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励志耕耘‘一枝花’,树木树人惠‘三农’”的办学特色,培养出以观赏园艺教育家章守玉、中科院院士沈善炯、原江苏省常务副省长俞兴德等为代表的近5万名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为振兴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几年来,学院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认真贯彻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农科教结合的新要求,抢抓“江苏构筑六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新机遇,扎实推进“为农服务”工程,取得了较好成效。
大力加强专业与人才建设,夯实“为农服务”基础
学院以“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为平台,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建设为关键,优化结构,彰显特色,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调整专业布局,强势推进,做强做特园艺、园林等优势专业;抢抓机遇,积极发展农产品物流、农业生态等新兴专业;调整思路,全面提升农作物生产、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专业,大力构建优势专业群。
同时,学院不断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及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设,现有省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创业教育示范专业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教材l部,省级精品教材5部,省级立项建设精品教材3部。
全面启动并扎实推进以"52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要特征的“2+0.5+0.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在第二届全国高职院校农业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届全国高职高专环保类专业环境监测技能大赛、第二届全国高职高专生物技术职业技能大赛等专业技能竞赛中,学院参赛学生屡创佳绩。
经过不懈努力,学院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一批新成果,“园艺与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得2009年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全面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园艺技术、园林技术2个团队被确定为“省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积极引导教师参加实践锻炼,不断增强教师走进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的能力,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不断提升科研与推f-水平,增强自身软实力
学院依托相城校区(相城科技园)、东山校区(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等产学研基地,以国家级果梅、杨梅种质资源圃,江苏省球宿根花卉种质资源基因库等建设项目为载体,大力提升科技研发水平,不断增强“为农服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球宿根花卉种质资源基因库收集了1500多份种质资源,其中的贝母属种质资源是国内唯一系统收集者;自主研发常绿水生鸢尾、金边凤尾兰、朱顶红、观赏贝母等球宿根花卉新品种30多个;先后建设高效农业研发合作基地2000多亩,对外供应优质新品种种苗1000多万株,向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6个大花萱草新品种;在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的亲切关怀下,学院选育的白玉、冠玉白沙枇杷优良品种成功走进贵州安顺市,引出了一段“苏黔合作”的佳话。
依托园艺、园林等优势专业,学院连续多年参加世界与国内顶级专业花卉园艺展览并获奖。2002年,学院受中国花卉协会委托承建的苏式园林景观“中国园”,代表中国政府参加荷兰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并获铜奖;2009年,学院承建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北京、山东展区江苏室外景点双获金奖,实现了在顶级专业花卉园艺展览中的新突破,等等。
在此基础上,学院建立集园艺园林新技术研发、创业教育、工学结合、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科技企业——苏帅『园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挥院办产业在地方农业企业中的科技引领作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近三年来,学院共申报立项市(厅)级以上课题104项,发表学术论文668篇,其中核心期刊125篇、SCI收录6篇,主、参编专著及教材116部,制订或修订省市级标准5项,申请专利1项,申请新品种认定4个,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6项。
扎实推进“为农服务”-r程,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立足“政府引导、双向选择,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学院成立“科技为农服务领导小组”,出台“科技为农服务工作意见”,以服务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发挥自身专业和人才优势,并设立100万元专项资金,以科技服务项目为载体,重点实施“挂县强农富民"9-程、“院区”和“院县”科技结对等,采取多种方式为农业园区、特色村和示范户提供服务。
“挂县强农寓民”工程 学院认真贯彻江苏省“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会议精神,与徐帅l市睢宁县签订《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挂县强农富民”服务协议》,紧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重点推进“一村一品”特色村建设。工程开展以来,学院专家组5名成员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6场,人户指导426天,发放技术资料6000多份,发放物化补贴22.5万元。指导王集镇陈楼村引进“迷你小南瓜”新品种,采用夏秋季遮阳网和防虫网覆盖等技术,实现每亩经济效益9000~13500元等。
”院一区”科技结对服务 学院以立项课题形式组织12个科技服务团队、97名教师与苏州市1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展科技结对服务,重点推进新品种引进、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新技能培训等工作。对此,苏州市农林局高度重视,专门安排了50万元财政支农资金支持“院一区”科技结对工作。
与此同时,学院相城望亭生态农业示范区服务团队完成了《望亭镇中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相城生态园球宿根花卉团队承建相城生态园宿根花卉品种资源圃并通过验收,参与河塘月色全国荷花展布展,制定2010年郁金香展会方案等。
“院一县”科技结对服务应南通市海安县人民政府的邀请,学院与海安县人民政府签订了“院一县科技服务合作协议”,派出以李寿田博士为骨干的专业技术人员,蹲点海安县雅周镇,重点推进特色设施园艺规模化生产。通过引进花卉新品种、建设蔬菜示范点等方式,初步形成了以雅周镇花卉和蔬菜示范基地为龙头、以点带面的技术服务模式,在海安实现了瓜类、茄果类等蔬菜全年生产,并形成了自主生产100万盆草花的能力,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高度肯定。
同时,学院以国务院扶贫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农业部苏州培训中心为依托,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共建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培训,认真组织实施国家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江苏省新型农民培训等任务,广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学院共计开展各类农民培训3万余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5000余人,充分发挥省级示范院校的引领辐射作用。
凭借各项工作取得的新成绩,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取得“双优秀”,被确定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建设单位,先后获得国家和省、市级荣誉20余项,连续三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学院整体建设步入了一个持续、健康的发展轨道。
近几年来,学院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认真贯彻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农科教结合的新要求,抢抓“江苏构筑六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新机遇,扎实推进“为农服务”工程,取得了较好成效。
大力加强专业与人才建设,夯实“为农服务”基础
学院以“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为平台,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建设为关键,优化结构,彰显特色,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调整专业布局,强势推进,做强做特园艺、园林等优势专业;抢抓机遇,积极发展农产品物流、农业生态等新兴专业;调整思路,全面提升农作物生产、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专业,大力构建优势专业群。
同时,学院不断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及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建设,现有省级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创业教育示范专业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教材l部,省级精品教材5部,省级立项建设精品教材3部。
全面启动并扎实推进以"52学结合、顶岗实习”为主要特征的“2+0.5+0.5”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业就业能力,在第二届全国高职院校农业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届全国高职高专环保类专业环境监测技能大赛、第二届全国高职高专生物技术职业技能大赛等专业技能竞赛中,学院参赛学生屡创佳绩。
经过不懈努力,学院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取得一批新成果,“园艺与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获得2009年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全面组建专业教学团队,园艺技术、园林技术2个团队被确定为“省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积极引导教师参加实践锻炼,不断增强教师走进农村、贴近农民、服务农业的能力,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
不断提升科研与推f-水平,增强自身软实力
学院依托相城校区(相城科技园)、东山校区(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技术推广中心)等产学研基地,以国家级果梅、杨梅种质资源圃,江苏省球宿根花卉种质资源基因库等建设项目为载体,大力提升科技研发水平,不断增强“为农服务”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球宿根花卉种质资源基因库收集了1500多份种质资源,其中的贝母属种质资源是国内唯一系统收集者;自主研发常绿水生鸢尾、金边凤尾兰、朱顶红、观赏贝母等球宿根花卉新品种30多个;先后建设高效农业研发合作基地2000多亩,对外供应优质新品种种苗1000多万株,向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供6个大花萱草新品种;在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的亲切关怀下,学院选育的白玉、冠玉白沙枇杷优良品种成功走进贵州安顺市,引出了一段“苏黔合作”的佳话。
依托园艺、园林等优势专业,学院连续多年参加世界与国内顶级专业花卉园艺展览并获奖。2002年,学院受中国花卉协会委托承建的苏式园林景观“中国园”,代表中国政府参加荷兰世界花卉园艺博览会并获铜奖;2009年,学院承建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北京、山东展区江苏室外景点双获金奖,实现了在顶级专业花卉园艺展览中的新突破,等等。
在此基础上,学院建立集园艺园林新技术研发、创业教育、工学结合、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科技企业——苏帅『园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挥院办产业在地方农业企业中的科技引领作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近三年来,学院共申报立项市(厅)级以上课题104项,发表学术论文668篇,其中核心期刊125篇、SCI收录6篇,主、参编专著及教材116部,制订或修订省市级标准5项,申请专利1项,申请新品种认定4个,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6项。
扎实推进“为农服务”-r程,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立足“政府引导、双向选择,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学院成立“科技为农服务领导小组”,出台“科技为农服务工作意见”,以服务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发挥自身专业和人才优势,并设立100万元专项资金,以科技服务项目为载体,重点实施“挂县强农富民"9-程、“院区”和“院县”科技结对等,采取多种方式为农业园区、特色村和示范户提供服务。
“挂县强农寓民”工程 学院认真贯彻江苏省“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会议精神,与徐帅l市睢宁县签订《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挂县强农富民”服务协议》,紧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重点推进“一村一品”特色村建设。工程开展以来,学院专家组5名成员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6场,人户指导426天,发放技术资料6000多份,发放物化补贴22.5万元。指导王集镇陈楼村引进“迷你小南瓜”新品种,采用夏秋季遮阳网和防虫网覆盖等技术,实现每亩经济效益9000~13500元等。
”院一区”科技结对服务 学院以立项课题形式组织12个科技服务团队、97名教师与苏州市1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开展科技结对服务,重点推进新品种引进、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新技能培训等工作。对此,苏州市农林局高度重视,专门安排了50万元财政支农资金支持“院一区”科技结对工作。
与此同时,学院相城望亭生态农业示范区服务团队完成了《望亭镇中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相城生态园球宿根花卉团队承建相城生态园宿根花卉品种资源圃并通过验收,参与河塘月色全国荷花展布展,制定2010年郁金香展会方案等。
“院一县”科技结对服务应南通市海安县人民政府的邀请,学院与海安县人民政府签订了“院一县科技服务合作协议”,派出以李寿田博士为骨干的专业技术人员,蹲点海安县雅周镇,重点推进特色设施园艺规模化生产。通过引进花卉新品种、建设蔬菜示范点等方式,初步形成了以雅周镇花卉和蔬菜示范基地为龙头、以点带面的技术服务模式,在海安实现了瓜类、茄果类等蔬菜全年生产,并形成了自主生产100万盆草花的能力,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高度肯定。
同时,学院以国务院扶贫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农业部苏州培训中心为依托,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共建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培训,认真组织实施国家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江苏省新型农民培训等任务,广泛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学院共计开展各类农民培训3万余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5000余人,充分发挥省级示范院校的引领辐射作用。
凭借各项工作取得的新成绩,学院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取得“双优秀”,被确定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建设单位,先后获得国家和省、市级荣誉20余项,连续三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学院整体建设步入了一个持续、健康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