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9月11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永远的丰碑”栏目中,以《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群体——王殿元等十烈士》为题,缅怀了抗战时期马石山十勇士的英勇壮举。八一电影制片厂2007年推出的电影《马石山十勇士》,就是根据1942年11月的山东马石山突围战这一历史事实改编的,真实再现了王殿元等10名八路军战士在抗战中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及英雄形象。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其中就包括马石山抗日十勇士。
马石山突围战的缘起
1942年,山东抗日战争正处在最艰苦的时期,日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扫荡”空前频繁残酷,胶东半岛抗日根据地形势非常严峻。11月8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茨亲赴烟台召开作战会议,决定发动“第三次鲁东作战”。战役目标是要“歼灭以山东纵队第五旅及第五支队为基干的胶东军区共军,恢复山东半岛的治安,尤其是确保青岛、烟台间的交通”。
日军参战兵力除驻青岛的独立混成第五旅团主力外,还有驻济南的第五十九师团、驻张店的独立混成第六旅团、驻惠民的独立混成第七旅团各一部,共1.5万人以及胶东各地伪军5000人,并以26艘舰艇封锁半岛沿海,飞机10架协同作战。从11月19日开始至12月29日结束,历时40天,采用“铁壁合围”的新战法,对胶东根据地分区进行拉网大“扫荡”。战役的组织实施由驻山东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统一指挥,设前线指挥所于烟台。
为加强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军事斗争的统一领导,7月1日,八路军胶东军区成立。全区主力共有5个团,连同各县独立营(县大队)和区中队在内,胶东军区总兵力共1.4万人。从兵力和装备的对比来看,在这场生死大搏斗中,我军显然处于劣势。
牙山和马石山,是日军第一阶段作战的两个主要合击目标。牙山驻有胶东抗大,是我军培养干部的基地。马石山西侧的海莱边区,正西方向面对据点林立的烟青公路,西南方向是国民党暂编十二师赵保原部的巢穴。日顽两军互相勾结,海莱边区成为敌我顽三方斗争的最前线。胶东军区的指挥机关和区党委、行政主任公署等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也都常驻在马石山周边各村。针对日军的大规模进犯,胶东军区在驻地战场泊村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决定以烟青路为分界线,路东路西密切配合,以“营连为单位”,采取“分散游击分区坚持”的作战方针,军民齐动员粉碎大“扫荡”。
11月19日晨,莱阳、栖霞各据点的敌军自西向东,烟台、福山敌军自北而南,牟平敌军南下进入水道据点,然后转兵向西,以牙山和马石山为中心,形成南北长90公里、东西宽75公里的三面拉网大合围。国民党暂编十二师也趁火打劫自莱阳东犯,袭击我军的侧背。日军越过牙山向南推进,矛头直指胶东军区。
截止11月23日,日军调集海军、空军、步兵、炮兵、骑兵联合作战,完成了对马石山周围20平方公里地区的拉网合围。日伪军依仗着人多武器好,分成许多股,相互保持火力联系平推进逼,白天无山不搜,无村不梳,连荒庵野寺、小土地庙也不漏过,滥杀手无寸铁的平民,捕捉青壮年当劳工。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手段之残酷,令人目不忍睹。
“有我们在,就有大家在。”王殿元班临危挺身
让日军没想到的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和党政领导首脑机关,早已经跳出包围圈。同时大批当地百姓也在部队掩护下,突围出这张“大网”。
虽然如此,一些未来得及突围的百姓仍不幸落入了日军包围圈。在海阳地区,靠近马石山的郭城、发城、小纪镇北部山区、高家东北部以及徐家店东南部等地区村民,在日军的“扫荡”逼迫下,不断逃向东边的马石山山系躲藏。乡亲们觉得马石山大,日军不会“扫荡”到这里,一路向东跑到马石山中,最后有3000多人落入敌军包围圈。
马石山主峰海拔467.4米,山势蜿蜒险峻,岭长谷深。11月23日,朔风凛冽,雪花飘扬,正当乡亲们走投无路之际,忽听西面传来一阵喊声:“八路军来了,咱们的八路军来了!”原来,这是胶东军区五旅十三团七连二排六班的10名战士。几天前,这个班去东海军分区执行任务,完成任务归队途中路过这里。他们见这里有这么多老乡被围,决定留下来带领乡亲们突围。他们已分批带领许多乡亲冲出包围圈,现在又来帮助被困在马石山前的乡亲们。
乡亲们像找到了救星,把他们围了起来,一双双热切的眼光投向了战士们。六班班长王殿元安慰乡亲们说:“乡亲们不要怕,咱们地熟、路熟,还愁冲不出去吗?乡亲们尽管放心,我们带领你们往外冲,有我们在,就有大家在……”
这时,一位老大娘拉着两个孩子挤到他面前,焦急地说:“这两个孩子的爹妈,都是为打鬼子牺牲的,上级把他俩寄养在俺家里,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再落到鬼子手里,俺这把年纪了,死了没什么,你们想法把孩子带出去,让他们长大了给爹娘报仇吧!”
战士们个个心如刀绞。六班机枪射手赵亭茂走到大娘跟前,安慰老人说:“你老人家就把这两个孩子交给我吧,只要有我大老赵在,就一定能把这两个孩子带出去!”赵亭茂和王殿元都是十三团七连的老兵,几年来他俩参加了上百次大小战斗,在战火中得到了锻炼和考验,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六班的战斗骨干。
王殿元鼓励大家说:“各位父老乡亲放心,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是共产党、毛主席教导出来的革命战士,生死和大家在一起。我们一定把大家带出去!”
时任胶东军区五旅司令部秘书长的作家、戏剧家马少波在战后曾专门到马石山一带深入采访,写成了报告文学《十勇士》,刊登在胶东《大众报》上,延安《新华日报》和上海《七月》文学月刊全文转载。他写道:“我们的十勇士,假如单独跳出敌人的罗网,一点也不算难事,但是好些同胞已成了‘釜底游鱼’,简直已经置于刀俎之上了,难道他们便忍心地视若无睹,弃之不顾么?不,绝不能,他们深深知道:他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八路军和人民是血肉相关的,是不能也不可分离的,尤其是今日同落在灾难之中!然而,如此重围,自己的兵力又如此单薄,要掩护这些民众安全的突出,却是不易。” 夜幕降临,马石山隐没在苍莽的夜幕中。敌人在马石山四周燃起一堆堆篝火,端着枪的日军士兵来回巡逻。王殿元同几个党员一起分析了敌情,一致认为,敌人很可能天亮后在马石山“收网”,对抗日军民进行大屠杀,于是决定连夜带领群众突围出去。
午夜前,第一批1000名突围群众在战士们的带领下,沿着约1.5公里长的山沟开始转移。当快接近沟口时,王殿元带领李贵等3名战士,分别爬上沟两侧的山脊,向不远处山包上的两个火堆摸去。王殿元等人干掉了巡逻的日军哨兵,接着又扑灭了路旁正在燃烧的火堆。乡亲们在战士们的带领下拥出了包围圈。送走了第一批突围出去的乡亲,王殿元又带领9名战士返回。
敌人一时还没有发现这个缺口,第二批群众又顺利地从这里突围出去。可是,当这批突出去的人员刚刚爬上前面的土岭时,被敌人察觉了。一小队日军追上去,机枪、步枪一齐向突围的人群扫射。王殿元一看情势危急,立即喊道:“机关枪吸引敌人火力,其他人跟我来,坚决顶住敌人!”六班立刻把敌人火力吸引过来。一些群众趁此机会,拼命向土岭下跑。激战中,十几个日军向王殿元带领的几位战士包抄过来。不一会儿,几十个黑影混在一起,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白刃战以六班的胜利而告终,但六班也付出了血的代价:战士王文礼英勇牺牲,班长王殿元等几人负伤。
为营救被困山谷中的一批群众,王殿元班放弃了生的希望
当六班的勇士们护送完沟内最后一批群众冲出沟口,准备转移的时候,忽然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跑到赵亭茂跟前哭诉说:“同志啊,俺全家都没出来,还在西南面那条沟里!”原来,那里还有另一部分群众尚未突围。这时,天就要大亮了。王殿元明白,再返回去肯定是凶多吉少,但是,他以坚定的口气对战士们说:“同志们,走,咱们再冲回去!”
“请放心!我们就回去!”王殿元一面安慰小姑娘,一面又向青抗队的队长郑重地嘱托:“张同志,交给您,望您继续护送他们,好好地分散隐蔽……”
张队长点点头,含着泪答道:“好,不过天亮了,比不得夜间,哎,您此去真叫人担心呀!”
“是的,为了救国救民,也就顾不了许多了。现在,你们就去吧!”班长冷静地说。
“不,同志们势必要去的话,让分队长负责送他们,我带几个弟兄去给您打个‘接应’!”张队长一面说,一面吩咐道,“二牛、四福……”
“这样也好,去的人要少,要灵活,要去便在后面去吧!但记住,要灵活,别吃亏呀!”班长说完,举枪高喊道:“同志们,救人救个活,咱们冲回去!”
六班战士又来到马石山西侧的一条山沟里。这时,周围响起了时起时落的枪炮声,漫山遍野布满了搜山的日伪军。敌人开始“收网”了。
王殿元大声喊:“乡亲们,快跟我们冲出去!”9名战士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向敌群发起了猛烈攻击。没等敌人反应过来,他们端着刺刀,冲进了敌群。战斗中,又有两名年轻的战士倒下了,他们用鲜血为群众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有个战士喊了句“口子撕开了,快跑呀”!群众听到喊声,一齐向突破口跑去。
就在群众顺着这个口子蜂拥突围的时候,日军两个小分队分别从东西两面围过来。王殿元当机立断,命令全班:“牵制住敌人,把鬼子引到山上去!”战士们将敌人火力吸引过来后,拔腿便往山上跑。日军一看八路军跑了,丢下群众追上来。战士们边打边退,一直把敌人引到半山腰。王殿元估计群众大都跑了出去,便指挥战士们登上了马石山主峰。
十勇士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马石山峰顶南北约40米宽,东西不足半里长。峰北是悬崖峭壁,东西两面坡陡,不易攀登。南面坡度较缓,但山路险阻。主峰嶙峋突兀,只有山顶中央有一块平坦的草地,周围被断断续续的石墙围着。石墙里面,一株苍劲挺拔的平顶松,傲然屹立在山巅。战斗了一夜的7名战士又累又困,然而,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上午8时,敌机飞临马石山上空盘旋,投弹轰炸。接着,山南坡的敌人摆开一条长蛇阵,密密麻麻地向山顶扑来。当第一批敌人爬到离山顶只有五六十米的时候,王殿元一声令下,赵亭茂的机枪首先开火。接着,大家的步枪也一齐向敌群射击。敌人的第一次冲锋被打下去。当敌人发起第二次冲锋时,六班子弹已经快打光了。“同志们,节省子弹,用石头砸!”随着王殿元的命令,战士们把一块块大石头从山顶掀下,砸得敌人丢盔弃甲。
战士们凭借有利地形,利用山上的石块,与数十倍的敌人拼搏了5个多小时。最后,除了王殿元,仅剩下赵亭茂和李贵了,而且都负了重伤。王殿元检查全班的弹药,发现只剩下两枚手榴弹了。中午,日军调集大量兵力,从马石山三面同时向山顶发起猖狂的进攻。王殿元把两名战士召集在一起,神情严肃地说:“今天我们完成了一项非常光荣的任务。我们全班10个同志,同地方干部、民兵一道,往返数次冲破敌人的火网,护送出大批群众,打死了七八十个鬼子,我们没有辜负党的培养和人民的期望。现在,我们冲出去是不可能了,反合围,只剩下这两颗手榴弹,大家看该怎么办?”
战士李贵坚定地说:“我们是革命战士、共产党员,活不当俘虏,死不交枪支,咱们先把枪砸了吧!”“砸枪?”赵亭茂感到惊讶。“对!”王殿元接上说:“革命的武器,决不留给敌人!”王殿元说着,先把自己的枪砸了,接着又同李贵把烈士们的枪支找来。几年来,赵亭茂扛着这挺机枪,艰苦转战,消灭过无数的敌人,现在要把它毁掉,他心里多么难受啊!但想到眼前的处境,他也只好狠狠心,将机枪零件小心翼翼地拆下来。
随后,王殿元把两颗手榴弹紧紧握在手里,3个人紧紧地靠在一起。敌人嚎叫着向山顶冲来。王殿元用尽全力,把一颗手榴弹扔向敌群。在敌人即将冲到跟前时,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马少波在《十勇士》一文中描写了前去接应的二牛和队长的所见所闻:
直至敌人的火力,把他俩又逼下来,他俩已经又越过一个山头(他们已经陷入敌人的纵深了)。队长连放了两枪之后,忽然气喘吁吁地叹道:“唉,二牛呀,只剩三个了!他们肩并肩地跑上山顶啦,你看,不是?哦……他们爬下了……哦,不打枪了……哦,好像受了伤啦!哦,好像子弹打完啦!……哎哟!敌人又围上去!四面八方的。哎呀!听,枪声更紧啦!他们站起来了,呵哈,那个像班长,手里擎着一件小东西,仿佛是手榴弹呢……” 二牛也在嚷:“哦哦,站起来了,他们好像在那里吆喝什么,你看他们的手,这么一举一举的……”话音未完,突然一声重响。二牛便失声痛哭起来了!
“哎呀,炸了!人倒了。”转过又自言自语地:“同志呀!他们自尽了!完了,唉,为的是救国救民哪!……”
这时,枪炮响得更紧。火力,已经扑向这边来了。
队长和二牛蓦地记起了班长临行的遗嘱:“……护送到那里好好地分散隐蔽……要灵活,别吃亏……”
于是,他们不由得掩着脸,跑下山去。
日军撤离马石山后,人们来到烈士浴血奋战的主峰,找到了王殿元、赵亭茂、李贵的遗体。只见他们怒目圆睁,躺在平顶松下。由于诸多原因,六班10位勇士没能给后人留下一份完整的名单。人们虽然不全知道他们的名字,但“马石山十勇士”作为一个英雄群体,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乡亲们把他们安葬在山顶那棵平顶松附近,并为他们和所有在马石山牺牲的烈士竖立了纪念碑。
日军合围结束后,大失所望,消灭胶东八路军主力及胶东党政机关的企图已彻底破产,遂恼羞成怒,丧心病狂地屠杀平民百姓。日军攻占马石山后,将抓捕到的503名群众全部杀害,老弱妇孺,无一幸免,制造了惨绝人寰的“马石山惨案”。
革命事迹美名传
马石山十勇士轮回拼杀护民众、舍生取义建奇功的英雄事迹,在革命老区的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敌人撤退后,群众从疏散地返回,沿途各村都在传颂十勇士催人泪下的英雄事迹,当地民兵还提出了“向十勇士学习”的口号。
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听到众多乡亲含泪诉说五旅十勇士的事迹后,立即向五旅发电通报十勇士的情况,并指示一定要尽快弄清十勇士的建制等具体情况。
五旅旅长吴克华等立即命令作战参谋刘岩派出侦察组,专程前往马石山地区做调查,同时寻找烈士的遗体处理后事。侦察组经过仔细调查,并和本旅在这次日军“扫荡”中集体下落不明的建制班逐一比对,确认十勇士就是五旅十三团三营七连二排六班的战士,并向旅首长作了汇报。原来,当时每年的11月上旬,是部队统一换冬装的季节,按规定领新必须交旧。反“扫荡”之前,五旅十三团政委李丙令指派七连指导员许圣亭带领二排担任押运任务,把全团的旧棉衣送往位于东海根据地的被服厂。七连的机枪射手赵亭茂为了去昆嵛山兵工厂修理轻机枪,也随队同行。反“扫荡”开始时,二排在马石山以东曾遭敌人围攻,部队有些伤亡,许圣亭和六班被冲散失去联系。由此可知,二排是在完成押运任务返回路过马石山时落入包围的,失散的六班和机枪射手赵亭茂在一起。他们没有因为势单力薄跟随别的部队向东突围,而是归队心切西行,所以出现在马石山主峰的西麓。然后,他们路遇群众有难拔刀相助,主动留下组织乡亲突围,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反“扫荡”结束后,十三团并不了解十勇士的下落和事迹,许圣亭单身脱险归队后,因说不清六班的下落负有领导责任,被给以党内警告处分,十三团为此还向旅部呈送了“检讨报告”。经过侦察组的调查,十三团这才知道十勇士即为尚未归队的七连六班。在查清事实后,十三团便于1943年春夏之交,开展了向十勇士学习的活动。
由于当时战争年代的特殊性,加上七连连长牛峰山早已牺牲,七连指导员许圣亭也已病故,十名勇士没有能为后人留下一份完整的名单。后来,当有关方面追寻他们的英名时,幸有八连指导员王济生记得6位烈士的姓名:“王殿元是六班长,花名册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楚,群众盛传的大个子机枪射手,就是身高体壮的赵亭茂。小战士王文礼,他父亲在七连当司务长,是全连都知道的父子兵。还有三位烈士分别叫李贵、杨德培和李武斋,其他人就记不清了。”
1943年1月21日,中共胶东区委、胶东行政公署在马石山召开马石山惨案公祭大会。时任行署副主任的曹漫之在讲话中强烈谴责和声讨日军的残忍暴行,高度赞扬十勇士等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会上,发布了《告全胶东同胞及士兵书》,指出:被围的同胞和同志与敌人作了殊死搏斗,以他们的血,救出了几千人的性命,粉碎了敌人的聚歼毒计。他们的搏斗,使敌人震惊;他们的壮烈,使我们全胶东人民振奋;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为胶东抗战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许世友专门派人召回疏散在外的军区文工团,并亲自给文工团编导交代任务:为了稳定民心鼓舞士气,你们就是不睡觉,也要尽快把十勇士的事迹搬上舞台。文工团来不及深入群众做调查,由作战参谋李燧英介绍了已经掌握的情况,全团昼夜奋战。胶东军区文工团编导左平奋战几个日夜写出的活报剧《马石山上》(后来改变成话剧),打响了宣传马石山勇士的第一炮。活报剧《马石山上》向部队指战员、医院伤病员及各村群众巡回演出30多场。观众群情激愤,收到良好的效果。
胶东根据地揭露日寇残暴罪行,宣传歌颂英烈壮举,很快在胶东大地掀起热潮。1943年2月,综合性月刊《胶东大众》第20期设“追悼马石山惨案特辑”,刊登包括部队和地方文艺工作者创作的诗歌、歌曲、散文《马石山的血花》《挽歌》《亏了你啊》《纪念死难战友》等13篇作品。胶东文化协会会长兼胜利剧团团长马少波怀着激情写成《马石山十勇士》一文,栩栩如生地描述马石山惨案中的10名八路军战士,为解救被日军围困的数千老百姓而壮烈牺牲的事迹。1943年《胶东大众》发表了他的散文《十勇士》,读者反响十分强烈。
胶东《大众报》记者峻青(后来成为著名作家)就是在马石山上被十勇士救出的。他曾回忆说:“我是跟在那位大个子机枪手身后突围的,当时没有问他姓名,至今还记得他一再提醒大家的话‘紧紧跟上,不要掉队’‘保持肃静,不要惊动敌人’。分手时我也在场,亲眼目睹了十勇士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返回救人的感人情景。”峻青脱险后含泪写下《马石山上》这篇历史证言,后又改写成小说,收入《峻青小说选》,并在序言中特意声明:“这是我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真实事件。”
峻青在2012年12月出版的《峻青文集》(八卷本)中将《马石山上》放在第一卷《短篇小说卷》卷首,他在《我与战争文学》一文中写道:“抗日战争爆发后,我直接参加了战斗,目睹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事迹,从此我便开始了革命战争文学的创作。如果说前一阶段在农村听的、讲的口头文学,给了我以后的文学创作以丰富的营养的话,那么直接投身革命队伍参加战斗,则更丰富充实了这种营养。《马石山上》这篇小说就是我伴着战火硝烟,面对着烈士的鲜血写出来的。”
马石山十勇士的名字虽然没有全部留下来,但他们舍生忘死为人民的壮举受到后人的世代景仰。马少波、萧华、宫润圃、许世友等著名作家和将军也在《十勇士》《英勇抗战的山东军民》《青松长荫马石山》《我在山东十六年》等著作中对他们的英勇事迹作了热情地描述与赞颂。史学界也在《胶东军区军史简编》《胶东八年抗战史》和《山东省志》(军事卷)中,把马石山十勇士的事迹作为重要史料载入史册,为胶东战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题图为“马石山十勇士”群像)(责任编辑:吴玫)
马石山突围战的缘起
1942年,山东抗日战争正处在最艰苦的时期,日军推行“治安强化”运动,“扫荡”空前频繁残酷,胶东半岛抗日根据地形势非常严峻。11月8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茨亲赴烟台召开作战会议,决定发动“第三次鲁东作战”。战役目标是要“歼灭以山东纵队第五旅及第五支队为基干的胶东军区共军,恢复山东半岛的治安,尤其是确保青岛、烟台间的交通”。
日军参战兵力除驻青岛的独立混成第五旅团主力外,还有驻济南的第五十九师团、驻张店的独立混成第六旅团、驻惠民的独立混成第七旅团各一部,共1.5万人以及胶东各地伪军5000人,并以26艘舰艇封锁半岛沿海,飞机10架协同作战。从11月19日开始至12月29日结束,历时40天,采用“铁壁合围”的新战法,对胶东根据地分区进行拉网大“扫荡”。战役的组织实施由驻山东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次中将统一指挥,设前线指挥所于烟台。
为加强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军事斗争的统一领导,7月1日,八路军胶东军区成立。全区主力共有5个团,连同各县独立营(县大队)和区中队在内,胶东军区总兵力共1.4万人。从兵力和装备的对比来看,在这场生死大搏斗中,我军显然处于劣势。
牙山和马石山,是日军第一阶段作战的两个主要合击目标。牙山驻有胶东抗大,是我军培养干部的基地。马石山西侧的海莱边区,正西方向面对据点林立的烟青公路,西南方向是国民党暂编十二师赵保原部的巢穴。日顽两军互相勾结,海莱边区成为敌我顽三方斗争的最前线。胶东军区的指挥机关和区党委、行政主任公署等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也都常驻在马石山周边各村。针对日军的大规模进犯,胶东军区在驻地战场泊村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决定以烟青路为分界线,路东路西密切配合,以“营连为单位”,采取“分散游击分区坚持”的作战方针,军民齐动员粉碎大“扫荡”。
11月19日晨,莱阳、栖霞各据点的敌军自西向东,烟台、福山敌军自北而南,牟平敌军南下进入水道据点,然后转兵向西,以牙山和马石山为中心,形成南北长90公里、东西宽75公里的三面拉网大合围。国民党暂编十二师也趁火打劫自莱阳东犯,袭击我军的侧背。日军越过牙山向南推进,矛头直指胶东军区。
截止11月23日,日军调集海军、空军、步兵、炮兵、骑兵联合作战,完成了对马石山周围20平方公里地区的拉网合围。日伪军依仗着人多武器好,分成许多股,相互保持火力联系平推进逼,白天无山不搜,无村不梳,连荒庵野寺、小土地庙也不漏过,滥杀手无寸铁的平民,捕捉青壮年当劳工。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手段之残酷,令人目不忍睹。
“有我们在,就有大家在。”王殿元班临危挺身
让日军没想到的是,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和党政领导首脑机关,早已经跳出包围圈。同时大批当地百姓也在部队掩护下,突围出这张“大网”。
虽然如此,一些未来得及突围的百姓仍不幸落入了日军包围圈。在海阳地区,靠近马石山的郭城、发城、小纪镇北部山区、高家东北部以及徐家店东南部等地区村民,在日军的“扫荡”逼迫下,不断逃向东边的马石山山系躲藏。乡亲们觉得马石山大,日军不会“扫荡”到这里,一路向东跑到马石山中,最后有3000多人落入敌军包围圈。
马石山主峰海拔467.4米,山势蜿蜒险峻,岭长谷深。11月23日,朔风凛冽,雪花飘扬,正当乡亲们走投无路之际,忽听西面传来一阵喊声:“八路军来了,咱们的八路军来了!”原来,这是胶东军区五旅十三团七连二排六班的10名战士。几天前,这个班去东海军分区执行任务,完成任务归队途中路过这里。他们见这里有这么多老乡被围,决定留下来带领乡亲们突围。他们已分批带领许多乡亲冲出包围圈,现在又来帮助被困在马石山前的乡亲们。
乡亲们像找到了救星,把他们围了起来,一双双热切的眼光投向了战士们。六班班长王殿元安慰乡亲们说:“乡亲们不要怕,咱们地熟、路熟,还愁冲不出去吗?乡亲们尽管放心,我们带领你们往外冲,有我们在,就有大家在……”
这时,一位老大娘拉着两个孩子挤到他面前,焦急地说:“这两个孩子的爹妈,都是为打鬼子牺牲的,上级把他俩寄养在俺家里,说什么也不能让他们再落到鬼子手里,俺这把年纪了,死了没什么,你们想法把孩子带出去,让他们长大了给爹娘报仇吧!”
战士们个个心如刀绞。六班机枪射手赵亭茂走到大娘跟前,安慰老人说:“你老人家就把这两个孩子交给我吧,只要有我大老赵在,就一定能把这两个孩子带出去!”赵亭茂和王殿元都是十三团七连的老兵,几年来他俩参加了上百次大小战斗,在战火中得到了锻炼和考验,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六班的战斗骨干。
王殿元鼓励大家说:“各位父老乡亲放心,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是共产党、毛主席教导出来的革命战士,生死和大家在一起。我们一定把大家带出去!”
时任胶东军区五旅司令部秘书长的作家、戏剧家马少波在战后曾专门到马石山一带深入采访,写成了报告文学《十勇士》,刊登在胶东《大众报》上,延安《新华日报》和上海《七月》文学月刊全文转载。他写道:“我们的十勇士,假如单独跳出敌人的罗网,一点也不算难事,但是好些同胞已成了‘釜底游鱼’,简直已经置于刀俎之上了,难道他们便忍心地视若无睹,弃之不顾么?不,绝不能,他们深深知道:他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八路军和人民是血肉相关的,是不能也不可分离的,尤其是今日同落在灾难之中!然而,如此重围,自己的兵力又如此单薄,要掩护这些民众安全的突出,却是不易。” 夜幕降临,马石山隐没在苍莽的夜幕中。敌人在马石山四周燃起一堆堆篝火,端着枪的日军士兵来回巡逻。王殿元同几个党员一起分析了敌情,一致认为,敌人很可能天亮后在马石山“收网”,对抗日军民进行大屠杀,于是决定连夜带领群众突围出去。
午夜前,第一批1000名突围群众在战士们的带领下,沿着约1.5公里长的山沟开始转移。当快接近沟口时,王殿元带领李贵等3名战士,分别爬上沟两侧的山脊,向不远处山包上的两个火堆摸去。王殿元等人干掉了巡逻的日军哨兵,接着又扑灭了路旁正在燃烧的火堆。乡亲们在战士们的带领下拥出了包围圈。送走了第一批突围出去的乡亲,王殿元又带领9名战士返回。
敌人一时还没有发现这个缺口,第二批群众又顺利地从这里突围出去。可是,当这批突出去的人员刚刚爬上前面的土岭时,被敌人察觉了。一小队日军追上去,机枪、步枪一齐向突围的人群扫射。王殿元一看情势危急,立即喊道:“机关枪吸引敌人火力,其他人跟我来,坚决顶住敌人!”六班立刻把敌人火力吸引过来。一些群众趁此机会,拼命向土岭下跑。激战中,十几个日军向王殿元带领的几位战士包抄过来。不一会儿,几十个黑影混在一起,展开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白刃战以六班的胜利而告终,但六班也付出了血的代价:战士王文礼英勇牺牲,班长王殿元等几人负伤。
为营救被困山谷中的一批群众,王殿元班放弃了生的希望
当六班的勇士们护送完沟内最后一批群众冲出沟口,准备转移的时候,忽然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跑到赵亭茂跟前哭诉说:“同志啊,俺全家都没出来,还在西南面那条沟里!”原来,那里还有另一部分群众尚未突围。这时,天就要大亮了。王殿元明白,再返回去肯定是凶多吉少,但是,他以坚定的口气对战士们说:“同志们,走,咱们再冲回去!”
“请放心!我们就回去!”王殿元一面安慰小姑娘,一面又向青抗队的队长郑重地嘱托:“张同志,交给您,望您继续护送他们,好好地分散隐蔽……”
张队长点点头,含着泪答道:“好,不过天亮了,比不得夜间,哎,您此去真叫人担心呀!”
“是的,为了救国救民,也就顾不了许多了。现在,你们就去吧!”班长冷静地说。
“不,同志们势必要去的话,让分队长负责送他们,我带几个弟兄去给您打个‘接应’!”张队长一面说,一面吩咐道,“二牛、四福……”
“这样也好,去的人要少,要灵活,要去便在后面去吧!但记住,要灵活,别吃亏呀!”班长说完,举枪高喊道:“同志们,救人救个活,咱们冲回去!”
六班战士又来到马石山西侧的一条山沟里。这时,周围响起了时起时落的枪炮声,漫山遍野布满了搜山的日伪军。敌人开始“收网”了。
王殿元大声喊:“乡亲们,快跟我们冲出去!”9名战士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向敌群发起了猛烈攻击。没等敌人反应过来,他们端着刺刀,冲进了敌群。战斗中,又有两名年轻的战士倒下了,他们用鲜血为群众打开了一个突破口。有个战士喊了句“口子撕开了,快跑呀”!群众听到喊声,一齐向突破口跑去。
就在群众顺着这个口子蜂拥突围的时候,日军两个小分队分别从东西两面围过来。王殿元当机立断,命令全班:“牵制住敌人,把鬼子引到山上去!”战士们将敌人火力吸引过来后,拔腿便往山上跑。日军一看八路军跑了,丢下群众追上来。战士们边打边退,一直把敌人引到半山腰。王殿元估计群众大都跑了出去,便指挥战士们登上了马石山主峰。
十勇士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马石山峰顶南北约40米宽,东西不足半里长。峰北是悬崖峭壁,东西两面坡陡,不易攀登。南面坡度较缓,但山路险阻。主峰嶙峋突兀,只有山顶中央有一块平坦的草地,周围被断断续续的石墙围着。石墙里面,一株苍劲挺拔的平顶松,傲然屹立在山巅。战斗了一夜的7名战士又累又困,然而,没有一人叫苦叫累。
上午8时,敌机飞临马石山上空盘旋,投弹轰炸。接着,山南坡的敌人摆开一条长蛇阵,密密麻麻地向山顶扑来。当第一批敌人爬到离山顶只有五六十米的时候,王殿元一声令下,赵亭茂的机枪首先开火。接着,大家的步枪也一齐向敌群射击。敌人的第一次冲锋被打下去。当敌人发起第二次冲锋时,六班子弹已经快打光了。“同志们,节省子弹,用石头砸!”随着王殿元的命令,战士们把一块块大石头从山顶掀下,砸得敌人丢盔弃甲。
战士们凭借有利地形,利用山上的石块,与数十倍的敌人拼搏了5个多小时。最后,除了王殿元,仅剩下赵亭茂和李贵了,而且都负了重伤。王殿元检查全班的弹药,发现只剩下两枚手榴弹了。中午,日军调集大量兵力,从马石山三面同时向山顶发起猖狂的进攻。王殿元把两名战士召集在一起,神情严肃地说:“今天我们完成了一项非常光荣的任务。我们全班10个同志,同地方干部、民兵一道,往返数次冲破敌人的火网,护送出大批群众,打死了七八十个鬼子,我们没有辜负党的培养和人民的期望。现在,我们冲出去是不可能了,反合围,只剩下这两颗手榴弹,大家看该怎么办?”
战士李贵坚定地说:“我们是革命战士、共产党员,活不当俘虏,死不交枪支,咱们先把枪砸了吧!”“砸枪?”赵亭茂感到惊讶。“对!”王殿元接上说:“革命的武器,决不留给敌人!”王殿元说着,先把自己的枪砸了,接着又同李贵把烈士们的枪支找来。几年来,赵亭茂扛着这挺机枪,艰苦转战,消灭过无数的敌人,现在要把它毁掉,他心里多么难受啊!但想到眼前的处境,他也只好狠狠心,将机枪零件小心翼翼地拆下来。
随后,王殿元把两颗手榴弹紧紧握在手里,3个人紧紧地靠在一起。敌人嚎叫着向山顶冲来。王殿元用尽全力,把一颗手榴弹扔向敌群。在敌人即将冲到跟前时,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马少波在《十勇士》一文中描写了前去接应的二牛和队长的所见所闻:
直至敌人的火力,把他俩又逼下来,他俩已经又越过一个山头(他们已经陷入敌人的纵深了)。队长连放了两枪之后,忽然气喘吁吁地叹道:“唉,二牛呀,只剩三个了!他们肩并肩地跑上山顶啦,你看,不是?哦……他们爬下了……哦,不打枪了……哦,好像受了伤啦!哦,好像子弹打完啦!……哎哟!敌人又围上去!四面八方的。哎呀!听,枪声更紧啦!他们站起来了,呵哈,那个像班长,手里擎着一件小东西,仿佛是手榴弹呢……” 二牛也在嚷:“哦哦,站起来了,他们好像在那里吆喝什么,你看他们的手,这么一举一举的……”话音未完,突然一声重响。二牛便失声痛哭起来了!
“哎呀,炸了!人倒了。”转过又自言自语地:“同志呀!他们自尽了!完了,唉,为的是救国救民哪!……”
这时,枪炮响得更紧。火力,已经扑向这边来了。
队长和二牛蓦地记起了班长临行的遗嘱:“……护送到那里好好地分散隐蔽……要灵活,别吃亏……”
于是,他们不由得掩着脸,跑下山去。
日军撤离马石山后,人们来到烈士浴血奋战的主峰,找到了王殿元、赵亭茂、李贵的遗体。只见他们怒目圆睁,躺在平顶松下。由于诸多原因,六班10位勇士没能给后人留下一份完整的名单。人们虽然不全知道他们的名字,但“马石山十勇士”作为一个英雄群体,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乡亲们把他们安葬在山顶那棵平顶松附近,并为他们和所有在马石山牺牲的烈士竖立了纪念碑。
日军合围结束后,大失所望,消灭胶东八路军主力及胶东党政机关的企图已彻底破产,遂恼羞成怒,丧心病狂地屠杀平民百姓。日军攻占马石山后,将抓捕到的503名群众全部杀害,老弱妇孺,无一幸免,制造了惨绝人寰的“马石山惨案”。
革命事迹美名传
马石山十勇士轮回拼杀护民众、舍生取义建奇功的英雄事迹,在革命老区的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敌人撤退后,群众从疏散地返回,沿途各村都在传颂十勇士催人泪下的英雄事迹,当地民兵还提出了“向十勇士学习”的口号。
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听到众多乡亲含泪诉说五旅十勇士的事迹后,立即向五旅发电通报十勇士的情况,并指示一定要尽快弄清十勇士的建制等具体情况。
五旅旅长吴克华等立即命令作战参谋刘岩派出侦察组,专程前往马石山地区做调查,同时寻找烈士的遗体处理后事。侦察组经过仔细调查,并和本旅在这次日军“扫荡”中集体下落不明的建制班逐一比对,确认十勇士就是五旅十三团三营七连二排六班的战士,并向旅首长作了汇报。原来,当时每年的11月上旬,是部队统一换冬装的季节,按规定领新必须交旧。反“扫荡”之前,五旅十三团政委李丙令指派七连指导员许圣亭带领二排担任押运任务,把全团的旧棉衣送往位于东海根据地的被服厂。七连的机枪射手赵亭茂为了去昆嵛山兵工厂修理轻机枪,也随队同行。反“扫荡”开始时,二排在马石山以东曾遭敌人围攻,部队有些伤亡,许圣亭和六班被冲散失去联系。由此可知,二排是在完成押运任务返回路过马石山时落入包围的,失散的六班和机枪射手赵亭茂在一起。他们没有因为势单力薄跟随别的部队向东突围,而是归队心切西行,所以出现在马石山主峰的西麓。然后,他们路遇群众有难拔刀相助,主动留下组织乡亲突围,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反“扫荡”结束后,十三团并不了解十勇士的下落和事迹,许圣亭单身脱险归队后,因说不清六班的下落负有领导责任,被给以党内警告处分,十三团为此还向旅部呈送了“检讨报告”。经过侦察组的调查,十三团这才知道十勇士即为尚未归队的七连六班。在查清事实后,十三团便于1943年春夏之交,开展了向十勇士学习的活动。
由于当时战争年代的特殊性,加上七连连长牛峰山早已牺牲,七连指导员许圣亭也已病故,十名勇士没有能为后人留下一份完整的名单。后来,当有关方面追寻他们的英名时,幸有八连指导员王济生记得6位烈士的姓名:“王殿元是六班长,花名册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楚,群众盛传的大个子机枪射手,就是身高体壮的赵亭茂。小战士王文礼,他父亲在七连当司务长,是全连都知道的父子兵。还有三位烈士分别叫李贵、杨德培和李武斋,其他人就记不清了。”
1943年1月21日,中共胶东区委、胶东行政公署在马石山召开马石山惨案公祭大会。时任行署副主任的曹漫之在讲话中强烈谴责和声讨日军的残忍暴行,高度赞扬十勇士等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会上,发布了《告全胶东同胞及士兵书》,指出:被围的同胞和同志与敌人作了殊死搏斗,以他们的血,救出了几千人的性命,粉碎了敌人的聚歼毒计。他们的搏斗,使敌人震惊;他们的壮烈,使我们全胶东人民振奋;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为胶东抗战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许世友专门派人召回疏散在外的军区文工团,并亲自给文工团编导交代任务:为了稳定民心鼓舞士气,你们就是不睡觉,也要尽快把十勇士的事迹搬上舞台。文工团来不及深入群众做调查,由作战参谋李燧英介绍了已经掌握的情况,全团昼夜奋战。胶东军区文工团编导左平奋战几个日夜写出的活报剧《马石山上》(后来改变成话剧),打响了宣传马石山勇士的第一炮。活报剧《马石山上》向部队指战员、医院伤病员及各村群众巡回演出30多场。观众群情激愤,收到良好的效果。
胶东根据地揭露日寇残暴罪行,宣传歌颂英烈壮举,很快在胶东大地掀起热潮。1943年2月,综合性月刊《胶东大众》第20期设“追悼马石山惨案特辑”,刊登包括部队和地方文艺工作者创作的诗歌、歌曲、散文《马石山的血花》《挽歌》《亏了你啊》《纪念死难战友》等13篇作品。胶东文化协会会长兼胜利剧团团长马少波怀着激情写成《马石山十勇士》一文,栩栩如生地描述马石山惨案中的10名八路军战士,为解救被日军围困的数千老百姓而壮烈牺牲的事迹。1943年《胶东大众》发表了他的散文《十勇士》,读者反响十分强烈。
胶东《大众报》记者峻青(后来成为著名作家)就是在马石山上被十勇士救出的。他曾回忆说:“我是跟在那位大个子机枪手身后突围的,当时没有问他姓名,至今还记得他一再提醒大家的话‘紧紧跟上,不要掉队’‘保持肃静,不要惊动敌人’。分手时我也在场,亲眼目睹了十勇士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返回救人的感人情景。”峻青脱险后含泪写下《马石山上》这篇历史证言,后又改写成小说,收入《峻青小说选》,并在序言中特意声明:“这是我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真实事件。”
峻青在2012年12月出版的《峻青文集》(八卷本)中将《马石山上》放在第一卷《短篇小说卷》卷首,他在《我与战争文学》一文中写道:“抗日战争爆发后,我直接参加了战斗,目睹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英雄事迹,从此我便开始了革命战争文学的创作。如果说前一阶段在农村听的、讲的口头文学,给了我以后的文学创作以丰富的营养的话,那么直接投身革命队伍参加战斗,则更丰富充实了这种营养。《马石山上》这篇小说就是我伴着战火硝烟,面对着烈士的鲜血写出来的。”
马石山十勇士的名字虽然没有全部留下来,但他们舍生忘死为人民的壮举受到后人的世代景仰。马少波、萧华、宫润圃、许世友等著名作家和将军也在《十勇士》《英勇抗战的山东军民》《青松长荫马石山》《我在山东十六年》等著作中对他们的英勇事迹作了热情地描述与赞颂。史学界也在《胶东军区军史简编》《胶东八年抗战史》和《山东省志》(军事卷)中,把马石山十勇士的事迹作为重要史料载入史册,为胶东战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题图为“马石山十勇士”群像)(责任编辑:吴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