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创作题材定格在家乡的山水之间并不是偶然的。
风景一词多源于西方,中国的风景画称山水。所以我更喜欢山水一词。从一个地方漂泊到另外一个地方,我喜欢称为流放。从长安流放到岭南,在这种颠簸和往复中我总是路过自己的家乡,从艺之路,几经周转,异常艰辛,总有身世飘蓬之感,感觉没有自己的根脉,家之思就幻化在那不见经传的景致中,那一块菜地,几颗小草,收割的稻田,那些太普通的景致就是我淡淡的乡愁。
一切的偶然必出于必然。
没有任何浓烈的色彩也没有任何华丽的形式,在当代艺术走向观念化的今天,我选择了一种最为朴素的表达方式和题材,也曾经一度怀疑自己,“当代”这个词把我们弄的很累,以致尽失自信。从家乡山水系列的创作开始,我才真正找到了自我,实现自由表达。经历过很多的繁复和迷茫我才最终明白:把一件事情做的很朴素,做到极致,总是好的。摒弃一切任何功利的因素,把一颗无比真纯的心和情感表达在画中,这才是艺术。当我经过多年的学习,解决了技术手段和造型的问题时候,我所要做的就是选择一种手段去表达情感。至此,我才理解为什么古人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至此我才真正理解为什么学艺术先学做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情感,遵从自己内心这才是根本。当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我就不用担心我会做不好。当艺术幻化到骨子里成为我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的时候,他就和吃饭穿衣一样简单和平常,艺术就是我的生活方式。美亦如此,不在乎美的形式,只关乎美的本质,看待人事,亦是如此,因其此,这之后我才更深入的懂得包容和理解的深意,用审美的眼光用平和的心看待人和事。
长期严格的明暗写实的训练,使得早期的一些作品摆脱不了描摹,毫无生气,幸而创作过程中得益于导师张凌教授的悉心指点,才没有误入歧途。恩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时时给我启示,催我奋进。《绿如蓝》一画老师说有国画的味道,并且有某种符号化的倾向。这引我深思。模仿一块国画的肌理和水墨效果,并不能称之为“中国”,真正的“中国”是写意精神和中国式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倾向。近些年的学习使我对传统文化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很“中国”的人。而铜版画却是一个完全从西方传过来的画种。铜版画在中国,和中国画在西方一样,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学习西方,那么我们将永远落后。我们的铜版画应该怎样发展?表达我们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我们自己的审美趣味才是根本。在我的画面中,我开始探索,构图上更趋于平面化,造型上更加意象和表现,技法表达上更加纯粹。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自己的铜版画,表达自己的情感。虽然每个民族的审美不尽相同,但是优秀的艺术品却能以一种朴素的方式获得世界性相通,当我们忘记自己做的是铜版画的时候,我们才真正企及到了艺术的高度。
艺术对人的心灵和品质有一种内在的提升作用,多年的版画学习逐渐对我的品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严谨务实的做事态度,不虚浮不做作的处事态度,率直真纯的性情,更难得的是情感诉诸的快乐。我幸之,能以这种方式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获得成长。不管以后从事什么职业,也不管身处何境,都应该做的事,是用一生去培养艺术家的气质和艺术家的态度:博大的胸怀,广阔的视野,丰厚的情感,对事物敏锐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在平凡和琐碎中对美的自觉;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虔诚,对自己的认真负责,喧嚣中的坚持、沉静、真诚和质朴。
当版画渗入到我的血液当中,和精神相融合,那么版画就会成为支撑我走过忧患的力量。不管道阻且长,仍要逆流而上。
我画我心,画随我心。
风景一词多源于西方,中国的风景画称山水。所以我更喜欢山水一词。从一个地方漂泊到另外一个地方,我喜欢称为流放。从长安流放到岭南,在这种颠簸和往复中我总是路过自己的家乡,从艺之路,几经周转,异常艰辛,总有身世飘蓬之感,感觉没有自己的根脉,家之思就幻化在那不见经传的景致中,那一块菜地,几颗小草,收割的稻田,那些太普通的景致就是我淡淡的乡愁。
一切的偶然必出于必然。
没有任何浓烈的色彩也没有任何华丽的形式,在当代艺术走向观念化的今天,我选择了一种最为朴素的表达方式和题材,也曾经一度怀疑自己,“当代”这个词把我们弄的很累,以致尽失自信。从家乡山水系列的创作开始,我才真正找到了自我,实现自由表达。经历过很多的繁复和迷茫我才最终明白:把一件事情做的很朴素,做到极致,总是好的。摒弃一切任何功利的因素,把一颗无比真纯的心和情感表达在画中,这才是艺术。当我经过多年的学习,解决了技术手段和造型的问题时候,我所要做的就是选择一种手段去表达情感。至此,我才理解为什么古人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至此我才真正理解为什么学艺术先学做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情感,遵从自己内心这才是根本。当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我就不用担心我会做不好。当艺术幻化到骨子里成为我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的时候,他就和吃饭穿衣一样简单和平常,艺术就是我的生活方式。美亦如此,不在乎美的形式,只关乎美的本质,看待人事,亦是如此,因其此,这之后我才更深入的懂得包容和理解的深意,用审美的眼光用平和的心看待人和事。
长期严格的明暗写实的训练,使得早期的一些作品摆脱不了描摹,毫无生气,幸而创作过程中得益于导师张凌教授的悉心指点,才没有误入歧途。恩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时时给我启示,催我奋进。《绿如蓝》一画老师说有国画的味道,并且有某种符号化的倾向。这引我深思。模仿一块国画的肌理和水墨效果,并不能称之为“中国”,真正的“中国”是写意精神和中国式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倾向。近些年的学习使我对传统文化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很“中国”的人。而铜版画却是一个完全从西方传过来的画种。铜版画在中国,和中国画在西方一样,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学习西方,那么我们将永远落后。我们的铜版画应该怎样发展?表达我们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我们自己的审美趣味才是根本。在我的画面中,我开始探索,构图上更趋于平面化,造型上更加意象和表现,技法表达上更加纯粹。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自己的铜版画,表达自己的情感。虽然每个民族的审美不尽相同,但是优秀的艺术品却能以一种朴素的方式获得世界性相通,当我们忘记自己做的是铜版画的时候,我们才真正企及到了艺术的高度。
艺术对人的心灵和品质有一种内在的提升作用,多年的版画学习逐渐对我的品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严谨务实的做事态度,不虚浮不做作的处事态度,率直真纯的性情,更难得的是情感诉诸的快乐。我幸之,能以这种方式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获得成长。不管以后从事什么职业,也不管身处何境,都应该做的事,是用一生去培养艺术家的气质和艺术家的态度:博大的胸怀,广阔的视野,丰厚的情感,对事物敏锐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在平凡和琐碎中对美的自觉;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虔诚,对自己的认真负责,喧嚣中的坚持、沉静、真诚和质朴。
当版画渗入到我的血液当中,和精神相融合,那么版画就会成为支撑我走过忧患的力量。不管道阻且长,仍要逆流而上。
我画我心,画随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