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32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ong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肺栓塞(PE)患者的基础疾病、误诊原因及诊治方法。方法:对32例PE采用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PE以老年患者居多,基础疾病以心肺血管疾病最多见,其次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骨科手术。临床表现呈多样性、非特异性,常易漏诊、误诊。误诊原因主要为对肺栓塞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诊断手段落后。采用多种诊断手段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率,降低误诊率。抗凝、溶栓治疗效果显著。结论:肺栓塞仍然是一种误诊率高的疾病,对PE的诊疗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肺栓塞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误诊
  
  资料与方法
  
  1992年6月~2008年4月收住的PE患者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22~75岁,平均48±12岁;急性PE14例,慢性PE18例;病程1天~0.5年。
  症状体征:同时有PE三联征(胸痛,呼吸困难,咯血)者仅4例(12.5%);不典型呼吸困难,胸闷,心悸者23例(71.9%);晕厥6例(18.8%);猝死4例(12.5%)。体征多为呼吸急促,心动多速,各占65.6%和56.3%;有下肢静脉曲张者11例(34.4%);肺部啰音者12例(37.5%),发热6例(18.8%),下肢水肿12例(37.5%),其中单侧水肿6例(18.8%)。
  X线征象:17例患者经胸部X线检查,14例出现不典型肺部阴影,3例有少量胸腔积液,6例有肺动脉干增宽,3例正常。
  心电图:有典型SⅠQⅢTⅢ者仅3例(9.4%),而绝大多数表现为非特异性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肺型P波等。
  血气检查:23例患者治疗前行血气检查,其中Ⅰ型呼衰9例(39.1%),Ⅱ型呼衰2例(8.7%)。70mmHg>PaO2>60mmHg 7例(30.4%),80 mmHg>PaO2>71mmHg 3例(13.0%),PaO2>80mmHg 2例(8.7%)。
  超声检查:26例患者中17例发现下肢静脉有血栓形成,9例有右心房室扩大,7例有肺动脉高压。
  D-二聚体(D-dimer)检测:32例患者均抽血作此项检查,26例D-dimer>500μg/L,阳性率81.2%;2例>200μg/L,4例阴性。
  放射性核素通气/肺灌注扫描:9例行此项检查,5例报告有通气正常而肺动脉呈灌注缺损,诊断率55.6%。
  增强CT扫描:11例患者进行此项检查,均报告有肺动脉血栓形成,诊断率100%。
  治疗与预后:一旦确诊PE,立即给予抗凝或溶栓等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治愈3例(9.4%),好转25例(78.1%),猝死4例(12.5%)。猝死4例中,骨科手术2例(术后2~3天),普外科手术1例(术后8天),孕产妇1例。猝死4例均做尸检,证实为肺动脉血栓栓塞3例、羊水栓塞1例。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和构成比表示。
  
  结 果
  
  PE常见于各科疾病,本组32例中骨科手术10例(31.3%),普外科手术1例(3.1%),外伤5例(15.6%),下肢静脉曲张11例(34.4%),高血压2例(6.3%),肺心病6例(18.8%),冠心病10例(31.3%),糖尿病9例(28.1%),腹部手术3例(9.4%),风心病4例(12.5%),心力衰竭5例(15.6%)。
  误诊情况:32例中有20例误诊为其他疾病,总误诊率62.5%,其中慢性PE误诊占75.0% (15例),急性者占25.0%(5例)。误诊为心绞痛10例(31.3%),心肌梗死4例(12.5%),急性心肌炎、肺部感染各2例,各占6.3%;心衰、肺心病各1例,各占3.1%。
  
  讨 论
  
  国内研究发现,有50%~70%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者可能发生肺栓塞[1]。对于有慢性心肺疾病、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或手术后患者,只要患者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均应警惕PE的发生。对手术患者,要提高对DVT及PE的认识,加强预防措施,如合理应用抗凝药、止血药,鼓励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制动等。
  肺栓塞的临床症状虽缺乏特异性,但发病常表现为突发性呼吸困难、胸膜炎样胸痛、咯血、右心功能恶化、晕厥、休克,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对PE诊断有一定意义,特别是有高危因素病例出现以上症状,更有意义。而临床所谓典型的“肺梗死三联征”,在临床病例中出现率不高,故诊断意义并不大。体格检查应注意有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体征,如颈静脉充盈或怒张、P2>A2、三尖瓣收缩期杂音、肝肿大、下肢凹陷性水肿等[2]。
  PE患者多数心电图、X线表现也不典型,它们的价值在于排除其他相关疾病。D-dimer检测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故可将其作为一种排查手段。假阴性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①如患者血栓性疾病病史较长(>14天),纤溶活性的丧失,D-二聚体水平可能正常。②如果栓子较小,如腓静脉血栓、亚肺段的PE等,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能正常。 
  螺旋CT肺血管造影目前作为诊断PE的首选,具有安全快捷、敏感性特异性都好,并且可以同时检查DVT和肺的其他病变等优点[3],值得在PE诊断中推广使用。
  文献报道未被诊断的PE病死率为60%,未经治疗的PE病死率为30%~40%,诊断后经治疗病死率为7%~10%[4]。本组PE4例死亡,死亡率12.5%,可能与本组抗凝、溶栓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关。
  PE猝死率高,易与心脑血管疾病混淆,应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综合考虑和分析病人的临床表现及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及时诊治,才能有效地降低误漏诊率和病死率,减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洪昭光,张维君,房芳.肺栓塞的流行病学.中华心血管杂志,2001,29(5):260-261.
  2 何权瀛,谭星宇.肺栓塞与肺血栓栓塞症.新医学,2006,37(9):565-566.
  3 刘双.肺栓塞诊断治疗的研究进展.心脏病学实践2007.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76-477.
  4 孔丽丽.46例肺栓塞临床诊治分析.首都医药,2006,7:32-33.
其他文献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速与交流,即人与人间交流意见、观点、情况或感情的过程,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也是新护理模式下提高工作质量的手段,护士的语言具有特殊的职业要求,除了要达到交流信息,沟通感情的作用外,还能起到治疗作用,现将护患沟通技巧体会报告如下。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引起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选择132例脑出血病人,观察使用甘露醇后,病人的尿常规、尿素氮、肌酐。分析甘露醇对肾脏的损害。结果:年龄较大,甘露醇用量偏高,原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易出现急性肾损伤。结论:甘露醇可引起与剂量有关的可逆行肾损害,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肾功能指标,尽早预防并予以治疗。  关键词 甘露醇 脑出血 肾损害  doi:10.3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MMSE对157例患者进行痴呆程度测评,并对影响VD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评定。结果:战略部位的卒中易致血管性痴呆,其发病率和卒中灶数目与卒中次数成正相关。结论: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是由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决定的,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显著提高VD的治疗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vascular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儿童中枢性尿崩症的脑部影像表现,并探讨临床相关性。方法:复习36例儿童中枢性尿崩症的临床资料,对其CT或(和)MRI检查的脑部影像表现及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生殖细胞瘤6例,颅咽管瘤5例,下丘脑胶质瘤2例,垂体腺瘤2例,郎罕氏细胞组织增生症5例;28例行MRI检查病例中,除了2例具有正常垂体后叶T1加权像高信号外,26例垂体后叶T1加权像高信号均消失,其中垂体小、发育不良8例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直肠癌细胞凋亡及c-erbB-2癌基因表达与直肠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TUNEL及SP法对106例直肠癌进行细胞凋亡及c-erbB-2癌基因表达检测,并分别以已知阳性对照切片作为阳性对照。结果:不同分化程度直肠癌中,细胞凋亡及c-erbB-2的阳性率不同。分化程度高,则细胞凋亡率高;分化程度低,则c-erbB-2阳性率高。同时有细胞凋亡和c-erbB-2阳性表达的几率在
期刊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 骨折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218  临床资料  2006年3月~2009年12月收治骨质疏松症合并骨折患者86例,男25例,女61例;年龄52~86岁,60岁以下女性2例,60~69岁男女患病为1例和7例,70~79男女患病为16例和29例,80岁以上男女患病为8例和23例。桡骨远端骨折57例,腰椎骨折14例,股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5.241  哺乳期妇女的营养需要  热能:乳母的营养素除要满足乳母自身的能量代谢需要以外,还要供给分泌乳汁过程消耗的能量和本身所含的能量。每升乳汁含能量2928.8kJ,乳汁的能量转化效率约80%,故共约需机体提供3765.6kJ,才能满足合成1L乳汁所需的能量。在正常妊娠条件下,妊娠期储备的脂肪可为泌乳提供约1/3的能量(8
期刊
摘 要 目的:通过测定47例大肠癌患者对5-氟脲嘧啶(5-Fu)、奥沙利铂(L-OHP)、卡铂(CBP)、顺铂(DDP)、丝裂霉素(MMC) 5种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试验,探讨肿瘤药敏试验对大肠癌患者个体化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终点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法(TECIA)。结果:对肿瘤组织的平均抑制率由高到低依次为5-Fu>L-OHP>MMC>CBP>DDP,联合用药的抑制率为L-OH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脑科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并研究其主要耐药机制。主要是A型克隆株,对头孢菌素和碳青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主要是由于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  关键词 院内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 同源性 耐药机制    资料和法    病例和菌株来源:28株鲍曼不动杆菌系2004年4月~2005年10月由我院脑科监护室分离得到,均来自痰液标本。  培养基:哥伦比亚血琼脂基础、M
期刊
材料与方法    标本来源:2004年1月以来拟诊为NGU的青浦区各医院性病科、皮肤科、泌尿科以及妇科送检标本1094例。  标本采集:女性以细头拭子插入宫颈口3~5cm,旋转1周后取出;男性患者在未小便4~5小时后采集尿道3~5cm处拭子。标本采集后立即接种于培养基中。标本采集前1周应避免使用抗生素。  试剂和仪器:Mycoplasmaics kit解脲支原体分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