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一个国家内部,次级行政区域(如我国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美国的各洲等)在很大程度上拥有制定产业政策的权力,国家层次的产业结构的形成正是这些次级行政区域综合作用的结果。区域产业结构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受到多极行政权力的作用、具有双重开放性和因在所属经济圈中的作用而不同几个方面。除了受影响一般产业结构的需求结构和生产技术因素的影响外,区域产业结构还要受到商品和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及相关政策的影响,这些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关键词:区域;产业结构;影响因素
在一个国家内部,次级行政区域(如我国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美国的各洲等)在很大程度上拥有制定产业政策的权力,国家层次的产业结构的形成正是这些次级行政区域综合作用的结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国家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也要以各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分工为基本手段。然而,一般的产业结构理论多是以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得出的研究结论,这些结论是否能直接适用于区域的层次?区域产业结构具有哪些特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是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制定区域产业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一、区域产业结构涵义和特征
通常在讨论产业结构的时候都是指一个“经济体”中的产业结构,并一般的假设这个“经济体”是一个国家,但显然“经济体”并不只局限在一个国家,其涵盖的范围可以超越一个国家,如将整个欧盟作为一个经济体。它目前由27个成员国组成,并且通过各个主权国家对共同体权力的让渡,欧盟事实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制定共同产业政策的权力,如欧盟运输政策、欧盟反垄断法等。“经济体”也可以指国家内部的行政区域,如美国的各州和我国的各省、市、自治区等,行政区拥有一定的制定地区经济政策的权力,可以通过产业政策的制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的发展,因而也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来考察,这也是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区域产业结构不同于一般的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区域产业结构受到多极政府行政权力作用的影响。一般的产业结构理论以国家为单位进行研究,涉及政府的作用一般也常指中央政府,“政府”行为具有单一性。而国家内部的次级行政区域,不但要受到本区域政府行政权力的作用,还要受到更高级政府或中央政府行政权力的作用。并且各级政府在制定区域产业结构政策中的权力会随着中央政府与地区政府的分权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其次,区域产业结构具有双重开放性。单个区域的产业部门往往比较单一,为了获得全部的生产生活资料,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这种交流既可以发生在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区域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区域与其他国家之间。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在贸易和生产要素方面的限制常比国家之间的限制要少,这是造成区域层面产业结构不同于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后,区域产业结构因其在所属经济圈中的作用而不同。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等人的增长极理论、约翰,弗里德曼(J.R.Fridman)的核心一边缘理论等都认为各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存在差异。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些区域处于主导区域,有些区域的发展则是被动的。区域在所属经济圈内的作用对于其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威廉·配第、克林·克拉克、西蒙·库兹涅茨等人通过以国家为样本的经验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也就是资金、劳动力等有规律的从一些产业向另一些产业转移。库兹涅茨认为这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后人们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有联系。也与现代生产技术在生产高速发展中的作用有联系。需求结构和生产技术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因素,对所有的区域都应当适用。然而,由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产业结构并没有完全按照一般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变化,而且在不同的区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这主要是因为对于区域产业结构除了受到一般的需求结构和生产技术的影响外,还要受到区际商品贸易和区际要素流动以及相关政策的影响。
1 区际商品贸易与区域产业结构。区际商品贸易包括与国内其他区域之间的商品贸易和国际商品贸易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有很大影响。首先,商品贸易可以改变本区域生产产品的需求状况,进而改变区域产业结构。由于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习惯的差异,各区域的需求结构也会存在很大不同。通过区域之间的贸易可以生产不符合本地需求结构的商品。例如,20世纪6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主要就是利用了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不同的需求结构,通过对外贸易生产国际市场需求的商品,实现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其次,商品贸易还通过改善本区域的收入状况,进而改变产业结构。通过区际商品贸易可以实现区域产业之间的分工,使各区域集中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获取产业集聚的利益、增进福利,进而改善区域内的收入状况,提升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然而,并非所有产业生产的产品都是可以贸易的。这里“可以贸易”指某区域生产的商品或服务在其他区域销售的可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生产的商品多是有形产品,因而是可以贸易的:而在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餐饮娱乐等一般只能在本地消费,因而是不可贸易的。在一些资源输出型国家或地区,第二产业往往不发达,但第三产业却可以得到发展,即是由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商品不同的可贸易性。这些国家或地区通过资源输出获得的收入,从其他区域购入所需要的第二产业的商品。使得该区域的第二产业长期得不到发展。这种现象就是国际经济界常说的“荷兰病”现象。
贸易政策对区际商品贸易有很大的影响。自由贸易制度对出口和进口都不加限制,在这种贸易制度下,区际商品的交易成本最小。对于区域产业分工的形成是有利的。但是。现实社会中,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区域是少见的,一般会对跨区域商品贸易实行不同程度的限制。贸易限制一方面可以保护区域内幼稚工业、增加政府收入、促进本地就业,以及维护区域产业安全等目的,但另一方面也会阻碍区际产业的合理分工,限制产业规模的发展以及衰退产业的退出等。
2 区际要素流动与区域产业结构。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由于外生原因。各区域初始的生产要素禀赋存在差异,使得个别区域获得了高于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这些区域就是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布代维尔(J.Boudewille)等人所说的“增长极”,增长极通过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对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极化作用表现为增长极吸附其他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使本身的经济增长加 快,从而导致增长极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扩散作用表现为增长极通过对其他区域的技术扩散、产业转移等带动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而导致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缩小。
政府政策可以改变区域间要素自然流入、流出的趋势。例如,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可以直接使来自发达区域的资金流入不发达区域,增加不发达区域的政府投资,促进当地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等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也有一定的制定地方税率的权力。但是地方政府的差别税率由于很容易被其他的地方政府模仿,常常不能形成有效的地区差异,甚至陷入“囚徒困境”。在劳动力的流动方面,各地方都会限制一些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差别待遇,国际上的移民法、工作签证制度,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等都是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制度。也有对于本地稀缺人才的优惠政策,如给予高学历、高级技工人员的特殊津贴待遇等。
生产要素流动的作用受到要素本身流动性的影响。在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投入中,如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按照不同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差别。可以大致排列如下:自然资源<技术<劳动力<资金。
自然资源指土地、矿藏、风景名胜等,一般是最不具有流动性的。技术可以在不同区域之间转移,但是真正的在本地发挥作用却并不容易,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从国外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能真正转化为本地生产力的却不多。劳动力的转移受到运输条件的影响,在我国劳动力的转移中,一般是农户中农民的转移,农民外出打工却很难与“家”脱离关系,实现真正的转移。另外劳动力转移还受到不同文化制度、语言环境等的影响。资金的转移相对比较容易,特别是在统一的货币制度之下,资金转移速度最快也最彻底。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决定了相关政府政策的效果,也决定了比较优势地位的巩固程度。除了自然资源之外,技术是最难移植的,因此如果想获得真正的比较优势,就必须通过自主创新获得技术优势。
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区域产业结构与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存在许多区别,因而在制定区域产业政策和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时,也不能完全依据一般的产业结构理论,必须要充分认识区域产业结构区别于一般产业结构的特征和特殊的影响因素。
首先,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产业结构的发展不能脱离市场的规律,需求结构和生产技术是影响产业结构的一般因素,产业结构的发展也必然要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技术的水平相适应。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会在特定地区形成经济增长极,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作用会引起商品和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也因此实现了各区域之间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促进了各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在我国还存在地方政府人为设置壁垒,限制其他地区商品的流入和本地区的生产要素向其他地区流出的现象,这虽然在短期内保护了本区域内的弱势产业,但是从长期来看,阻碍了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形成,也不利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其次,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产业政策方面的引导作用。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很多时候,市场的自发作用不能同时兼顾公平与效率,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常常要大于扩散作用,导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呈现逐渐拉大的趋势,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构成威胁。因而政府的主动干预依然是必要的。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通过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主动调节区域产业结构。
再次,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要置于外部环境的大背景下,与本地区在所属经济圈中应当发挥的作用相适应。区域经济是整个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其发展不是孤立的存在的,要与整个的经济体相协调。只有充分利用外部环境,认清形式,在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中寻求稳定,与外部产业形成有机的整体,才能获得长期与稳定的经济发展。
最后,各区域要依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特点,搞特色产业,形成本区域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不同要素在区际之间的流动性是不同的。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几乎不具有流动性,因而建立在本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上的特色产业,最具有竞争力。此外,技术虽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也不容易被完全复制,因而通过自创新,发展不易被其他区域所模仿的核心技术,也是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区域;产业结构;影响因素
在一个国家内部,次级行政区域(如我国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美国的各洲等)在很大程度上拥有制定产业政策的权力,国家层次的产业结构的形成正是这些次级行政区域综合作用的结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国家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也要以各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分工为基本手段。然而,一般的产业结构理论多是以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得出的研究结论,这些结论是否能直接适用于区域的层次?区域产业结构具有哪些特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是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制定区域产业政策的前提和基础。
一、区域产业结构涵义和特征
通常在讨论产业结构的时候都是指一个“经济体”中的产业结构,并一般的假设这个“经济体”是一个国家,但显然“经济体”并不只局限在一个国家,其涵盖的范围可以超越一个国家,如将整个欧盟作为一个经济体。它目前由27个成员国组成,并且通过各个主权国家对共同体权力的让渡,欧盟事实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了制定共同产业政策的权力,如欧盟运输政策、欧盟反垄断法等。“经济体”也可以指国家内部的行政区域,如美国的各州和我国的各省、市、自治区等,行政区拥有一定的制定地区经济政策的权力,可以通过产业政策的制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的发展,因而也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来考察,这也是本文所关注的“区域”。区域产业结构不同于一般的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区域产业结构受到多极政府行政权力作用的影响。一般的产业结构理论以国家为单位进行研究,涉及政府的作用一般也常指中央政府,“政府”行为具有单一性。而国家内部的次级行政区域,不但要受到本区域政府行政权力的作用,还要受到更高级政府或中央政府行政权力的作用。并且各级政府在制定区域产业结构政策中的权力会随着中央政府与地区政府的分权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其次,区域产业结构具有双重开放性。单个区域的产业部门往往比较单一,为了获得全部的生产生活资料,与其他区域之间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这种交流既可以发生在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区域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区域与其他国家之间。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在贸易和生产要素方面的限制常比国家之间的限制要少,这是造成区域层面产业结构不同于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后,区域产业结构因其在所属经济圈中的作用而不同。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等人的增长极理论、约翰,弗里德曼(J.R.Fridman)的核心一边缘理论等都认为各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存在差异。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些区域处于主导区域,有些区域的发展则是被动的。区域在所属经济圈内的作用对于其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有很大影响。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威廉·配第、克林·克拉克、西蒙·库兹涅茨等人通过以国家为样本的经验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也就是资金、劳动力等有规律的从一些产业向另一些产业转移。库兹涅茨认为这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后人们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有联系。也与现代生产技术在生产高速发展中的作用有联系。需求结构和生产技术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因素,对所有的区域都应当适用。然而,由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产业结构并没有完全按照一般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变化,而且在不同的区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这主要是因为对于区域产业结构除了受到一般的需求结构和生产技术的影响外,还要受到区际商品贸易和区际要素流动以及相关政策的影响。
1 区际商品贸易与区域产业结构。区际商品贸易包括与国内其他区域之间的商品贸易和国际商品贸易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有很大影响。首先,商品贸易可以改变本区域生产产品的需求状况,进而改变区域产业结构。由于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消费习惯的差异,各区域的需求结构也会存在很大不同。通过区域之间的贸易可以生产不符合本地需求结构的商品。例如,20世纪6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主要就是利用了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不同的需求结构,通过对外贸易生产国际市场需求的商品,实现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其次,商品贸易还通过改善本区域的收入状况,进而改变产业结构。通过区际商品贸易可以实现区域产业之间的分工,使各区域集中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获取产业集聚的利益、增进福利,进而改善区域内的收入状况,提升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然而,并非所有产业生产的产品都是可以贸易的。这里“可以贸易”指某区域生产的商品或服务在其他区域销售的可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生产的商品多是有形产品,因而是可以贸易的:而在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餐饮娱乐等一般只能在本地消费,因而是不可贸易的。在一些资源输出型国家或地区,第二产业往往不发达,但第三产业却可以得到发展,即是由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商品不同的可贸易性。这些国家或地区通过资源输出获得的收入,从其他区域购入所需要的第二产业的商品。使得该区域的第二产业长期得不到发展。这种现象就是国际经济界常说的“荷兰病”现象。
贸易政策对区际商品贸易有很大的影响。自由贸易制度对出口和进口都不加限制,在这种贸易制度下,区际商品的交易成本最小。对于区域产业分工的形成是有利的。但是。现实社会中,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区域是少见的,一般会对跨区域商品贸易实行不同程度的限制。贸易限制一方面可以保护区域内幼稚工业、增加政府收入、促进本地就业,以及维护区域产业安全等目的,但另一方面也会阻碍区际产业的合理分工,限制产业规模的发展以及衰退产业的退出等。
2 区际要素流动与区域产业结构。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对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由于外生原因。各区域初始的生产要素禀赋存在差异,使得个别区域获得了高于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这些区域就是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布代维尔(J.Boudewille)等人所说的“增长极”,增长极通过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对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极化作用表现为增长极吸附其他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使本身的经济增长加 快,从而导致增长极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扩散作用表现为增长极通过对其他区域的技术扩散、产业转移等带动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而导致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缩小。
政府政策可以改变区域间要素自然流入、流出的趋势。例如,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可以直接使来自发达区域的资金流入不发达区域,增加不发达区域的政府投资,促进当地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等产业的发展。地方政府也有一定的制定地方税率的权力。但是地方政府的差别税率由于很容易被其他的地方政府模仿,常常不能形成有效的地区差异,甚至陷入“囚徒困境”。在劳动力的流动方面,各地方都会限制一些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差别待遇,国际上的移民法、工作签证制度,我国特有的户籍制度等都是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制度。也有对于本地稀缺人才的优惠政策,如给予高学历、高级技工人员的特殊津贴待遇等。
生产要素流动的作用受到要素本身流动性的影响。在生产所需要的各种投入中,如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按照不同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差别。可以大致排列如下:自然资源<技术<劳动力<资金。
自然资源指土地、矿藏、风景名胜等,一般是最不具有流动性的。技术可以在不同区域之间转移,但是真正的在本地发挥作用却并不容易,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从国外引进了大量先进技术,能真正转化为本地生产力的却不多。劳动力的转移受到运输条件的影响,在我国劳动力的转移中,一般是农户中农民的转移,农民外出打工却很难与“家”脱离关系,实现真正的转移。另外劳动力转移还受到不同文化制度、语言环境等的影响。资金的转移相对比较容易,特别是在统一的货币制度之下,资金转移速度最快也最彻底。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决定了相关政府政策的效果,也决定了比较优势地位的巩固程度。除了自然资源之外,技术是最难移植的,因此如果想获得真正的比较优势,就必须通过自主创新获得技术优势。
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区域产业结构与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存在许多区别,因而在制定区域产业政策和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时,也不能完全依据一般的产业结构理论,必须要充分认识区域产业结构区别于一般产业结构的特征和特殊的影响因素。
首先,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产业结构的发展不能脱离市场的规律,需求结构和生产技术是影响产业结构的一般因素,产业结构的发展也必然要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技术的水平相适应。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会在特定地区形成经济增长极,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作用会引起商品和要素在区域之间的流动,也因此实现了各区域之间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促进了各区域经济的发展。目前,在我国还存在地方政府人为设置壁垒,限制其他地区商品的流入和本地区的生产要素向其他地区流出的现象,这虽然在短期内保护了本区域内的弱势产业,但是从长期来看,阻碍了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形成,也不利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其次,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也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产业政策方面的引导作用。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很多时候,市场的自发作用不能同时兼顾公平与效率,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常常要大于扩散作用,导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呈现逐渐拉大的趋势,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构成威胁。因而政府的主动干预依然是必要的。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通过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主动调节区域产业结构。
再次,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要置于外部环境的大背景下,与本地区在所属经济圈中应当发挥的作用相适应。区域经济是整个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其发展不是孤立的存在的,要与整个的经济体相协调。只有充分利用外部环境,认清形式,在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中寻求稳定,与外部产业形成有机的整体,才能获得长期与稳定的经济发展。
最后,各区域要依据自身的经济发展特点,搞特色产业,形成本区域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不同要素在区际之间的流动性是不同的。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几乎不具有流动性,因而建立在本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上的特色产业,最具有竞争力。此外,技术虽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也不容易被完全复制,因而通过自创新,发展不易被其他区域所模仿的核心技术,也是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