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与中国房地产业发展

来源 :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ydi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在由乡村向城镇转移的第三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就会对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产生影响。根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要素配置方式变迁,这一阶段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即二元经济结构时期和劳动市场一体化时期。在二元经济结构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和资本的相对短缺,决定了进城农村剩余劳动力工资水平极其低下,未能对城镇房地产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只有当经济发展接近或越过刘易斯转折点,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逐渐消失,中国由二元经济结构时期过渡到劳动市场一体化时期之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稀缺价值才会得到体现,工资水平才会得到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进城农村剩余劳动力才会有能力在城镇安家落户。这必然会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亦是中国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又一个崭新空间。
其他文献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是在原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的,经历了三十年的光辉岁月,下设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政治发展研究所、国际事务研究所、考选制度研究所,有13个博士、硕士点,2个全国普通高校重点学科——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外政治制度,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熊月之认为,中国传统城市与欧洲古代城市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自古以来城乡文化一致性、城乡行政一体性的特点没有改变;即使近代通商口岸的出现,强烈地冲击了中国传统城市的体制,但城乡文化一致性在通商口岸仍有顽强表现,城乡行政一体性在非通商口岸依然存在。戴一峰认为,目前城市史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视野——内向性视野和外向性视野,而中国的大多数学者更偏好于内向性视野,应当在今后的城市史研究中大力提倡内向性视野与外向性视野的交叉并用。张利民认为,近代以来城乡对立的关系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出现城乡发展脱节、城乡差别迅速扩
近年来,我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呈现出活跃的发展态势,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期发表几位学者关于成人教育学科的价值与意义、成人教育学科的特点和独立性、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如何完善等问题的见解,以期引起进一步的研讨。
和谐一般是指(异质的)个体在(相对)整体中共生与发展的状态,经济和谐则主要考察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经利益与行为的协调而达到的共生与发展。经济和谐的利益基础是人际间利益,它不仅存在于以“看不见的手”引导下的无成本的、先天和谐的市场交易机制,同样存在于以“看得见的手”引导下实现有成本的、后天和谐的经济组织中,从而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经济体系中。人际间利益既包括理性的个人为了实现人际间的和谐而支付的成本,又包括这种成本支付所带来的未分配到相关个人的收益,这种利益不论是以外部性、公共物品,还是以法人财产或者组织“租”的形
巴赫金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阐扬所建构起来的复调理论,具有深刻的人学内涵。这一理论强调,每个人生存位置的独特性造成了个体生存的差异性和价值的多样性,生活世界是不同个体众声喧哗形成的复调世界。因此,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与他人的共在,“我”的生存离不开“他人”,“我”必需通过倾听“他人”的声音,并与“他人”对话交锋才能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我”也必需借助“他人”的眼光、倾听“他人”的评判,积极地与“他人”对话才能清晰地认识自己,描绘出自己的完整形象。据此,生活于现实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复调人生。了解此理论的
万老师,您好。作为一位在中外关系史、明史、白银货币史等研究领域和全球化、晚明社会变迁等重要问题上颇有建树的学者,您的求学经历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我注意到,您步入史学殿堂并以之为终生志业,不单有深厚的家学渊源,还较早受到多位史学前辈的亲身教导,其影响贯穿于您的研究选题和成果著述中,延续至今。
2005年中国教育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研究领域有新的拓展,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创新教育理论、加快教育学科建设以及推动教育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报告主要依据2005年度有关报刊刊载的论文,对若干前沿与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
唐宋变革既是一个政治、经济转型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文化转型的过程。从宋代儒家和历家关于历法争论这一具体角度切入,可以发现,两者在关于历理和历数、上古历元和近世历元、左旋和右旋等问题上发生过分歧争论。宋儒普遍认为,汉唐以来,历法参杂“夷法”,雅正精义遗失,导致历差,他们在内心建构出一个完美精确的三代“古历”,以恢复雅正传统为己任,把探寻古历中的精髓“历理”作为终极理想,着重进行历法的理论探索,并希望据此制出完美无差的历法,作为他们复兴儒学和开创治世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形成所谓“儒家之历”。宋儒以这一想象的完
畲族与“中原移民”以及古越土著所构成的多维时空关系,是东南区域社会文化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东南地方文献中“蛮獠-畲”叙事的再解读表明,畲族的历史不仅仅是一个族名继替或族体延续的过程,还是一个“畲/汉”边界流动的过程。与之同步展开的,则是不同时空背景下的生态经济变化、文化实践、族群认同以及历史记忆的不断重构。这一过程实际上塑造了明清以后该地区族群关系的基本格局以及地方社会的结构和文化面貌;而隐藏在这一过程背后的,则是整个东南区域从“豪酋社会”演变为“家族社会”的一个基本“结构转型”。
王承绪,男,江苏江阴人,生于1912年,历任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学院教育系主任,杭州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合作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编委及“比较教育和外国教育”部分的副主编,并合作编写了新中国第一部《比较教育》教材,先后出版《伦敦大学》、《比较教育学史》、《中外教育比较史纲》、《教育原理》、《民主主义与教育》、《高等教育系统》、《别国的学校与我们的学校》等专著、编著、译著二十余部,发表论文四十余篇。1993年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