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史文汇》2010年第12期刊登的《周总理视察石河子》一文,详细叙述了伟人周恩来总理于1965年7月到新疆石河子视察的情况。
1993年笔者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任资料科科长时曾经接待过前来参观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原政委葛先锋同志,他也曾断断续续讲述了周恩来那次视察石河子的情况,因此读了《周总理视察石河子》一文倍感亲切。然而,周恩来在那次视察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瞬间的永恒
2010年的国庆期间,笔者在一个夜间忽然接到一个从湖北省应城市打来的长途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沙哑的男声:“是老秦吗?李正兰在9月16日走了。她是又一次脑血栓,把她整个栓没了。”“她临终前唯一想着的是1965年7月6日她与周总理他们一起合影的大照片。去年她特意返回新疆石河子,当年参加合影的虽有300多人,但没有一个人还有这张照片,只有她保存了下来。现在捐给了你们的周总理纪念馆,希望馆里能复制一张寄来,挂到李正兰自家的客厅里,作为我们全家的传家宝。”
打电话的人叫孙子俊,是李正兰的丈夫,湖北应城人,在当地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楚剧演员。
李正兰是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钦工镇建华村人。1959年淮城工业学校停办后,身为学生的李正兰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去新疆支边,在新疆石河子生产建设兵团当上了一名农垦战士。由于她不怕苦累,积极工作,很快就加入了共青团并被选调到石河子招待所当餐厅服务员。
1965年7月5日,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出访巴基斯坦回国,来到石河子看望内地支边青年。周总理在石河子招待所用餐时意外碰上了李正兰这位淮安老乡,十分高兴。他握着李正兰的手久久不放,谈话间,周总理说,“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没有不爱他的家乡的”,“石河子的天和我们淮安的天不是一样地蓝吗?”周总理的这些话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传播久远。
第二天,周恩来在视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二十三团的农场和毛纺厂等结束后,在石河子招待所门前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兵团的领导、英模代表以及招待所工作人员一起合影留念。合影前,周恩来又特意把李正兰叫到自己身边。遵周恩来所嘱,当时参加合影的人每人都得到了这次合影的一米多长的大照片。
“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后,当地造反派挨家挨户查找这张照片,并在他们认为是“黑帮”“走资派”“叛徒”“反对毛主席的反革命分子”等的人脸上打上“××”,还命令凡是将这张照片挂在墙上的都取下来。李正兰一直把这张照片视为传家宝,在被造反派的人折腾一阵之后,她想到他们可能还会回来抢走或毁掉这张照片,可是这一米多长的照片实在没地方好藏。她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到粮站一下买回两个月的计划供应口粮——干面。又让爱人孙子俊从购货站买了一口大面缸。李正兰用白塑料布将照片包好放进缸底,再倒进买回的全部面粉,把大照片悄悄地藏了起来。
果然不出所料,因为孙子俊的家庭出身不好,他们很快就遭到了造反派的抄家,家里被翻箱倒柜地搜查,并追问那张大照片的下落。李正兰不顾凶险,谎说自己剪碎烧了,才支走了造反派。也是老天佑人,新疆地区气候干燥,照片圈缩在面缸底大半年,一点未霉变。“文革”一结束,李正兰就又把照片拿出,重新悬挂在自家客厅里。
1994年,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与随丈夫回到湖北应城的李正兰取得联系,将当年她与周恩来一起合影的大照片征集到纪念馆,成了周恩来纪念馆中一份珍贵的馆藏图片,也就是李正兰临终前念念不忘的这张照片。以下为李正兰生前回忆。
幸福的接见
那是1965年7月5日,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出访回国,在途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时,不顾旅途劳累,来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农场看望由内地来新疆支边的青年。
中午,他们代表团一行和新疆及我们兵团的领导等一起在兵团石河子招待所餐厅就餐。我因家庭出身好,又是共青团员,就被选为餐厅主桌服务员。开饭时,总理幽默地说:“今天你们掏钱我请客,大家一定要多吃点!”我一见是周总理,高兴极了。上菜时,我就想问总理好,又想大声对他说:“总理,我也是淮安人呢!”可是,不知是由于我太激动,还是因未见过世面而太拘谨,一直没敢和周总理打招呼。在上第六道菜时,兵团政委张仲瀚将军忽然指着我高兴地说:“总理,这姑娘还是你的老乡呢。”总理笑着点了点头,用他那慈祥的目光对我说:“好,今天老乡招待我,我一定要吃得更多些。”总理那么和蔼可亲,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所以我高兴得只是笑,也不晓得如何回答。
吃完饭,周总理接见餐厅工作人员,他同我们一一握手,当他走到我面前时,就亲切地抓住我的手说:“小姑娘,你家是江苏还是浙江的?”我一听总理问我话,心怦怦地直跳,满脸发热,声音很低地回答说:“江苏的。”
“江苏什么地方的?”
“淮安的。”
“淮安的?”周总理见我点了点头,他那一双智慧的大眼立刻放出了欣喜的光芒,他用力地摇着我的手说:“那更是老乡了。刚才我在八楼见到几位扬州姑娘,和她们拉了一会儿家常,没想到这里还有我们淮安的姑娘。”周总理的那股亲热劲,就像我老家的一位平常长辈一样,终于使我消除拘谨、鼓足勇气说:“总理,您好!”
“好,大家都好。”总理爽朗地笑着。
“你叫什么名字?”总理紧了紧握着我的手,接着问我。
“我叫李正兰。”
“是木下加子李,正大光明的正,兰花的兰?”
我不好意思地点着头。
“到底还是老乡的话听得懂,你们看,我都猜对了。”总理非常高兴地笑着说,“你老家是淮安城里还是乡下?”
“是淮安北乡钦工的。”
“噢,是乡下的农民出身,那比我强,我是城里的官僚家庭出来的。”周总理幽默风趣的话把在场的人都逗得笑了。笑声中陈毅副总理用他的四川腔大声插话说:“他是你们淮安城里附马巷的,那条巷子从前出过附马,现在又出总理,你们淮安尽出能人啊!”人们又是一阵哄笑。
“你是什么时候到新疆来的?”总理接着问我。
“是1959年支边来的。”总理的亲切使我完全恢复了平静,心也不再跳得那么厉害了,拘束已完全消失。 “噢,到新疆6年了,你想过家吗?”总理问我。
“有时会想家。”我回答。
“是的,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没有不爱他的家乡的。我离家已经50多年了。”他一边说着,一边还伸出手,叉开五指比划着。
周总理深情地凝视着我,语重心长地说,青年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远离父母,投身边疆建设,很光荣。但在边疆工作一定要尊重兄弟民族,和边疆的兄弟民族搞好团结,扎根边疆,安心边疆建设。“新疆和我们江苏都是好地方。新疆还是我们祖国的西北大门。我们都有责任把她建设好。”“你看,石河子的天和我们淮安的天不是一样地蓝嘛!”总理说这些话时,我心里明白,他老人家不仅是在教育我,也是在教育所有那些到大西北支边的青年人。
看着我们这先后离开淮安的一老一少,听着周总理那既富人情又富哲理的亲切话语,在场的人们都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你去过北京吗?”周总理见气氛似乎有点严肃,就又同我扯上了家常。我告诉他,来新疆前曾在北京集中学习过一个月。总理听后对我说,你以后再去北京可以找我,“我会很欢迎你的。我们是老乡嘛!”这时,在旁边的陈毅副总理又插话说:“要是门卫不让你进,你就说‘是总理叫我来的,不信你们去问陈毅。’我保证给你做证明。”大家一听又都大笑了起来,那气氛、那情景,我这一辈子也忘不了。
下午两点,周总理还要去视察我们石河子垦区的农场和毛纺厂以及我们农八师的二十三团,在张仲瀚等领导同志的一再轻声催促下,周总理才松开握着我的手,又忙着去厨房和炊事员以及其他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
偎依在膝下
第二天,也就是1965年7月6日,将要离开石河子的周总理和大家一起在招待所大门口照相。参加的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陪同领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团级以上的许多干部,支边青年代表,劳动模范,加上原先没有安排,由总理临时提议的石河子招待所的炊事员、服务员等总共有300多人。照相前,人们都想靠近周总理,只好由工作人员安排。周总理亲自打招呼,他把新疆自治区和生产建设兵团的领导安排坐中间,然后他在前排靠右边一点的地方落了座。这时,我离他还隔有五六个人。他一眼看见了我,就笑着站起来向我招手:“老乡,你过来,到我面前来。”人们都羡慕地给我让道,我就像孩子似的来到周总理的身边,蹲到总理的面前。由于拘谨和害羞,我蹲得离周总理稍微远了一点,周总理就跟我开玩笑说:“老乡,你可不要把我的脚踩了呀!”我转身一看,我和总理之间还有半步远,空着很大的距离,就连忙又挪了挪身子,依偎到他的身前膝下。总理那轻松恢谐的话语饱含着浓浓乡情,爽朗的笑声流露出他的喜悦和愉快,在场的大伙儿都被逗乐了。
“咔嚓!”摄影师按下了照相机快门,留下了我这个普通的淮安姑娘偎依在周总理面前的珍贵照片,也留下了照片上300多张幸福的笑脸。
周总理走后,为周总理住宿房间服务的服务员告诉我,她送茶水发现总理皮鞋后跟的里边有个亮点,在电灯光的照射下特别明显。仔细一瞧,才发现是修补的鞋钉被磨亮了。她经总理陪同人员的同意后,将总理的鞋拿出去让鞋匠修理好,顺便放进一双新鞋垫。总理发觉后,还特意让他的陪同人员向服务员代为道谢。
1994年我和丈夫孙子俊回乡探亲时,把这张仅剩的合影捐给了周总理纪念馆,期望透过照片背后的那段故事让家乡人和更多的人都能知道周总理那缕缕的乡思和乡情。
(责编 唐越)
1993年笔者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任资料科科长时曾经接待过前来参观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原政委葛先锋同志,他也曾断断续续讲述了周恩来那次视察石河子的情况,因此读了《周总理视察石河子》一文倍感亲切。然而,周恩来在那次视察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瞬间的永恒
2010年的国庆期间,笔者在一个夜间忽然接到一个从湖北省应城市打来的长途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沙哑的男声:“是老秦吗?李正兰在9月16日走了。她是又一次脑血栓,把她整个栓没了。”“她临终前唯一想着的是1965年7月6日她与周总理他们一起合影的大照片。去年她特意返回新疆石河子,当年参加合影的虽有300多人,但没有一个人还有这张照片,只有她保存了下来。现在捐给了你们的周总理纪念馆,希望馆里能复制一张寄来,挂到李正兰自家的客厅里,作为我们全家的传家宝。”
打电话的人叫孙子俊,是李正兰的丈夫,湖北应城人,在当地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楚剧演员。
李正兰是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钦工镇建华村人。1959年淮城工业学校停办后,身为学生的李正兰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去新疆支边,在新疆石河子生产建设兵团当上了一名农垦战士。由于她不怕苦累,积极工作,很快就加入了共青团并被选调到石河子招待所当餐厅服务员。
1965年7月5日,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出访巴基斯坦回国,来到石河子看望内地支边青年。周总理在石河子招待所用餐时意外碰上了李正兰这位淮安老乡,十分高兴。他握着李正兰的手久久不放,谈话间,周总理说,“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没有不爱他的家乡的”,“石河子的天和我们淮安的天不是一样地蓝吗?”周总理的这些话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传播久远。
第二天,周恩来在视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二十三团的农场和毛纺厂等结束后,在石河子招待所门前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兵团的领导、英模代表以及招待所工作人员一起合影留念。合影前,周恩来又特意把李正兰叫到自己身边。遵周恩来所嘱,当时参加合影的人每人都得到了这次合影的一米多长的大照片。
“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后,当地造反派挨家挨户查找这张照片,并在他们认为是“黑帮”“走资派”“叛徒”“反对毛主席的反革命分子”等的人脸上打上“××”,还命令凡是将这张照片挂在墙上的都取下来。李正兰一直把这张照片视为传家宝,在被造反派的人折腾一阵之后,她想到他们可能还会回来抢走或毁掉这张照片,可是这一米多长的照片实在没地方好藏。她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到粮站一下买回两个月的计划供应口粮——干面。又让爱人孙子俊从购货站买了一口大面缸。李正兰用白塑料布将照片包好放进缸底,再倒进买回的全部面粉,把大照片悄悄地藏了起来。
果然不出所料,因为孙子俊的家庭出身不好,他们很快就遭到了造反派的抄家,家里被翻箱倒柜地搜查,并追问那张大照片的下落。李正兰不顾凶险,谎说自己剪碎烧了,才支走了造反派。也是老天佑人,新疆地区气候干燥,照片圈缩在面缸底大半年,一点未霉变。“文革”一结束,李正兰就又把照片拿出,重新悬挂在自家客厅里。
1994年,淮安周恩来纪念馆与随丈夫回到湖北应城的李正兰取得联系,将当年她与周恩来一起合影的大照片征集到纪念馆,成了周恩来纪念馆中一份珍贵的馆藏图片,也就是李正兰临终前念念不忘的这张照片。以下为李正兰生前回忆。
幸福的接见
那是1965年7月5日,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出访回国,在途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时,不顾旅途劳累,来到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农场看望由内地来新疆支边的青年。
中午,他们代表团一行和新疆及我们兵团的领导等一起在兵团石河子招待所餐厅就餐。我因家庭出身好,又是共青团员,就被选为餐厅主桌服务员。开饭时,总理幽默地说:“今天你们掏钱我请客,大家一定要多吃点!”我一见是周总理,高兴极了。上菜时,我就想问总理好,又想大声对他说:“总理,我也是淮安人呢!”可是,不知是由于我太激动,还是因未见过世面而太拘谨,一直没敢和周总理打招呼。在上第六道菜时,兵团政委张仲瀚将军忽然指着我高兴地说:“总理,这姑娘还是你的老乡呢。”总理笑着点了点头,用他那慈祥的目光对我说:“好,今天老乡招待我,我一定要吃得更多些。”总理那么和蔼可亲,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所以我高兴得只是笑,也不晓得如何回答。
吃完饭,周总理接见餐厅工作人员,他同我们一一握手,当他走到我面前时,就亲切地抓住我的手说:“小姑娘,你家是江苏还是浙江的?”我一听总理问我话,心怦怦地直跳,满脸发热,声音很低地回答说:“江苏的。”
“江苏什么地方的?”
“淮安的。”
“淮安的?”周总理见我点了点头,他那一双智慧的大眼立刻放出了欣喜的光芒,他用力地摇着我的手说:“那更是老乡了。刚才我在八楼见到几位扬州姑娘,和她们拉了一会儿家常,没想到这里还有我们淮安的姑娘。”周总理的那股亲热劲,就像我老家的一位平常长辈一样,终于使我消除拘谨、鼓足勇气说:“总理,您好!”
“好,大家都好。”总理爽朗地笑着。
“你叫什么名字?”总理紧了紧握着我的手,接着问我。
“我叫李正兰。”
“是木下加子李,正大光明的正,兰花的兰?”
我不好意思地点着头。
“到底还是老乡的话听得懂,你们看,我都猜对了。”总理非常高兴地笑着说,“你老家是淮安城里还是乡下?”
“是淮安北乡钦工的。”
“噢,是乡下的农民出身,那比我强,我是城里的官僚家庭出来的。”周总理幽默风趣的话把在场的人都逗得笑了。笑声中陈毅副总理用他的四川腔大声插话说:“他是你们淮安城里附马巷的,那条巷子从前出过附马,现在又出总理,你们淮安尽出能人啊!”人们又是一阵哄笑。
“你是什么时候到新疆来的?”总理接着问我。
“是1959年支边来的。”总理的亲切使我完全恢复了平静,心也不再跳得那么厉害了,拘束已完全消失。 “噢,到新疆6年了,你想过家吗?”总理问我。
“有时会想家。”我回答。
“是的,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没有不爱他的家乡的。我离家已经50多年了。”他一边说着,一边还伸出手,叉开五指比划着。
周总理深情地凝视着我,语重心长地说,青年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远离父母,投身边疆建设,很光荣。但在边疆工作一定要尊重兄弟民族,和边疆的兄弟民族搞好团结,扎根边疆,安心边疆建设。“新疆和我们江苏都是好地方。新疆还是我们祖国的西北大门。我们都有责任把她建设好。”“你看,石河子的天和我们淮安的天不是一样地蓝嘛!”总理说这些话时,我心里明白,他老人家不仅是在教育我,也是在教育所有那些到大西北支边的青年人。
看着我们这先后离开淮安的一老一少,听着周总理那既富人情又富哲理的亲切话语,在场的人们都觉得心里热乎乎的。
“你去过北京吗?”周总理见气氛似乎有点严肃,就又同我扯上了家常。我告诉他,来新疆前曾在北京集中学习过一个月。总理听后对我说,你以后再去北京可以找我,“我会很欢迎你的。我们是老乡嘛!”这时,在旁边的陈毅副总理又插话说:“要是门卫不让你进,你就说‘是总理叫我来的,不信你们去问陈毅。’我保证给你做证明。”大家一听又都大笑了起来,那气氛、那情景,我这一辈子也忘不了。
下午两点,周总理还要去视察我们石河子垦区的农场和毛纺厂以及我们农八师的二十三团,在张仲瀚等领导同志的一再轻声催促下,周总理才松开握着我的手,又忙着去厨房和炊事员以及其他服务人员一一握手、道谢。
偎依在膝下
第二天,也就是1965年7月6日,将要离开石河子的周总理和大家一起在招待所大门口照相。参加的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陪同领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团级以上的许多干部,支边青年代表,劳动模范,加上原先没有安排,由总理临时提议的石河子招待所的炊事员、服务员等总共有300多人。照相前,人们都想靠近周总理,只好由工作人员安排。周总理亲自打招呼,他把新疆自治区和生产建设兵团的领导安排坐中间,然后他在前排靠右边一点的地方落了座。这时,我离他还隔有五六个人。他一眼看见了我,就笑着站起来向我招手:“老乡,你过来,到我面前来。”人们都羡慕地给我让道,我就像孩子似的来到周总理的身边,蹲到总理的面前。由于拘谨和害羞,我蹲得离周总理稍微远了一点,周总理就跟我开玩笑说:“老乡,你可不要把我的脚踩了呀!”我转身一看,我和总理之间还有半步远,空着很大的距离,就连忙又挪了挪身子,依偎到他的身前膝下。总理那轻松恢谐的话语饱含着浓浓乡情,爽朗的笑声流露出他的喜悦和愉快,在场的大伙儿都被逗乐了。
“咔嚓!”摄影师按下了照相机快门,留下了我这个普通的淮安姑娘偎依在周总理面前的珍贵照片,也留下了照片上300多张幸福的笑脸。
周总理走后,为周总理住宿房间服务的服务员告诉我,她送茶水发现总理皮鞋后跟的里边有个亮点,在电灯光的照射下特别明显。仔细一瞧,才发现是修补的鞋钉被磨亮了。她经总理陪同人员的同意后,将总理的鞋拿出去让鞋匠修理好,顺便放进一双新鞋垫。总理发觉后,还特意让他的陪同人员向服务员代为道谢。
1994年我和丈夫孙子俊回乡探亲时,把这张仅剩的合影捐给了周总理纪念馆,期望透过照片背后的那段故事让家乡人和更多的人都能知道周总理那缕缕的乡思和乡情。
(责编 唐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