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词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任何时代都不能忽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古诗词教学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随着当前多元化思想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帮助学生确立坚决的爱国主义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一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我国古诗词中有着大量的爱国主义诗词,传达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深厚的民族感情,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資源,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这些资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爱国主义教育;策略分析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最不缺乏的就是与爱国主义相关的题材和内容,各朝各代都有着典型的爱国主义代表人物,留下了传颂千古的爱国诗句,这些都为现当代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爱国教育素材,教师将之合理地发掘与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祖国的建设提供优秀的人才。但就目前来看,我国教育中依然存在着影响爱国主义教育的因素,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新的爱国主义教育途径。
  一、影响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因素
  1、对“文道合一”的正确教学理念的偏离。语文是一门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将其人文性与工具性进行有效结合才是正确的教学途径,古人讲究“文以载道”,便是强调了文章人文教育与工具性特征相结合这一点。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并没有正确理解“文”与“道”之间的关系:有些教师重点在于讲解古诗词的字、句,没有深入挖掘古诗词背后的时代背景和表达的具体情感,使得古诗词教学成为纯粹的文学鉴赏课;而有些教师则过于注重诗词中的爱国情感,忽视了对诗词句式、语言能力表达方式的赏析和教学,随意与政治教学内容挂钩,生生将语文课变成了政治课。因此,这两种倾向都是将“文”与“道”相割裂的方式,不足取[1]。
  2、忽视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自古以来,我国的人文教育便十分重视“文道合一”,要求从教者不遗余力地追求“文道合一”的教学目标。但就目前我国的古诗词教育状况来看,教师教学方式还是一块短板,并未能实现有效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教师的教学方式基本是教师口头讲授,学生在讲台下边听边做笔记,这种方法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相冲突。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较少,未能将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与古诗词的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因此,教师须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1、知人论世,把握思想主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诗词反映了诗人的爱国情怀,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须注意遵循“知人论世”的原则,即根据每一篇古诗词作者特有的时代背景、诗人的生活经历和进行创作的目的等,来将古诗词进行详细的解剖、讲解,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生活年代、创作意图和传达的情感,从古诗词表达的思想主旨中把握诗人的思想境界、理想追求和情感态度。如诗圣杜甫的《春望》、《石壕吏》都是表达作者强烈爱国情感的诗,教师在讲之前可以要求学生先主动地去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动机,而不是在课堂中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输。诗人创作这两首诗时,正值大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那么,想要深刻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就要适当地了解这段历史,做好这些准备之后,才能更好地融入课堂,领悟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感[2]。
  2、品味形象,培养爱国情操。每一首古诗词都会涉及到文学形象的塑造,它是指赏析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经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的具体的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学形象,通过这些鲜明的形象来挖掘诗人深藏其中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油然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如教师在讲解文天祥的诗《过零丁洋》时,可以通过“飘絮”、“浮萍”等形象鲜明的词汇,体会诗人感叹自己因国家破碎而孤身飘零、壮志难酬的无奈,并以浮萍这一意象比喻命途多舛的国势,但他收复中原的壮志和决心却始终不渝,尤其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更是道出了诗人视死如归、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体现他宁死不屈的爱国精神。这给后人树立了光辉的爱国主义典范,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正义的事业而勇于献身。学生在品味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作者高尚爱国情操的熏陶,并向作者看齐,从小就树立远大的报国之志,培养自己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3、创设情境,巧用声像媒体。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创设情境,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观的视频画面更能给予学生直接的、深刻的情感体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触觉等多种感官功能。如教师在讲授杜甫的《石壕吏》时,配以相关的视频资料,将安史之乱中战火频繁、百姓流离失所、官吏逼迫人民的场景生动而具体地展现出来,表现贫苦大众饱受战争之苦和官吏压迫之苦的情景,传达作者对发动战争者强烈的谴责和对人民深沉的同情。逼真的画面和浓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视觉、感觉冲击力,给予学生强烈的精神震撼。教师利用这些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不断接近作者的思想境界,能够有效避免以往教学方式不够灵活的缺陷,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
  4、参与实践,深化爱国情感。教师同时需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开展一些实践活动,邀请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以实践活动的形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如以班级为单位的诗词朗诵大赛,学生也可以以某一首爱国诗词为题材,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学生可以将词改写成话剧,将诗人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情感用现代文的形式加以扩充,并通过表演的方式将之淋漓尽致地表演出来。又如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学生可以通过表演的方式将将军“醉里挑灯看剑”的情形和士兵们“分麾下炙”、“沙场点兵”的情形展现出来,或慷慨激昂,或悲壮沉痛,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画面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激情。
  三、结语
  总之,将爱国教育渗透到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是一条实爱国教育的良好途径,教师应当注重文道的结合,既注重古诗词具体内容的讲解,也注重充分挖掘其身后的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深挖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和强烈的民族情感。
  参考文献
  [1] 刑孔娟.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祖国,2013(8):106.
  [2] 武楠楠.在古诗词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J].镇江高专学报,2016(1):85-85.
  [3] 杨定明.吟诵 知意 悟情——论传统的吟诵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新闻爱好者,2009,(10):88-91.
其他文献
李国桥,1936年生于广东南海。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国桥是我国青蒿素类药临床研究的主持人,他主持的“青蒿素抗疟研究”获国家发明
公平收入分配应当采取的措施很多,集中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需要做的是逐渐提高劳动报酬。对此,尤为重要的是完善有关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并严格执行。事实上,在一些地区
普京主政以后,提出所有制改革的大方向应该是保留和完善已形成的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认为“不应该谈论重新分配俄罗斯资产问题”,“如果允许重新分配资产,则遇到的问题和造成
又是一年春来到。早已迫不及待萌出的新鲜蔬菜,它们全身积蓄着力量,向上生长,要把冬季的阴霾一扫而光,这和我们人体的状况多么相似啊。在这万物萌生、阳气生发的时节,我们人
四川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群山险阻守卫,古代交通不便,因而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较强的封闭性的区域。尽管如此,它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荣姑,却是与全国密切关联的,尤其是得益于
摘要: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当前我们的数学课程改革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树立将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从数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