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舞蹈欣赏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才能够作到充分的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充分的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人呢?如何在舞蹈欣赏过程中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并且能够把握好度的问题呢?本文就此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 舞蹈舞蹈欣赏情感体验
G610
著名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应该把儿童当作儿童对待。”是的,教育中应该充分尊重儿童,让儿童成为自己,本文试图通过对舞蹈欣赏中儿童情感体验的探讨,应该充分尊重儿童在舞蹈欣赏中的情感体验,应该充分尊重儿童,把儿童当作儿童,从儿童本身去寻找解决欣赏舞蹈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途径。那么如何真正做到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在舞蹈欣赏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才能够作到充分的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充分的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人呢?如何在舞蹈欣赏过程中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并且能够把握好度的问题呢?下面进行具体的探讨。
一、注重幼儿的多元智力的综合发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曾经引起很大的影响,认为人有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运动技能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人际智力和自我智力等七种智力。[1]在欣赏舞蹈中,幼儿得到的发展其实并不只是舞蹈欣赏水平得到充分的提高,也不只是舞蹈素质得到发展,其实是幼儿综合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在舞蹈欣赏中,幼儿先通过对作品的基本认识,观察到画面表演的什么内容,或者是画面中表演内容与自己知道的生活经验是否相符,通过联想与想象产生对作品进行更深一层的认识,把自己内心的情感与作品进行结合,通过语言和动作(包括表情)进行生动的表达。如果在教学情境下进行欣赏,幼儿的认识和表达往往还受到教师与其他幼儿的影响,教师与同伴的影响也会同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融合,或者说被幼儿已有的认知所同化,重新建构形成新的情感体验,进行更进一步的表达,无意识地形成自己的一些独特的认识,并且儿童在逐渐的“去自我中心”后,形成对自己的一些基本认识。[2]如,认为自己比别人知道的多等。在舞蹈欣赏中,音乐的伴奏使幼儿通过听觉对作品进行感受,这个时候想象的因素更多一些,这些情感体验的形成最主要的是幼儿先天具有的素质与后天的学习综合获得的,然后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对作品进行表达,甚至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些美妙、温馨的画面。把听觉与视觉进行自然的统合,在作品中体验各种感觉,幼儿借助于通感、移情等形成自己的内心的各种情感体验。另外,幼儿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应该体现的日常的生活中,这样也可以反过来影响幼儿的情感体验的发展,通过舞蹈欣赏中儿童情感体验的探讨,我们己经认识到幼儿的经验、日常的经验对幼儿的情感体验的形成与表达,或者说生成新的情感体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通过对舞蹈欣赏中幼儿情感体验的探讨,可以看出,在舞蹈欣赏中,幼儿的多种智力发展水平影响幼儿情感体验的形成与表达,相反,幼儿情感体验的形成与表达过程中,也会形成或促进幼儿多种智力的发展。因此,在舞蹈欣赏中应该充分的注重幼儿的多种智力的综合发展。
二、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
幼儿舞蹈欣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教师要掌握一个“度”,掌握好这个度,适当的进行恰当的引导,不至于使因为幼儿的年龄认识问题而造成一些认识上的极大的错误。
在舞蹈欣赏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技能的传授者,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更不应像军队里的“教官”。在非公开的舞蹈活动中,教师常以“教官”的角色出现,对幼儿要求较高,如排练节目,学习成品舞蹈,幼儿必须在短时间内记住动作顺序,必须达到动作要求,否则就会受到“指责”。有的孩子即使受了委屈,流着眼泪,也还要继续地跟着大家一起练习。教师心中想的是如何完成好教育教学任务,很少顾及到孩子内心的感受和体验,这时孩子的情绪是低落的,是不在状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甚至会让个别幼儿产生抵触情绪,使他们不再想参加不能使他们感到快乐的舞蹈活动,对舞蹈活动逐渐失去兴趣,没有了兴趣,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机。所以说在舞蹈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首要的,教师应该与幼儿一起作为一个欣赏者而存在,这样就能够很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与幼儿的不同,自然就不会轻易的对幼儿的情感体验进行随便的干预和轻易的否定。要想使幼儿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就不能以“教官”的角色出现,应注重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在活动中和幼儿互相交流,关注幼儿的内心感受,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及时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使幼儿的情绪情感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中,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舞蹈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是幼儿最真实的表达,是幼儿内心世界生动的反映,是幼儿想象的世界与现实的暂时碰撞,或融合或冲突,但都是幼儿作为一个存在的人的一种主体的感受。[3]那么,在舞蹈欣赏中,对幼儿的情感体验的尊重,是对幼儿作为一个存在的、主体性的人的尊重。作到这一点,才能使幼儿的舞蹈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才能使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才能使舞蹈欣赏教学获得满意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深思熟虑、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
三、幼儿存在的独特性与幼儿情感体验表达
关注幼儿的存在问题,其实是对教育对象的一种认识,在舞蹈欣赏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对象就是幼儿,关键是如何认识“幼儿”这个教育对象的问题。从教育史上看,“作为教育对象的儿童”的认识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的:古代,认为教育对象的儿童就是“作为成人雏形的儿童”或“小大人”,否认儿童有独特的心理活动和发展规律;在现代,由于受儿童中心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影响,人们认为作为教育对象的儿童就是“作为儿童的儿童”,强调整个教育过程都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在后现代,一切教育者不仅意识到“作为儿童的儿童”,而且意识到“作为人类的儿童”。就是说,“儿童”同样与我们分享着人类的尊严,又遭遇着人作为人的存在问题。[4]教育儿童,不仅意味着要帮助他们提高生存能力,而且要帮助他们提高存在的智慧;教育者不能仅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的对象,应该以存在的眼光来打量我们的教育对象—儿童。也就是说,在对舞蹈欣赏中儿童的情感体验的探讨,一方面是探讨儿童的情感体验特点,以期能够在舞蹈欣赏教学中能够充分认识到儿童的这些特点,这些特点是存在着的、儿童本身具备的和经过儿童的探索学习获得的,把儿童当儿童看,尊重他们的看法或者认识,同时另一方面探讨儿童的情感体验,是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舞蹈欣赏教育中的问题,从儿童本身來研究,把儿童当作一个存在性的人来看待。因为幼儿是独特的存在,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
四、师幼关系的存在性与幼儿情感体验表达
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问题,就必须在更新教育对象观和教师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重构师生关系。在舞蹈欣赏中,也必须在前两者的基础上重构师幼关系。重构后的“存在性”师生关系不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而是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幼儿的人之间的关系,这样师生之间的共性就凸显出来了,面临着共同存在的问题。在正确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中,教师作为成年人的经验对幼儿来说是有用的,但却是不充分的,教师的权威自然也就不存在,在这个关系上,教师与幼儿之间需要的是真诚的交流、深刻的反省和积极的对话。在幼儿园中,或者说具体到幼儿园舞蹈欣赏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也更应该是这样一种存在性关系,很多时候发现,学龄前的一些小朋友表现出来的一种“功利”性,让人不能不感到担心。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就已经有这些“功利”或者是“工具性”的想法,这都是在实际生活中幼儿通过观察获得后形成的。在舞蹈欣赏过程中,关注、尊重幼儿的情感体验,这是在建构良好的师幼关系的基础上才可以完成的,教师与幼儿之间是一种存在性的,相互尊重、积极对话的一种关系,幼儿发展的年龄阶段决定幼儿的自我意识不强,反省能力很差,这就更需要教师做更好的努力。为幼儿舞蹈能力的发展与人文素养的提高做出努力。
关键词 舞蹈舞蹈欣赏情感体验
G610
著名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应该把儿童当作儿童对待。”是的,教育中应该充分尊重儿童,让儿童成为自己,本文试图通过对舞蹈欣赏中儿童情感体验的探讨,应该充分尊重儿童在舞蹈欣赏中的情感体验,应该充分尊重儿童,把儿童当作儿童,从儿童本身去寻找解决欣赏舞蹈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途径。那么如何真正做到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在舞蹈欣赏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才能够作到充分的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充分的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人呢?如何在舞蹈欣赏过程中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并且能够把握好度的问题呢?下面进行具体的探讨。
一、注重幼儿的多元智力的综合发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曾经引起很大的影响,认为人有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运动技能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人际智力和自我智力等七种智力。[1]在欣赏舞蹈中,幼儿得到的发展其实并不只是舞蹈欣赏水平得到充分的提高,也不只是舞蹈素质得到发展,其实是幼儿综合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在舞蹈欣赏中,幼儿先通过对作品的基本认识,观察到画面表演的什么内容,或者是画面中表演内容与自己知道的生活经验是否相符,通过联想与想象产生对作品进行更深一层的认识,把自己内心的情感与作品进行结合,通过语言和动作(包括表情)进行生动的表达。如果在教学情境下进行欣赏,幼儿的认识和表达往往还受到教师与其他幼儿的影响,教师与同伴的影响也会同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融合,或者说被幼儿已有的认知所同化,重新建构形成新的情感体验,进行更进一步的表达,无意识地形成自己的一些独特的认识,并且儿童在逐渐的“去自我中心”后,形成对自己的一些基本认识。[2]如,认为自己比别人知道的多等。在舞蹈欣赏中,音乐的伴奏使幼儿通过听觉对作品进行感受,这个时候想象的因素更多一些,这些情感体验的形成最主要的是幼儿先天具有的素质与后天的学习综合获得的,然后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对作品进行表达,甚至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些美妙、温馨的画面。把听觉与视觉进行自然的统合,在作品中体验各种感觉,幼儿借助于通感、移情等形成自己的内心的各种情感体验。另外,幼儿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应该体现的日常的生活中,这样也可以反过来影响幼儿的情感体验的发展,通过舞蹈欣赏中儿童情感体验的探讨,我们己经认识到幼儿的经验、日常的经验对幼儿的情感体验的形成与表达,或者说生成新的情感体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通过对舞蹈欣赏中幼儿情感体验的探讨,可以看出,在舞蹈欣赏中,幼儿的多种智力发展水平影响幼儿情感体验的形成与表达,相反,幼儿情感体验的形成与表达过程中,也会形成或促进幼儿多种智力的发展。因此,在舞蹈欣赏中应该充分的注重幼儿的多种智力的综合发展。
二、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
幼儿舞蹈欣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教师要掌握一个“度”,掌握好这个度,适当的进行恰当的引导,不至于使因为幼儿的年龄认识问题而造成一些认识上的极大的错误。
在舞蹈欣赏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技能的传授者,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更不应像军队里的“教官”。在非公开的舞蹈活动中,教师常以“教官”的角色出现,对幼儿要求较高,如排练节目,学习成品舞蹈,幼儿必须在短时间内记住动作顺序,必须达到动作要求,否则就会受到“指责”。有的孩子即使受了委屈,流着眼泪,也还要继续地跟着大家一起练习。教师心中想的是如何完成好教育教学任务,很少顾及到孩子内心的感受和体验,这时孩子的情绪是低落的,是不在状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甚至会让个别幼儿产生抵触情绪,使他们不再想参加不能使他们感到快乐的舞蹈活动,对舞蹈活动逐渐失去兴趣,没有了兴趣,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机。所以说在舞蹈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首要的,教师应该与幼儿一起作为一个欣赏者而存在,这样就能够很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与幼儿的不同,自然就不会轻易的对幼儿的情感体验进行随便的干预和轻易的否定。要想使幼儿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就不能以“教官”的角色出现,应注重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在活动中和幼儿互相交流,关注幼儿的内心感受,走进幼儿的心灵世界,及时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使幼儿的情绪情感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中,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舞蹈活动中。幼儿的情感体验是幼儿最真实的表达,是幼儿内心世界生动的反映,是幼儿想象的世界与现实的暂时碰撞,或融合或冲突,但都是幼儿作为一个存在的人的一种主体的感受。[3]那么,在舞蹈欣赏中,对幼儿的情感体验的尊重,是对幼儿作为一个存在的、主体性的人的尊重。作到这一点,才能使幼儿的舞蹈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才能使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才能使舞蹈欣赏教学获得满意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深思熟虑、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
三、幼儿存在的独特性与幼儿情感体验表达
关注幼儿的存在问题,其实是对教育对象的一种认识,在舞蹈欣赏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对象就是幼儿,关键是如何认识“幼儿”这个教育对象的问题。从教育史上看,“作为教育对象的儿童”的认识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的:古代,认为教育对象的儿童就是“作为成人雏形的儿童”或“小大人”,否认儿童有独特的心理活动和发展规律;在现代,由于受儿童中心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影响,人们认为作为教育对象的儿童就是“作为儿童的儿童”,强调整个教育过程都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在后现代,一切教育者不仅意识到“作为儿童的儿童”,而且意识到“作为人类的儿童”。就是说,“儿童”同样与我们分享着人类的尊严,又遭遇着人作为人的存在问题。[4]教育儿童,不仅意味着要帮助他们提高生存能力,而且要帮助他们提高存在的智慧;教育者不能仅以功利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的对象,应该以存在的眼光来打量我们的教育对象—儿童。也就是说,在对舞蹈欣赏中儿童的情感体验的探讨,一方面是探讨儿童的情感体验特点,以期能够在舞蹈欣赏教学中能够充分认识到儿童的这些特点,这些特点是存在着的、儿童本身具备的和经过儿童的探索学习获得的,把儿童当儿童看,尊重他们的看法或者认识,同时另一方面探讨儿童的情感体验,是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舞蹈欣赏教育中的问题,从儿童本身來研究,把儿童当作一个存在性的人来看待。因为幼儿是独特的存在,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
四、师幼关系的存在性与幼儿情感体验表达
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问题,就必须在更新教育对象观和教师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重构师生关系。在舞蹈欣赏中,也必须在前两者的基础上重构师幼关系。重构后的“存在性”师生关系不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而是作为教师的人与作为幼儿的人之间的关系,这样师生之间的共性就凸显出来了,面临着共同存在的问题。在正确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中,教师作为成年人的经验对幼儿来说是有用的,但却是不充分的,教师的权威自然也就不存在,在这个关系上,教师与幼儿之间需要的是真诚的交流、深刻的反省和积极的对话。在幼儿园中,或者说具体到幼儿园舞蹈欣赏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也更应该是这样一种存在性关系,很多时候发现,学龄前的一些小朋友表现出来的一种“功利”性,让人不能不感到担心。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就已经有这些“功利”或者是“工具性”的想法,这都是在实际生活中幼儿通过观察获得后形成的。在舞蹈欣赏过程中,关注、尊重幼儿的情感体验,这是在建构良好的师幼关系的基础上才可以完成的,教师与幼儿之间是一种存在性的,相互尊重、积极对话的一种关系,幼儿发展的年龄阶段决定幼儿的自我意识不强,反省能力很差,这就更需要教师做更好的努力。为幼儿舞蹈能力的发展与人文素养的提高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