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是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美术学科在形成学生创新精神和技能技法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如何使美术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来呈现,使美术作业涵盖面更广,能有较大想象探索余地;表现手法具有选择性、开放性,能适合不同个性和不同程度的学生;能让学生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并保持开放的心态去轻松体验,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想象、创新、个性、探索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是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美术学科在“发展学生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创新精神和技能技法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美术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它追求的是情感与技法的融合,个性的张扬,表达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差异性,情感的独特性。如此等等,都需要通过作业实践来检验教学的效果。而且,作业实践过程对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学习习惯也是最最有效的。为此,在美术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尤其重要。如何使美术作业内容涵盖面广,能有较大想象探索余地,其表现手法具有选择性、开放性,能适合不同个性和不同程度的学生,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切入点。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使学习成为有趣味的,灵活的,同时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去轻松体验、去有效探索。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改变。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设计出不同要求的作业。让学生逐渐建立自己独立思考的方法,同时个性化地表现技能技巧,能较好的反映学生的独创精神、想象能力、判断能力。具体作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宽知识视野, 启发想象
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较好的锻炼,光凭课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每课必须结合教材补充大量文字和图片来充实教材内容,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丰富知识层面,使学生在大量的信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素材,并综合运用这些素材,组织构思画面。这些资料的来源一是从网上搜索下载,二是师生去图书馆借阅,三是到影象书店去寻找。实际上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探询的过程,也是作品的构思形成过程。再通过课堂信息的全面展示,使资源共享,也是一次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把师生收集的有关图片和数据等信息做成课件,再讲解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找到灵感。在后来的创作绘画中,学生思维很活跃,表现的内容也很宽泛,画出了很多构思奇异、想象丰富的精美作品。
二、写生添加、扩散想象
学生长期凭空想象,很容易对形象简单化,概念化。平时结合创作主题,让学生先写生,后添加,或先临摹主体形象,再通过写生补充背景、道具等其他内容。这样画出来的作品比较生动、比较真实、也降低了绘画难度,学生容易上手。画出的作品也更加丰富、更有个性。
我们在以环保为主题的“保护动物植物绘画展览”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树木、花草画好,老师再提供一些珍稀动物图片,让学生加进画面,有些同学先画动物,再通过写生添加背景。这样做学生不会感到畏手畏脚,其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画面的构成组织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又增强了环保意识。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三、善于借鉴,发散想象
借鉴发散联想也是一种训练创造思维的有效方法。学生接触范围受限,知识面也相对偏窄,加上创作经历又少,在创造想象中有时会“短路”或者“炒现饭”的情况出现。为使学生少走弯路,较快的找到表现作品的最佳方法,引导学生向大师学习,借鉴大师的创作思维和表现手法,使之成为解决“短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比如在点、线、面构成组合中,学习毕加索《提琴与葡萄》等作品中的方法,把物体打散再重新构成新画面。有时借鉴达利作品中种种梦幻异象构想或拉舍尔作品中图与地的相互转换渐变的独特形式,以及各种矛盾空间的循环变化等等,还有斑纳、高更、梵高等充满激情、对比强烈的色彩关系,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现代时空观念在设计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这些妙不可言构思意图,诱发学生创造出有趣的、变化无穷的、充满奇异想象的美术作品来。
四、重叠组合、变异想象
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于直接的、平铺直叙的具象构成思维方式,不容易换一个角度去设想思考问题。其实,当你一但跳出某个层面从另外的角度看的时候,发现原来竟是那么的简单和幼稚。绘画也是这样,我们的思维都有一个惰性习惯,一但形成,就很不容易改变它,习惯走“老路”。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经常改变方法,比如,把毫不相干的形象通过重叠或透叠生出新的艺术形象,再从新形象中去发散联想,构成作品。把一些有关无关的形象随意放置一起,打破学生原有的想法,再从中寻找新的形象,这样做的结果是,有时会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充满趣味,偶然的特殊效果,学生又从中获得新的灵感,再次进入新的创作兴奋阶段。
五、综合运用知识, 多维想象
我们以往的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的独立性、过于注重知识点的难度和深度、章节之间分得较细,知识综合横向联系太少,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偏弱,要么顾此失彼、主次不分;要么无序堆积、杂乱无章,学生作业的画面效果简单单薄。为此,调整课程,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综合联想思维能力的锻炼很有必要。在平面构成设计教学中,我们作了如下尝试:把每学期分散的点、线、面、色彩等内容集中连贯一起,加强点、线、面、色彩综合设计运用和创意想象,要求学生先确定主题、再结合主题学习基础知识,组织画面的黑白、疏密、节奏、色彩的冷暖变化等关系,把几周的作业练习集中一张作品来做。经过几周反复调整练习,学生终于画出了变化统一、对比协调,有节奏、有韵律、有较强形式感的作品来。
六、逆向思维,对比想象
对比是绘画中常用的美学法则,如何恰当地运用它,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教学效果,需要我们经常想办法,动脑筋。如在色彩基础知识课程中,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色彩三要素的对比关系,我们设计了一组逆向思维作业练习,(1)运用色相对比关系,分别画出以绿色为主调的《春》和以红色为主调《秋》;(2)运用明度对比关系,分别画出《柔和》与《躁动》的色彩感觉;(3)运用纯度对比关系,分别画出《朦胧》与《强烈》的色彩关系。在线的设计练习中,为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线的不同视觉感受,设计了《杂乱》与《宁静》、《秩序》与《变化》等系列作业给学生做。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学生对形、色、黑白、疏密、节奏等艺术视觉元素的对比关系更加敏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
总之,绘画构成的形式是多样的,方法是多变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体验,多动脑,勤动手,经常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创新状态,不断追求新的起点,寻求新的表现方法,养成求新变异的思维习惯,就经常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就能画出充满创意好作品来。
参考文献:
《为了民族的腾飞——基础课程改革解读》
《美术新课程标准》,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如何使美术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来呈现,使美术作业涵盖面更广,能有较大想象探索余地;表现手法具有选择性、开放性,能适合不同个性和不同程度的学生;能让学生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并保持开放的心态去轻松体验,最终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想象、创新、个性、探索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是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美术学科在“发展学生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创新精神和技能技法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美术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它追求的是情感与技法的融合,个性的张扬,表达形式的多样性、丰富性、差异性,情感的独特性。如此等等,都需要通过作业实践来检验教学的效果。而且,作业实践过程对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学习习惯也是最最有效的。为此,在美术教学中,作业的设计尤其重要。如何使美术作业内容涵盖面广,能有较大想象探索余地,其表现手法具有选择性、开放性,能适合不同个性和不同程度的学生,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切入点。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现,使学习成为有趣味的,灵活的,同时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去轻松体验、去有效探索。
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和改变。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设计出不同要求的作业。让学生逐渐建立自己独立思考的方法,同时个性化地表现技能技巧,能较好的反映学生的独创精神、想象能力、判断能力。具体作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宽知识视野, 启发想象
要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较好的锻炼,光凭课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每课必须结合教材补充大量文字和图片来充实教材内容,拓宽学生知识视野,丰富知识层面,使学生在大量的信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素材,并综合运用这些素材,组织构思画面。这些资料的来源一是从网上搜索下载,二是师生去图书馆借阅,三是到影象书店去寻找。实际上收集资料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探询的过程,也是作品的构思形成过程。再通过课堂信息的全面展示,使资源共享,也是一次合作交流的学习机会。把师生收集的有关图片和数据等信息做成课件,再讲解展示给学生看、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找到灵感。在后来的创作绘画中,学生思维很活跃,表现的内容也很宽泛,画出了很多构思奇异、想象丰富的精美作品。
二、写生添加、扩散想象
学生长期凭空想象,很容易对形象简单化,概念化。平时结合创作主题,让学生先写生,后添加,或先临摹主体形象,再通过写生补充背景、道具等其他内容。这样画出来的作品比较生动、比较真实、也降低了绘画难度,学生容易上手。画出的作品也更加丰富、更有个性。
我们在以环保为主题的“保护动物植物绘画展览”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树木、花草画好,老师再提供一些珍稀动物图片,让学生加进画面,有些同学先画动物,再通过写生添加背景。这样做学生不会感到畏手畏脚,其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画面的构成组织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又增强了环保意识。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三、善于借鉴,发散想象
借鉴发散联想也是一种训练创造思维的有效方法。学生接触范围受限,知识面也相对偏窄,加上创作经历又少,在创造想象中有时会“短路”或者“炒现饭”的情况出现。为使学生少走弯路,较快的找到表现作品的最佳方法,引导学生向大师学习,借鉴大师的创作思维和表现手法,使之成为解决“短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比如在点、线、面构成组合中,学习毕加索《提琴与葡萄》等作品中的方法,把物体打散再重新构成新画面。有时借鉴达利作品中种种梦幻异象构想或拉舍尔作品中图与地的相互转换渐变的独特形式,以及各种矛盾空间的循环变化等等,还有斑纳、高更、梵高等充满激情、对比强烈的色彩关系,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现代时空观念在设计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这些妙不可言构思意图,诱发学生创造出有趣的、变化无穷的、充满奇异想象的美术作品来。
四、重叠组合、变异想象
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于直接的、平铺直叙的具象构成思维方式,不容易换一个角度去设想思考问题。其实,当你一但跳出某个层面从另外的角度看的时候,发现原来竟是那么的简单和幼稚。绘画也是这样,我们的思维都有一个惰性习惯,一但形成,就很不容易改变它,习惯走“老路”。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经常改变方法,比如,把毫不相干的形象通过重叠或透叠生出新的艺术形象,再从新形象中去发散联想,构成作品。把一些有关无关的形象随意放置一起,打破学生原有的想法,再从中寻找新的形象,这样做的结果是,有时会出现一些预料不到的、充满趣味,偶然的特殊效果,学生又从中获得新的灵感,再次进入新的创作兴奋阶段。
五、综合运用知识, 多维想象
我们以往的教学过于强调学科的独立性、过于注重知识点的难度和深度、章节之间分得较细,知识综合横向联系太少,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偏弱,要么顾此失彼、主次不分;要么无序堆积、杂乱无章,学生作业的画面效果简单单薄。为此,调整课程,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综合联想思维能力的锻炼很有必要。在平面构成设计教学中,我们作了如下尝试:把每学期分散的点、线、面、色彩等内容集中连贯一起,加强点、线、面、色彩综合设计运用和创意想象,要求学生先确定主题、再结合主题学习基础知识,组织画面的黑白、疏密、节奏、色彩的冷暖变化等关系,把几周的作业练习集中一张作品来做。经过几周反复调整练习,学生终于画出了变化统一、对比协调,有节奏、有韵律、有较强形式感的作品来。
六、逆向思维,对比想象
对比是绘画中常用的美学法则,如何恰当地运用它,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教学效果,需要我们经常想办法,动脑筋。如在色彩基础知识课程中,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色彩三要素的对比关系,我们设计了一组逆向思维作业练习,(1)运用色相对比关系,分别画出以绿色为主调的《春》和以红色为主调《秋》;(2)运用明度对比关系,分别画出《柔和》与《躁动》的色彩感觉;(3)运用纯度对比关系,分别画出《朦胧》与《强烈》的色彩关系。在线的设计练习中,为使学生较好地理解线的不同视觉感受,设计了《杂乱》与《宁静》、《秩序》与《变化》等系列作业给学生做。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学生对形、色、黑白、疏密、节奏等艺术视觉元素的对比关系更加敏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
总之,绘画构成的形式是多样的,方法是多变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体验,多动脑,勤动手,经常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创新状态,不断追求新的起点,寻求新的表现方法,养成求新变异的思维习惯,就经常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就能画出充满创意好作品来。
参考文献:
《为了民族的腾飞——基础课程改革解读》
《美术新课程标准》,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