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花苑幼儿园)
摘 要:在传统的纸艺活动尤其是集体活动中,由于受到班级人数、环境、材料等的限制,教师的观察和指导非常有限,主要以幼儿操作为主。然而,纸艺活动的价值不仅仅是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其中所包含的教育内容是极为丰富、有价值的,而这些价值的体现离不开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有效的指导策略。另外,教育本身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必須体现其效益。只有通过观察获得真实、系统、有效的信息,教师才能提出合适的应对性教育策略。
关键词:观察;区域;探究
“纸艺”是幼儿园美术教学的一大种类。它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剪纸、撕纸、折纸、纸编、纸雕、团纸、卷纸等。在纸艺活动中,教师需成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和评价者,否则纸艺活动将无法真正促进幼儿发展。那么,教师如何应对在班容量大的情况下对每一位孩子进行观察及有效指导呢?下面根据我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进行分析说明。
一、有效的观察,客观的记录
观察是每次纸艺活动准备工作的基础,是教师介入幼儿活动的前提。在纸艺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观察的对象有材料和幼儿这两者。
1.对环境和材料投放的观察
教师要观察材料是否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在投放一种新材料的前期,我们应该关注这一材料对幼儿是如何激起兴趣的,寻找幼儿与材料之间的碰撞点,观察材料是否能促进幼儿的良好互动,是否能让大部分幼儿参与其中,来判断材料是否适宜。
2.对幼儿之间互动的观察
(1)有目的地观察,明确观察的方向
观察要将全体幼儿与个别幼儿相结合进行综合观察,同时可在纸艺活动区中就某一材料进行定点观察。如:观察幼儿行为发生的背景;观察和倾听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情绪情感,以及幼儿的发现等。
有了这些观察的方向,我们就能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从而及时获得有效的信息,并分析产生的原因,及时做出调整,使幼儿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2)客观记录观察结果
客观并真实的记录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表现中的各种积极因素,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东西,善于倾听幼儿的想法,客观记录和描述,不要带有教师主观的评价。
二、借助观察提升幼儿纸艺活动的内涵
1.借用区域的形式观察幼儿的个体状况,并给予幼儿适当的支持
纸艺活动得以持续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支持,而这些支持就是教师根据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后再给予适当、必要的帮助。纸艺活动主要通过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这两种形式开展,这两种活动形式都存在各自的利弊,恰巧它们之间又是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的。尤其是在纸艺活动的发展进程中,我们需借用“区域”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观察。但纸艺活动的开展同样也离不开集体活动的形式,它们之间是一个平等的关系,同时也是积极互动的。
在集体活动开展之前,先在区域里开展纸艺活动,并通过观察区域中幼儿的个体状况、发展水平以及幼儿间的互动情况,从中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已有经验、相关兴趣等,便于集体活动的开展,同时区域也是集体活动的延伸。通过观察区域活动中幼儿产生的兴趣和问题,可以引出新的活动,从而不断推动整个活动的进程。
2.建立教师观察和幼儿自我观察相结合的观察模式
这种模式的观察,可以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和兴趣倾向,制订出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方案,并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做出调整,从而保证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与同伴间的相互观察,了解自己的发展水平,并对自己的现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估,以帮助幼儿适时调整自己在活动中的策略。
三、发现纸艺活动的价值——探究是纸艺活动的基础和动力
幼儿的一切学习活动都重在探索,教师的直接讲授对幼儿来说只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幼儿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自己思考和探究,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案例:今天,我又给孩子们布置新的任务了——看示意图折小推车。之前,在孩子们开始看图折之前,我会和他们一起分析整张示意图。但这一次我并没有这样做,只是提醒他们先看虚线再看箭头,因为这是折纸示意图里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然而孩子们拿到示意图后就开始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开始一步步折起来。
纸艺活动和科学探究活动其实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这两种活动虽然领域不同,但它们之间有着相通的地方,那就是“探究”。幼儿的折纸技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就源于幼儿在活动中有了“探究”。我们的纸艺活动不仅仅是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探究”这两个字,这才是我们开展纸艺活动想要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而“纸艺”只是我们提供给幼儿的一个媒介。
总之,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使得教师的观察不再是片面、封闭的。每次的观察都能使幼儿的经验可以不断丰富,使幼儿能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云晓.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05.
[2][美]鲍里奇.教师观察力的培养:通向高效率教学之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刘维隽.站在孩子的高度[M].作家出版社,2011.
[4][美]科恩.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编辑 鲁翠红
摘 要:在传统的纸艺活动尤其是集体活动中,由于受到班级人数、环境、材料等的限制,教师的观察和指导非常有限,主要以幼儿操作为主。然而,纸艺活动的价值不仅仅是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其中所包含的教育内容是极为丰富、有价值的,而这些价值的体现离不开教师对幼儿的观察和有效的指导策略。另外,教育本身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必須体现其效益。只有通过观察获得真实、系统、有效的信息,教师才能提出合适的应对性教育策略。
关键词:观察;区域;探究
“纸艺”是幼儿园美术教学的一大种类。它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剪纸、撕纸、折纸、纸编、纸雕、团纸、卷纸等。在纸艺活动中,教师需成为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和评价者,否则纸艺活动将无法真正促进幼儿发展。那么,教师如何应对在班容量大的情况下对每一位孩子进行观察及有效指导呢?下面根据我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进行分析说明。
一、有效的观察,客观的记录
观察是每次纸艺活动准备工作的基础,是教师介入幼儿活动的前提。在纸艺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观察的对象有材料和幼儿这两者。
1.对环境和材料投放的观察
教师要观察材料是否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在投放一种新材料的前期,我们应该关注这一材料对幼儿是如何激起兴趣的,寻找幼儿与材料之间的碰撞点,观察材料是否能促进幼儿的良好互动,是否能让大部分幼儿参与其中,来判断材料是否适宜。
2.对幼儿之间互动的观察
(1)有目的地观察,明确观察的方向
观察要将全体幼儿与个别幼儿相结合进行综合观察,同时可在纸艺活动区中就某一材料进行定点观察。如:观察幼儿行为发生的背景;观察和倾听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情绪情感,以及幼儿的发现等。
有了这些观察的方向,我们就能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从而及时获得有效的信息,并分析产生的原因,及时做出调整,使幼儿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2)客观记录观察结果
客观并真实的记录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表现中的各种积极因素,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东西,善于倾听幼儿的想法,客观记录和描述,不要带有教师主观的评价。
二、借助观察提升幼儿纸艺活动的内涵
1.借用区域的形式观察幼儿的个体状况,并给予幼儿适当的支持
纸艺活动得以持续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支持,而这些支持就是教师根据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后再给予适当、必要的帮助。纸艺活动主要通过集体活动和区域活动这两种形式开展,这两种活动形式都存在各自的利弊,恰巧它们之间又是可以相互取长补短的。尤其是在纸艺活动的发展进程中,我们需借用“区域”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更加全面、细致的观察。但纸艺活动的开展同样也离不开集体活动的形式,它们之间是一个平等的关系,同时也是积极互动的。
在集体活动开展之前,先在区域里开展纸艺活动,并通过观察区域中幼儿的个体状况、发展水平以及幼儿间的互动情况,从中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已有经验、相关兴趣等,便于集体活动的开展,同时区域也是集体活动的延伸。通过观察区域活动中幼儿产生的兴趣和问题,可以引出新的活动,从而不断推动整个活动的进程。
2.建立教师观察和幼儿自我观察相结合的观察模式
这种模式的观察,可以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和兴趣倾向,制订出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方案,并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做出调整,从而保证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与同伴间的相互观察,了解自己的发展水平,并对自己的现状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估,以帮助幼儿适时调整自己在活动中的策略。
三、发现纸艺活动的价值——探究是纸艺活动的基础和动力
幼儿的一切学习活动都重在探索,教师的直接讲授对幼儿来说只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幼儿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自己思考和探究,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案例:今天,我又给孩子们布置新的任务了——看示意图折小推车。之前,在孩子们开始看图折之前,我会和他们一起分析整张示意图。但这一次我并没有这样做,只是提醒他们先看虚线再看箭头,因为这是折纸示意图里两个最重要的要素。然而孩子们拿到示意图后就开始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开始一步步折起来。
纸艺活动和科学探究活动其实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这两种活动虽然领域不同,但它们之间有着相通的地方,那就是“探究”。幼儿的折纸技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就源于幼儿在活动中有了“探究”。我们的纸艺活动不仅仅是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探究”这两个字,这才是我们开展纸艺活动想要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而“纸艺”只是我们提供给幼儿的一个媒介。
总之,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使得教师的观察不再是片面、封闭的。每次的观察都能使幼儿的经验可以不断丰富,使幼儿能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云晓.向孩子学习:一种睿智的教育视角[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05.
[2][美]鲍里奇.教师观察力的培养:通向高效率教学之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刘维隽.站在孩子的高度[M].作家出版社,2011.
[4][美]科恩.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记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