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数学角度品读《画廊》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ymoon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埃舍尔作为一名画家,在艺术界、哲学界乃至数学界、计算机界都声名显赫,而他自己最为得意的作品《画廊》更堪称惊世之作,其蕴含的数学原理十分耐人寻味,本文将站在数学的角度分析这幅作品。
  【关键词】埃舍尔;《画廊》;Droste Effect;Mathematica
  凡是瞻仰过埃舍尔名作《画廊(print gallery)》(图1)的人,无一不为其奇妙之极的构图发出由衷赞叹。不只是“画中之画”那么简单,埃舍尔把画中的世界和画中画的世界无缝衔接在了一起。画面的效果正是Droste Effect,而最经典的Droste Effect并没有画中这样“怪异”的效果。
  以图2为例对经典的Droste Effect做一个直观的表述。原图是一个黑边灰底方形,内含一个从左下指向右上的深灰色箭头,这类同于《画廊》中“画的世界”;接着从中截去一块(虚线围住的区域),这一块相当于《画廊》画面中心的留白,该区域中的内容之后再不会出现。对这块区域是有要求的:它的边长比例要与原图相同。称截取后余下的区域为D。
  设图像中每一点的坐标在复平面上,即坐标(x,y)对应复数 x+yI(I是虚数单位),并有指数形式re?兹I,则如图2-1到图2-2所示的变化如下所述:
  (*)D中的复数坐标取自然对数变换.
  (**)沿x轴负方向平移,紧密排列(图2-1,也就是将图中的[1]平移为[2]、[3]),图像整体在纵坐标上的范围始终是2?仔,再代入以自然常数为底的指数函数。
  最后得到如图2-2的效果,这也就是最经典的Droste Effect。在此基础上,若要得到《画廊》中的效果,只需在(*)与(**)之间做一个旋转加缩小的操作,使[1]的右上角与[1]的左下角横坐标相等并且[1]在纵坐标上的范围依旧保持。
  《画廊》与经典Droste Effect的区别在于:自然对数是多值解析函数,对某区域内的复数取自然对数,任一单值分支再经以自然常数为底的指数函数(是单值函数,也是自然对数的反函数)都能还原该区域。如图2-2的经典Droste Effect的结果位于黎曼面的同一叶片上,而《画廊》的结果位于黎曼面的不同葉片上。事实上,《画廊》的画面虽然十分怪异,但又相当流畅,原因在于它蕴含着共形映射——这样的映射保证了在除去中央“奇异点”的余下区域具有保角的性质,能使“旋转角不变”和“伸缩率不变”。
  所以,如果埃舍尔在画面中心的留白处不断进行作画,画面中想必会出现无数个看画的男孩,并且顺着他们的目光望去,眼中会出现无数个“自己”。
  (注:本文制图使用软件mathematica10.2.0)
  参考文献:
  [1]Bruno Ernst. The magic mirror of M.C.Escher[M].Holland: Cordon Art, 2000.
  [2]钟玉泉. 复变函数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3]http://escherdroste.math.leidenuniv.nl
  [4]Campbell P J. More Mathematics Than Meets the Eye/Mathematician Fills in a Bland for a Fresh Insight on Art (Book)[J]. Mathematics Magazine, 2002, 75.
  [5]Smit B D. The Droste-effect and the exponential transform[C]// 2005.
  [6]http://mathworld.wolfram.com/ConformalMapping.html.
  [7]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int_Gallery_(M._C._Escher).
其他文献
《沁园春·雪》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作品。这首艺术歌曲在很多高等院校的声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沁园春·雪》单纯从文字上来分析大致可以分为上下两阕。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需要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变成作品的主人公。如果把一首歌的情绪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那么在表达时就会很鲜活、生动。因此,在演唱艺术歌曲的时候,演唱者自身一定要深深融入到诗词的意境当中去。
民族电影是电影类型中一种独特的题材,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就已进入我国主流电影创作圈,并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不断变迁。以藏族题材电影为例,其叙事范式也经历了意识形态主导、景观化展示以及文化自觉性表述的转向。新时期,这种转向与流变也赋予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更自洽的主体地位与跨文化传播的价值。
广播剧自20世纪30年代在我国诞生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含义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本文认为广播剧从广播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节目形式转变为一种网络文学IP沉浸式开发的混合模式。广播剧如今作为一种沉浸式开发的形式,具有一定的沉浸式传播特征,但是其特有的听觉沉浸又使其区别于多感官结合的沉浸式传播。因此,本文对这种仅具有听觉沉浸感的传播形式进行研究,探索其沉浸式传播的特征,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沉浸”的形成、受影响的表现、传播特征。
《乌苏里船歌》是赫哲族的传统民歌之一,后来经过钢琴作曲家的转化创作,形成了一部钢琴作品。这部作品有着非常显著的赫哲族文化特色,在改编成为钢琴曲目以后也具有了更强的艺术内涵,值得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先阐述了钢琴作品《乌苏里船歌》的创作背景,接着结合这部作品的具体内容,全方位分析了这部作品的演奏过程,同时还从三连音与装饰音、琶音、双音、复调旋律、连续八度等多个方面,全方位探索了这部钢琴作品的演奏技巧与方法。
“体态律动”音乐教学法是瑞士音乐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兹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建立起来的音乐教育方法,是世界上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当时被认为是最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手段,后来又被广泛应用于舞蹈、戏剧、体育等众多领域。而鲁道夫·冯·拉班创造的“人体动律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达尔克罗兹的影响,后人在采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时,经常与舞蹈等同起来,认为就是“音乐(伴奏)+舞蹈动作”的模式,它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与舞蹈相似,但却有本质上的区别。文章试图分析达尔克罗兹与拉班学术上的联系,从教育理念与身体两个方面论述,使
舞蹈表演需要保障演员、舞蹈和音乐三者的统一,这样才能够有好的表演效果,高校舞蹈表演也是如此。要想提升舞蹈表演的感染力,就需要提升音乐的感染力,这样才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舞蹈表演。文章从音乐在舞蹈表演中的音乐性和作用出发,提出了提升高校舞蹈表演音乐感染力的有效路径,如选择合适的音乐、强化音乐情感、加强音乐的属性等,以期能够为高校舞蹈表演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一定的帮助。
甘肃永登硬狮子舞在体态造型、表演程式、文化内涵等方面呈现出西域乐舞与中原乐舞的文化融合风格,是西凉乐舞中的狮舞传统在甘凉大地扎根,并在历史传承中不断衍生、重构的产物。永登硬狮子舞以其刚硬悍烈的狮体造型、异域色彩浓厚的衣饰装扮、威猛豪放的尚武精神显露出西凉乐舞在民间艺术传统中的遗存,成为丝绸之路上乐舞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和西凉乐舞遗存的活态印痕。
长久以来,美国南方社会总是作为一个独特的历史背景出现在电影与文学之中。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女权主义运动以及族裔民主运动的浪潮暂息并出现了多元文化趋势,美国南方社会的性别与种族问题也经历了从矛盾尖锐到矛盾缓和的艰难历程。电影《为黛西小姐开车》以喜剧的形式展现了美国南方社会犹太家庭的生活状况,犹太女人黛西因双重身份焦虑导致主体性分裂,最终在与黑人霍克的和解中获得了自我身份认同,体现了性别与种族的差异在人性面前的渺小,而电影人物的内心在成长中也获得了平淡且温情的力量。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小学美术教育的出发点,在参与教学前要启发引导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找回自信;培养创新精神是美术素质教育的立足点,以增强其成功的自信,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创新的欲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强创新能力,是美术素质教育的归宿点,在参与中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培养创新的能力,使教师成为教学主导。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期刊
【摘 要】现阶段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鉴赏教育教学培养高中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对高中学生的情感和情操等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显著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基于此,在高中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能够不断提高学生体会音乐的能力,促进学生能够综合发展。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育教学;音乐鉴赏能力;学生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加强对其音乐美的鉴赏能力,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