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作文教学的改革也风生水起,教研教改势头一浪高过一浪,百花争艳,硕果累累。然而,在这种热闹的背后,要做冷静的分析思考,处理好作文教学中的几个关系,才不至于“乱花渐欲迷人眼”。
【关键词】作文教学;厘清关系;分析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作文教学在顺序上往往是阅读在先作文在后,阅读基础作用的主要成因是它以吸收和积累为主,从而充分为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基。吸收和积累阅读文本中的语文知识、生活知识和其他方面知识,奠定深厚的知识基础;积累和汲取阅读文本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确立学生的人文精神基础;积累和吸收阅读文本中的各种语文表达方式和文体结构方式,提高有效“书面语用”的能力,为有意、有序表达奠定基础。阅读是小学生面对世界的一个窗口,从这个窗口延展出的视野,浓缩着对于整个世界的初步的、朦胧的认知判断,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文质兼美的语文阅读教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作文资源,也为学生展示了阅读范例。
从另一个角度看,习作练习有助于提高阅读水平。作文过程中,学生练习写话有中心、结构安排有条理、语言的生动运用等形成文章感悟能力,运用这种能力就可透视文本作者的良苦用心和微妙表达。因此,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在提高课堂质量的教学改革模式中,要重视阅读与作文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原理。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对结构方法、表达手段和写作能力直接关联内容的引导,但也不能忽视文本中情感、价值观的教学。如果阅读教学只对文章表达方法进行分析、讲解,像解剖麻雀一样,文本就失去了其人文精神方面的生动性,失去了陶情怡性的美育功能。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也不可能有质地上乘的作文。
当然,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提倡多进行小练笔,把阅读教学中接触到的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殊的表达方式进行训练,促进学生的接受和内化,产生能力迁移,这是可取的。但切不可矫枉过正,每课必练。我们有阅读成果和阅读方式解决作文中的问题或用作文的方式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使读与写深层互动,使读与写深度融合,这才是一种真正的读写观。
二、处理好“模式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近年,“模式化”教学铺天盖地而来,有各种各样的阅读教学模式,也有独树一帜的作文教学模式。殊不知凡此种种,都是教育家们以自己的视角对教学的个性化解读。他们依据不同的理论,在教学环境、师资、学生学情及社会结构的差异中,摸索出一套作文教学的经验。作为一线教师,必须用拿来主义的方法进行取舍、运用。毋庸置疑,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各种作文教学模式的提出者,也是“个性化”的教学理论,对他们的个性化思考,只有因时、因地、因人、因学情取舍运用,才会真正在教学中收到实效,才会真正服务于教学。因此,拿来主义地运用作文教学模式,是一个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过程。教师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必定会因个人的学识修养、兴趣爱好等主观因素进行筛选。当然,也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左右,如进修学习、教研活动、公开课等等按照他们预定的模式、要求去教学。所以,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一样,处理好模式化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的关系,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三、处理好学生习作的“真实性”与“虚构性”的关系
写文章不是生活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作文不应该看作是一件特殊的事情,犹如说话,本来就不特殊。作文教学的艺术,就是使学生作文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完全一致的艺术,也就是使学生作文成为一种自己熟悉的生活形式的艺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写而写这样的作文教学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才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积累素材。比如学校的一次篮球比赛;自己的一次读书经历;与玩具的一次遭遇;小小的成功实例;走进父母或成人的世界……学生从生活的海洋里,心灵的波涛里汲取素材和感情,自然真情的流露,就能很好地体现真情实感了。
然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也要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对事物进行描写,运用联想、想象对股市进行描述。这是一种“虚”的表达方法,它着眼于表达形式。而“真情实感”却着重从内容、主题上进行考察。所以二者并不矛盾,恰恰相反,为了更好地让自己的真情实感流露,往往需要运用这些“虚”的表现手法来更好地表情达意,这是一种“文学化”的表达,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合理地、恰当地运用。
四、处理好“童真语言”与“美文化语言”的关系
作文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仍然存在着一种隐性的倾向,即有意无意地将作文教学与文学写作概念混同。高年级学生优秀作文中,过于注重学生的“文采”表达,过分强调好词好句的运用,所以学生作文中比喻、排比、夸张轮番登场,华丽的辞藻遮盖着真情的流露和表达的苍白。“为赋新词强说愁”,“美文化”的语言运用,是教师教学中“成人化”教学的一种体现:行文成人化的思维方式,成人化的语用模式,成人化的思想感情。这多多少少与作文教学的教条化相关联。“美文化”“模式化”的作文教学,泯灭了学生个性情感的真实抒发,忽视了学生个体性的一面,它不仅违背了小学生习作表达真情实感的基本要求也影响了学生全面和健康的人格形成。另一方面,也忽视了应用文体的表达训练,这直接影响学生将来在生活中的书面表达。在作文教学中,只有站在儿童的角度,用孩子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才会有真正的童真、童趣。
作文教学是一项艰苦细致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需要运用智慧的工作。只有明确处理好作文教学中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才会进入一片开阔的天地。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作文教学;厘清关系;分析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作文教学在顺序上往往是阅读在先作文在后,阅读基础作用的主要成因是它以吸收和积累为主,从而充分为写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基。吸收和积累阅读文本中的语文知识、生活知识和其他方面知识,奠定深厚的知识基础;积累和汲取阅读文本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确立学生的人文精神基础;积累和吸收阅读文本中的各种语文表达方式和文体结构方式,提高有效“书面语用”的能力,为有意、有序表达奠定基础。阅读是小学生面对世界的一个窗口,从这个窗口延展出的视野,浓缩着对于整个世界的初步的、朦胧的认知判断,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文质兼美的语文阅读教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作文资源,也为学生展示了阅读范例。
从另一个角度看,习作练习有助于提高阅读水平。作文过程中,学生练习写话有中心、结构安排有条理、语言的生动运用等形成文章感悟能力,运用这种能力就可透视文本作者的良苦用心和微妙表达。因此,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在提高课堂质量的教学改革模式中,要重视阅读与作文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原理。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对结构方法、表达手段和写作能力直接关联内容的引导,但也不能忽视文本中情感、价值观的教学。如果阅读教学只对文章表达方法进行分析、讲解,像解剖麻雀一样,文本就失去了其人文精神方面的生动性,失去了陶情怡性的美育功能。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也不可能有质地上乘的作文。
当然,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提倡多进行小练笔,把阅读教学中接触到的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殊的表达方式进行训练,促进学生的接受和内化,产生能力迁移,这是可取的。但切不可矫枉过正,每课必练。我们有阅读成果和阅读方式解决作文中的问题或用作文的方式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使读与写深层互动,使读与写深度融合,这才是一种真正的读写观。
二、处理好“模式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近年,“模式化”教学铺天盖地而来,有各种各样的阅读教学模式,也有独树一帜的作文教学模式。殊不知凡此种种,都是教育家们以自己的视角对教学的个性化解读。他们依据不同的理论,在教学环境、师资、学生学情及社会结构的差异中,摸索出一套作文教学的经验。作为一线教师,必须用拿来主义的方法进行取舍、运用。毋庸置疑,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各种作文教学模式的提出者,也是“个性化”的教学理论,对他们的个性化思考,只有因时、因地、因人、因学情取舍运用,才会真正在教学中收到实效,才会真正服务于教学。因此,拿来主义地运用作文教学模式,是一个教师的个性化教学过程。教师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必定会因个人的学识修养、兴趣爱好等主观因素进行筛选。当然,也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左右,如进修学习、教研活动、公开课等等按照他们预定的模式、要求去教学。所以,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一样,处理好模式化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的关系,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三、处理好学生习作的“真实性”与“虚构性”的关系
写文章不是生活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作文不应该看作是一件特殊的事情,犹如说话,本来就不特殊。作文教学的艺术,就是使学生作文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完全一致的艺术,也就是使学生作文成为一种自己熟悉的生活形式的艺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写而写这样的作文教学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才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积累素材。比如学校的一次篮球比赛;自己的一次读书经历;与玩具的一次遭遇;小小的成功实例;走进父母或成人的世界……学生从生活的海洋里,心灵的波涛里汲取素材和感情,自然真情的流露,就能很好地体现真情实感了。
然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也要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对事物进行描写,运用联想、想象对股市进行描述。这是一种“虚”的表达方法,它着眼于表达形式。而“真情实感”却着重从内容、主题上进行考察。所以二者并不矛盾,恰恰相反,为了更好地让自己的真情实感流露,往往需要运用这些“虚”的表现手法来更好地表情达意,这是一种“文学化”的表达,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合理地、恰当地运用。
四、处理好“童真语言”与“美文化语言”的关系
作文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仍然存在着一种隐性的倾向,即有意无意地将作文教学与文学写作概念混同。高年级学生优秀作文中,过于注重学生的“文采”表达,过分强调好词好句的运用,所以学生作文中比喻、排比、夸张轮番登场,华丽的辞藻遮盖着真情的流露和表达的苍白。“为赋新词强说愁”,“美文化”的语言运用,是教师教学中“成人化”教学的一种体现:行文成人化的思维方式,成人化的语用模式,成人化的思想感情。这多多少少与作文教学的教条化相关联。“美文化”“模式化”的作文教学,泯灭了学生个性情感的真实抒发,忽视了学生个体性的一面,它不仅违背了小学生习作表达真情实感的基本要求也影响了学生全面和健康的人格形成。另一方面,也忽视了应用文体的表达训练,这直接影响学生将来在生活中的书面表达。在作文教学中,只有站在儿童的角度,用孩子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才会有真正的童真、童趣。
作文教学是一项艰苦细致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需要运用智慧的工作。只有明确处理好作文教学中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关系,才会进入一片开阔的天地。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