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信息疫情”带来全民焦虑,健康焦虑从特殊的个体疾病变为用户在线搜寻健康信息中的认知危机.本文对近年健康焦虑与在线信息搜寻研究分析讨论,发现无论是立足认知行为理论展开的“焦虑为因搜寻为果”研究,还是立足风险传播理论展开的“搜寻为因焦虑为果”研究,都无法完整描述二者关系,因此提出从“情绪-行为-情绪”全过程理解二者影响机制,以“动机”和“能力”为划分标准,总结出两条具体影响路径.
【机 构】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疫情”带来全民焦虑,健康焦虑从特殊的个体疾病变为用户在线搜寻健康信息中的认知危机.本文对近年健康焦虑与在线信息搜寻研究分析讨论,发现无论是立足认知行为理论展开的“焦虑为因搜寻为果”研究,还是立足风险传播理论展开的“搜寻为因焦虑为果”研究,都无法完整描述二者关系,因此提出从“情绪-行为-情绪”全过程理解二者影响机制,以“动机”和“能力”为划分标准,总结出两条具体影响路径.
其他文献
大家常讲近四十年以西方为代表的主流新闻理论有一定的政治偏向,有很强的现代化意识形态指向,甚至是冷战意识指向.我的感受是,这些政治偏向和它在知识质量上的低水平是挂钩的——为了与冷战的现代化意识形态保持一致,为了将西方市场新闻业的规范塑造成普适性原则,它们往往会对历史材料进行大幅度的筛选和重组.比如,在主流的新闻历史和理论叙述中,特定时代和环境中的欧美新闻业被描述为逐步开放进步的、新闻本位的、专业主义的.我们需要对复杂的历史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压低知识质量的反智过程.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在今天的中国提出这样的任务,可谓正当其时、恰逢其时.这种战略性课题,放在过去不大可能提出来,即便提出来也不大可能完成.而今天不同了,这样的课题既有必要提出,也有可能完成.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传播学界的经典理论,但在新的舆论传播环境下,“反沉默螺旋”现象出现.在新媒体时代,“反沉默螺旋”一方面有效地避免了“多数的暴虐”现象的发生,维持着网络社会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也存在被一些非理性少数派利用的情况,从而成为极端性舆论轰炸的工具.因此,探索“沉默的螺旋”与“反沉默螺旋”之间的张力关系,理性看待新媒体舆情,是当下新媒体舆论传播研究的重点.
从媒介发展逻辑来看,截屏技术是摄影技术再媒介化的形式,已成为一种新的媒介并嵌入日常社会化信息传播中.但截屏传播将个体或小群体内的传播活动从“后台”转移到“前台”,私人领域公开化传播,带来语境崩塌、真实性消解、信息传播失控、隐私侵犯及长期监视压力等问题.
暖新闻的报道与传播对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缓解内心焦虑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具体实践中,暖新闻报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媒体工作者的认识错误.对此,媒体应重新认识“暖新闻”,从内涵认知、报道力度、内容价值等方面来重构报道模式,从而提升其传播价值.
在算法广泛渗透于社会各领域的时代,基于用户偏好的算法推荐逐渐成为互联网新闻分发的主要方式,涵盖“个性化定制”的客户端成为网民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其无法准确判断信息价值且不断进行同质化内容推送,信息茧房再次引发关注.本文探讨信息茧房负效应在算法推荐下的具体表现,并提供“破茧”之策.
本文以抖音与微博中关于两会的热点内容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媒介平台的传播偏向.通过媒介环境学的视角,阐释了平台间技术选择和交互界面设计,如何塑造用户对内容的接收状态和参与方式,以及如何进一步影响到用户对内容的态度倾向.
如今媒体业态迅速变化,产业边界不断消失与重塑,联动化、生态化与可持续化成为当下时尚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本文基于时尚媒体的发展现状与困境,借鉴生物学生态系统理论与三螺旋理论,探讨时尚媒体的创新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