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教育质量、社会需求、地域、就业价值观等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而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不均衡、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需求不均衡、高校人才素质与用人需求不均衡、毕业生就业观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等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高校要进一步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就业教育、人才推介和就业基地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成因 着力点 解析
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及分析
受一系列客观因素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当前社会问题的突出表现。
大学生就业受高校教育质量的影响。从高校自身看,人才培养过程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人才培养理念上的缺位。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问题解决得不够理想,在处理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关系上存在一定的不足,致使人才培养过程针对性不强,适应性不足。其次,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上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致使高校既没有给学生核心的学术理论,也没有培养出学生过硬的技能。其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不能从容应对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需求。第三,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培训不力导致大学毕业生难以良好应对求职。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对自己量身定做的职业生涯规划,在面对择业时往往把期望寄托于机遇和运气,缺乏用人单位预期的个人形象和求职技能。
大学生就业受到供大于求现实的影响。人才衡量有两个要素。学历、各类技能或从业证书、所毕业的院校等属于显性要素。另一个是不可量化或隐性的要素。适应岗位的技能、经验、社会交往、情商等都属于隐形的要素。
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使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面对着“百里挑一”的“大好形势”,并将显性和隐性两类要素的要求同时提出。在隐性要素难以判别的情势下,用人单位首先出于“学历高必然素质高”的概念认识,提出对人才的学历要求。同时为了弥补对隐性要素了解的不足,用人单位在学历审核后,通过面试、试用等环节来考察其是否能为其所用。这类人才招聘时门庭若市的用人单位,不妨称其为“高竞争力单位”。
大学生就业受地域和职业性质因素的影响。从地域因素看,“高竞争力单位”一般都地处大中城市等就业的主体区域。众多的机关事业单位、教育科研单位、大中型企业本身对大学毕业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这些单位就业,大学毕业生信息丰富、视野开阔、工作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待遇优越,个人发展的机会众多,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首选自然在情理之中。从长期发展看,大学毕业生在这一区域立足,还意味着其子女将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发展起点较高,符合大学毕业生的长远期望。
因此,大学毕业生即使不能顺利进入“高竞争力单位”就业,仍会抱定较高的期望,选择与“高竞争力单位”比较优势较弱的竞争力单位就业,以再图高就。当这些相对的“弱竞争力”单位人才需求得到满足后,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步伐仿佛也就此停滞。大学生为了实现在就业主体区域就业,不惜在金钱上付出代价。有个例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求职用于交通、食宿、通讯、简历等方面的开销“至少1.2万元”①,实际情况可能更甚于此。
大学毕业生求职在“高竞争力单位”或“弱竞争力单位”止步,导致了三种倾向,一是自愿放弃就业或选择继续深造;二是临时就业,选择大城市或“条件好”的单位,以“差别身份”(即与单位内员工待遇或身份类别不同)先就业,然后择机转换;三是降低身价,以“打工”身份就业。
大学生就业受传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尽管大学毕业生“天之骄子”的光环逐渐变得暗淡,但大学生择业取向并没发生实质性变化。随着就业主体区域人才的逐渐饱和,在用人单位提高就业“门槛”的同时,大学毕业生开始趋向出国留学、考研来提高“身价”应对。此外,大学生就业还受到从业环境、社会就业岗位变化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的相对性
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不均衡性。从目前就业态势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衡量维度一般包括所学专业、学历、单位用人数量、区域人才需求数量等方面。从专业设置看,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水平,在学科门类上越来越趋于综合化,导致专业设置趋同,以往各具特色的专门学院越来越少,热门就业专业也越来越少。目前除少数工程技术专业外,其他文理专业人才需求都已经饱和或趋于饱和。同时,高校招生的“高计划性”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也标识着高校人才的产出与社会需求的不均衡性,导致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供大于求和“买方市场”的形成。
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需求的不均衡性。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我国高校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但言人才培养能力过剩还不合时宜。根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14亿人增加到1.8億人,增长58%②,平均年需求量为660万。相对于每年全国人才需求总量而言,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与年人才需求平均数量吻合。结合前述影响因素考虑,就业难现象将更多地体现在地区差异上,即经济发达地区和就业主体区域人才饱和,而老少边穷地区人才需求仍呈“饥渴”状态。
高校人才素质与用人需求的不均衡性。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高校最核心、最迫切的问题。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也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素质型转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呈现出高校人才培养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的不均衡性。
大学毕业生就业观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性。从就业形势不难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仍未与时代要求同步。许多大学毕业生并没有受供求关系变化和就业竞争的“挤压”而到县域就业,或者到边远地区就业。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国家在高校设置上,十分注重高校的地区分布。目前在我国地市级区域城市乃至某些县域城市都设立了高等学校,其目的在于缓解地市级以下区域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但从现实看,这些高校的作用还没有明显显现。
高校: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着力点
深化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改进大学生就业的首要一环。作为高校,要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人才,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都不可忽视。这就是说,要使显性要素包含隐性要素,使隐性要素打上显性要素的标签。 社会的一些批评往往指向大学生对显性标签的追逐。考研热、考证热虽然在客观上能够使大学生素质得到拓展,但不能排除大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大学教育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证书与知识技能的对应性,不能只学会拿证而学不会本领。
在提高质量呼声日漸的今天,高校必须在“大就业观”的范畴对待就业工作,要通过反思教育教学理念和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改进问题和薄弱环节,使大学生形成较高的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
加强高校就业教育。高校就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是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应时之举。加强高校就业教育的针对性措施有三。一是做好社会需求与高校自身培养能力关系分析。社会需要的热门专业或人才不一定适合于每所高校,而每所高校也有自身的人才培养特点。二是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本着高规划、低起步的原则,从大学毕业生自身条件和素质出发,恰当地在社会上寻求和确定自己的位置。三是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既要让大学生了解就业行业的背景、用人单位的运行模式、自己的潜在贡献力,又要帮助大学生客观了解社会、正确与人交往,缩短与社会的距离和就业的适应期。
从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价值取向看,其职业标准中“有利于个人的发展”,首选沿海地区、中心城市,从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取向一直受大学生青睐,择业的功利化仍较突出。高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驿站,须认真做好就业价值观引导,引导大学毕业生向内地、县域、中小企业“疏散”。按照“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政策导向,引导大学生从基层做起、从最需要的地方做起。
加强大学毕业生推介和就业基地建设。高校应注重在大学生毕业环节整合各种招聘活动,打造若干有影响力的招聘平台。要从自身品牌专业的宣传做起,加大毕业生推介力度,打造学校就业品牌。要充分利用近年来各高校建立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网络,将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成就业基地。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学生处;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2011/01/125)
注释
①高宏梅:“大学生求职花费知多少”,《兰州晚报》,2010年12月8日。
②《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③方留等:“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12月。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成因 着力点 解析
大学生就业难成因及分析
受一系列客观因素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当前社会问题的突出表现。
大学生就业受高校教育质量的影响。从高校自身看,人才培养过程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人才培养理念上的缺位。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问题解决得不够理想,在处理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关系上存在一定的不足,致使人才培养过程针对性不强,适应性不足。其次,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育内容、教育过程上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致使高校既没有给学生核心的学术理论,也没有培养出学生过硬的技能。其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不能从容应对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质需求。第三,高校的就业指导与培训不力导致大学毕业生难以良好应对求职。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对自己量身定做的职业生涯规划,在面对择业时往往把期望寄托于机遇和运气,缺乏用人单位预期的个人形象和求职技能。
大学生就业受到供大于求现实的影响。人才衡量有两个要素。学历、各类技能或从业证书、所毕业的院校等属于显性要素。另一个是不可量化或隐性的要素。适应岗位的技能、经验、社会交往、情商等都属于隐形的要素。
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使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都面对着“百里挑一”的“大好形势”,并将显性和隐性两类要素的要求同时提出。在隐性要素难以判别的情势下,用人单位首先出于“学历高必然素质高”的概念认识,提出对人才的学历要求。同时为了弥补对隐性要素了解的不足,用人单位在学历审核后,通过面试、试用等环节来考察其是否能为其所用。这类人才招聘时门庭若市的用人单位,不妨称其为“高竞争力单位”。
大学生就业受地域和职业性质因素的影响。从地域因素看,“高竞争力单位”一般都地处大中城市等就业的主体区域。众多的机关事业单位、教育科研单位、大中型企业本身对大学毕业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这些单位就业,大学毕业生信息丰富、视野开阔、工作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待遇优越,个人发展的机会众多,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首选自然在情理之中。从长期发展看,大学毕业生在这一区域立足,还意味着其子女将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发展起点较高,符合大学毕业生的长远期望。
因此,大学毕业生即使不能顺利进入“高竞争力单位”就业,仍会抱定较高的期望,选择与“高竞争力单位”比较优势较弱的竞争力单位就业,以再图高就。当这些相对的“弱竞争力”单位人才需求得到满足后,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步伐仿佛也就此停滞。大学生为了实现在就业主体区域就业,不惜在金钱上付出代价。有个例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求职用于交通、食宿、通讯、简历等方面的开销“至少1.2万元”①,实际情况可能更甚于此。
大学毕业生求职在“高竞争力单位”或“弱竞争力单位”止步,导致了三种倾向,一是自愿放弃就业或选择继续深造;二是临时就业,选择大城市或“条件好”的单位,以“差别身份”(即与单位内员工待遇或身份类别不同)先就业,然后择机转换;三是降低身价,以“打工”身份就业。
大学生就业受传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尽管大学毕业生“天之骄子”的光环逐渐变得暗淡,但大学生择业取向并没发生实质性变化。随着就业主体区域人才的逐渐饱和,在用人单位提高就业“门槛”的同时,大学毕业生开始趋向出国留学、考研来提高“身价”应对。此外,大学生就业还受到从业环境、社会就业岗位变化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的相对性
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不均衡性。从目前就业态势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衡量维度一般包括所学专业、学历、单位用人数量、区域人才需求数量等方面。从专业设置看,高校为了提高办学水平,在学科门类上越来越趋于综合化,导致专业设置趋同,以往各具特色的专门学院越来越少,热门就业专业也越来越少。目前除少数工程技术专业外,其他文理专业人才需求都已经饱和或趋于饱和。同时,高校招生的“高计划性”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市场化”也标识着高校人才的产出与社会需求的不均衡性,导致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供大于求和“买方市场”的形成。
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需求的不均衡性。高等教育大众化后,我国高校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但言人才培养能力过剩还不合时宜。根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14亿人增加到1.8億人,增长58%②,平均年需求量为660万。相对于每年全国人才需求总量而言,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与年人才需求平均数量吻合。结合前述影响因素考虑,就业难现象将更多地体现在地区差异上,即经济发达地区和就业主体区域人才饱和,而老少边穷地区人才需求仍呈“饥渴”状态。
高校人才素质与用人需求的不均衡性。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高校最核心、最迫切的问题。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也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素质型转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呈现出高校人才培养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的不均衡性。
大学毕业生就业观与社会需求的不适应性。从就业形势不难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仍未与时代要求同步。许多大学毕业生并没有受供求关系变化和就业竞争的“挤压”而到县域就业,或者到边远地区就业。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国家在高校设置上,十分注重高校的地区分布。目前在我国地市级区域城市乃至某些县域城市都设立了高等学校,其目的在于缓解地市级以下区域对各类技术人才的需求。但从现实看,这些高校的作用还没有明显显现。
高校: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着力点
深化大学生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改进大学生就业的首要一环。作为高校,要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人才,显性要素和隐性要素都不可忽视。这就是说,要使显性要素包含隐性要素,使隐性要素打上显性要素的标签。 社会的一些批评往往指向大学生对显性标签的追逐。考研热、考证热虽然在客观上能够使大学生素质得到拓展,但不能排除大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大学教育必须使学生认识到,证书与知识技能的对应性,不能只学会拿证而学不会本领。
在提高质量呼声日漸的今天,高校必须在“大就业观”的范畴对待就业工作,要通过反思教育教学理念和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改进问题和薄弱环节,使大学生形成较高的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
加强高校就业教育。高校就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举措,是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应时之举。加强高校就业教育的针对性措施有三。一是做好社会需求与高校自身培养能力关系分析。社会需要的热门专业或人才不一定适合于每所高校,而每所高校也有自身的人才培养特点。二是引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本着高规划、低起步的原则,从大学毕业生自身条件和素质出发,恰当地在社会上寻求和确定自己的位置。三是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既要让大学生了解就业行业的背景、用人单位的运行模式、自己的潜在贡献力,又要帮助大学生客观了解社会、正确与人交往,缩短与社会的距离和就业的适应期。
从目前大学生就业的价值取向看,其职业标准中“有利于个人的发展”,首选沿海地区、中心城市,从事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等取向一直受大学生青睐,择业的功利化仍较突出。高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驿站,须认真做好就业价值观引导,引导大学毕业生向内地、县域、中小企业“疏散”。按照“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政策导向,引导大学生从基层做起、从最需要的地方做起。
加强大学毕业生推介和就业基地建设。高校应注重在大学生毕业环节整合各种招聘活动,打造若干有影响力的招聘平台。要从自身品牌专业的宣传做起,加大毕业生推介力度,打造学校就业品牌。要充分利用近年来各高校建立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网络,将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成就业基地。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学生处;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2011/01/125)
注释
①高宏梅:“大学生求职花费知多少”,《兰州晚报》,2010年12月8日。
②《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③方留等:“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