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由此可见,体验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是多么重要。但是反观有些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有些体验活动流于形式,无法给学生带来应有的心灵感悟和真正的启迪,导致了“体验式教学”偏离课堂教学目标。文章分析了体验式教学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体验式教学在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偏离现象,并提出了有效的矫正策略。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堂;体验式教学;偏离现象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可以说,“体验”犹如一座桥梁,能让道德直抵学生的内心,从而实现主体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实现道德知识向情感能力的转化。但是反观有些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有些体验活动流于形式,无法给学生带来应有的心灵感悟和真正的启迪。
一、背景呈现:体验式教学的无穷魅力
体验式教学是品德课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并指出:体验式教学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这种直抵内心的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因此,在品德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课堂诊断:体验式教学偏离品德课堂的现象
在日常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看到一些华而不实的体验活动,它们往往流于形式,体验形式较为单一,没有围绕课程目标去实施教学,无法给学生带来应有的心灵感悟和真正的启迪。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活动过于游戏化,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案例一】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走近残疾人》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互相帮助的重要性,设计了“瞎子背瘸子”的体验活动。让蒙上眼睛的“瞎子”背腿脚不方便的“瘸子”绕过障碍物,走到教室的另一端。这样的体验活动,学生的情绪激昂。最后,教师让几个参加活动的学生逐一回答:从刚才的体验活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结果学生都回答:“互相帮助。”
这样设计体验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活动体验来进行相应的价值引领教育。但因为这样的体验活动过于娱乐化、游戏化,导致体验活动偏离课堂教学目标,使预定的课堂目标含糊不清,扑朔迷离。
(二)体验活动过于表面,体验表达心口不一
【案例二】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时,教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普通劳动者的工作日常,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辛,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并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环节:课堂上,老师准备了六组文件袋,里面都装有不同普通劳动者的照片,讓各个小组抽签,抽到哪个文件袋就说一说那个普通劳动工作者的工作日常。如有个小组抽到了环卫工人。
师:你知道环卫工人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生:清洁街道。
师: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生:让街道保持干净。
师: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生:他们很辛苦,要感谢他们,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他们。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课前没有进行相关的调查,切实体验“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工作的艰辛。所以,学生对环卫工人日常工作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去了解,也就谈不上能认知“深刻体会环卫工人工作的艰辛,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了。这样的活动设计没有给学生带来深层次的感受。学生明明没有那种深刻的体会,但是为了迎合教师的预设,他们只能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心口不一。
(三)活动过于形式化,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三】《过去的游戏真有趣》教学片断: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跳皮筋”的游戏。(教师请了几位学生上来,他们伴随着音乐声,愉快地进行“跳皮筋”游戏。而剩下的四十位学生却只能呆坐在座位上。)
师:你们好厉害,以前有玩过这个游戏吗?
生:这个游戏是刚学会的。
师:跟谁学的?
生:跟妈妈学的。
师:你觉得过去的游戏怎样?
生: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不否认游戏很有趣,但是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过去的游戏真有趣”这一主题,花费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仅让三个学生参与游戏。这样的体验活动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实际的教学价值。
三、矫正体验式教学在品德课堂中的“偏离现象”之策略
(一)聚焦目标,凸显体验活动的主旨价值
目标明确是开展学习活动的首要条件,任何学习活动都必须基于学习目标而设计,围绕学习目标而展开。
同样是《走近残疾人》这一课,也同样是“瞎子背瘸子”这一个体验活动,笔者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是这样处理的:
(课一开始,笔者给学生播放短片)很久很久以前,在半山腰上,住着一个瞎子和一个瘸子,残疾的身体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一天,一位老者告诉他们:在山顶上住着一位神医,可以医治顽疾。于是,瞎子和瘸子就打算一起去山顶……
此时,笔者抛出问题:他们是怎么去的呢?教室顿时沸腾起来,学生们为瞎子和瘸子想计策,最后一致得出了上山的最佳方法——瞎子背瘸子。接着笔者让学生用这个方法进行表演。
显然,这样的体验教学活动更有实效。学生在“瞎子背瘸子”的体验游戏中,很自然地明白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所以,教师应当为学习目标设计体验活动,围绕学习目标开展体验活动。这样,活动的主旨才不会偏离课堂教学目标。
(二)回归生活,重视体验活动的情感价值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虽然学生天天和“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打交道,但是他们对“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的工作了解并不多,如这些人在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取得什么成绩或有什么感人(辛酸)的故事等,知道的并不多。因此,在教学前,笔者给学生发了关于校长、班主任、××老师、传达员、食堂师傅、清洁工人等,调查他们日常工作情况的调查表。让学生走近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去感受他们劳动的辛苦和光荣。因为全体学生课前都亲历了调查采访,所以他们在课堂上交流积极、活跃,感受要深切得多,表现在日常行动中也很令人满意。
在教学“不可丢掉的传家宝”这一主题时,大多数教师肯定会选择一些能够体现“勤俭节约”的正面例子,这些正面例子的教育引导作用毋庸置疑。然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这一主题的教学活动的建议是:“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思考节俭的意义,把这个传统美德与自己日常生活和消费行为联系起来,将节俭转化为自觉、持久的行为。”细细推敲其言下之意,笔者的理解是如果整堂课只是一味地呈现正面例子,那就忽略了真实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乏铺张浪费的例子,其实也可以作为反面材料来引导学生端正品行。只有回归现实生活,学生才能真正明白勤俭节约的真正含义。
(三)課外实践,拓展体验活动的空间
教师可以把教学搬到课室外,走课堂教学与课外整体参与活动相结合的教学路子,使学做并举,相得益彰。同样是《过去的游戏真有趣》一课,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过去丰富多彩的老游戏,发现过去游戏的特点,笔者带领学生走到操场上,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老游戏,如“警察抓小偷”“编花篮”“丢手绢”“跳房子”“捡石子”……
这样的体验活动注重学生的体验及感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的空间去玩、去感受,使学生把过去的游戏与现在的游戏比较,知道过去的游戏与现在游戏的不同之处,有效达到教学的目标。
另外,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形成,光靠在教室里上一堂课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课上形成的道德观点,产生的行为冲动,除了在课上进行必要的引导之外,还必须依靠课后开展行之有效的持续教育活动,在课后活动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促动学生良好品德的持续发展。
总之,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是否学到知识,还要关心学生是否获得了体验。教育应当把学习主体的体验过程看作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强调学习中的体验,体验后的感悟。这样,才能使静态的知识经验在学生的内心被激活,被催化。同时,教师只有不断研究和探索,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和驾驭活动的能力,才能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堂;体验式教学;偏离现象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可以说,“体验”犹如一座桥梁,能让道德直抵学生的内心,从而实现主体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实现道德知识向情感能力的转化。但是反观有些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有些体验活动流于形式,无法给学生带来应有的心灵感悟和真正的启迪。
一、背景呈现:体验式教学的无穷魅力
体验式教学是品德课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和感悟,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并指出:体验式教学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真实感受,这种直抵内心的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因此,在品德课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课堂诊断:体验式教学偏离品德课堂的现象
在日常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会看到一些华而不实的体验活动,它们往往流于形式,体验形式较为单一,没有围绕课程目标去实施教学,无法给学生带来应有的心灵感悟和真正的启迪。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活动过于游戏化,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案例一】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走近残疾人》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互相帮助的重要性,设计了“瞎子背瘸子”的体验活动。让蒙上眼睛的“瞎子”背腿脚不方便的“瘸子”绕过障碍物,走到教室的另一端。这样的体验活动,学生的情绪激昂。最后,教师让几个参加活动的学生逐一回答:从刚才的体验活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结果学生都回答:“互相帮助。”
这样设计体验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活动体验来进行相应的价值引领教育。但因为这样的体验活动过于娱乐化、游戏化,导致体验活动偏离课堂教学目标,使预定的课堂目标含糊不清,扑朔迷离。
(二)体验活动过于表面,体验表达心口不一
【案例二】在教学三年级上册《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时,教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普通劳动者的工作日常,体会他们工作的艰辛,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并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环节:课堂上,老师准备了六组文件袋,里面都装有不同普通劳动者的照片,讓各个小组抽签,抽到哪个文件袋就说一说那个普通劳动工作者的工作日常。如有个小组抽到了环卫工人。
师:你知道环卫工人是做什么工作的吗?
生:清洁街道。
师:他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生:让街道保持干净。
师: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生:他们很辛苦,要感谢他们,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他们。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课前没有进行相关的调查,切实体验“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工作的艰辛。所以,学生对环卫工人日常工作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去了解,也就谈不上能认知“深刻体会环卫工人工作的艰辛,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了。这样的活动设计没有给学生带来深层次的感受。学生明明没有那种深刻的体会,但是为了迎合教师的预设,他们只能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心口不一。
(三)活动过于形式化,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三】《过去的游戏真有趣》教学片断: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跳皮筋”的游戏。(教师请了几位学生上来,他们伴随着音乐声,愉快地进行“跳皮筋”游戏。而剩下的四十位学生却只能呆坐在座位上。)
师:你们好厉害,以前有玩过这个游戏吗?
生:这个游戏是刚学会的。
师:跟谁学的?
生:跟妈妈学的。
师:你觉得过去的游戏怎样?
生:过去的游戏真有趣。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不否认游戏很有趣,但是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过去的游戏真有趣”这一主题,花费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仅让三个学生参与游戏。这样的体验活动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实际的教学价值。
三、矫正体验式教学在品德课堂中的“偏离现象”之策略
(一)聚焦目标,凸显体验活动的主旨价值
目标明确是开展学习活动的首要条件,任何学习活动都必须基于学习目标而设计,围绕学习目标而展开。
同样是《走近残疾人》这一课,也同样是“瞎子背瘸子”这一个体验活动,笔者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是这样处理的:
(课一开始,笔者给学生播放短片)很久很久以前,在半山腰上,住着一个瞎子和一个瘸子,残疾的身体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一天,一位老者告诉他们:在山顶上住着一位神医,可以医治顽疾。于是,瞎子和瘸子就打算一起去山顶……
此时,笔者抛出问题:他们是怎么去的呢?教室顿时沸腾起来,学生们为瞎子和瘸子想计策,最后一致得出了上山的最佳方法——瞎子背瘸子。接着笔者让学生用这个方法进行表演。
显然,这样的体验教学活动更有实效。学生在“瞎子背瘸子”的体验游戏中,很自然地明白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所以,教师应当为学习目标设计体验活动,围绕学习目标开展体验活动。这样,活动的主旨才不会偏离课堂教学目标。
(二)回归生活,重视体验活动的情感价值
教师应该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点,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虽然学生天天和“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打交道,但是他们对“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的工作了解并不多,如这些人在工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取得什么成绩或有什么感人(辛酸)的故事等,知道的并不多。因此,在教学前,笔者给学生发了关于校长、班主任、××老师、传达员、食堂师傅、清洁工人等,调查他们日常工作情况的调查表。让学生走近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去感受他们劳动的辛苦和光荣。因为全体学生课前都亲历了调查采访,所以他们在课堂上交流积极、活跃,感受要深切得多,表现在日常行动中也很令人满意。
在教学“不可丢掉的传家宝”这一主题时,大多数教师肯定会选择一些能够体现“勤俭节约”的正面例子,这些正面例子的教育引导作用毋庸置疑。然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这一主题的教学活动的建议是:“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思考节俭的意义,把这个传统美德与自己日常生活和消费行为联系起来,将节俭转化为自觉、持久的行为。”细细推敲其言下之意,笔者的理解是如果整堂课只是一味地呈现正面例子,那就忽略了真实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乏铺张浪费的例子,其实也可以作为反面材料来引导学生端正品行。只有回归现实生活,学生才能真正明白勤俭节约的真正含义。
(三)課外实践,拓展体验活动的空间
教师可以把教学搬到课室外,走课堂教学与课外整体参与活动相结合的教学路子,使学做并举,相得益彰。同样是《过去的游戏真有趣》一课,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过去丰富多彩的老游戏,发现过去游戏的特点,笔者带领学生走到操场上,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老游戏,如“警察抓小偷”“编花篮”“丢手绢”“跳房子”“捡石子”……
这样的体验活动注重学生的体验及感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的空间去玩、去感受,使学生把过去的游戏与现在的游戏比较,知道过去的游戏与现在游戏的不同之处,有效达到教学的目标。
另外,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形成,光靠在教室里上一堂课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在课上形成的道德观点,产生的行为冲动,除了在课上进行必要的引导之外,还必须依靠课后开展行之有效的持续教育活动,在课后活动中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促动学生良好品德的持续发展。
总之,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是否学到知识,还要关心学生是否获得了体验。教育应当把学习主体的体验过程看作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强调学习中的体验,体验后的感悟。这样,才能使静态的知识经验在学生的内心被激活,被催化。同时,教师只有不断研究和探索,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和驾驭活动的能力,才能打造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