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主题先行”下的书写困局

来源 :创作评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sa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学”是一个合成词,包括“生态”与“文学”两个部分。从关系上看,前者起着修饰及限定作用,后者则显示了其“本质”,即文学属性。然而,从创作实绩来看,大量生态文学作品却压倒性地突出生态主题,而忽略了对其文学性的探索。生态文学变成了书写生态,变成了传达生态主义及生态思想的载体。中国著名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毫无避讳地讲道:“文学的魅力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但生态文学的使命和功能要求,生态文学必须主题先行。”[1]由于对文学性要求不高,生态文学领域出现了泛文学化倾向,越来越多不同类别的作品被归入了生态文学的领地。然而,在创作领域的表面繁华背后却出现了作品总体上的审美性缺乏、可阐释性不足和对现实的穿透力有限等问题。简言之,只考虑生态主题而忽略文学本身的写作倾向,虽然使得生态文学的地盘得以扩充,但也存在导致其内涵渐次窄化的负面影响。那么,生态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主题化”或“主题先行”倾向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一现象?
  生态文学并非自古有之,而是产生于现代社会发展之后。19世纪上半叶以来,西方社会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行实现了生产力的空前提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改造世界能力的大幅增强。在现代启蒙理性的影响下,人从上帝的手中解放出来,自此,人看待一切事物的眼光彻底变了,自然被“祛魅”而不再具有神性。人类也将自身从自然—非人的世界中剥离出来成为万物的主宰,而自然变成人类有待改造的对象和随时利用的资源。马泰·卡林内斯库认为,现代性并非只有一种,工业化、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只是作为西方文明史一个阶段的现代性。此外,现代文化与艺术则表现为“美学概念上的现代性”,“两种现代性之间一直充满不可化解的敌意,但在它们欲置对方于死地的狂热中,未尝不容许甚至是激发了种种相互影响”[2]。一个为人类理性大放异彩而欢欣鼓舞的时代,后一种现代性只存在于少数孤独个体的不合时宜的声音之中,而他们在对前一种现代性的质疑、反省和批判中,最早预言了其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伦理问题甚至是生存危机。相比其他问题,人类对生态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则非常滞后。事实上,到了20世纪中叶,西方早期发达工业国家的生态问题早已变得相当严峻,只不过人们长期耽于工业化所带来的巨大物质利益而无法发现这一新问题。
  1962年,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出版。这部书后来被追认为现代生态文学的开始标志与奠基之作。卡森在书中揭露了当时美国大面积滥用化学杀虫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现在读来,书中的内容已不足以令我们感到新奇,但在当时的美国,该书的出版却在读者之间引起了异常强烈的反响与共鸣。因为在此之前人们没有关注过杀虫剂所带来的可怕危害和潜在威胁,甚至在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条款。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说道:“《寂静的春天》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以它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论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3]正是在此书的影响下,人们开始禁用污染性极强的杀虫剂,许多人重新认识身边糟糕的生态问题,他们正在转变对外部环境的看法,不再认为它只是随意奴役的对象。与此同时,正是在“惊醒者们”反映环境问题、表达生态焦虑、传达生态思想的迫切需求下,生态文学开始登堂入室、走向繁荣。正如学者王诺指出的那样:“生态文学及其研究的繁荣,是人类减轻和防止生态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文学领域里的必然表现,也是作家和学者对地球以及所有地球生命之命运的深深忧虑在创作和研究领域里的必然反映。文学家和文学研究者强烈的自然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促使了生态文学及其研究的繁荣。”[4]可以说,生态文学的工具属性是历史和现实所赋予的,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担负着难以推卸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作为生态文学开始标志和书写典范的《寂静的春天》,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它的生态内涵,而不是它的文学性。至于忽视文学性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一直以来并没有进入人们的考虑范围和研究视野。这也就无怪乎后来的“继承者们”多是在生态主题下打转和做文章,差别在于它们指向或侧重的是不同生态问题。
  1962年,在《寂静的春天》初版之际,中国刚刚经历了一个激情燃烧的“大跃进”时期,“人定胜天”“斗天斗地”的口号响彻了全国。虽然中国人民也由此付出了惨重的生态代价,但是在那个政治压倒一切、激情压倒理智的革命年代,任何与政治无关的事物都被放到了次要位置。因而,只有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现代生态思想才开始真正影响中国,中国人才开始创作生态文学作品。在中国古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混沌的、原初的、懵懂的、蓬勃的。木心在《九月初九》中提到:“中国的‘人’和中国的‘自然’,从《诗经》起,历楚汉辞赋唐宋诗词,连绾表现着平等参透的关系,乐其乐亦宣泄于自然,忧其忧亦投诉于自然。”[5]诗人们离开了“自然”便启不了口。从更深层来看,在传统文化中,自然的地位是髙于人的,人归属于自然。人离不开自然是绝对的,但从未听说哪一位古人胆敢声称,自然离不开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拥有着无比宽广的现实、思想及哲学意涵。近代以来,当西方现代文明进入中国之后,中国“自然”的内涵才不断退却、逐步萎缩、遭受改造。同时,国民性改造、民族救亡与社会改造成为国人最切近的精神诉求。于是,五四时期的郭沫若写下了《天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大肆宣扬主体精神的诗篇,《笔立山头展望》则出现了这样的诗行:“一枝枝的烟筒都開着了朵黑色的牡丹呀!/哦哦,二十世纪底奇花!/近代文明底刚健的严母呀!”出于迎接现代文明和救亡图存的迫切心情,郭沫若竟然将冒着浓烟的烟囱比作是美丽的花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解除政治枷锁后,发展成为中国的时代最强音,而工业化和现代化是实现发展的必经之路。与此同时,受西方现代生态思想的影响,一部分作家创作了极具问题意识的生态文学作品,大胆暴露现代化以来的种种生态问题。例如徐刚的报告文学作品《伐木者,醒来!》讲述的是人们为了争当万元户而大量砍伐森林,结果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严重问题。陈桂棣的报告文学作品《淮河的警告》写的是淮河水质恶化问题。杜光辉的小说《哦,我的可可西里》写可可西里地区残酷的猎捕行为。无论是报告文学还是小说,中国的生态文学作品都有一种很强的写实性,以及时回应峻急的生态问题。以反映现实、指导现实为主题也是生态文学创作普遍存在的现象。除此之外,从文学史来看,中国现代文学总是与当代史的发展保持着紧密关联,文学作品也常常作为拯救民族危亡、发动革命和改造社会的宣传利器。现在看来,兴起于新时期的中国生态文学也未曾脱离这条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之链。有学者总结得很好,中国生态文学的产生“不仅是对世界环保潮流的回应,而且更直接地出于对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切肤之痛,出于作家们对于国家民族生存所面临的‘另一种危机’的忧患情怀”[6]。具有强烈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中国作家如今又要以文学为武器来挽救生态危机了,这显示了中国生态文学所独有的政治意识、民族情感与精神图景。   李青松认为:“所谓生态文学的主题先行,体现在无论你作品的内容、结构、细节、语言是怎样的,无论你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来进行表达,只要你的作品是生态文学,那么作品的主题都应该主张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都应该体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7]按照此观点,生态文学的“形式”是无关宏旨的,重要的是表达正确的生态理念。这一观点初看起來合情合理,但如果我们将其与“十七年文学”等“主题先行论文学”联系起来考虑,就更容易联想和推导出它的问题所在。今天我们对“十七年文学”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对于“十七年文学”的创作,“怎么说”不重要,重要的是“说什么”—反映正确的阶级观念。为了表明政治立场正确,“十七年文学”的叙事模式变得固定而僵化,出现了公式化和概念化倾向,这样的文学作品总体上审美价值低、内容苍白、思想贫乏、可阐释性不强。同理,由于主题先定和受制于单一的意识形态,生态文学作品也就很难避免出现“十七年文学”那样的书写困局。因而,生态文学作家要想继续有所突破和发展,就必须走出主题先行的藩篱。
  生活本身就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文学不仅要忠实于生活,忠实于现实,还要去发现一种更好的生活。生态文学就不仅要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要为人发现一个更为合适的位置,以便和自然和谐相处。一方面,在古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合适的,因为人终归只是自然的一分子,我们应该从古代文化中汲取那些可贵的生态思想资源。但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返回那个时代既不现实也无必要,现代人不可能天天讲那些跟花草虫鱼通款曲共枕席的《聊斋》故事,因为民族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尤其要警惕现代性中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它们是造成生态问题的深层文化根源。但是生活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早已形成了一些习焉不察的思维定式,对那些渗透着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文化衍生物难以察觉辨认。如果不能彻底做出反思与批判,就很有可能喊着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口号,却做出顺应人类中心主义的行为。总而言之,生态文学不能局限于作为揭露生态问题、宣传生态知识、提高人们生态意识的载体,而是应该力求在生态思想溯源寻根中提高其思想内涵,在现代性的反思批判中实现审美超越,在构建新型人与自然关系中不断尝试。
  注释:
  [1]李景平:《李青松:生态文学是怎样的文学?》,《绿叶》2020年第8期。
  [2][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8页。
  [3][美]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引言”。
  [4]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页。
  [5]木心:《九月初九》,《哥伦比亚的倒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6]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325页。
  [7]李景平:《李青松:生态文学是怎样的文学?》,《绿叶》2020年第8期。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中文系)
其他文献
中国当代文学在1980年代开启文学新时期,同时也开启了对生态问题的深切关注。这样一种开启意义深远,曹文轩在其关于1980年代文学颇有影响的学术著作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出现了1919年以来的新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自然崇拜。”[1]中国文学在对大自然的关注与崇拜中掀起生态写作的热潮。这一热潮持续至今,并且随着国家提倡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自成一体,生态写作受到的重
期刊
一、讲故事的艺术  1936年,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一文中分析对比了人类交流的三种模式:故事、小说和消息。首先是故事。本雅明想象了一个前资本主义的古典时代,那个时候,人们围炉夜话,彼此分享故事。讲故事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从远方带回域外传闻的“水手”,一类是“谙熟本乡本土的掌故和传统”的“农夫”。 [1]本雅明认为在希腊人中,希罗多德是讲故事的第一人[2],也就是“把历史作为故事”的一种基本形态
期刊
“我们是新鲜!”眼前浮现出一只只新鲜可爱的柠檬,争先恐后地跳到面前作出宣告,声音响亮而让人振奋!   “我们是新鲜!”记得这是学校展厅里大学生设计作品展的主题。“亮丽,跳跃,青涩,惊喜,不顾一切,我们就是新鲜,我们的到来为创意产业的土壤注入最新鲜的活力”。这也许是对当下创意种子们最生动的概括。  一、问题的缘起  如今,“创意产业”已被人们熟知,就拿上海这一个创意产业相对开发较早的城市来说,已
期刊
赵斌博士自2014年在中山大学攻读以来,主要从事时空叙事学、文人日记等专业研究,《中国近现代小说中的时间问题研究》是赵斌博士第一部专著,也是他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完成的最新学术成果。  《中国近现代小说中的时间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版)出版以来,在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中山大学张均教授为该书所作序言《以时间为方法》在《文艺报》公开发表,然后被中国作家网等多家
期刊
杜鹃飞来又为何飞走  请理解我,总想弄清楚杜鹃飞来又为何飞走  很多天没有听到她的歌声  是否三月的恋情让她心烦意乱  上个星期,偶尔去乡下  看见田野上空群鸟飞舞,杜鹃就在其中  从禾苗茂盛的场景,我悄悄地退下  看见她,就好像看见过去的恋人  借助玉米的忧伤  我曾想  要是我知道我的未来真好  请跟我来—  一个声音引导我来到田野  我把目光投在一只翠鸟身上  它的身重不足以让玉米秆下沉  
期刊
初识昂桦,是在2020年夏天。新冠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几位在南昌的文友找机会小聚,席间见到待人诚恳、热情率真但又内敛克制的昂桦。认识之后,才知道我们两个人已经在同一个城市共同生活了几十年。我们都是从小在长江边长大的,在那度过童年,地理上相距很近,而且在历史上曾经是同一个县。这样说起来,我们还有同乡之谊,加上两人年纪也相近,性情也相投,交往自然就多起来,不长的时间里两人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人与人之间
期刊
脱口秀作为当下青年精神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它综合了语言、声音和表演艺术,它的叙事将符号关系中传统的能指与所指打乱。脱口秀演员经验的口头表演,完成关于主体自身成长和遭遇的叙事,利用语言符号缝隙间的相似性和相邻性,以自嘲、自黑、互怼、吐槽等方式达到幽默和喜剧的叙事效果。传统语境中的严肃语言和日常生活用语中的秩序不断被瓦解与重构。看似主体意识十分强烈的脱口秀表演实际的最终指向是媒介和数字建构的市场。以调
期刊
导语:消费主义作为20世纪西方出现的文化思潮和生活方式,已经逐渐在全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文化消费特指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粉丝的消费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三篇文章以粉丝文化消费当中的“嗑cp”现象为切入点,分别聚焦于粉丝文化消费的叙事架构、符号学解读和审美困境三个方面。“cp粉”在文化消费过程中参与到符号意义的生产当中,同被消费物之间建立联系,他们在“嗑cp”的过程
期刊
主持人语:我们总是习惯以十年为单位作为观察现实和历史的时间段,借此可以较为从容地回顾过去的经验,也可以充分地展望未来。新世纪文学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对于这过去的二十年,我们既迎來了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同样,也承受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巨大压力。如此种种,都使得这过去的二十年并不平凡。作为时代社会情绪折射的文学表象,虽没有太过炫目的思潮变迁,可圈可点之处却并不在少数。其有益的经验甚或
期刊
百年来,红土地上无数志士仁人为着民族的解放和复兴前赴后继、鞠躬尽瘁。由是,在党的百年华诞到来之际,江西戏剧界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陆续推出了多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红色戏剧,以饱满的热情、多样的形式向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致敬。  民族歌剧《山茶花开》:人民性抒写的诗意探索  由傅勇凡导演、步川编剧、江西文演集团出品、江西省歌舞剧院创排的民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