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叫高效课堂?语文课怎样才能实现高效?相信这是许多语文老师苦苦追寻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的精髓?那么语文教学的精髓是什么呢?那就是我们要明白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什么,我们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教会学生。其实说白了,就是怎样使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进而更好地提升语文素养。
关于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1.教材与考试的问题
如何处理好教材与考纲的关系是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要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减负后语文课将近少了400节的课时,整合教材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把教材、高考考卷、考纲、教学大纲和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等进行整合,把老师们认为好的文章作为教材课文进行精讲。如《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老人与海》等课文。再把高考考查的能力层面的内容选一部分篇目作为教材的补充,如必修1-5册的诗歌单元、文言文单元,这样就打破了必修教材篇篇都讲的教学限定,让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开展比较自由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种快乐的学语文的环境。
2.讲解与讨论
老师要在传道、受业、解惑的基础上,深入到课堂的交流、讨论中去发现学生的知识缺陷、能力不足,并加以适当的讲解,导之以理;对学生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出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及思考过程,导以思维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己找到一条学语文的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讲得过多、过细,学生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能力得不到提升。所以我认为老师在讲课时首先要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其次我们要让讨论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3.落实与务虚的问题
所谓“落实”,即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运用,在各项考试中能够做到考试成绩好,这是实实在在的成效。所谓“务虚”:是指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落实”,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方面我们高二备课组目前的做法是:坚持学生“每周一文”的写作,每周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赏析材料,如阅读报纸、自印的阅读材料、学生习作美文欣赏等,并且每周四的早上固定为“晨读美文欣赏”,让学生阅读、赏析、积累下发的美文材料,目前正进行的是哲理散文欣赏,学生反映较好。
4.有序与无序的问题
学生从一入学起,老师就要求他们必须专心听讲,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过分强调这一点就会有负面影响——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当然更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课堂纪律最好的时候,并不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有序不是目的,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才是目的。从学生的角度讲,关键是要听明白老师讲的内容,方式是次要的。
為此,我们要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教学策略,力求找到属于自己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1.注重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我认为,语文教学环节可以分为: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环节有: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听话习惯、说话习惯等。从语文学习方法的角度看:有预习、听课、作业、背记、运用、拓展、改错等环节。从教师传授知识的环节有:备课、讲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讲评作业、检查落实等环节等。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各个环节的到位。还要注重指导学生在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的提高。如果能做到“平时多流汗”,那么,“考时就过得硬”。
2.注重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力争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
如:讲授阅读课文,运用“读——思——积——用”的四步教学模式,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运用配乐点缀,使学生在“视看、耳听、动脑、手勤”等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自读课文的教学:运用“自读——拟题——讨论——解答——点拨——积累——运用”的七步教学模式。作文教学:运用“讲授——思维训练——写作——评讲——赏析”的教学思路等。
3.开展第二课堂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课堂的语文活动包括:(1)激励性的语文活动,例如:“优秀语文作业或考卷展览活动”“作文大赛”“周记比赛”等;(2)积累性的语文活动,例如:在教学中开展“古诗文诵读、背诵比赛”等;(3)创新性的语文活动,例如:在“课前三分钟”的名言赏读;学生习作美文欣赏等;(4)拓展性的语文活动,例如:每周设置一节阅读课、人文课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兴趣,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4.如何布置作业
学生是学习、作业的主人,必须让学生明确:自己是作业的主人。写作业也是自学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巩固、自我检测的过程,必须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另外老师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布置作业看似无关紧要,但是如果运用得好也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规的作业布置一般都是放在一节课快要下课之时,这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那么我们何不把作业布置的时间放在上课或课中呢?因为先布置作业或在课中布置作业,首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信号——这是我要认真听,否则作业可能就完成不好,那么当老师讲到有关内容时,学生往往会听得非常认真,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之,“教无定法”,但是有规律。只要在实践中认真摸索和总结,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
★作者单位:辽宁本溪一中。
关于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1.教材与考试的问题
如何处理好教材与考纲的关系是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要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减负后语文课将近少了400节的课时,整合教材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把教材、高考考卷、考纲、教学大纲和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等进行整合,把老师们认为好的文章作为教材课文进行精讲。如《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老人与海》等课文。再把高考考查的能力层面的内容选一部分篇目作为教材的补充,如必修1-5册的诗歌单元、文言文单元,这样就打破了必修教材篇篇都讲的教学限定,让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开展比较自由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创造一种快乐的学语文的环境。
2.讲解与讨论
老师要在传道、受业、解惑的基础上,深入到课堂的交流、讨论中去发现学生的知识缺陷、能力不足,并加以适当的讲解,导之以理;对学生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出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及思考过程,导以思维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己找到一条学语文的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讲得过多、过细,学生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能力得不到提升。所以我认为老师在讲课时首先要做到“三讲三不讲”,即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其次我们要让讨论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3.落实与务虚的问题
所谓“落实”,即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运用,在各项考试中能够做到考试成绩好,这是实实在在的成效。所谓“务虚”:是指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落实”,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方面我们高二备课组目前的做法是:坚持学生“每周一文”的写作,每周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赏析材料,如阅读报纸、自印的阅读材料、学生习作美文欣赏等,并且每周四的早上固定为“晨读美文欣赏”,让学生阅读、赏析、积累下发的美文材料,目前正进行的是哲理散文欣赏,学生反映较好。
4.有序与无序的问题
学生从一入学起,老师就要求他们必须专心听讲,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过分强调这一点就会有负面影响——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当然更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课堂纪律最好的时候,并不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有序不是目的,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才是目的。从学生的角度讲,关键是要听明白老师讲的内容,方式是次要的。
為此,我们要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教学策略,力求找到属于自己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1.注重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我认为,语文教学环节可以分为: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环节有: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听话习惯、说话习惯等。从语文学习方法的角度看:有预习、听课、作业、背记、运用、拓展、改错等环节。从教师传授知识的环节有:备课、讲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讲评作业、检查落实等环节等。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各个环节的到位。还要注重指导学生在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率的提高。如果能做到“平时多流汗”,那么,“考时就过得硬”。
2.注重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力争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
如:讲授阅读课文,运用“读——思——积——用”的四步教学模式,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运用配乐点缀,使学生在“视看、耳听、动脑、手勤”等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自读课文的教学:运用“自读——拟题——讨论——解答——点拨——积累——运用”的七步教学模式。作文教学:运用“讲授——思维训练——写作——评讲——赏析”的教学思路等。
3.开展第二课堂的语文活动,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课堂的语文活动包括:(1)激励性的语文活动,例如:“优秀语文作业或考卷展览活动”“作文大赛”“周记比赛”等;(2)积累性的语文活动,例如:在教学中开展“古诗文诵读、背诵比赛”等;(3)创新性的语文活动,例如:在“课前三分钟”的名言赏读;学生习作美文欣赏等;(4)拓展性的语文活动,例如:每周设置一节阅读课、人文课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兴趣,调动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4.如何布置作业
学生是学习、作业的主人,必须让学生明确:自己是作业的主人。写作业也是自学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巩固、自我检测的过程,必须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另外老师选择什么样的时机布置作业看似无关紧要,但是如果运用得好也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规的作业布置一般都是放在一节课快要下课之时,这往往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那么我们何不把作业布置的时间放在上课或课中呢?因为先布置作业或在课中布置作业,首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信号——这是我要认真听,否则作业可能就完成不好,那么当老师讲到有关内容时,学生往往会听得非常认真,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总之,“教无定法”,但是有规律。只要在实践中认真摸索和总结,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
★作者单位:辽宁本溪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