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事无常,“死亡”这两个可怕的字眼猝然造访,使得麦克不得不带着疑问和责难去与上帝迎头相撞
这是一封极短的信:有一阵子没见了。我想念你。如果你想再聚聚,下周末我在棚屋等你。老爹
完全是老朋友的口气,却不知,老爹所指的,竟然是上帝。上帝约你在棚屋聊聊,你会赴约吗?
你现在可以不急着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先收到信件的是一个叫麦克的人。这个麦克对“老爹”兴趣不大,他们只有间接联系,通过他的妻子。麦克妻子的工作是与癌症患者打交道,打交道的方式是帮助他们在死亡面前思考自己与上帝的关系。
健康的麦克当然不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然而,世事无常,“死亡”这两个可怕的字眼猝然造访,使得麦克不得不带着疑问和责难去与上帝迎头相撞。这一次的死亡体验,不是来自他自己,而是来自他的女儿梅西。
在麦克带着孩子们去露营的一天里,女儿梅西被诱拐,被杀害。被杀害的地方正是信中老爹邀他前往的棚屋。女儿被杀在前,麦克受邀在后。
棚屋,那是痛苦所在地,为何非要前往?况且出于一封所谓来自上帝的莫名其妙的信。接受现代教育的麦克早已认为上帝和现代人停止了联络,与上帝交流只是古人或者未开化的人的专利。所以,那个看似善意的邀请,要么是恶作剧,要么是杀害女儿的凶手所设下的圈套,非要说那是来自上帝的邀请,简直不能更荒唐。
去还是不去?这是个问题。
带着狐疑,麦克认为即便荒唐也要去,因为那个棚屋里曾有着女儿梅西的血迹,他更愿意相信这是上帝表达关心的一种方式。
麦克去了,他经历了一场动人心魄的奇遇。
小说《湖边小屋》就此正式展开。关于善恶、宽容、救赎、原谅、慈悲……
你相信吗?哪怕是最虔诚的基督徒,也会对上帝产生怀疑、责难。英国作家C.S.路易斯写的《卿卿如晤》就是关于自己在妻子死亡之后与上帝之间和解的亲身体验。
这几乎是人之常情——当互相爱着的两个人阴阳两隔时,活下来的那一个不唯痛恨死神,就连那全能的上帝,也要去诘问:“你在哪里?”路易斯说:“为何,当我们一帆风顺时,祂俨然存在,指挥若定?可是,当我们四面楚歌时,祂反而杳然无踪,爱莫能助?”(注:祂指上帝)这正是麦克最大的困扰,也是《湖边小屋》要解答的最重要的问题。
一帆风顺与四面楚歌,人的一生中,前者少而后者多。既然上帝万能,为何不能帮助善人把罪恶摆平,让人生道路畅通无阻?可见要么上帝不存在,要么上帝就不是万能的,既然不是万能的,又怎么能以上帝自居?这样的责问,历来哲学家、思想家早已进行了无数次。
人死后,去了何方?灵魂不朽吗?真的有天国吗?上帝存在吗?……
《湖边小屋》无意进行多么深刻的哲学思辨,作者威廉·扬更想做的是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四面楚歌、意气将近时,如何打捞自己沉入海底的生存意志,如何坦然面对人生得失。那些不能自已的丧亲之恸,如何在时光流转中被打磨光滑,不再锋芒毕露。上帝这个看似和我们没什么关系的“存在”,究竟有何意味?
任何一个翻开这本书的人,都会获得一种不同于平日里看待世界的角度。限知的人类通过作者的引导获得了与上帝比肩的全知视野,奇迹从这里展开,新生由此而来。
我们渴望新生,没有新生,就是死水一潭。多少人活着,却已经厌倦了生活。就如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在《人间粮食》中所说:“你永远也无法理解为了使自己对生活发生兴趣,我们曾经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但《湖边小屋》里的上帝(老爹)认为“我是一个动词。此时的我就是此时的我。我将是我将是的。我是一个动词!我栩栩如生、充满活力、始终活跃、永远在活动。我是一个有生命的动词。”“我更习惯使用动词而非名词。诸如坦白、懊悔、存活、爱、回答、生长、收获、改变、播种、奔跑、跳舞、唱歌等等。”
“始终在活动”才是“生”的样貌,人必须有触发生机的“开关”。《湖边小屋》就是这样一个开关。每一天的我们都是方死方生,昨日之我是死者,今日之我是生者,故我与新我同时对那个“我将是”的“我”负责。这部看似讲述麦克与女儿生离死别之情的小说,实际上讲述了一个无法直面残酷人生之人自我救赎的过程。救赎之后,死者与生者、故我与新我之间将会有一种令人愉悦的心灵交融,一种根本不必通过理性或感情就能体验到的心灵交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毫无疑问,《湖边小屋》是治疗人们心灵伤痛的一剂恩典良药。它告诉我们,在爱中生活,而不是相反。
巧的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彷徨之刃》讲了一个与《湖边小屋》极为类似的故事,但他与《湖边小屋》作者威廉·扬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彷徨之刃》中那位被先奸后杀的小女孩的父亲,为了复仇,踏上了寻觅并血刃仇敌的暴力之路,让自己的生活同女儿的离世一起宣告终结。这样写,当然是为满足一本推理小说需求,如果人生也如此这般度过,想必那死后的女儿泉下有知也绝不会赞同。
如果上帝给你一封信,邀你去聊聊,你会问祂什么?祂会如何回答呢?你会经历如麦克一样的奇遇吗?
在细雨中坐了两个小时,坐在家门口的废墟上。虽然四周空无一人,我好像听到了我的邻居在说话
凭借《江南三部曲》获得茅盾文学奖后,格非一直想尝试写一部玄幻或推理的小说。但在一次回乡目睹乡村拆迁的现实无奈后,有关故乡的遥远记忆,再次给了他创作乡村题材的灵感。这部新近推出的《望春风》,从故乡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和精神守望中入笔,从一个侧面生动再现了中国农村日新月异的时代风貌,堪称作家“故乡和乡村题材”的收官之作。
在小说《望春风》里,作家对故乡的情感无疑是深沉而凝重的。当他回到故乡,看到曾经生他养他的家园已夷为平地时,内心一片迷茫,他怅然若失地写道:“在细雨中坐了两个小时,坐在家门口的废墟上。虽然四周空无一人,我好像听到了我的邻居在说话。”在这种沉寂而冷落的境际里,作家由此把笔触延伸到20世纪50年代末,并一发而不可收地沿袭到2007年,用长短相交的历史镜头,饱含深情地聚焦于故乡的田园沟壑、农事家事,精雕细刻地展开了一场对故乡兴衰荣辱的追溯和回望。小说以回到“过去”来看“当下”的独特视角,为我们摊开了一幅余韵悠长的历史画卷,用“清明上河图”般娓娓道来的手卷写法,描绘着乡土中国的活色生香,挖掘着普通乡民的高贵品质,定格着乡村日常生活的瞬间永恒。作家通过对个人命运、家庭和村庄遭际变化的刻画,由此完成了一次几乎不可能的返乡之旅。
作为“先锋派”代表作家的格非,在写作《望春风》的过程中,大胆做了两方面的尝试:一是将有性格的人物增加到15个以上;二是借鉴司马迁“本纪”和“列传”的结构方法,用较短篇幅来讲述一个较长的故事。虽然做了如此尝试,故事情节也是虚构的,但格非创作这本小说时,却是极为用心的,对小说中涉及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环境,预先做了大量的调查和走访,也使用了许多家乡的真实地名。《望春风》不仅描绘了美轮美奂的“故乡画”,还构筑了一幅触及中国农村境遇的“嬗变图”,其字里行间洋溢出的家国情怀,无疑增加了作品的厚度,也赋予了小说鲜明的主旨和时代特色。(文/刘昌宇)
这是一封极短的信:有一阵子没见了。我想念你。如果你想再聚聚,下周末我在棚屋等你。老爹
完全是老朋友的口气,却不知,老爹所指的,竟然是上帝。上帝约你在棚屋聊聊,你会赴约吗?
你现在可以不急着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先收到信件的是一个叫麦克的人。这个麦克对“老爹”兴趣不大,他们只有间接联系,通过他的妻子。麦克妻子的工作是与癌症患者打交道,打交道的方式是帮助他们在死亡面前思考自己与上帝的关系。
健康的麦克当然不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然而,世事无常,“死亡”这两个可怕的字眼猝然造访,使得麦克不得不带着疑问和责难去与上帝迎头相撞。这一次的死亡体验,不是来自他自己,而是来自他的女儿梅西。
在麦克带着孩子们去露营的一天里,女儿梅西被诱拐,被杀害。被杀害的地方正是信中老爹邀他前往的棚屋。女儿被杀在前,麦克受邀在后。
棚屋,那是痛苦所在地,为何非要前往?况且出于一封所谓来自上帝的莫名其妙的信。接受现代教育的麦克早已认为上帝和现代人停止了联络,与上帝交流只是古人或者未开化的人的专利。所以,那个看似善意的邀请,要么是恶作剧,要么是杀害女儿的凶手所设下的圈套,非要说那是来自上帝的邀请,简直不能更荒唐。
去还是不去?这是个问题。
带着狐疑,麦克认为即便荒唐也要去,因为那个棚屋里曾有着女儿梅西的血迹,他更愿意相信这是上帝表达关心的一种方式。
麦克去了,他经历了一场动人心魄的奇遇。
小说《湖边小屋》就此正式展开。关于善恶、宽容、救赎、原谅、慈悲……
你相信吗?哪怕是最虔诚的基督徒,也会对上帝产生怀疑、责难。英国作家C.S.路易斯写的《卿卿如晤》就是关于自己在妻子死亡之后与上帝之间和解的亲身体验。
这几乎是人之常情——当互相爱着的两个人阴阳两隔时,活下来的那一个不唯痛恨死神,就连那全能的上帝,也要去诘问:“你在哪里?”路易斯说:“为何,当我们一帆风顺时,祂俨然存在,指挥若定?可是,当我们四面楚歌时,祂反而杳然无踪,爱莫能助?”(注:祂指上帝)这正是麦克最大的困扰,也是《湖边小屋》要解答的最重要的问题。
一帆风顺与四面楚歌,人的一生中,前者少而后者多。既然上帝万能,为何不能帮助善人把罪恶摆平,让人生道路畅通无阻?可见要么上帝不存在,要么上帝就不是万能的,既然不是万能的,又怎么能以上帝自居?这样的责问,历来哲学家、思想家早已进行了无数次。
人死后,去了何方?灵魂不朽吗?真的有天国吗?上帝存在吗?……
《湖边小屋》无意进行多么深刻的哲学思辨,作者威廉·扬更想做的是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四面楚歌、意气将近时,如何打捞自己沉入海底的生存意志,如何坦然面对人生得失。那些不能自已的丧亲之恸,如何在时光流转中被打磨光滑,不再锋芒毕露。上帝这个看似和我们没什么关系的“存在”,究竟有何意味?
任何一个翻开这本书的人,都会获得一种不同于平日里看待世界的角度。限知的人类通过作者的引导获得了与上帝比肩的全知视野,奇迹从这里展开,新生由此而来。
我们渴望新生,没有新生,就是死水一潭。多少人活着,却已经厌倦了生活。就如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在《人间粮食》中所说:“你永远也无法理解为了使自己对生活发生兴趣,我们曾经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但《湖边小屋》里的上帝(老爹)认为“我是一个动词。此时的我就是此时的我。我将是我将是的。我是一个动词!我栩栩如生、充满活力、始终活跃、永远在活动。我是一个有生命的动词。”“我更习惯使用动词而非名词。诸如坦白、懊悔、存活、爱、回答、生长、收获、改变、播种、奔跑、跳舞、唱歌等等。”
“始终在活动”才是“生”的样貌,人必须有触发生机的“开关”。《湖边小屋》就是这样一个开关。每一天的我们都是方死方生,昨日之我是死者,今日之我是生者,故我与新我同时对那个“我将是”的“我”负责。这部看似讲述麦克与女儿生离死别之情的小说,实际上讲述了一个无法直面残酷人生之人自我救赎的过程。救赎之后,死者与生者、故我与新我之间将会有一种令人愉悦的心灵交融,一种根本不必通过理性或感情就能体验到的心灵交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毫无疑问,《湖边小屋》是治疗人们心灵伤痛的一剂恩典良药。它告诉我们,在爱中生活,而不是相反。
巧的是,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彷徨之刃》讲了一个与《湖边小屋》极为类似的故事,但他与《湖边小屋》作者威廉·扬的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彷徨之刃》中那位被先奸后杀的小女孩的父亲,为了复仇,踏上了寻觅并血刃仇敌的暴力之路,让自己的生活同女儿的离世一起宣告终结。这样写,当然是为满足一本推理小说需求,如果人生也如此这般度过,想必那死后的女儿泉下有知也绝不会赞同。
如果上帝给你一封信,邀你去聊聊,你会问祂什么?祂会如何回答呢?你会经历如麦克一样的奇遇吗?
在细雨中坐了两个小时,坐在家门口的废墟上。虽然四周空无一人,我好像听到了我的邻居在说话
凭借《江南三部曲》获得茅盾文学奖后,格非一直想尝试写一部玄幻或推理的小说。但在一次回乡目睹乡村拆迁的现实无奈后,有关故乡的遥远记忆,再次给了他创作乡村题材的灵感。这部新近推出的《望春风》,从故乡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和精神守望中入笔,从一个侧面生动再现了中国农村日新月异的时代风貌,堪称作家“故乡和乡村题材”的收官之作。
在小说《望春风》里,作家对故乡的情感无疑是深沉而凝重的。当他回到故乡,看到曾经生他养他的家园已夷为平地时,内心一片迷茫,他怅然若失地写道:“在细雨中坐了两个小时,坐在家门口的废墟上。虽然四周空无一人,我好像听到了我的邻居在说话。”在这种沉寂而冷落的境际里,作家由此把笔触延伸到20世纪50年代末,并一发而不可收地沿袭到2007年,用长短相交的历史镜头,饱含深情地聚焦于故乡的田园沟壑、农事家事,精雕细刻地展开了一场对故乡兴衰荣辱的追溯和回望。小说以回到“过去”来看“当下”的独特视角,为我们摊开了一幅余韵悠长的历史画卷,用“清明上河图”般娓娓道来的手卷写法,描绘着乡土中国的活色生香,挖掘着普通乡民的高贵品质,定格着乡村日常生活的瞬间永恒。作家通过对个人命运、家庭和村庄遭际变化的刻画,由此完成了一次几乎不可能的返乡之旅。
作为“先锋派”代表作家的格非,在写作《望春风》的过程中,大胆做了两方面的尝试:一是将有性格的人物增加到15个以上;二是借鉴司马迁“本纪”和“列传”的结构方法,用较短篇幅来讲述一个较长的故事。虽然做了如此尝试,故事情节也是虚构的,但格非创作这本小说时,却是极为用心的,对小说中涉及的历史地理和社会环境,预先做了大量的调查和走访,也使用了许多家乡的真实地名。《望春风》不仅描绘了美轮美奂的“故乡画”,还构筑了一幅触及中国农村境遇的“嬗变图”,其字里行间洋溢出的家国情怀,无疑增加了作品的厚度,也赋予了小说鲜明的主旨和时代特色。(文/刘昌宇)