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识别食品包装上藏的「毒」?
食品的包装问题一直以来都未曾从公众的视线中落下帷幕,近日有媒体曝光致癌荧光物质竟然在大多一次性餐具中广泛存在,而市场上大量宣称「可降解、环保、淀粉基」的餐盒其实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一时间引发人们广泛热议。究竟食食品包装上还有多少有毒「陷阱 」?人们要如何防范?
食品包装材料种类
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必须有适当的阻隔性,如油脂食品要求高阻氧性和阻油性;干燥食品要求高阻湿性;芳香食品要求高保香性;而果品、菜类鲜活食品又要求包装有一定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透过性。此外,食品包装材料还要有良好的抗拉伸强度、耐撕裂、耐冲击等机械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应与内装食品发生化学反应,确保食品安全。另外,还要有较高的耐温性,适合食品的高温消毒和低温储藏等特点。
常用的食品包装材料:纸、塑料、金属、玻璃
包装新材料及技术
活性包装材料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较普遍应用于新鲜食品和加工食品领域,如应用于外卖披萨饼、韩国泡菜的包装。
纳米包装新技术
它能阻塞那些缩短食品保质期的有害气体进入,其主要优点是薄膜能够保持透明性。目前还处在研究阶段。
新型高阻隔包装材料
运用于要求高阻隔性保护的加工食品如加工肉类包装,也运用于真空包装、充气包装,如常见的薯片、薯条、花生米等。
可食性包装薄膜
主要应用于柑橘、苹果、梨、番茄、甜椒、黄瓜等果蔬食品的保鲜包装,也用于糖果包装,胶囊包装。
食品问题大梳理
荧光剂超标
近日媒体爆料发现香飘飘奶茶杯、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桶等在内的产品荧光物质含量超标。另外,放置在纸杯、纸碗、纸餐盒内的合格证小标签,也被检出荧光物质含量极高。
危害:荧光增白剂一旦与人体中的蛋白质结合,很难通过正常代谢排到体外。同时,会极大削弱免疫力及伤口愈合能力,一旦在人体中积蓄过量,除对肝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危害外,还会诱发细胞癌变,是潜在致癌因素之一。
PC奶瓶遭禁令
欧盟发表声明称,自2011年3月1日起,欧盟开始禁止使用含双酚A(BPA)的婴儿塑料奶瓶,其理由为双酚A奶瓶会诱发婴儿性早熟。
如何应对:消费者应尽量选购不含双酚A的产品,玻璃奶瓶最好不要带颜色。新买的奶瓶要在热水里煮三到五分钟,这样会把一些有害物质溶解出来,减少有害物质在奶瓶里的含量。
塑料奶瓶多以PC材质为主,而PC奶瓶多含双酚A
双酚A
简称双酚基丙烷(BPA),是聚碳酸酯PC的重要原料,在加热时能析出到食物和饮料当中
可能扰乱人体代谢过程,对婴儿发育、免疫力有影响,甚至致癌;有雌性荷尔蒙效果,可能导致婴儿出现女性化变化
一次性发泡餐盒乙酸超标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部分一次性非发泡餐具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特别是乙酸和正己烷蒸发残渣超标严重。
危害:长期使用的人群体内易形成胆结石、肾结石或重金属中毒、肝系统病变、消化不良、神经中枢系统紊乱,严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甚至致癌等严重后果。
彩色“三无”塑料吸管
一些小摊贩使用的吸管外包装袋上没有任何标识,属于“三无”产品。
危害:这些“三无”塑料吸管,生产原料可能用的是工业级聚乙烯,或是废塑料等。这种吸管容易产生低分子的有害物质,比如致癌物萘,以及大量对肝脏有损害作用的小分子乙烯。长期使用会影响人的肝脏,导致血液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
透明PVC保鲜膜使用要注意
生产食品保鲜膜的原料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和聚偏二氯乙烯(PVDC)。其中PVC保鲜膜因有塑化剂,被国家列为限制类别,且规定“不能直接包装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
危害:增塑剂如果在体内长期累积,会引发激素失调,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危害健康。
如何应对:为增加PVC保鲜膜的柔软度和粘附力,生产企业会添加增塑剂,聚乙烯(PE)保鲜膜一般黏性和透明度较差,用手揉搓以后容易打开,而聚氯乙烯(PVC)保鲜膜则透明度和黏性较好,用手揉搓以后不易展开。
瓶装水和饮料问题多
夏日,有车一族常在车辆后备箱存着一箱矿泉水;日常生活中也常见箱箱矿泉水或者饮料在无遮挡的地方晒太阳。
危害:PET瓶容易发生材质老化并释放有毒物质,长期饮用会引起慢性中毒;若饮料中同时含有维生素C与苯甲酸,暴晒后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苯。
如何应对:司机最好自带水杯,喝凉白开;买矿泉水、瓶装饮料时,尽量买小瓶装的,存放时避免日照,保持阴凉,存放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月。汽车内,前挡风玻璃处温度最高,最不宜储存水;后备箱不通风,因此同样不适宜储存水。
消费者如何识别食品包装说明?
塑料瓶是我们日常接触频率最高的食品包装之一。
瓶底都会有三角形标志,标志内标注着从1到7的数字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其耐热至70℃易变形,长时间重复使用可能会释放出有害物质
HDPE(高密度聚乙烯)
不要循环使用,比如用来作为水杯,或者用来作储物容器装其他物品
PVC(聚氯乙烯)
常见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
LDPE(低密度聚乙烯)
保鲜膜、塑料膜等多用这种材质
PP(聚丙烯)
微波炉餐盒采用这种材质制成
PS(聚苯乙烯)
用于制造碗装泡面盒、发泡快餐盒
PC及其他类
常见水壶、太空杯、奶瓶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小心有异味、易掉色的包装,加热方便面、奶茶等食物时尽量去掉包装。消费者在选择鉴别时要学会“一看二闻三动手”。
一看:看外包装上的标识信息,纸杯的颜色不要过于鲜艳,最好选用没有印刷的纸杯;纸杯对着光线看不要有杂质。
二闻:闻纸杯有没有刺鼻的异味,特别是油墨的味道,或者是发霉的味道。
三动手:动手捏一下,好的纸杯很硬,有回弹性,劣质的纸杯往往捏了以后很软,没有回弹性能,一捏就扁了。
食品的包装问题一直以来都未曾从公众的视线中落下帷幕,近日有媒体曝光致癌荧光物质竟然在大多一次性餐具中广泛存在,而市场上大量宣称「可降解、环保、淀粉基」的餐盒其实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一时间引发人们广泛热议。究竟食食品包装上还有多少有毒「陷阱 」?人们要如何防范?
食品包装材料种类
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必须有适当的阻隔性,如油脂食品要求高阻氧性和阻油性;干燥食品要求高阻湿性;芳香食品要求高保香性;而果品、菜类鲜活食品又要求包装有一定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透过性。此外,食品包装材料还要有良好的抗拉伸强度、耐撕裂、耐冲击等机械性能;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应与内装食品发生化学反应,确保食品安全。另外,还要有较高的耐温性,适合食品的高温消毒和低温储藏等特点。
常用的食品包装材料:纸、塑料、金属、玻璃
包装新材料及技术
活性包装材料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较普遍应用于新鲜食品和加工食品领域,如应用于外卖披萨饼、韩国泡菜的包装。
纳米包装新技术
它能阻塞那些缩短食品保质期的有害气体进入,其主要优点是薄膜能够保持透明性。目前还处在研究阶段。
新型高阻隔包装材料
运用于要求高阻隔性保护的加工食品如加工肉类包装,也运用于真空包装、充气包装,如常见的薯片、薯条、花生米等。
可食性包装薄膜
主要应用于柑橘、苹果、梨、番茄、甜椒、黄瓜等果蔬食品的保鲜包装,也用于糖果包装,胶囊包装。
食品问题大梳理
荧光剂超标
近日媒体爆料发现香飘飘奶茶杯、统一老坛酸菜牛肉面桶等在内的产品荧光物质含量超标。另外,放置在纸杯、纸碗、纸餐盒内的合格证小标签,也被检出荧光物质含量极高。
危害:荧光增白剂一旦与人体中的蛋白质结合,很难通过正常代谢排到体外。同时,会极大削弱免疫力及伤口愈合能力,一旦在人体中积蓄过量,除对肝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危害外,还会诱发细胞癌变,是潜在致癌因素之一。
PC奶瓶遭禁令
欧盟发表声明称,自2011年3月1日起,欧盟开始禁止使用含双酚A(BPA)的婴儿塑料奶瓶,其理由为双酚A奶瓶会诱发婴儿性早熟。
如何应对:消费者应尽量选购不含双酚A的产品,玻璃奶瓶最好不要带颜色。新买的奶瓶要在热水里煮三到五分钟,这样会把一些有害物质溶解出来,减少有害物质在奶瓶里的含量。
塑料奶瓶多以PC材质为主,而PC奶瓶多含双酚A
双酚A
简称双酚基丙烷(BPA),是聚碳酸酯PC的重要原料,在加热时能析出到食物和饮料当中
可能扰乱人体代谢过程,对婴儿发育、免疫力有影响,甚至致癌;有雌性荷尔蒙效果,可能导致婴儿出现女性化变化
一次性发泡餐盒乙酸超标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部分一次性非发泡餐具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特别是乙酸和正己烷蒸发残渣超标严重。
危害:长期使用的人群体内易形成胆结石、肾结石或重金属中毒、肝系统病变、消化不良、神经中枢系统紊乱,严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甚至致癌等严重后果。
彩色“三无”塑料吸管
一些小摊贩使用的吸管外包装袋上没有任何标识,属于“三无”产品。
危害:这些“三无”塑料吸管,生产原料可能用的是工业级聚乙烯,或是废塑料等。这种吸管容易产生低分子的有害物质,比如致癌物萘,以及大量对肝脏有损害作用的小分子乙烯。长期使用会影响人的肝脏,导致血液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
透明PVC保鲜膜使用要注意
生产食品保鲜膜的原料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和聚偏二氯乙烯(PVDC)。其中PVC保鲜膜因有塑化剂,被国家列为限制类别,且规定“不能直接包装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
危害:增塑剂如果在体内长期累积,会引发激素失调,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危害健康。
如何应对:为增加PVC保鲜膜的柔软度和粘附力,生产企业会添加增塑剂,聚乙烯(PE)保鲜膜一般黏性和透明度较差,用手揉搓以后容易打开,而聚氯乙烯(PVC)保鲜膜则透明度和黏性较好,用手揉搓以后不易展开。
瓶装水和饮料问题多
夏日,有车一族常在车辆后备箱存着一箱矿泉水;日常生活中也常见箱箱矿泉水或者饮料在无遮挡的地方晒太阳。
危害:PET瓶容易发生材质老化并释放有毒物质,长期饮用会引起慢性中毒;若饮料中同时含有维生素C与苯甲酸,暴晒后会产生有毒的致癌物质苯。
如何应对:司机最好自带水杯,喝凉白开;买矿泉水、瓶装饮料时,尽量买小瓶装的,存放时避免日照,保持阴凉,存放时间不要超过一个月。汽车内,前挡风玻璃处温度最高,最不宜储存水;后备箱不通风,因此同样不适宜储存水。
消费者如何识别食品包装说明?
塑料瓶是我们日常接触频率最高的食品包装之一。
瓶底都会有三角形标志,标志内标注着从1到7的数字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其耐热至70℃易变形,长时间重复使用可能会释放出有害物质
HDPE(高密度聚乙烯)
不要循环使用,比如用来作为水杯,或者用来作储物容器装其他物品
PVC(聚氯乙烯)
常见雨衣、建材、塑料膜、塑料盒等
LDPE(低密度聚乙烯)
保鲜膜、塑料膜等多用这种材质
PP(聚丙烯)
微波炉餐盒采用这种材质制成
PS(聚苯乙烯)
用于制造碗装泡面盒、发泡快餐盒
PC及其他类
常见水壶、太空杯、奶瓶
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要小心有异味、易掉色的包装,加热方便面、奶茶等食物时尽量去掉包装。消费者在选择鉴别时要学会“一看二闻三动手”。
一看:看外包装上的标识信息,纸杯的颜色不要过于鲜艳,最好选用没有印刷的纸杯;纸杯对着光线看不要有杂质。
二闻:闻纸杯有没有刺鼻的异味,特别是油墨的味道,或者是发霉的味道。
三动手:动手捏一下,好的纸杯很硬,有回弹性,劣质的纸杯往往捏了以后很软,没有回弹性能,一捏就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