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L-31、IL-33水平与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关系

来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xiao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31(IL-31)、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与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该院接受新辅助化疗[AP方案(阿霉素+顺铂化疗)]的123例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3周为1个化疗周期,均化疗3个周期后观察至少1个月,评价入选者临床疗效并分为无效组和缓解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水平,重点分析新辅助化疗前血清IL-31、IL-33水平与患者化疗无效的关系.结果 123例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3个周期后,无效组34例,无效率为27.64%,其中疾病稳定24例,疾病进展10例.无效组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L-31、IL-33水平均高于缓解组(P0.05).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化疗前血清HIF-1α、VEGF、IL-31、IL-33与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化疗无效有关,上述指标过表达可能是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化疗无效的风险因子(OR>1,P0.800,且化疗前血清HIF-1α、VEGF、IL-31、IL-33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1.410 ng/L、233.597 pg/mL、170.991 pg/mL、108.163 pg/mL时,预测价值较理想.相关性分析结果 显示,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化疗前血清IL-31水平与IL-33水平呈正相关(r=0.338,P<0.05).结论 血清HIF-1α、VEGF、IL-31、IL-33水平与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无效有关,上述指标过表达可能是患者化疗无效的风险因子,且其对预测患者新辅助化疗无效风险有一定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 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阳性率、优势比(OR)及探讨阳性率异质性的来源.方法 计算机联合手工规范检索建库至2020年8月1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符合研究目的的中英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评估文献质量,提取研究数据,采用R 3.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41项研究,共有1970例SLE患者(病例组),179
目的 分析血清胆碱酯酶(CHE)、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住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短期再入院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120例住院老年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相同方案治疗14 d后随访6周,依据随访期间是否再入院接受治疗分为再入院组和未再入院组.统计并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检测患者首次入院第2天的血清CHE、MCP-1等实验室指标水平,重点分析首次入院第2天的血清CHE、MCP-1水平与住院老年AECOPD患者短期再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是治疗宫腔粘连的最常用方法,但术后粘连复发率高,妊娠结局不理想,因此术后常需联合辅助治疗措施改善预后.传统辅助治疗措施主要包括物理屏障以及口服或局部应用药物等,其中宫内放置Foley导管常与口服雌激素联合应用,因其疗效稳定、性价比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已久.近年来以生物制剂和生物材料为基础的多种新型辅助治疗措施逐渐应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其中富血小板血浆和干细胞等生物制剂在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改善生殖结局等方面显示出了更好的治疗效果.此外,基于凝胶、支架等生物材料的新型辅助治疗措施也显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者中母婴传播占50%以上,围生期HBV感染者90%以上会发展为慢性携带者,且有较高肝硬化和(或)肝癌的发生风险.宫内感染是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失败致HBV母婴传播的主要原因.HBV宫内感染途径有生殖细胞感染、经胎盘屏障渗漏、经胎盘细胞感染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4种途径.HBV可感染穿越胎盘屏障各细胞层尤其是滋养细胞层,其通过胞内囊泡转运系统穿越滋
目的 比较两种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检测试剂盒临床检测效果与异常结果 分析,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测报告.方法 采用HLA-B27-FITC/HLA-B7-PE和HLA-B27-FITC/CD3-PE两种检测试剂盒检测1208例腰椎病、颈椎病、关节痛、脊柱僵硬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标本中HLA-B27的表达,结合临床诊断分析比较两种方法 的检测结果 .结果 HLA-B27-FITC/HLA-B7-PE检测试剂盒在检测1208份标本中有12份(0.99%)HLA-B7+HLA-B27+细胞群的百分比
目的 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法、单碱基末端延伸(SNaPshot)法对载脂蛋白E(APOE)进行分型检测,并与Sanger测序法比较,以期获得更为高效、稳定、经济的中、高通量APOE分型手段.方法 选取既往收集的覆盖全部6种常见APOE分型的阿尔茨海默病(AD)及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全血核酸样本48份,根据KASP法和SNaPshot法技术原理设计实验识别APOE 2个关键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429358和rs7412,并对样本进行APOE分型检测.调整样本顺序重复检
线粒体是体内产生能量的工厂,在产生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过多的ROS可诱导氧化应激并最终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卵母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可导致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影响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最新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均表明,白黎芦醇、辅酶Q10、褪黑素、叶酸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可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来提高人类卵母细胞和胚胎质量,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等不孕患
目的 探讨Citrin缺陷导致的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血浆氨基酸谱特点及氨基酸谱与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4-2019年在该院确诊的NICCD患儿143例为NICCD组,56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49例不明原因肝内胆汁淤积症(INH)患儿为INH组,对3组的各氨基酸水平进行比较,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部分氨基酸的诊断价值.将NICCD患儿分为<6个月组、6个月至1岁组,比较2组瓜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水平.将NICCD患儿按SLC25A13基
目的 分析石家庄市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治中心确诊的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PAHD)患儿中PAH基因的突变规律及特点,为石家庄市PAHD的产前诊断、治疗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在石家庄市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治中心确诊的PAHD患儿67例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DNA标本进行二代测序,测序范围包括13个外显子和外显子上、下游200个碱基对的内含子,对可疑突变位点进行一代测序验证,可疑大片段缺失重复进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验证.结果 67例PAHD患儿中61例患儿PAH基因检测到2个突变位点,3例患儿PA
目的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森林脑炎致病机制进行可视化分析,寻找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59例森林脑炎患者与39例健康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进行标志物筛选.结果 共筛选得到144种差异代谢物,通过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代谢物覆盖了多种氨基酸通路,以及多个脂类相关的代谢通路包括脂蛋白生物合成、花生四烯酸生物合成、白三烯生物合成.结论 质谱技术联合多元统计方法 可用于疾病病程生物标志物的挖掘,为后续疾病的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