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单电路》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教材中的一节课,是学生学习电学知识的第一课,引领学生进入了新的探究领域。
上课开始,教师出示一个小灯泡,问:“这里有一个小灯泡,能不能点亮?”
学生:“如果有电就能”“用电池就行”……
教师出示一节电池,问:“现在能不能点亮?”
生议论纷纷:“不能,没有插头”“没有连接的电线”“不能,没有正负电的插头”……
教师再拿出一段导线,问:“现在能不能点亮?”
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响亮回答:“能!”
教师不露声色,说:“试试,要求每次连接前画出自己连接的想法。”然后细致地指导画实物灯泡、电池的方法。学生分组画出自己认为能点亮的电路图,然后画在黑板上。教师看着这些有许多错误的电路图(短路的、不闭合的),同样未置可否,而是说:“试试,看看这样连接能不能点亮?”然后教师发放材料(两人一组),学生开始动手试验。
关注学生的前概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他们关于简单电路的已有经验储备,知道一个简单电路要由灯泡、电池、电线三部分组成,然后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让他们说出肯定能点亮小灯泡。而教师心中清楚,让学生用电池、导线、灯泡等基本电路元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似乎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凭自己的猜想,十之七八却不能将灯泡点亮,因为学生对电池的正负极、灯泡的两个触点、闭合电路等概念还不十分清楚。看着黑板上许多错误的连接法,教师并未打消学生积极性,其实,这就是有意“放任”学生失败,让他们遭受挫折后,激发重新探究的兴趣,主动探究,自己建构简单电路的知识。
果然,很多组学生按自己所画的电路图不能点亮小灯泡,正在学生抓耳挠腮之时,且看教师如何引导——
教师面露笑容,问:“为什么会点不亮呢?手里的东西有哪些可以用来连接?灯泡哪里可以连接?”
接着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学生很快找到了一共有6个连接点。
教师接着说:“怎样连接?哪几个点连在一起会亮?再试一试?”
学生再次试验,亮了的组就及时画下连接方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起到一种暗示作用。积极的评价产生积极的效果,消极的评价产生消极的效果。这一点上,法国“做中学”科学教育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在他们的课堂上,教师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错了,你失败了”,教师永远是热情的支持者、引导者、亲密的伙伴。面对着失败的学生们,教师没有取笑,也没有直接告诉他们错误的原因,而是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作了必要的指导观察后,让他们再试试,充分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究到底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耐心、恒心以及百折不挠的韧性。
接着教师收齐试验材料,讲了爱迪生发明灯泡的事例。
这其实就是在消除学生的挫折感,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中,失败更可贵。
然后教师请点亮了小灯泡的一组学生到前面展示他们的电路图,并描述本组的思考过程。
教师再请没有点亮的组(触点连错的、短路烫手的)展示他们的电路图。这时,教师请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电路图,亮的组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亮的都是导线从电池的正极(负极)出发,经过小灯泡,再回到负极(正极)。亮的都是导线的一头连在小灯泡的尾部触点上,一头连在小灯泡的侧部金属片上。”
教师:“亮的电路图像什么字母?”
学生:“字母C、D、b等。”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实际上是学习主体与学习对象之间的一种建构活动。失败后,要让他们动脑思考,相互交流讨论,自己对照查找问题,让思维得到创新与发展。在对比中,失败的孩子自然会找到原因,而成功的孩子理解必然会更深刻。这时的失败,反而成了他们共同成长的动力。
接下来,教师让失败了的组到前面再试一试,孩子们又乐颠颠地跑了上来……
这样的设计,丝丝入扣;这样的体验,学生终身难忘!
笔者认为,要让我们的科学课堂具有科学味儿,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关注学生的失败,允许学生的失败,营造轻松和谐的探究氛围,培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②正视失败,冷静分析,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于失败中发现、感悟,让学生在反思中提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③善用失败,抓住契机,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动力,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的科学方法以及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上课开始,教师出示一个小灯泡,问:“这里有一个小灯泡,能不能点亮?”
学生:“如果有电就能”“用电池就行”……
教师出示一节电池,问:“现在能不能点亮?”
生议论纷纷:“不能,没有插头”“没有连接的电线”“不能,没有正负电的插头”……
教师再拿出一段导线,问:“现在能不能点亮?”
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响亮回答:“能!”
教师不露声色,说:“试试,要求每次连接前画出自己连接的想法。”然后细致地指导画实物灯泡、电池的方法。学生分组画出自己认为能点亮的电路图,然后画在黑板上。教师看着这些有许多错误的电路图(短路的、不闭合的),同样未置可否,而是说:“试试,看看这样连接能不能点亮?”然后教师发放材料(两人一组),学生开始动手试验。
关注学生的前概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他们关于简单电路的已有经验储备,知道一个简单电路要由灯泡、电池、电线三部分组成,然后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让他们说出肯定能点亮小灯泡。而教师心中清楚,让学生用电池、导线、灯泡等基本电路元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似乎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凭自己的猜想,十之七八却不能将灯泡点亮,因为学生对电池的正负极、灯泡的两个触点、闭合电路等概念还不十分清楚。看着黑板上许多错误的连接法,教师并未打消学生积极性,其实,这就是有意“放任”学生失败,让他们遭受挫折后,激发重新探究的兴趣,主动探究,自己建构简单电路的知识。
果然,很多组学生按自己所画的电路图不能点亮小灯泡,正在学生抓耳挠腮之时,且看教师如何引导——
教师面露笑容,问:“为什么会点不亮呢?手里的东西有哪些可以用来连接?灯泡哪里可以连接?”
接着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学生很快找到了一共有6个连接点。
教师接着说:“怎样连接?哪几个点连在一起会亮?再试一试?”
学生再次试验,亮了的组就及时画下连接方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起到一种暗示作用。积极的评价产生积极的效果,消极的评价产生消极的效果。这一点上,法国“做中学”科学教育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在他们的课堂上,教师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错了,你失败了”,教师永远是热情的支持者、引导者、亲密的伙伴。面对着失败的学生们,教师没有取笑,也没有直接告诉他们错误的原因,而是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作了必要的指导观察后,让他们再试试,充分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究到底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科学研究的耐心、恒心以及百折不挠的韧性。
接着教师收齐试验材料,讲了爱迪生发明灯泡的事例。
这其实就是在消除学生的挫折感,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中,失败更可贵。
然后教师请点亮了小灯泡的一组学生到前面展示他们的电路图,并描述本组的思考过程。
教师再请没有点亮的组(触点连错的、短路烫手的)展示他们的电路图。这时,教师请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电路图,亮的组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亮的都是导线从电池的正极(负极)出发,经过小灯泡,再回到负极(正极)。亮的都是导线的一头连在小灯泡的尾部触点上,一头连在小灯泡的侧部金属片上。”
教师:“亮的电路图像什么字母?”
学生:“字母C、D、b等。”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实际上是学习主体与学习对象之间的一种建构活动。失败后,要让他们动脑思考,相互交流讨论,自己对照查找问题,让思维得到创新与发展。在对比中,失败的孩子自然会找到原因,而成功的孩子理解必然会更深刻。这时的失败,反而成了他们共同成长的动力。
接下来,教师让失败了的组到前面再试一试,孩子们又乐颠颠地跑了上来……
这样的设计,丝丝入扣;这样的体验,学生终身难忘!
笔者认为,要让我们的科学课堂具有科学味儿,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关注学生的失败,允许学生的失败,营造轻松和谐的探究氛围,培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②正视失败,冷静分析,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于失败中发现、感悟,让学生在反思中提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③善用失败,抓住契机,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动力,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的科学方法以及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