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课程说课设计与教学实践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ing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會计电算化》是一门交叉融合了管理学、会计学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知识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本文从说课的角度,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为例,从课程定位、理念与思路、教学评价、特色与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说课设计与具体教学实践。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说课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a)-0145-02
  高职课程的说课要求教师在对所说课程的课程地位、课程内容和课程培养目标等进行了教学实践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该门课程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并将设计思路和实施效果与同行分享,以达到促进教研教改的目的。说课要求从高职专业总体培养目标出发,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立足实际职业岗位,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对课程教学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开展设计并实施,以实现高效的教学目标。同时设计也要求贯彻“教、学、做合一”的课程理念,注重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现知识、技能、职业素养要求。
  现以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为例,从课程定位、理念与思路、教学评价、特色与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说课设计与具体教学实践。
  1 课程定位
  《会计电算化》是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以操作实践为主的技能型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课程,能够为培养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发挥重要作用。前期开设的《基础会计》课程对会计核算的基础知识进行较为详细的讲授,《计算机应用》课程使学生具备了较好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该门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该门课程融合了管理学、会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等交叉学科知识,需要以一个具体的财务软件为载体,在信息化条件下开展教学。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具备娴熟的会计信息人化操作技能,满足大智移云新时代对财务人员的要求。
  2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2.1 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实践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坚持以“任务驱动下的职业岗位实践”为设计理念。通过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进行驱动,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过程,学生通过扮演工作岗位角色在财务软件平台中转换成职业人,完成相对应岗位的工作,实现中小型企业会计电算化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计理念的支撑下,《会计电算化》需要引导学生在具有一定会计理论、会计核算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财务软件的学习,熟练掌握会计信息化软件工作原理和具体操作技能,从而达到企业相应工作岗位要求。
  2.2 课程设计思路
  2.2.1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
  在全面分析了企业中电算审查岗位、审核记账岗位、电算操作员岗位、电算维护岗位等会计电算化岗位群的岗位能力要求后,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提炼并转换成具体课程教学内容,将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转换成学习过程中的岗位角色,形成符合课程特点和贴近企业实际的课程体系。
  课程总体设计中注重理论知识对实践操作的指导作用,将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点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中,理论“够用”为原则,开设满足理论知识讲授课时的同时,按照一定比例提高实践教学学时总量,使其达到总课时的70%以上。
  2.2.2 课程具体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中,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会计信息化岗位操作能力,要求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财务软件操作技能。围绕这一课程培养目标,课程以用友U8V10财务软件为具体平台,对平台中的系统管理、总账管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付款管理、应收款管理、UFO报表管理等模块开展教学。通过在财务平台中实现企业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使学生掌握会计电算化基础理论知识、会计电算化基本流程、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流程、会计核算软件基本维护等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企业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能力。
  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按照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系统管理、创建账套、日常业务处理、期末处理、编制会计报表、报表分析等流程来实现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设计了4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任务来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包括基于颗粒化知识点的基本技能训练、基于知识模块的专项技能训练、基于综合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训练和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企业顶岗实习训练。
  3 教学内容设计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共开设了88学时,其中包括60学时的课堂教学和28学时的停课实训。教学内容涵盖会计电算化基本概念和财务软件的操作应用,上课地点均安排在会计电算化机房完成。根据课程标准将选用的职业教育国家“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整合成了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系统管理与基础设置、总账管理、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薪资管理、报表管理8个模块的内容开展教学,其中每个子系统的教学又包括了子系统简介、子系统初始化设置、子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子系统期末处理等具体内容。整个教学模块中,总账管理、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采用模拟企业“新税有限公司”一个月的具体经济业务为学习任务,将每个模块中的具体内容分解成详细的学习情景任务,共设计有32个学习情景,按照企业工作任务的实施顺序组织学习。
  4 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
  结合课程实践性、操作性、实用性强的特点,以具体任务为学习主线,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灵活采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分组互助、差错分析等多种教学法开展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以具体的经济业务为任务,让学生扮演企业中真实会计岗位任职人员,以具体岗位要求为出发点,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演示讲授与实验操作,将课程教学内容与真实岗位有机结合开展任务实施;任务实施过程中分组进行,5~6人为一小组,由组员选举出一名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进行学习,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领引作用,进行互帮和互助,组长对组员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协作能力进行互评;针对课程实验中较易出现很多未按标准流程操作而导致的错误,增加改错追源教学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差错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整理成文档共享到網络交流群,通过该环节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使用逆向思维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离开课堂后,给学生布置具体的拓展学习任务,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开展自主学习,并将学习情况记录在实验平台中,纳入过程考核。
  课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运用“云桌面”“云课堂”“云盘”3个云端实现混合式教学。运用云桌面搭建网络实验平台,解决实验条件问题,给每个学生分配一个操作桌面,每次课都能保留所有操作结果,使实验有连续性,避免了因本地机装有还原卡,每节课都要进行账套导入导出而耽误上课时间的问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随时训练的条件,学生课余时间可以登录云桌面网络实验平台开展自主练习,完成课前预习操作和课外拓展任务。运用云课堂构建《会计电算化》网络在线课程,建设包括了视频、PPT课件、练习题库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网络在线课程开展课前预习、课中指导、课后复习,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效果;运用云盘共享学习、实训资料,完成学生作业上交,实现过程考核结果收集。多样化的信息化手段有效地攻破了教学重点,解决了教学难点,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
  5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课程实行多元化考核模式,即由组员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过程考核测试、以一个完整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为考核内容的期末操作技能测试、通过网络在线课程题库随机抽取的期末理论知识测试,其中过程考核测试占总成绩30%,期末理论知识测试占总成绩20%,期末操作技能测试占成绩50%。课程制定了完整的考核标准:按照项目成果、操作能力和学习表现制定过程考核标准;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期末理论考核标准;按照专业技术标准和操作能力制定期末操作技能考核标准。
  过程考核在平时每次课堂教学后由学生组长配合教师完成;期末操作技能测试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后在会计电算化机房完成;理论知识测试在期末时由学生运用蓝墨云班课手机端自主完成。这种多元化考核模式使学生成为了真正的学习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考核学生学习情况。
  6 特色与创新
  课程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创新点。
  第一,教学手段创新。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实现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教学手段包括运用互联网共享优秀网络教学资源、运用云桌面搭建网络实验平台、运用云课堂构建网络在线课程。
  第二,教学模式创新。通过任务驱动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对企业真实业务有了体验,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激发,实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宏.基于工作岗位的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设计[J].民营科技,2017(6):252-253.
  [2] 曾敏.基于“互联网+”构建新型互动混合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7(3):47-52.
  [3] 游静.应对云计算挑战优化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4):50-51.
其他文献
摘 要:青藏高原地区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它和南极、北极地区被统称为地球上的“三极”。三极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及在全球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成为国际科学家重点研究的关键区域。本文搜集了国际著名的ISI 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在2000—2017年间发表的关于青藏高原和南北极地区的研究论文,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论文的发文量、国际分布、研究方向、发文期刊、发文机构、高被引论
期刊
摘 要:地铁区间隧道施工工法主要有盾构法、矿山法及明挖法等,根据地铁区间所处地层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工法对节省造价、缩短工期具有显著影响。厦门地铁3号线华荣路站~火炬园站区间所处地层涵盖有全断面软土地层、上软下硬地层以及全断面硬岩地层,地层条件非常复杂,且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导致区间施工工法几经变更,使用的工法包括盾构法、矿山法、盾构空推法。该工程对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台门是绍兴市独特的传统民居。以吕府为例,本文首先介绍了台门建筑形式以及吕府的保护、留存现状,并探索性总结了台门社区中产生的独特交流方式,阐述台门的建筑学、历史学价值与当前所面临的困境:随着现代民居在建筑中布设管线、下水越来越多,潮湿气候对原生木材不断侵蚀,台门的复兴在近几十年尤为关键。对于这些困境,本文总结参考了与绍兴台门具有类似的发展历程的北京四合院和福建客家土楼:它们分别经历了与现代化
期刊
摘 要:陕西师范大学“资助育人文化工程”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扶贫攻坚战略思想,体现教育公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育人全过程,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融入资助工作始终的一项育人文化工程,至今已实施17载。本文主要论述了该工程的实施过程,对工程实施的特色和成效进行凝练,进而对高等学校在资助育人工作中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精神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重视应用型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早已成为共识,但是要真正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尤其是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我们并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我们借鉴德国的“双元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并把它经过本土化改革,重点做跨境电商业务,尝试寻找一个突破口,以期望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双元培養 跨境电子商务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
期刊
摘 要: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专业实践教学的瓶颈问题,对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给出了参考。笔者学校在五年制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中积极探索,系统构建了“三段四岗”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肯定了这一模式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三段四岗” 电子商务专业 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8(a)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河北唐山为例,研究地方工业文化的主要内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工业文化对接的有效途径,从而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地方工业文化对接提供决策思考,为高职学生发展拓宽教育平台。  关键词:高职 校园文化 地方工业文化 对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c)-0241-02  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
期刊
摘 要:基于“做学教合一”的中职《建筑工程计量计价》课程的开展,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和未来职业岗位对学生能力的需求,通过“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模式,努力打造出符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做学教合一 中职《建筑工程计量计价》 教学模式  中图
期刊
摘 要: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3+2”中高职衔接等多种方式。针对衔接过程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重叠等问题,探讨“3+2”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质量监控、教师等方面阐述“3+2”中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衔接,并结合笔者学院空乘专业的实际情况,分别提出各个方面的衔接措施,探索构建贯穿中高职办学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查阅了2008—2018年期间相关文献资料,基于当前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立足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发现问题,对新升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提升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深度剖析并且解决此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调查法、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从新升格初期高职院校新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现状、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科研水平等几个方面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