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冯友兰在《新世训》中对道德、理性进行了细致的分殊,提倡不违反道德规律的生活,同时注重道德与非道德的生活教训,在大学生德育面临困境的当下值得现代人深思,应该用中庸的方式追求功利,控制欲望和情感过理性的生活,用无为的态度对待学业与人生。
关键词:《新世训》;高校德育;理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2-0221-02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追求成功成了大众尤其是青年人普遍追求的价值取向。回想到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在其《新世训》一书中提出的生活方法新论思想,提倡用一种现代化的文化观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对丰富当今的高校德育思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新世训》的德育内容
(一)《新世训》概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工业迅速发展,冯友兰在此时期的关于青年修养的著作《新世训(生活方法新论)》提出了诠释传统德行以适应现代世俗社会的个人生活的理念[1]。如果我们把它放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现代转换来考察,并结合我国当今大学生面临的德育困境,就会发现该书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二)道德的划分
《新世训》一书最突出的特色就在于在道德和不道德之间划出了一块非道德的领域。关于道德、不道德和非道德三种情况划分,冯友兰在其《新理学》中就有说明:“人是构成社会之分子,每一人皆属于其所构成之社会。一社会内之人必依照其所属于之社会所依照之理所规定之基本规律以行动,其所属于之社会方能成立,方能存在。一社会中之分子,其合乎此规律者,是道德底,反之者,是不道德底,与此规律不发生关系者是非道德底。”[2]冯友兰虽继承了宋明道学家的旧论,但是又在道德与不道德之间开辟出了非道德领域,从而缓解了道德与不道德的紧张冲突,从这种意义上说,这是对宋明以来传统文化的巨大创新。
(三)秉中庸、守诚信的德育原则
《新世训》中所讲的新生活方法指不违反道德规律的生活方法。不违反道德规律的生活方法可以是道德或是非道德的,但不可以是不道德的。因为人的生活都必须符合生活的本然的规律,社会所有人生活中多少都必须依照这些本然的规律。冯友兰认为,道德规律是一个社会所必需的,如果某种生活方法是所有人都可以或者已经使用的,这种生活方法与道德规律必然不会相互冲突。
《新世训》不仅讲了道德的生活方法,也探讨非道德的人生教训,如守冲谦、调情理等。而同时注重这两方面的人生教训正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在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时,我们可以借鉴很多前辈关于人生规律的智慧结晶,其中一些放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仍值得深入探索,这其中就包括冯友兰在《新世训》中提倡的不違反道德规律的生活方法。他在此书中的《道中庸》篇中指出:儒家所说的中是无过不及,即是恰到好处的意思。“作事恰到好处之好,可就两方面说:一方面就道德说,一方面就利害说。就道德方面说,所谓作事恰到好处者,即谓某事必须如此作,作事者方可在道德方面得到最大底完全;就利害方面说,所谓作事恰到好处者,即谓某事必须如此作方能在事业方面得到最大底利益。”[3]
道德规律涉及处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当今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即利益关系,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有些企业和个人侵害他人利益,比如在社会上造成严重影响的山东假疫苗案和莆田系医院事件,这些行为都是违反道德规律的,是不道德的。用冯友兰的观点来看,人可以用道德或非道德的方式追求功利,但不可以不道德,因为不道德的行为会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可用中庸方式追求利益,即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绝不随意侵害他人利益[4]。
凡做事所用的最成功最恰到好处的方法往往又是最平常的方法,比如诚信。冯友兰在《存诚敬》一篇中写道,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人,诚信都是重要的道德。当今社会诚信缺失,很多人用不讲诚信的方式追求成功和利益,长远来看,这样做不论对他人还是自身都一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所以无论我们做事业还是做学问,都应该脚踏实地按照规律办事,不投机取巧。只要坚持不懈以诚信态度做人做事,取得好的结果就并非难事。
(四)尊理性的德育原则
冯友兰还将理性划分为道德的理性与理智的理性。其中道德的理性与欲望相对应,由其所决定的活动是道德的;理智的理性与情感相对应,是完全价值中立的,也是非道德的。由此可见冯友兰对理性的两种划分同对道德的划分是一脉相承的。冯友兰主张人是理性的动物,在欲望与道德相冲突时,要减少个人欲望,服从道德理性;在理智与情感斗争时要调情理,使情感服从理性。既注重道德活动又注重理智的活动,这就是所谓的尊理性。
二、《新世训》对高校德育的借鉴
(一)调情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
《调情理》一篇中提出,首先对事物要有完全彻底的了解,这样在做事时会依照客观规律顺应而为,对事不起情感,不会为事所累,也不参与自己的私心。冯友兰主张去除个人私欲,控制个人情感,用一种廓然大公的澄明心态,用一切利他的行为,作为利己的手段来实现个人的价值。这虽是一种功利境界,却和现代社会马克思主义个人价值观有一致之处,值得现代人深入思考借鉴。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满足社会需求从而实现其社会价值。个人在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体现了个体存在的意义,从而实现了个人价值。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社会繁荣发展,物质极大丰富;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有诸多未完善之处,个人应当把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特别是当个人价值发生冲突时,提倡个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甚至有时还要牺牲个人价值去维护和实现社会价值。这些要求同冯友兰提倡的破除小我之私,顺应客观规律做事,不违反道德地追求个人成功相互适应。
(二)道德与理性的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中,追求功利,实现个人价值成了很多人的奋斗目标。很多人做事的动机是从满足自身欲望,顺从个人情感出发,认为只要实现了个人价值便会感到幸福和满足,因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投机行为盛行。有些人还没怎么奋斗,没有对社会做出贡献,就开始追求享乐,在物质上进行攀比;有些人虽然在辛苦奋斗,物质回报也颇丰,但仍感到内心空虚,也容易在道德上迷失自我,走上自甘堕落的道路。其实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个人能够主动地培养自己的道德,注重用理智调节情感,不断减少个人私欲,用“廓然大公”的心态和利他的行为做人处事,这样不仅能够看清事物的规律从而达到成功,自己也能够不被物累,内心得到安宁和幸福。
如扎根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的年轻大学生,在荒芜的群山之中忘我地进行科研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同时帮助贫穷落后的黎族村寨脱贫致富,在社会上掀起了学先进的热潮。他们就是通过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体现了个人价值。他们甘受清贫、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坚守岗位着眼长远的崇高追求;扶贫帮困、为民谋利的服务意识;勤劳创业、艰苦朴素的思想境界,这些不就是冯友兰提倡的道德与理性的生活方式吗?
(三)用无为与博学的态度对待学业与人生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自己的学业和工作上,要抱有博学的态度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在《为无为》一篇中,冯友兰将传统思想中的无为理念进行梳理,将道家和儒家的无为观进行区分,探讨用无所为而为的方式对待学业与人生。
道家认为的无为从兴趣出发即率性而为,随着个人喜好做事,此外还有顺势而为、按照事物规律办事之意,这样的无为就是无所为而为,反之就是有所为而为。儒家讲无为是从道德上说,一个人做事若没有私意,用廓然大公之心,按照事物规律顺理而为,就是无所为而为;若追求功利,则是有所为而为。
在探讨博学之前,我们先来说明才与学的关系。冯友兰认为:才是天授,学是人力,一个人无论在哪个方面的成就都要靠才与学两个方面。在某方面有才的人在此方面一定有兴趣,因此他的努力是随着他的兴趣的,不觉得苦只觉得其中乐趣,所以他的学是无为而为的。一个人感兴趣的方面,往往会有些才华,人追随兴趣做事就是发展其才,也就是道家所谓的率性而行、无所为而为。若因羡慕他人或为名誉富贵而做即是有所为而为。若人对于某事虽有兴趣但才不高,仍可发展兴趣爱好,也是无所为而为。一个人做事的初心若是为求社会上的荣誉利益,即是有所为而为,他做事所用的功夫便成了痛苦。
如果我们从上述道家的无为观出发,在对待学业或工作时,就应该从个人的兴趣出发,加上后天的努力,使自己的眼界不断开拓,知识不断深入,境界不断提升,这样不但自己会感到满足与快乐,同样也很可能带来成就与肯定,用无为的方式达到博学与快乐。我国的学界泰斗季羡林就是一个无为而为的例子,他在中学时期对外语产生兴趣,后考入清华德语专业,毕业后去德国主修印度学并陆续学习梵文等。他学术的开端是由少年时的兴趣引发并发现该方面的才华,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而成,是才与学的结合。他追随兴趣而未想过以后的成就,反观当下很多大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选择仅从功利角度出发,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事与愿违。
从儒家的道德方面讲无为,要求人们去做应该做的事,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如果一件事该做就应不计较利害成败认真去做,此即是无所为而为。当下的青年如果遇到社会的需求时,也可以调节自身去适应社会,以博学的态度积极探索,就会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人一生所做的事大致可以分為感兴趣愿意做者,即道家的无为,以及应该做者和承担的义务,即儒家讲的无为。我们应该将这两方面合而行之,然后就可以得到整个无所为而为的人生,进而达到一个最理想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221.
[2]冯友兰.新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65.
[3]冯友兰.新世训(生活方法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95.
[4]张克政.冯友兰《新理学》伦理思想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266.
关键词:《新世训》;高校德育;理性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2-0221-02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追求成功成了大众尤其是青年人普遍追求的价值取向。回想到20世纪30年代,冯友兰在其《新世训》一书中提出的生活方法新论思想,提倡用一种现代化的文化观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对丰富当今的高校德育思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新世训》的德育内容
(一)《新世训》概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工业迅速发展,冯友兰在此时期的关于青年修养的著作《新世训(生活方法新论)》提出了诠释传统德行以适应现代世俗社会的个人生活的理念[1]。如果我们把它放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现代转换来考察,并结合我国当今大学生面临的德育困境,就会发现该书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
(二)道德的划分
《新世训》一书最突出的特色就在于在道德和不道德之间划出了一块非道德的领域。关于道德、不道德和非道德三种情况划分,冯友兰在其《新理学》中就有说明:“人是构成社会之分子,每一人皆属于其所构成之社会。一社会内之人必依照其所属于之社会所依照之理所规定之基本规律以行动,其所属于之社会方能成立,方能存在。一社会中之分子,其合乎此规律者,是道德底,反之者,是不道德底,与此规律不发生关系者是非道德底。”[2]冯友兰虽继承了宋明道学家的旧论,但是又在道德与不道德之间开辟出了非道德领域,从而缓解了道德与不道德的紧张冲突,从这种意义上说,这是对宋明以来传统文化的巨大创新。
(三)秉中庸、守诚信的德育原则
《新世训》中所讲的新生活方法指不违反道德规律的生活方法。不违反道德规律的生活方法可以是道德或是非道德的,但不可以是不道德的。因为人的生活都必须符合生活的本然的规律,社会所有人生活中多少都必须依照这些本然的规律。冯友兰认为,道德规律是一个社会所必需的,如果某种生活方法是所有人都可以或者已经使用的,这种生活方法与道德规律必然不会相互冲突。
《新世训》不仅讲了道德的生活方法,也探讨非道德的人生教训,如守冲谦、调情理等。而同时注重这两方面的人生教训正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在研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时,我们可以借鉴很多前辈关于人生规律的智慧结晶,其中一些放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仍值得深入探索,这其中就包括冯友兰在《新世训》中提倡的不違反道德规律的生活方法。他在此书中的《道中庸》篇中指出:儒家所说的中是无过不及,即是恰到好处的意思。“作事恰到好处之好,可就两方面说:一方面就道德说,一方面就利害说。就道德方面说,所谓作事恰到好处者,即谓某事必须如此作,作事者方可在道德方面得到最大底完全;就利害方面说,所谓作事恰到好处者,即谓某事必须如此作方能在事业方面得到最大底利益。”[3]
道德规律涉及处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当今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即利益关系,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有些企业和个人侵害他人利益,比如在社会上造成严重影响的山东假疫苗案和莆田系医院事件,这些行为都是违反道德规律的,是不道德的。用冯友兰的观点来看,人可以用道德或非道德的方式追求功利,但不可以不道德,因为不道德的行为会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可用中庸方式追求利益,即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绝不随意侵害他人利益[4]。
凡做事所用的最成功最恰到好处的方法往往又是最平常的方法,比如诚信。冯友兰在《存诚敬》一篇中写道,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人,诚信都是重要的道德。当今社会诚信缺失,很多人用不讲诚信的方式追求成功和利益,长远来看,这样做不论对他人还是自身都一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所以无论我们做事业还是做学问,都应该脚踏实地按照规律办事,不投机取巧。只要坚持不懈以诚信态度做人做事,取得好的结果就并非难事。
(四)尊理性的德育原则
冯友兰还将理性划分为道德的理性与理智的理性。其中道德的理性与欲望相对应,由其所决定的活动是道德的;理智的理性与情感相对应,是完全价值中立的,也是非道德的。由此可见冯友兰对理性的两种划分同对道德的划分是一脉相承的。冯友兰主张人是理性的动物,在欲望与道德相冲突时,要减少个人欲望,服从道德理性;在理智与情感斗争时要调情理,使情感服从理性。既注重道德活动又注重理智的活动,这就是所谓的尊理性。
二、《新世训》对高校德育的借鉴
(一)调情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
《调情理》一篇中提出,首先对事物要有完全彻底的了解,这样在做事时会依照客观规律顺应而为,对事不起情感,不会为事所累,也不参与自己的私心。冯友兰主张去除个人私欲,控制个人情感,用一种廓然大公的澄明心态,用一切利他的行为,作为利己的手段来实现个人的价值。这虽是一种功利境界,却和现代社会马克思主义个人价值观有一致之处,值得现代人深入思考借鉴。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满足社会需求从而实现其社会价值。个人在实现其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体现了个体存在的意义,从而实现了个人价值。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社会繁荣发展,物质极大丰富;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有诸多未完善之处,个人应当把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特别是当个人价值发生冲突时,提倡个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甚至有时还要牺牲个人价值去维护和实现社会价值。这些要求同冯友兰提倡的破除小我之私,顺应客观规律做事,不违反道德地追求个人成功相互适应。
(二)道德与理性的生活方式 现代社会中,追求功利,实现个人价值成了很多人的奋斗目标。很多人做事的动机是从满足自身欲望,顺从个人情感出发,认为只要实现了个人价值便会感到幸福和满足,因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投机行为盛行。有些人还没怎么奋斗,没有对社会做出贡献,就开始追求享乐,在物质上进行攀比;有些人虽然在辛苦奋斗,物质回报也颇丰,但仍感到内心空虚,也容易在道德上迷失自我,走上自甘堕落的道路。其实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个人能够主动地培养自己的道德,注重用理智调节情感,不断减少个人私欲,用“廓然大公”的心态和利他的行为做人处事,这样不仅能够看清事物的规律从而达到成功,自己也能够不被物累,内心得到安宁和幸福。
如扎根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的年轻大学生,在荒芜的群山之中忘我地进行科研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同时帮助贫穷落后的黎族村寨脱贫致富,在社会上掀起了学先进的热潮。他们就是通过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体现了个人价值。他们甘受清贫、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坚守岗位着眼长远的崇高追求;扶贫帮困、为民谋利的服务意识;勤劳创业、艰苦朴素的思想境界,这些不就是冯友兰提倡的道德与理性的生活方式吗?
(三)用无为与博学的态度对待学业与人生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自己的学业和工作上,要抱有博学的态度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在《为无为》一篇中,冯友兰将传统思想中的无为理念进行梳理,将道家和儒家的无为观进行区分,探讨用无所为而为的方式对待学业与人生。
道家认为的无为从兴趣出发即率性而为,随着个人喜好做事,此外还有顺势而为、按照事物规律办事之意,这样的无为就是无所为而为,反之就是有所为而为。儒家讲无为是从道德上说,一个人做事若没有私意,用廓然大公之心,按照事物规律顺理而为,就是无所为而为;若追求功利,则是有所为而为。
在探讨博学之前,我们先来说明才与学的关系。冯友兰认为:才是天授,学是人力,一个人无论在哪个方面的成就都要靠才与学两个方面。在某方面有才的人在此方面一定有兴趣,因此他的努力是随着他的兴趣的,不觉得苦只觉得其中乐趣,所以他的学是无为而为的。一个人感兴趣的方面,往往会有些才华,人追随兴趣做事就是发展其才,也就是道家所谓的率性而行、无所为而为。若因羡慕他人或为名誉富贵而做即是有所为而为。若人对于某事虽有兴趣但才不高,仍可发展兴趣爱好,也是无所为而为。一个人做事的初心若是为求社会上的荣誉利益,即是有所为而为,他做事所用的功夫便成了痛苦。
如果我们从上述道家的无为观出发,在对待学业或工作时,就应该从个人的兴趣出发,加上后天的努力,使自己的眼界不断开拓,知识不断深入,境界不断提升,这样不但自己会感到满足与快乐,同样也很可能带来成就与肯定,用无为的方式达到博学与快乐。我国的学界泰斗季羡林就是一个无为而为的例子,他在中学时期对外语产生兴趣,后考入清华德语专业,毕业后去德国主修印度学并陆续学习梵文等。他学术的开端是由少年时的兴趣引发并发现该方面的才华,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而成,是才与学的结合。他追随兴趣而未想过以后的成就,反观当下很多大学生对专业和职业的选择仅从功利角度出发,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事与愿违。
从儒家的道德方面讲无为,要求人们去做应该做的事,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如果一件事该做就应不计较利害成败认真去做,此即是无所为而为。当下的青年如果遇到社会的需求时,也可以调节自身去适应社会,以博学的态度积极探索,就会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人一生所做的事大致可以分為感兴趣愿意做者,即道家的无为,以及应该做者和承担的义务,即儒家讲的无为。我们应该将这两方面合而行之,然后就可以得到整个无所为而为的人生,进而达到一个最理想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221.
[2]冯友兰.新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65.
[3]冯友兰.新世训(生活方法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95.
[4]张克政.冯友兰《新理学》伦理思想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