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奥秘,我们解开关键一环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w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项成果不仅标志着人类对生命过程和本质的理解又向前迈进了关键一步,也标志着困扰国际生命科学界二十几年的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一直以来充满神秘感的剪接体的三维结构终被揭示。
  这几天,生命科学领域的学者都在热议中国的一项重大成果。因为这项成果不仅标志着人类对生命过程和本质的理解又向前迈进了关键一步,也标志着困扰国际生命科学界二十几年的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一直以来充满神秘感的剪接体的三维结构终被揭示。
  这项成果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的团队。
  8月21日,施一公团队在《科学》(Science)同时在线发表了两篇研究长文,《3.6埃的酵母剪接体结构》和《前体信使RNA剪接的结构基础》。第一篇文章介绍了通过单颗粒冷冻电子显微技术(冷冻电镜)解析的酵母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第二篇文章在此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捕获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阐述剪接体对前体信使RNA执行剪接的基本工作机理,这在世界范围都是第一次。
  围绕基因表达过程的研究,已产生多个诺贝尔奖,施一公团队的研究被认为是其中最受瞩目的课题之一
  什么是剪接体?什么是RNA?施一公团队成果的价值何在?解答这些问题,还要从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说起。
  “中心法则”是描述基因表达这一细胞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生命活动的一套规律,于1956年由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首先提出,对“中心法则”各个环节中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研究者追逐的前沿热点。
  在所有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分三步进行,分别由RNA聚合酶、剪接体和核糖体执行。第一步简称转录,即储存在遗传物质DNA序列中的遗传信息通过RNA聚合酶的作用转变成前体信使RNA(pre-mRNA);第二步简称剪接,即由多个内含子和外显子间隔形成的前体信使RNA通过剪接体的作用去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转变为成熟的信使RNA;第三步简称翻译,即成熟的信使RNA通过核糖体的作用转变成蛋白质,从而行使生命活动的各种功能。
  描述这一过程的规律被称为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多个诺贝尔奖围绕此过程产生。其中,第一步与第三步中的RNA聚合酶及核糖体的结构解析已分别获得2006年和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第二步关键步骤,即实现从前体信使RNA到成熟的信使RNA转变的剪接过程中,剪接体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剪接体到底长什么样,是迄今为止国际生命科学领域最受瞩目的课题之一,而由于剪接体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动态分子机器,其结构解析难度被普遍认为高于RNA聚合酶和核糖体,因此也被认为是结构生物学的难题之一。
  从1977年基因剪接现象首次被发现至今,很多科学家都在对剪接体进行研究分析,但始终没有重大进展。不久前,来自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一个研究组宣布,将剪接体组装过程中一个前体复合物的分辨率提高到了5.9埃(1埃为十亿分之一米)。
  施一公团队的成果不仅将精度从5.9埃提高到了3.6埃,而且解析的对象是真正的剪接体,这是人类第一次在近原子分辨率上看到剪接体的细节,并阐述剪接反应进行的分子机制。
  人类许多疾病都是由于基因的剪接差错,施一公团队的成果初步解答了基础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问题
  许多人类疾病都缘于基因的错误剪接或是针对剪接体的调控错误。人类35%的遗传紊乱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单个基因的可变剪接引起的:比如,单个剪接位点的增加或缺失可能引起α-或β-地中海贫血症;可变剪接平衡紊乱导致的某些外显子不正常表达可能导致额颞骨痴呆症。一些癌症也与剪接因子的错误调控有关。因此,长久以来,剪接体的结构解析一直被认为是最值得期待的结构生物学研究之一。
  施一公团队的研究成果得到了世界同行的高度评价,不少专家认为,这一成果的完成不仅初步解答了基础生命科学领域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核心问题,也为进一步揭示与剪接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坚实基础。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细胞与分子医学系教授付向东认为,对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结构的解析,是RNA剪接领域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也是近30年中国在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对世界科学做出的最大贡献。
  2009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杰克·肖斯德克评价说,两篇论文为理解剪接体的结构和工作机制带来了巨大突破。剪接体是细胞内最后一个被等待解析结构的超大复合体,而这一等待实在已经太久了,这一领域将来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剪接通路中不同阶段的结构被解析,甚至更高分辨率的结构、来自其他物种的结构,乃至最终获得人类剪接体结构。
  敢于直面最富挑战的课题,有眼界、有自信,施一公团队由他和3个“85后”博士生组成
  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为之努力,为什么幸运女神眷顾了施一公团队?
  施一公认为,成果源于每一个精心雕琢的实验步骤,尤其是极为成熟的样品处理方法。首先,实验团队通过反复试验、筛选并结合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最终选择了裂殖酵母作为实验对象,并通过简化纯化步骤,实现了样品的完整性与稳定性。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值得一提的还有冷冻镜技术。早在几年前,施一公就已经意识到,冷冻电镜可能更有突破前景,于是,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经努力争取,清华大学拥有了世界最大的冷冻电镜系统。“没有冷冻电镜技术,就完全不可能得到剪接体近原子水平的分辨率。”施一公介绍。
  在团队成员杭婧看来,施一公选择这样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就是因为他“胆大心细”。胆大是建立在眼界开阔、目光精准的基础上,心细则体现在对课题方向和时机的把握与掌控上。
  刚加入施一公的研究团队时,得知要做这样一个课题,杭婧曾有过担心和怀疑:“国内外有很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都在这一领域里探索多年,我们进入的时间不长,没有太多经验,真的能够做好这个课题吗?”
  一开始,他们选择了从小处着手,试图从解析剪接体复合物中的一些重要组成蛋白的结构开始,逐步接近目标。这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却远远不够。
  真的要一直徘徊在从小的蛋白入手的道路上吗?经过慎重的考虑后,团队决定直面最富挑战的攻坚课题:完整剪接体的结构。正是这一次研究方向的调整,才使团队后来有机会见到了胜利的曙光。
  你可能想不到,在这个4人团队中,除了施一公,其他3个人都是“85后”博士生。这3位学生就是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闫创业博士,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杭婧、万蕊雪。其中,年龄最大的闫创业今年还不满30岁,而杭婧和万蕊雪则分别是26岁和25岁。在施一公看来,团队成员每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通过长期严格的科研训练,在擅长的领域里做到极致。
  正是这3位年轻人,在施一公的带领下,实现了生命科学基础原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
其他文献
薛捷老师的《〈雨巷〉教学实录》摆在案头,当我展读之后,心中不免春意盎然。一个青年教师,在文学欣赏课上的有益探索,另人兴奋。  文学欣赏课上的成功与否,我以为欣赏主体(学生,下同)能否既进得了作品,有能从作品中出得来应是一个衡量尺度。而要达到“既进得去,又出得来”的效果,一个有力的杠杆就是联想和想象。因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就成了欣赏指导课的切入口了。薛捷老师在这一点上自有她的一套。  一、
【内容摘要】由于新课改的影响,使得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被进一步提高。数学一门逻辑性思维要求很强的学科,由此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本文将结合一些相关的资料,来试着分析一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 逆向思维 培养策略  所谓的逆向思维,其实是指一种从结果寻原因,从本质寻来源的反向思维方法,它与常规思维方式是反着来的。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懂
【内容摘要】在一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写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表达方式,更是体现学生们对于一门语言掌握水平情况的最直观重要体现。英语作为初中教学课程目标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门外语,写作在其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但是就现实情况当中的初中阶段英语教学情况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写作的重要程度都没能拥有充分的认识;教师们意识不到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学生们对于英文单词的掌握词汇极为匮乏,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也就无从
今年一季度,网络谣言在数量上相比2015年同期有所增加。在地区上,华东地区与全国范围的谣言数量较多;在行政层级中,市一级是网络谣言传播的集中层面;在谣言类型上,社会安全、日常生活以及交通出行类网络谣言数量最多,牵动人心。随着网络谣言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拘留成为对相关责任人主要的处罚手段,伴以删帖、罚款、公开致歉以及封号等措施。  移动舆论场谣言分布  地区:华东成谣言高发地  2016年一季度的网
中国的父母与孩子之间一直不是很擅长表达感情,也很少能真正做到互相理解。比如“打是疼,骂是爱”,不仅听起来不合逻辑,而且多少算是家暴。打就是打,爱就是爱。说起孝道吧,古有卧冰求鱼、舍身飨蚊的,也嫌做作——你就凿个冰窟窿或是挂个蚊帐不就行了嘛!而且形式化,代表就是给老人洗脚。有一个中学为了教育孩子们孝敬父母,在操场上举行千人同时给父母洗脚仪式,一时间水花飞溅,盆罐齐鸣。那么私人的事,成了大阅兵,多不好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停推进,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成为了主流。过去,我国历史学科一直采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授课,历史老师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根据考试考点死记硬背,应试教育的弊端也越来越来凸显出来。本文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立足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分析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探讨创新历史教学模式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模式 创新方法  引言  在过去
【内容摘要】课外阅读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逐渐被语文教师得到重视,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尤其是当前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知识量,同时要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而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实现这些目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思考课外阅读延伸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新课标阅读能力  语文学科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当前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内容,而
【内容摘要】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有一个关于教师教育的著名公式:老师的成长=经验 反思。有思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时宜。此话不无道理。在社会千变万化,工作日益纷繁的今天,学生是好教的吗?老师是好当的吗?这个问题,远远超越了“是”与“不是”这一界限。我们总在不停地问,教育为什么总在填鸭?家长为什么不愿配合?学生为什么一届不如一届?可是从来没有问过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位班主
【关键词】口语交际素养 策略 项目活动 课堂模式 吟诵  初中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和重要发展阶段,而英语口语交际素养作为英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综合能力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英语课改必须关注并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英语能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英语交际机会,帮助他们掌握恰当的交际方式,为他们进一步认识世界、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在实际英语教
【内容摘要】英语思维是中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基础。中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英语思维直接影响中学生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本文以牛津译林版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内容为例,从听力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四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   前言  从初中生英语学习情况来看,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基本英语知识的应用。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