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庄及道家思想以崇尚自然为宗, 他们反对任何人为的东西,对文学艺术这类人文科学自然也在他们反对之列。但是,老庄的道家文艺思想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道家的文艺思想由于更多地涉及到艺术的内部规律,所以它有不少思想潜移默化为中国古代传统的审美好尚。
[关键字]老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有无虚实 庄子 虚静与物化 得意忘言
老庄及道家思想以崇尚自然为宗,他们反对任何人为的东西,对文学艺术这类人文科学自然也在他们反对之列。但反对归反对,在老庄的著作中,还是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些对中国古代文艺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思想。
一、老子的“大音希声”与“大象无形”
《老子》四十章中曾用"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三组语言来比喻大的道理玄奥难明。它本不是说明艺术问题,但它接触到了艺术的超妙境界,给予后代文艺创作和理论以深刻的影响。与儒家更多的重视文艺的外部规律不同,道家更多的关注文艺的内部规律。大音希声和大象无形虽然说的是两种现象,但道理却是一个,这就是建立在他的无和有,虚和实的关系上的一套理论。
老子说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蜒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就是无和有,虚和实之间的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在老子看来,这种相反相成,是以无和虚的作用更大,所以在他的著述中特别强调无和虚。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是建立在这个思想基础上的两对范畴。
先说大音希声,大音希声的字面意思是“宏大的声音是很小甚至是不能被人所听到的。”综合我们认为,“大音希声”所讲的实际上是音乐元素的有无繁简的问题,“希”是稀少之意,希声就是具体的音符稀疏,荀子所谓“《清庙》之歌,一倡三叹也。”也就是说音乐简单而质朴。
再说“大象无形”,“大象无形”与“大音希声”在理论上是相通的。形与象也是一对既有区别,又相互有所联系的范畴。其中“形”是具体的事物形态;“象”是对具体事物的映象和象征,通俗地理解,可以说就是图像,《易·系辞》说:“象也者,像也。”其中包含着人的想象的成分。他这里所说的是想象之象,因其在人脑中构想,故云无象。实际上老子所说的象应更进一层,指人的想象所生成的图像。所谓无物之象,是比喻言之,并非真的象是无物之象,而是物形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地步,所以才说是无形。这也与“大音希声”中音和声的关系一样,是老子有无相生,崇尚简洁的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
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大象无形”的理论对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象诗中的讲求含蓄简洁,甚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在有限的文字当中蕴含深厚的意蕴,就得力于老子的这种美学思想。在诗歌理论对唐人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宋人严羽的兴趣说;清人王士祯的神韵说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其它艺术形式象绘画,舞蹈,音乐,戏曲等民族艺术形式中,老子及其后的庄子都以他们的理论产生影响。
二、黑白、有无,虚实相生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又是虚实的统一。他们认为天地间充满虚空,就像风箱、山谷一样。这种虚空不是绝对的虚无,虚空中充满了“气”,正是这样的虚空,才有万物的流动、运动,才有不竭的生命。老子又认为任何事物不能只有实,而没有虚。就像盘子因为是空的,所有才能装东西,才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所以老子认为天地万物是“有无、虚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生生不息。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于中国绘画美学有很大的影响,“虚实结合”形成了中国美学的基础。总的来说:艺术必须要虚实结合,才能表现出生命,才能真实的反映真实的世界。在中国山水画的理论中,司空图的“诗品”把虚归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以虚就实,“超以象外”就是虚,计白当黑就是虚实相应的美学形式之一,黑色与空白的辨证关系奠定了中国画基本形式法则,使中国画艺术笔墨高度简炼,形成二维空间的画面特色。
庄子的思想很复杂,具体到文艺领域,他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崇尚自然,反对人力;主张无为,反对刻意。这种思想对他的文艺观产生重要影响。
(一)崇尚自然,反对人力的文艺观
从音乐上的“天籁”,绘画上的“解衣般礴”,可以清楚地看到庄子所追求的是不要人力的合乎自然的东西,所谓“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齐物》)这种追求自然天籁的审美理想,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很有影响,文学批评史上向来就有重视“自然”的一派,象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苏轼的《书黄子思集后》倡导的“如万斛泉水,不择地而出”以及其他理论家所提倡的反对刻意,重视主观兴发,一触即悟的创作主张,都可以看出庄子思想的印记。
(二)虚静与物化的创作论
与追求自然的审美理想相一致,在创作上,庄子强调虚静和物化的境界.他认为,作者要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在创作心态上首先必须保持虚静的状态,使心理调整到空灵,宁静,无知无欲,与物合一。这样就可以不假人力,直接地再现自然的原始状态,葆有“全美”。
(三)“得意忘言”
《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这可能是“得意忘言”的最早出处,意思是说得到了真意而忘掉了表达它的语言。得意忘言说在魏晋时期由于王弼等人的阐扬而成为玄学和一个重要内容.其后它又与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一起,构成一套对言,象,意的完整解说,对古代审美趣味中占主导地位的重含蓄,尚空灵,求简洁等一以当十的表现手法起了推动作用。
小结
总之,老庄的道家文艺思想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和“得意忘言”的理论影响到后世含蓄,尚简的审美趣味,这也是中国古代占主流地位的审美理想;二,崇尚自然,反对人力的创作理论成为中国古代相当一部分作家所追求的境界;三,虚静的理论对后世文艺心理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道家的文艺思想由于更多地涉及到艺术的内部规律,所以它有不少思想潜移默化为中国古代传统的审美好尚。
[参考文献]
[1]张磊.老庄思想的美学价值及对中国艺术之影响[J].美术大观,2008(02).
[2]史宏.谈道家美学思想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J].美学大观,2009(07).
[3]李天道.老子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潘运告.中国书画论丛书[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省淄博市)
[关键字]老子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有无虚实 庄子 虚静与物化 得意忘言
老庄及道家思想以崇尚自然为宗,他们反对任何人为的东西,对文学艺术这类人文科学自然也在他们反对之列。但反对归反对,在老庄的著作中,还是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些对中国古代文艺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思想。
一、老子的“大音希声”与“大象无形”
《老子》四十章中曾用"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三组语言来比喻大的道理玄奥难明。它本不是说明艺术问题,但它接触到了艺术的超妙境界,给予后代文艺创作和理论以深刻的影响。与儒家更多的重视文艺的外部规律不同,道家更多的关注文艺的内部规律。大音希声和大象无形虽然说的是两种现象,但道理却是一个,这就是建立在他的无和有,虚和实的关系上的一套理论。
老子说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蜒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就是无和有,虚和实之间的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在老子看来,这种相反相成,是以无和虚的作用更大,所以在他的著述中特别强调无和虚。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就是建立在这个思想基础上的两对范畴。
先说大音希声,大音希声的字面意思是“宏大的声音是很小甚至是不能被人所听到的。”综合我们认为,“大音希声”所讲的实际上是音乐元素的有无繁简的问题,“希”是稀少之意,希声就是具体的音符稀疏,荀子所谓“《清庙》之歌,一倡三叹也。”也就是说音乐简单而质朴。
再说“大象无形”,“大象无形”与“大音希声”在理论上是相通的。形与象也是一对既有区别,又相互有所联系的范畴。其中“形”是具体的事物形态;“象”是对具体事物的映象和象征,通俗地理解,可以说就是图像,《易·系辞》说:“象也者,像也。”其中包含着人的想象的成分。他这里所说的是想象之象,因其在人脑中构想,故云无象。实际上老子所说的象应更进一层,指人的想象所生成的图像。所谓无物之象,是比喻言之,并非真的象是无物之象,而是物形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地步,所以才说是无形。这也与“大音希声”中音和声的关系一样,是老子有无相生,崇尚简洁的哲学思想的具体表现。
老子的“大音希声”和“大象无形”的理论对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象诗中的讲求含蓄简洁,甚至“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在有限的文字当中蕴含深厚的意蕴,就得力于老子的这种美学思想。在诗歌理论对唐人司空图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宋人严羽的兴趣说;清人王士祯的神韵说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其它艺术形式象绘画,舞蹈,音乐,戏曲等民族艺术形式中,老子及其后的庄子都以他们的理论产生影响。
二、黑白、有无,虚实相生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又是虚实的统一。他们认为天地间充满虚空,就像风箱、山谷一样。这种虚空不是绝对的虚无,虚空中充满了“气”,正是这样的虚空,才有万物的流动、运动,才有不竭的生命。老子又认为任何事物不能只有实,而没有虚。就像盘子因为是空的,所有才能装东西,才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所以老子认为天地万物是“有无、虚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生生不息。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于中国绘画美学有很大的影响,“虚实结合”形成了中国美学的基础。总的来说:艺术必须要虚实结合,才能表现出生命,才能真实的反映真实的世界。在中国山水画的理论中,司空图的“诗品”把虚归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以虚就实,“超以象外”就是虚,计白当黑就是虚实相应的美学形式之一,黑色与空白的辨证关系奠定了中国画基本形式法则,使中国画艺术笔墨高度简炼,形成二维空间的画面特色。
庄子的思想很复杂,具体到文艺领域,他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崇尚自然,反对人力;主张无为,反对刻意。这种思想对他的文艺观产生重要影响。
(一)崇尚自然,反对人力的文艺观
从音乐上的“天籁”,绘画上的“解衣般礴”,可以清楚地看到庄子所追求的是不要人力的合乎自然的东西,所谓“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齐物》)这种追求自然天籁的审美理想,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很有影响,文学批评史上向来就有重视“自然”的一派,象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苏轼的《书黄子思集后》倡导的“如万斛泉水,不择地而出”以及其他理论家所提倡的反对刻意,重视主观兴发,一触即悟的创作主张,都可以看出庄子思想的印记。
(二)虚静与物化的创作论
与追求自然的审美理想相一致,在创作上,庄子强调虚静和物化的境界.他认为,作者要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在创作心态上首先必须保持虚静的状态,使心理调整到空灵,宁静,无知无欲,与物合一。这样就可以不假人力,直接地再现自然的原始状态,葆有“全美”。
(三)“得意忘言”
《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这可能是“得意忘言”的最早出处,意思是说得到了真意而忘掉了表达它的语言。得意忘言说在魏晋时期由于王弼等人的阐扬而成为玄学和一个重要内容.其后它又与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说一起,构成一套对言,象,意的完整解说,对古代审美趣味中占主导地位的重含蓄,尚空灵,求简洁等一以当十的表现手法起了推动作用。
小结
总之,老庄的道家文艺思想对后世文学批评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和“得意忘言”的理论影响到后世含蓄,尚简的审美趣味,这也是中国古代占主流地位的审美理想;二,崇尚自然,反对人力的创作理论成为中国古代相当一部分作家所追求的境界;三,虚静的理论对后世文艺心理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道家的文艺思想由于更多地涉及到艺术的内部规律,所以它有不少思想潜移默化为中国古代传统的审美好尚。
[参考文献]
[1]张磊.老庄思想的美学价值及对中国艺术之影响[J].美术大观,2008(02).
[2]史宏.谈道家美学思想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J].美学大观,2009(07).
[3]李天道.老子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潘运告.中国书画论丛书[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省淄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