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利率变动对资金业务损益的影响

来源 :金融教学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ni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预测汇率、利率变化对调期交易损益的影响,必须全面深入了解交易背景、交易实质,选择反映交易实质的估值参数,以正确反映其公允价值;要持续跟踪重大交易定价条件的变化,适时对公允价值计量参数进行重检;应密切关注市场,特别是汇率、利率的走势,对重大交易的损益变化趋势及时做出判断。
  关键词:公允价值;调期交易;汇率;利率;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3-0033-03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所谓“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随着金融危机以来围绕“公允价值”的一系列争论告一段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使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国际准则最新发展动向亦肯定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应用,但必须注意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 客观上确实加剧了损益的波动性。对于银行业而言,相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存贷款业务,汇率、利率变动对资金产品特别是对重大资金交易损益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与之相对应,无论是在集团利润预算还是财务分析领域,较之传统意义上的存贷款业务,资金领域损益预测及分析的准确性都更具挑战性, 有时往往因为资金业务损益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利润预测难度,削弱了利润预算及预测的准确性及效力。本文以调期交易为例, 阐述如何从复杂的估值参数中抽象出其本质,从而当汇率、利率变化时能够对调期交易损益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为利润预测及经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一、调期交易实例
  以某行叙做的调期交易为例。出于经营需要,某行与交易对手叙做调期交易,即期换入美元、换出人民币,远期(交易到期日)换回人民币、换出外币;自交易日至到期日定期(每个付息日)向交易对手支付美元利息(以LIBOR为基础计息)、收取人民币利息(以SHIBOR为基础计息。实际操作中,利息折算后以人民币轧差结算)。
  该交易之合同本金、利率在交易之初即已确定,除利息结算日汇率不确定外, 交易成本在交易之初就已基本锁定,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其公允价值发生改变,形成估值损益,且该损益在各会计期间呈波动态势。
  二、估值本质探究
  (一)估值方法
  1. 对即期头寸的估值方法为:即期价值=∑即期已交割头寸×估值日即期牌价。
  2. 对远期头寸的估值方法为:远期价值=∑(远期未交割本金/(1+本金适用贴现率)本金剩余期限)×估值日即期牌价+∑(远期未交割利息/(1+各期利息适用贴现率)利息剩余期限)×估值日即期牌价。本金(或利息)适用的贴现率为估值日该币种本金(或利息)剩余期限的机会成本率,即美元LIBOR及人民币央票利率。
  3. 损益影响=当期即期价值变动+当期远期价值变动+当期利息收付。
  (二)估值本质
   总体看,该交易既受外币与人民币利率影响,也受外币汇率影响,而且,即使利率、汇率都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 时间因素本身也会对该交易损益产生作用。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且不同时间内各因素发挥作用的力量对比亦不相同,因此,调期交易损益变化原因是较为复杂的。
  为了在上述错综复杂的因素中抽象出最本质的要素,从而对该交易损益进行趋势判断和预测,首先必须深刻理解估值本质,即,公允价值计量本质。估值“估”的是什么?通俗的说,估值衡量的是与现在做同样一笔交易需要的定价条件相比, 原交易是亏了还是赚了。其本质是在估“重置成本”,即,用目前的市场状况去重新衡量既有交易在现在时点下的市场价值。
  对于央行调期特定交易:(1)从汇率看,当远期头寸贴现至即期,即远期外币头寸轧差后为净空头,外币升值,对该交易损益不利;如果轧差后为多头,外币贬值,对交易损益产生有利影响。(2)从本外币利差(外币-人民币)看,利差扩大,意味着现在做同一笔交易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该交易重置成本变大,因此从这一角度看,原交易是“划算”的,所以估值盈利,反之,利差缩小, 意味着该交易机会成本变小,因此估值亏损。
  三、 把握损益趋势分析及预测准确性的核心
  根据前几年市场变化的实际情况, 若某银行调期交易规模平均400亿美元, 在2006~2008年汇率、利率波动大的市场环境下,两年损益波动能相差几十亿元人民币。此种情况下,要准确合理地计量公允价值, 并且能够对重大交易的损益趋势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 能够为利润预测及资产负债摆布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持, 以下三点缺一不可:
  (一)必须要全面深入了解交易背景、交易实质,选择反映交易实质的估值参数, 才能正确反映其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尽管离不开主观判断,但绝非“简单估计”、“随意判断”, 不同的估值参数对损益的影响可能相去甚远,甚至大相径庭,必须遵循一定的内在规则来保证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对国际市场叙做的标准资金交易而言, 该点的重要性尚不突出, 但对于为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或流动性管理目的叙做的重大金融衍生品交易而言, 此点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此类交易往往规模较大,而又政策性强,市场上很难找到同质同类的相近交易。在这种情况下,资金产品公允价值计量绝不能“就交易论交易”,必须要关注全行资产负债状况、 流动性状况的大背景,从而对交易实质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
   以某行叙做的调期交易为例,早期该交易“形式上”人民币端以SHIBOR定价,美元端以LIBOR加10~30bp定价,经充分了解合同谈判背景,实质上该合同是分别以央票和LIBOR作为人民币及美元端利率定价为基准, 之所以在合同定价形式上选择SHIBOR,是监管机构希望借此推广SHIBOR成为人民币短期利率的定价基准, 而LIBOR基础上加10~30bp正是因为考虑到SHIBOR与央票的差异。 基于这一背景,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该交易应该以LIBOR和央票作为公允价值计量时的折现率。
  (二)必须要持续跟踪重大交易定价条件的变化,了解背后的原因,适时对公允价值计量参数进行重检
  需要说明的是, 在实践中容易在认识上产生误区,即:公允价值计量参数一经选用不能变更,如果变更,即被视为会计差错。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即使对同一交易,公允价值计量参数的选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要跟踪交易定价的变化,定期对计量参数进行重检, 才能更准确更合理地反映其公允价值。
  仍以该行叙做的调期交易为例,2009年以前,上述调期合同实质上以LIBOR和央票收益率分别作为美元和人民币利率定价基准, 因此对未来美元和人民币现金流贴现时, 分别按LIBOR和央票收益率贴现, 再按照即期汇率折合人民币轧差确认损益。而2009年末, 央行关注到境内外汇贷款快速增长以及贷款收益水平,开始收紧商业银行调期、互存业务的有关政策,提高商业银行获取美元资金的成本,调期交易定价升至“LIBOR加若干bp”(加点水平较之前明显提高),并要求商业银行申请叙做调期交易须以贷款项目为依托。 上述定价条件上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央行外币信贷调控的倾向。
  考虑到境内调期市场及拆借市场均难以筹措到同等规模长期、稳定的资金,调期交易成为重要的外币资金来源,尽管定价基准提高,但这种调整反映了当前美元市场流动性及资金拆借水平, 该交易仍属“公允”、“有序”交易。在此种情况下,应以最新报价水平作为公允价值计量基准,即,人民币端折现率保持央票收益率不变, 美元端折现率由LIBOR调整为“LIBOR加若干bp”。
  (三)必须要密切关注市场,特别是汇率、利率走势,对重大交易的损益变化趋势及时做出判断,才能更好地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仍以上述交易为例,在汇率、利率波动幅度比较大的市场环境下, 及时准确地预测其损益变化趋势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跳出”复杂的估值技术本身,从估值本质上去考量,将复杂的估值处理简单化,抽象出最本质的要素。
  如前所述的估值方法,该交易受到汇率、利率、时间等多因素作用, 且不同时间内各因素发挥作用的“力量对比”亦不相同,因此,调期交易损益趋势预测较之存贷款更为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抽象出其本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究其本质,央行调期交易是一种融资交易,当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趋于平稳时, 本外币利差就成为其融资成本中最核心的部分,当本外币利差扩大,意味着现在去做同样一笔交易,将付出更多的成本,因此从重置成本角度衡量原交易,估值盈利;反之,当本外币利差缩小,将出现估值亏损。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准确把握, 及时监控市场汇率、利率的变化,就可以对此类交易损益变动趋势进行预测,发挥“预警”作用,使管理层对损益趋势“心中有数”,可以提前在资产负债摆布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有助于集团盈利目标的实现。
  总之,资金业务特别是重大金融衍生品交易,在公允价值计量领域及损益预测领域都更具复杂性, 在可预见的未来, 伴随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速,汇率、利率变动造成的损益波动影响越来越不可忽视,需要在这一领域深入研究并给予持续的关注。
   (责任编辑:郄彦平;校对:卢艳茹)
其他文献
摘 要:“给农民资金”和“教会农民使用资金”同样重要。一个成功的农民创业扶持模式必定是一个金融扶持和与之配套的技能教育机制的完美结合。同时,对弱势群体的自立扶持绝非简单的提供资金和技术,恢复他们的自信心,重塑其自尊意识更为重要。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乡村银行”模式是一种对弱势群体进行“资金+教育”扶持的很好的形式,可以广泛应用于对城市下岗职工、残疾人等群体的扶持。
期刊
摘要:国家效用是国家自上而下主导金融体制变迁时考虑的关键因素,国家效用的最大化决定着中国金融体制变迁的历史轨迹和未来演进。中国的金融体制变迁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至1978年为弱化和剔除金融的阶段,其典型特征是金融的作用被极度弱化,直至被剔除。第二阶段自改革开放起至2005年左右为强计划金融阶段,其典型特征,一是金融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金融业得到大规模发展;二是国家对金融的控制严于其他
期刊
摘要:全要素生产率和政府干预行为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将政府干预行为引入到Hansen & Prescott (2002)模型中,并将原模型中全要素生产率为外生性假设修正为内生性假设;其次,通过数值模拟说明了全要素生产率在从马尔萨斯经济向索洛经济的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政府干预行为会显著影响该变迁过程的速度;最后,运用修正后的面板数据模型经验分析了全要素生
期刊
摘 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保定市的产业发展应充分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做好与京津的产业对接,以便在协同中谋求自己的发展。为此,保定市应加快推进新兴主导产业的调整升级,打造京津冀区域的现代工业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强与京津现代物流网络的对接,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关 键 词:京津冀协同发展;保定市;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金融信托与租赁业不断成熟与壮大,业务创新不断,在当代经济、金融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财经类院校传统的金融信托与租赁教学却不能完全适应其改革和发展的需求,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财经院校应以我国金融信托业与租赁业的改革与创新为依据,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丰富教学资源建设,将教学改革与金融信托与租赁业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掌
期刊
摘 要:国内外金融学科发展及金融教学在培养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层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金融学科当前面临着研究内容和方法论上的转轨,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金融本科教学体系应突出“微观化”教学导向。要实现课程设置微观化、教学内容微观化、教学方式研究化以及考核体系微观化,从而提高学生培养的质量和层次,并有效促进金融学科的发展。  关 键 词:金融专业;本科教学;教学微观化  
期刊
摘 要: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2006~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法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表明:股份制改革给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了规模效应,市场竞争度的提高增强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2006年以后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值有很大提升;若从宏观政策、行业因素及微观主体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措施,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关 键 词: 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三阶段D
期刊
摘 要:研究发现,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都是影响审计师出具审计意见的重要因素。盈余管理程度越大,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随着公司两种方式盈余管理程度的增大,出具更差类型审计意见的概率越高。  关 键 词:审计意见;会计选择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5-
期刊
摘 要:文化产业的新兴业态主要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下出现的新的文化行业。培育文化产业新兴业态,需要与现代科技创新、网络媒体有效衔接,打造特色的新兴文化产业;需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改革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  关 键 词: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现代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3-0072-02  
期刊
摘 要: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经济效率对农村金融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非参数前沿效率DEA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以17家农村商业银行2013年的截面数据为基础,对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和规模经济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天津、杭州等8家农商行DEA有效,其他9家农商行非DEA有效。在对各家农商行进行规模效益分析发现,农商行的投入要素使用、管理水平等方面亟需改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