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能因写不出好文章就对其否定,要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爱上写作,进而写出好文章。教师应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善于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逐渐提升写作教學的效率。例如,以“我眼中的缤纷世界”为题写作,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可先用多媒体展示出当前社会现象,让学生了解大千世界的美丽,然后再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观察花草树木,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这种将多媒体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产生写作兴趣,从而跟上教师的授课节奏,提升教学效率。
  (三)全面了解学生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了解,依据学生的特点、个性化需求制定教学计划,从而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避免产生“两极分化”的问题。教师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和学生交流沟通,改变以往严肃的形象,让学生产生亲切感。还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发展阶段,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有较大的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例如,指导高年级的学生时,教师应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氛围中主动表达观点和想法。高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强,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教师要以指导为主,让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由于部分学生较为内向,羞于表达,教师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学生互动交流,确保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学习中,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以鼓励为主
  教师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会激发其学习潜能,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想提升教学效率,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重视评价工作,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努力。学生获得教师的称赞、肯定,能增强写作的信心,逐渐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发扬优势和长处,最终提升作文教学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点评以鼓励为主,并不代表不能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错误,要用委婉的语气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以便及时改正。
  总之,教师应正确地看待当前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及时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小学作文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没有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等。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为促进小学作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在学习上不够自觉,大多数时候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另外,小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对事情的理解和认识也较为肤浅,这些问题导致他们的语文成绩提升很慢,这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十分不利,而课外阅读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课外阅读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能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课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除了可以
期刊
语文是非常重要的科目,因为语文是语言学习以及语言运用等多种内容的总和,并且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学科,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语文,同时也了解了语文的分类,比如识字、阅读、写作等,而这其中写作最为复杂,因为写作不仅结合了前两者,还需要学生具有其他能力,难度较大。其实,写作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式,要让别人能看懂,最好能赏心悦目。为了
期刊
写作时,学生经常不知道该写什么和如何写,听说要写作,个个怨声载道,写作热情不足。勉强凑字数完成的作文,其质量可想而知,教师想指导都不知该从哪里入手。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素材积累不足,没有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针对上述问题,教师要组织读写结合的学习活动,将文本资源融入到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总结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不断提升写作能力。但是在运用文本资源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常常遇到各种问题,有的学
期刊
写作前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指导才更有针对性。所以在写作前,可以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一般可以是游戏、比赛、实驗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有了真切的体验,教师再进行指导,就轻松多了,而且这样的指导更有针对性。下面以观摩卜奎雷老师的《一次有趣的实验》为例,探讨体验在作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激活体验:趣味浓厚,目的明确  师:今天,老师要像刘谦一样,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我能把水杯里的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篇幅,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而逐渐增加,高年级的长篇课文越来越多。教学长篇课文时,往往会遇到学生阅读效率低、浪费课时等问题,教师要抓住长篇课文的教学规律,根据长篇课文的特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再畏惧学习长篇课文,从而大幅度提升教学效率。  一、把握长篇课文教学的重点  长篇课文不同于一般的课文,由于篇幅过长,学生通读一遍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很难对全文内容有较为深刻的理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外,写作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因为写作能力体现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是语言应用的直接体现。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经验,积极创新和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和沟通能力,激活写作思维。教师可以活用“随文练笔”,让学生借鉴范文中的写作技巧,不断提高作文水平,优化小学作文课堂。本文分析活用“随文练笔”,优化小学作文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